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含参考答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含参考答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含参考答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知识链接】

1. 文体知识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作品。“科普”一词就是指“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作为基本载体。不过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科普作品也常常以视频媒体等其他形式出现。科普作品的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它有以下特点:

(1)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阅读对象主要是不熟悉该学科的非专业人士。但这种专业性是有限制的。这就和一般的文学作品或娱乐作品区分开来。

(2)科普作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在叙述内容上要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能引起普通读者兴趣。这就和专业学术文献区分开来。

(3)科普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想象与科学现实之间的差别一般需要明确指出,或者至少要保证读者不会混淆两者。这就和科学幻想作品(简称科幻)区分开来。

(4)科普作品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已增加可读性。这就和一般的科学新闻、科学纪实或科学报告区分开来。

2. 走进作者

梁思成,1901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1915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3、材料补充:

天津蓟县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山西应县木塔在抗震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独乐寺位于天津蓟

县盘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自重建以后千余年来,独乐寺曾经历了28次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蓟县城内房屋倒塌不少,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摇摆,观音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独乐寺观音阁之所以在多次强震中屹立不倒,主要是斗拱起了作用,观音阁的斗拱设计十分巧妙,在没有一颗钉子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七层木块的相互交织,达到了相互连接固定的作用,这样在地震出现时能及时减缓外部的压力,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19日,记者在文成公主庙采访时看见,紧贴岩壁而建的寺院,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寺院中香火旺盛,佛堂内点满了酥油灯。附近来朝拜的村民络绎不绝。只有佛堂大门上的一幅壁画有一条裂痕。文成公主庙建于公元710年,已有1300年历史。

在2008 年5 月12 日震后,报恩寺广场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这座占地2.7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落建于1460 年(明天顺四年),历经1536 年、1618 年、1657 年、1786 年以及1976 年的数次大地震,在此次汶川地震的影响下,木构造脱榫,墙体开裂,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古建筑为何在遭受地震后却能依然屹立不倒?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相信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积累词语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帷.幕(wéi)屋脊.(jī)翘.起(qiào)翘.首以盼(qiáo)

B.埋.怨(mán)接榫.(shǔn)厦.门(xià)高楼大厦.(xià)

C.点缀.(zhuì)辍.学(chuò)角.色(jiǎo)凤毛麟角.(jiǎo)

D.穹.窿(qióng)哺.育(bǔ)门槛.(kǎn)直栏横槛.(jiàn)

二、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至):

第二部分(至):

第三部分(至):

第四部分(至):

三、研读文本,探究问题。

1.作者概况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来写的?

2.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重点写了哪几个?

3. 理解“文法”“词汇”“可译性”

(1)用简要的话概括它们各自的意思。

A.中国建筑的“文法”——

B.中国建筑的“词汇”——

C.中国建筑的“可译性”——

(2)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

四、赏析语言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五、小结。

本节课通过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不仅能收获有关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作者严谨的表述中学习到科学的说明顺序和合理的说明方法对文章的重

要性,更能感受到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雅独特的审美境界。

中国的建筑,在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后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建筑特征,我们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体现出的中国的文化,是为了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的去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建筑的美,

六.课外作业

(一)、请你模仿本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点,就你所熟悉的某一个地域的建筑,以“民居”为题,写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200字左右

提示:1.应注意观察当地的房屋建筑的风格特色,可以上网或到图书室等查阅资料。

2.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性,结构要有条理。

3.语言应简明、严密,同时可用一些比喻,以增强表达效果。

(二)、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在图中准确找出立柱、橫梁、斗拱和举架

【巩固练习】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宫殿庙宇直言不违和颜悦色随声附和

B.如鸟斯革回廊抱厦额枋梁架宣宾夺主

C.砖石墁地繁文缛节高潮迭起叠床架屋

D.招摇装骗梳妆打扮世外桃源桃园结义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建筑体系。

(2)考古学家所______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独特发掘或/或

B.独到发现和/和

C.独到发现或/或

D.独特发掘和/和

3.阅读“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四个自然段,回答问题。

(1)简要指出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

(2)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中国建筑体系和其它建筑体系的异同。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各不相同,它完全取决于某一建筑大师的设计理念。

