关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2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Dec.,2012第30卷第6期JOURNAL OF SOCI AL SCIENCE OF JIA MUSI UNIVERSI TY Vol.30 No.6
关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思考
朱旭靓
(赣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 要]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围绕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三个分别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的问题,文章从自觉到自信、自信到自强和 他者 到 自我 三个语境、从何以、何以能和以何能三个维度阐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他者 ; 自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12)06-0029-02
熟悉的并非我们熟知的, 我们无时无刻不被文化着 ,文化就是这样一个永恒的话题。

我党历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发展者。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文化也实现了形态转变。

自觉、自信、自强三者构成彼此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系统,缺一不可。

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也才能健康地可持续地通向文化自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道路经历了从自觉到自信、从自信到自强的过程,即从 他者 到 自我 的被动地位到主动地位的转变。

何以要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何以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以何能从 他者 到 自我 ?
一、自觉到自信
从自觉到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的一次飞跃。

从自觉到自信是一种理性的过程,是一种高度的觉醒。

何谓自觉和自信?自觉即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

其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通过内外矛盾关系发展而来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基本人格。

是人一切实践行为的本质规律,表现为对于人自我存在的必然维持、发展。

自信即人的一种主体内心感受,基于一种内心信念对事物的执着追求。

何谓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费孝通先生说: 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 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 文化回归 的意思,不是要 复旧 ,同时也不主张 全盘西化 或 全盘他化 。

[1]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能充分认识文化的地位,高度把握文化的规律,勇于承担文化的责任。

就具备了一种文化自觉的姿态。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己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自觉其民族文化、主流文化,在西方的文化强势态势下以一种价值观坚守自己的文化主张、以一种世界眼光主动地文化交流,那么可以说这个民族和政党就达到了文化上的自信。

法国著名学者雷吉斯 德布莱指出: 20世纪是一个重视自己在经济的生产过程中处于什么位置的时代。

在21世纪,至关重要的将是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文化中、信奉什么样的宗教、说什么样的语言。

实际上德布莱说的就是一种文化上的自觉。

21世纪为何要提倡自己的文化、信奉自己的宗教和说自己的语言呢?这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和诉求。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是内在的精神力量。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密不可分。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

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前提,没有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盲目的自信;文化自觉以文化自信为条件,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未来失去信心,就不可能产生科学的正确的文化自觉。

二、自信到自强
从自信到自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大繁荣的的又一次飞跃。

从自信到自强是一种目标的指向,是一种超越的发展。

何谓自强, 自 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为指针,走自己的文化发展、文化自主道路; 强 就是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使命,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

[2]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归宿是文化自强,文化自强实质是超越现实、承接未来的对文化强国理想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文化自强的落脚点是以文化强国、以文化兴国,文化强国这种文化理想如磁石一般吸引人们朝着至真至善至美取向的生存境遇发挥创造力,不断地进行文化创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对于个人来说是人的精气神,对于国家、民族来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是国家发展、民族繁荣的动力源泉。

从自信到自强,由传承、开放与超越的心理态度转变为一种方向、目标和路径的发展思路。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互为条件、相互促进,文化自信是基础,只有自信其文化,才能有底气和勇气自强其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29
[收稿日期]2012-10-27
[作者简介]朱旭靓(1986-),男,江西赣州人,赣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校园文化。

文化自强是目标和方向,指明了未来的发展道路。

文化自强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提供了一种范式和指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个过程,文化自强才是归宿。

文化自强了,一个民族才真正强大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增强了。

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自强的文化传统,表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自信领导人民自强其文化,自强其民族,自强其国家。

三、 他者 到 自我
他者 是后西方殖民理论中常见的术语,在他们看来 他者 与 自我 往往对立。

当今语境下,他者的问题(othe r-ness)成为政治学、哲学和人类学以及文化理论的核心问题。

他者 (对象)到 自我 (主体)是在 他者 的镜像中找准、界定 自我 , 他者 是个参照体, 自我 是关键、主体。

马克思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从这个角度说, 自我 的本质也存在 他者 的关系中。