B.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建筑形式,原本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C.中国建筑往往是用木结构形式,而西方建筑往往采用砖石结构,说明这两种建筑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为了更好地说明建筑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作者巧妙地用语言和文学打比

方。

E.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使用的“词汇”和“文法”完全不同,这证明各民族的建筑各有其风格,本没有相通之处。

4.把下面的长句变为短句。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拓展阅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级:8.0级汶川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震级:9.0级地震,最强烈海啸,最高达10米,福岛核电站爆炸。日本9.0级地震是汶川地震的30倍,致8928死12664失踪死亡人数或超1.8万(2011-3-22前)

从中日地震死亡人数的比较中,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第一,地震死亡人数应与建筑有关。现在的建筑结构大都是砖混结构与古代的木材框架结构不同,没继承古代的建筑特点。第二,建筑质量存在问题日本:房屋多为高抗震的木结构及轻钢结构

在经历了9.0级地震即大海啸后,人们惊异地看到日本的多层、中高层甚至高层建筑物居然完整地挺立着,很多房子虽然被汹涌的海浪挪出很远,但全然没有散架,日本的大地震让建筑抗震再度成为焦点。

在日本及台湾建造房屋多为高抗震的木结构及轻钢结构,加拿大及美国也多采

用,建议重建家园不要再采用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的预制板。

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之间的故事

梁思成——中国建筑学界的泰斗,我国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他是梁启超的长子,中国建筑四杰之一,清华大学教授,主持过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设计、中南海怀仁堂的翻新设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设计。梁思成学建筑是因为林徽因的关系。

金岳霖——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

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国新月派代表人物。

林徽因——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

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个举世无双的优秀男人终身都为她苦:一个摔断了腿(梁思成为博美人一笑,慌忙掉下车来);另一个为觅得佳人,嫌飞机太慢,自己先飞了下来(徐志摩);这最后一个,就是金岳霖,为了她,与情敌毗邻而居,终身为友。徐志摩对爱情的态度,仿若他的诗一般,浪漫,却又不羁,他可以爱得强烈,爱得真挚,可以在失去林徽因时痛得刻骨无法自拨,但始终,他的游离不羁又让他遇到了陆小曼,这似乎和他的诗很应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有人分析,徐最爱的是林。在林回国后,他迫不及待地飘洋过海,千里追寻灵魂的伴侣。在他生活困苦时,一次为听林的演讲而连夜乘机,后坠机身亡。而林最爱的也是徐,那么高傲的女子,在徐死后,却千辛万苦找来《康桥日记》。会有如此的举动,我想她并不是如她所说的那样:“我只是要读读那日记,给我是种满足,好奇心满足,回味这古怪的世事,纪念老朋友而已。”,也不仅是专家分析那样关乎利益。更奇怪的是,在她弥留之际,却想要看已故的徐的儿子,她想看什么呢?是否想从他儿子的身上寻找他的影子?直到生命的结束,她卧室里还挂着徐所乘飞机的残片。林如此的女子,也免不了有至情至性的小女人的一面。但林最终还是理智地选择了能给她生活的梁,任凭徐从伦敦追回北京。后来,徐即使有再多的痴恋和不舍也只能放手,他的一首《偶然》得以流传千古,可能不仅是因为作者本身的名气吧,我觉得主要是源于诗自身的光华,它最确切地表白了那种一见倾心,却无能为力,只有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的心情。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徽,许我一个未来!

——徐志摩

我说你是人间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

你是,鲜艳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的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音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之家学渊源,他们中西文化造诣都很深,在知识界交游也广,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而金岳霖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金岳霖每有休假,总是跑到梁家居住。梁思对林徽因的评价是:都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我倒要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而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你是自由的,如果你觉得和他在一起,比和我在一起幸福,那么,我祝福你们。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

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时年五十一岁。亲朋送的挽联中,金岳霖的别有一种炽热颂赞与激情飞泻的不凡气势。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此处的“四月天”,取自林徽因一首诗的题目《你是人间四月天》。这“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日、丰硕与富饶。金岳霖“极赞”之意,溢于言表。金岳霖回忆到追悼会时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开的,我很悲哀,我的眼泪没有停过……”他沉默了下来,好像已把一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金老病弱的身体,可是每当提起林徽因,都似给他越来越衰弱的生命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一般。后来,他们拿出了从林家借来的徽因照片,金老竟然像个孩子一般乞求着说,给我吧,给我吧。看到这里,眼前一湿,这是怎么样的情感啊,思念的人早已离他而去,整整半个世纪,他一直依恋着她,老了,老到说话都不连续了,看到徽因的照片时,却一下子变成了孩子。谢谢这位笔者,后来,整理徽因的诗集终于出版,他们再次探望金老,并送去了诗集与那张照片的翻拍请他过目。笔者趁机凑近他耳边问,可否请他为文集写篇东西附于书中。然而,金岳霖金口迟迟不开。终于,他一字一顿、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垂下了头,沉默了。

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因其参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有贡献,建坟立碑,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二墓区。梁思成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骨灰堂,跟林徽因墓只一箭之遥。最后去世的金岳霖,骨灰也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们三个,在另一个世界里,又毗邻而居了。金岳霖从人间带去的话,终有机会跟林徽因说了……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部分答案

【学习过程】

一、答案:D 解析:A项“脊”读“jǐ”;B项“榫”读“sǔn”,“高楼大厦”的“厦”读“shà”;C项“角色”的“角”读“jué”。

二、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1-○2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引论;○3-○

13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对中

18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14-○

19段,从古为今用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

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学习的重点。

三、1.这篇说明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全文按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结构方法、外观装饰的顺序来展开。[1、由整体到局部;2、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2.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

3.中国建筑“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

,有“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又具有独特的个性。(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参考答案:人们普遍承认并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解析:在选文的第一段,提出这个问题后,接着进行了回答,提取第二个句子的主干,即是本题的答案。另外,要注意答案的简明、通顺。

中国建筑“词汇”是指中国建筑中如一轩一楼等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如

,它们能遵循中国建筑法式组织起来,形成建筑的整体。

中国建筑“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

(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建筑的特点:A.规则性;B.独创性;C.情感性。

四、1、这句话形象地阐述了中国的建筑体系之中各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关系。比喻的运用,既揭示了中国建筑体系分布范围宽广,又揭示了各地区建筑的亲缘关系。比喻贴切,易于接受。

2.以“帷幕”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简练而又形象概括。

【练习巩固】

1. 答案:C 解析:A项,直言不违—直言不讳;B项,宣宾夺主—喧宾夺主;D项,招摇装骗—招摇撞骗。

2. 答案:A 解析:独特,独有的、特别的;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或,表选择;和,表并列。

3.(1)参考答案:因为这种建筑形式已被广大人民所接受、所承认、所喜爱。

解析:相关信息在第二段的前半部分。

(2)参考答案:①由木材结构过渡到砖石建筑这条发展途径,中国建筑和其他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②不同的是其他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中国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

解析:相关信息在第二段的后半部分。

(3)参考答案:B D

解析:A项,“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由此可知“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建筑手法”与某一个建筑大师没有必然的关系。C项,“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可见两种建筑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E项,“例 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可见尽管形式不同,但内容是相同的。

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

高二职业语文导学案 课题:故都的秋第一课时总课时第课时编制人:刘想审批人:编制日期:2013年9月18日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 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一、预习效果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散文钞.()一椽.()潭柘.()寺落蕊.() 普陀.()山房檩.()廿.()四桥着.()衣 混沌.()椭.()圆橄榄 ..()() 2、解释下列词语 混混沌沌: 疏疏落落: 不远千里: 落寞:颓废: 领略:萧索: 3、收集有关“秋”的古诗句 二、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本文的结构脉络: 2、本文属于哪一类散文?