[3]可见这种关系并非是对立、矛盾的,而是统一的,从 他者 到 自我 不是敌对关系,而是在两者关系中寻找和确然身份。

他者 到 自我 是中国对待东西方文化态度的嬗变,即在反观 他者 的文化形象或话语体系时自觉构建属于 自我 的话语体系过程。

地球村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也消解了个文明之间的差异,其实不然。

即使是一个地球村,也存在各种族群,各族群之间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文化模式,在与 他者 的叫互动交往中,更加确立了 自我 的文化认同,和而不同,从而建构自己的文化理论或者文化模式。

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之后更加理性的思考如何成为文化强国,中华文明与各种文明冲突、融合,面对西方文化主流话语权,我们应参照 他者 文化,反观 自我 文化,自觉我们的文化、自觉西方文化,要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朝文化自强的方向探索。

我们要谨防两种极端:东方文化的自身认同就变成了 让自己也变成西方 或者说是 让自己扮演他者 ,以否定自我为代价,亦或在本土化理论建构中,走向东方中心主义。

[4]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跨越了单纯追求器物文明,向人的内心精神与需要阶段探索,理性的思考发展经济之后的问题即如何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的文化振兴。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就是这种形而上的关乎人生存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自觉表现。

自觉到自信、自信到自强、 他者 到 自我 的语境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当下我们要思考三个问题:何以?何以能?以何能?
其一,我们何以要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首先这是全球化的应然要求。

全球化不仅是 在那里(out there),也是 在这里 (in here),中国不能自我封闭,只能主动应对,主动开放,兼收并蓄,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身诉求。

全球化背景下 蓝色文明 占据主导话语权,西方价值观的输出席卷全球,导致民族文化危机。

文明间的冲突(核心是价值观冲突)将会成为世界冲突的主要形式。

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处于一个价值失落、价值困惑的关头,因而也就处在价值重构的关头。

[5]其次,现实的必然要求。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当前,我国文化肌体的 亚健康 主要表现是:在社会层面上表现为对科学技术的迷信,对物质享受的崇拜,对倒退文化的赞赏;在思想领域充斥着二元对立、工具理性、机械论。

面对我国文化 亚健康 的文化肌体,我们急需要深入人心的主流价值观。

最后,主体的实然要求。

对于客观的自然,人是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背后是人的主体性的缺失。

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种 物化 异化 现象,导致文化认同危机,人没有自己的信仰,没有归宿,人们追问 我是谁 ,追寻着精神家园。

其二,我们何以能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文化,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中国文化生命力旺盛,源远流长。

一种有生命力、能够支撑和引导民族行为的文化,就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

脱离了民族历史生命的文化是不能够给予人们一种具有回家了的亲切感的,因而就不是一种精神家园。

与其他文化传统相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不仅在各种显性的文化成果上,而且在内在的思维方式上,都有着最为显著的不同。

因此,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使之成为可能。

其三,我们以何能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障。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任着中国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

我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在文化工作中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人民群众是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第三,创新是源泉。

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不断地动力。

动力来自于改革和创新。

人类的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

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灵魂。

文化没有核心的灵魂,那么文化就没有生命力和凝聚力,民族缺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科学发展是路径。

路径就是要解决如何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的文化发展路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要求我们有一种理性的思路、包容的胸襟,我们要克服 自卑自弃 和 自大自傲 的两种倾向,要做到了解和尊重当前文化语境(包括其他民族文化的过去和现在),达到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自觉文化,培养文化自信,达至文化自强。

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任重道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需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

[参 考 文 献]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184.
[2]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J].红旗文稿,2010,(17).
[3]江马益. 他者 视域与和谐理论 从 我是谁 的追问谈起[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陈芳.比较教育研究:自我与他者之间的认同向度[J].天津市教科学院学报,2009,(2).
[5]孙美堂.文化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5:186.
[责任编辑:陈如松]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