3、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请用文本的句子回答。 三、疑难点拨及拓展探究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介绍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课后作业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落蕊(ruǐ) B.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歧韵(qí) C.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普陀(tuó) D.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譬如(pì)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 A.苦涩屋檐萧索落蕊 B.幽远混钝落寞平仄 C.训鸽细腻凋谢意境 D.点缀颓废赏玩蟋摔 3.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 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B.郁达夫早年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 C.郁达夫的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D.《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小说,带有浓重的颓废情绪,毫无积极意义。

初一语文17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初一语文17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导学案 第9 周第4 时科目语题17《走一步再走一步》型新授备时间:2013924 主备人:审核人________ 授人_________年级七年级班级 _________ 【学习目标】1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2激发自己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3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学习重难点】学习的细节和心理描写,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资料准备】名人名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上天在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雨果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你从作者的经历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自读,完成下列问题。预习检测 1.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点拨:开头一段主要写孩子们为什么想到去爬悬崖。写天气的闷热,就写出了孩子们想去爬悬崖的原因,即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2.当“我”被弃于悬崖时,“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从中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 (点拨:“我”的心理状态是颤抖、恐惧词语: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句子:我的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 出示目标 活动设计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1.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提示:如何理解“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的含义? (点拨: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而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2.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提示:“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是指什么经验? (是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经验,使作者在今后的

故都的秋导学案.2

故都的秋导学案 执笔:李桃丽审核:五中高一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A级) 一.课前预习 1、作者:郁达夫(1896~1945),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字词 混沌 ..()潭柘.寺()驯.鸽()落蕊.()平仄.()椭.圆() 二理清思路 三.课文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 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 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6.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型:新课执笔;陈德银组别:高一语文组审核: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中重要的字词,加强朗读训练,体会文章的韵味; 2、赏析美景,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3、体会深情,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4、品味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5、读写结合,学生学习小散文。 重难点分析:重点,目标2、4;难点,目标5 教法学法:教法,以诵读为主,适当点拨,学生自学完成任务。 学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历来古人对秋都是悲秋的,那么我走近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去领略他又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秋呢?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作者情况及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2、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韵味; 三、课堂活动安排: 活动一: 1、了解有关作者情况 要求:学生自己看“导学讲练”中有关作者情况,边看边勾画,看完后填空。 郁达夫,原名,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代表作为《》《》《》《》《》《》《》《》 2、看导学讲练背景探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活动二:朗读课文 1、自己朗读,边读边注音; 2、听录音范读体会文章的韵味美及感知课文内容。 活动三:完成导学讲练中的基础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附答案

17《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有坎坷,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迎上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1.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适当。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培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英格兰的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敌军——德国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会被敌军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但是,第二天,他依然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是这样告诫自己的: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飞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飞行的一路上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上尉飞行员,也是一位著名作家莫顿?亨特先生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看看他小时候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而让他成为“孤胆英雄”的。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训诫.(jiè) 耸.(sǒng)立迂.回(yū) 嶙峋 ..(lín xún) 凝.视(níng) 啜泣 ..(chuò qì) 头晕目眩.(xuàn) 小心翼.(yì)翼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告诫、教导。(训诫) (2)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的样子。(小心翼翼) (3)形容人瘦削。(嶙峋) (4)惊奇、诧异。(纳罕) (5)使眼睛昏花。(炫目) (6)抽噎,抽抽搭搭地哭。(啜泣) 3.文体知识 散文,是以紧凑短小的篇幅、自由灵活的抒写、生动活泼的语言为特点,把自然美、人情美、哲理美融于一体,迅速、广泛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本文是叙事散文。 4.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被美国作家芭芭拉·琳达编撰的《假如我们原谅上帝》收录,也被收入我们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精品】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分析记叙中的叙事论理及其详略安排,学习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 2.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课文,感受“我”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个脚印来沉着应付的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正确对待困难,在困难面前不馁不躁,一步一个脚印来沉着应付的精神。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运用恰当的方式去战胜困难。 难点 学习文中运用的伏笔和照应手法,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境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 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 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今天,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了解他的这一段经历。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的作家。 1.朗读课文。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2.默读课文,提取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地点:悬崖上 人物:“我”,内德、杰里等小伙伴,父亲 起因:无聊、寻求新花样来玩 经过:冒险、遇险、脱险 结果:顺利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1.通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课文内容来看,课文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联系课文结尾的议论句来理解: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2)课文结尾“悬崖上的那一课”指什么? 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2.默读课文,画出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并归纳“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然后加以分析。学生自主阅读,作旁批,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组织课堂交流,点评。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教学参考 1203 0959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 1、体会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A级) 一、课前预习 1、:郁达夫(1896~1945),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字词 混沌()潭柘寺()驯鸽() 落蕊()平仄()椭圆() 二、理清思路 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 三、课文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 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 4、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时安排】三学时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及背景。2、扫除字词障碍,理清文脉。 一、自主学习 1、作者信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二、诵读感知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案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掌握相关的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我”的脱险经历带来的人生启示,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细节和心理描写,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知识链接 一、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1927~1983),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宇宙间》等,是文化界声望极高的专业作家。莫顿?亨特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二、了解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学法指导 1.标注文章段落序号,扫清文字障碍,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勾画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并在书本上做好批注。 2.完成练练测测题目: 1、2、3题书面完成,4题只需自查记忆。 3.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自主学习 指导: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圈出课文中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果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1)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七月的一天 地点:空地边的悬崖上 人物:我,小伙伴们 起因:玩其它游戏玩厌了,很久没爬悬崖了 经过:我爬上后不敢下来,经父亲的启发,终于战胜困难。 结果:顺利爬下悬崖。 文章脉络:(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二)、经过(4——15)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结果(16——22)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四)、启示(23 )走一步,再走一步 (2)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五个小朋友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就想去爬悬崖。当“我”爬到悬崖的石架上时,由于害怕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小朋友们却弃我而去。最后在父亲的指点下,“我”摆脱困境,爬下悬崖。这次冒险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3)悟出的生活哲理: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

故都的秋导学案

1 / 6 《故都的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学习过程: 一、整体阅读,体会情感。 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北平的秋天有什么样情感?快速浏览课文,勾出相关语句。 特点: 清、xx、悲凉 情感: 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喜爱 理由: 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②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xx之切。 ③最后一段: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 2 / 6 2.阅读第二和倒数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对比,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更够味,更合作者的心境,从而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二、细读文章,品味景物。 1、请细读文章3——11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故都秋景图”。 明确: 有五幅画面 1、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 2、第四段,xx(xx落蕊) 3、第五段,xx(xx残声) 4、第六---十段xx(xx话凉) 5、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 2、反复诵读,品味词句,这几幅画面如何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1)、观秋色: 碧绿的天色一丝的日光(清冷) 破屋、破壁腰秋草(冷落、萧条)

牵牛花的蓝朵、落蕊、(xx) “xx对”、“细数”(xx) (2)、听xx: xx天下驯鸽的飞声(xx)(反衬) 3 / 6 xx残鸣(悲凉) 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 缓慢悠闲的人声(xx) (3)、品秋味 落蕊轻扫xx凉人(xx、悲凉) 总结: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1三、知人论世 1、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课文第十二段)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2、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提纲

2《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提纲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能力目标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情感价值目标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重点复述故事情节;感悟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案编号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1、《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作者,国作家,文章体裁为叙事散文(散文指同、、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可以分为散文、散文和散文。散文的特点是“”。 2、概述故事情节。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训诫.()陡峭.()着.眼()纳罕 ..()耸.()立迂.()回 啜.()泣嶙峋 ..()头晕目眩.()小心翼翼.()颤.()抖2、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训诫:迂回:耸立: 峭壁:颤抖:嶙峋: 凝视:啜泣:纳罕: 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 苍茫:灰心丧气:屡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故事情节。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 事件经过: 事件结果: 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整合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 明确: 2、“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明确: 3、文章如何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 明确: 4、“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 明确: 5、“我”脱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怎样? 明确: 6、文章三次写到“我”哭,有什么不同? 明确: 7、父亲怎样教“我”脱险? 明确: 8、怎样评价父亲? 明确: 9、你赞成四个小伙伴的做法吗?为什么? 明确: 10、怎样评价杰利? 明确: 五、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1、找出课文中有关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3、末端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问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明确: 4、归纳文章主旨。

故都的秋 预习提纲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比来突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的。 2.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语言品味与学习。 【重点难点】 1.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探讨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审美情趣。【学法指导】 缘景入情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1913 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

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1921 年到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 年7月,郁达 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缘景入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设计

14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学习目标 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体验。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心理变化过程。 学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灼.( ) 耸.立( ) 哄.堂大笑( ) 恍惚 ..( )( ) 抽噎.( ) 惊讶.( ) 2.在方格中正确填写字形 cēn差晕xuàn 二、整体感知 3.第一部分“决心爬崖”约占全文1/4的篇幅,有人建议大刀阔斧地删减,将其瘦身为“费城七月的一天,我和我的五个小伙伴一起决定爬悬崖”。大家看可以吗? 三、局部探究 4.用一句话概述“我”所遇见的“困难”,再尝试用单音节词来概括文中“困难”的特 点。 5.“我”多想得到帮助,可是“我”的朋友——内德嘲笑说:“你可以留下来,如果你想的话。”“全看你自己了。”杰里看起来很担心,但最后还是和其他孩子一起走了。请补写 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四周一片漆黑,耳边响起了呼呼的风声,“我”孤苦伶仃地缩在岩石的 最里面,“我” 6.课文中几次写到“哭泣”?含义有什么不同? 7.父亲对“我”的指点,哪一处让你感触最深?对你有什么启示? 8.“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文中体现出来的内涵是什么?

四、推荐阅读 9.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等等。 10.《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前半部分。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 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zhúosǒng hōng huǎnghūyēyà 2.参眩 二、整体感知 3.不可以。原文开头的妙处和功效是修改后的这句话所不具备的,理由有二:首先是“呼应内容,作好铺垫”。比如,“酷热”的天气要素的交代,不光是引发后面爬悬崖情节的要素 之一——天气的异常,让人更加烦躁,也预示着其后事态的发展。其次是“引发悬念,激发兴趣”。比如,身体方面自小的病弱及母亲警告的交代,会引起读者关于作者遭遇的好奇心。 三、局部探究 4.“我”所遇见的“困难”:“我”在悬崖上一个狭小的岩石上进退两难,陷入困境。这个“困难”的特点是岩石“陡”和“高”。 5.示例:怎么办?怎么办啊?爸爸你在哪儿啊?胸腔内怦怦地跳动,腿不住地打着哆嗦,耳边传来呼呼的风声似乎也在向我施展着它的威风。 6.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恐惧、伤心,第二次是出于惊喜、委屈、感动、余悸和有成就感 等。 7.父亲没有上去把他抱下来,而是要他自己爬下来。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激发他自身的潜能,自己排除险情,从而获得成功。 (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8.“走一步,再一步”第一层意思是指“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第二层 意思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只要一步一步地战胜小困难,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故都的秋》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导学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 二)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落蕊(ruǐ)细腻(nì)柘树(zhè)椽子(chuán) 着凉(zháo)颓废(tuí)鲈鱼(lú)譬如(pì) 驯养(xùn)萧索(xiāo)混沌(dùn)廿四桥(niàn) 2、多音字 泡水泡(pāo)卷卷曲(juǎn)干干戈(gān) 泡影(pào)开卷有益(juàn)干练(gàn) 折折耗(shé)落落枕(lào) 落差(luò) 折叠(zhé)落在后面(là) 二、辨形组词 嘶()缀()蕊()椽()凋()啼()柘() 厮()辍()芯()掾()雕()谛()拓() 答案:嘶叫厮打点缀辍学花蕊芯片椽子掾吏 凋谢雕塑啼叫谛听柘树开拓 三、词语积累 混混沌沌:。 领略:。 潜意识:。

颓废:。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 它的滋味。 潜意识: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 理活动。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四、近义词辨析 涉及与波及 ①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②波及,强调对对象 产生了“影响”。 摘要与择要 ①摘要,意为“摘录要点”;②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其他国家。 ②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作出答复。 ③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择要而是/或者

B.涉及择要就是/或许 C.涉及摘要而是/或者 D.波及摘要就是/或许 答案:A(①涉及,强调与对象有“关联”;波及,强调对对象产生了“影响”。②摘要,意为“摘录要点”;择要,意为“选择重要的”。③“不是……而是……”,是并列关系,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不是……就是……”,是选择 关系,并不能表明说话人的最终态度,这与句首“严格地讲”不太相符。或许,是表示猜测语气的副词;或者,是表示选 择关系的连词。) 遏止与遏制 遏止,遏制,都有猛力制止的意思,“遏止”指用力阻 止事物的发生、发展,常用于对别人;“遏制”指用力控制 事物的发展,常用于自身。 物质与物资 “物质”指金钱,生活资料等;“物资”指生产和生活 上所需的物质资料。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的感情到了不可的地步,不说出来心里不痛快。 ②他是个生性的人,有时候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③改革开放二十年,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谁还发 牢骚呢?

走一步再走一步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17、《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和口语表达) 2、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言之成理地品评人物(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父爱的内涵,感悟爸爸教育孩子的技巧。 2.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哲理,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复述故事,悟出“走一步,再走一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一件事中能悟出人生的哲理。 教学方法:情境法、质疑法、讨论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复述法、合作与探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解决文章的生字的读音、解释;准备复述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这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并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但他没得选择。第二天,当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时,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他也因此被称为孤胆英雄,受到盟军的奖励。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孤胆英雄是谁吗?(生答:莫顿亨特师简介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案导学案2套(含答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也是郁达夫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北平清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沉的落寞和悲凉的情感。学习这篇散文,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深沉的感情,以及这种情感的由来;体会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特点,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鉴赏能力、文字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变革中,知识分子的苦闷、抑郁,珍惜现在的美好的时光,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 1. 全面理解本文的题旨。 2.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 欣赏作品的绘画美。 [教学方法] 美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故都的秋》,找出五幅画面,思考:每幅画的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评赏、探究一下郁达夫写于八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新知学习 (一)理清思路 1. 配乐《秋日私语》,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全班齐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郁达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为后面从五幅画中分析郁达夫,深度感知文章作好铺垫。

2. 请同学回答故都的秋的特点。 提示:清、静、悲凉。 3. 以“言为心声,文见其人,走近郁达夫”为一个探究的小话题。 在故都清净悲凉的秋色中,通过语言的品味,看到文字的背后站立着一个怎样的郁达夫。明确探究的要求:首先,既然说是探究,就要立足文本,不能做架空的分析。第二,探究,强调的是合作的精神。全班同学采用自由组合的方式,形成探究小组,进行探究。第三点,必须从点上细化、深化,我们不可能就每一幅画面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大家都选择五幅画中的一幅所涉及的语段作为探究的对象,细细品味语言,看看这文字的背后究竟站立着怎样一个郁达夫。 (二)深入赏析画面 看看大家都选了那些画面,课堂上重点分析前四幅。 1. 请选择“破院秋色”的小组发言,结合相关语段对郁达夫进行评价。 教师补充总结: 泡一碗浓茶,浓茶的感觉是一种很醇厚的苦味,当在这样一个清净、悲凉的氛围中,他在品味茶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⑵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⑶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精到细腻的语言。 2、能力目标: ⑴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⑵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能理解作者在文中寻求的清静又略带悲凉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精到细腻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学习难点】 1、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法指导】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合作探究法 4、多媒体 【学习课时】5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曾赴日本留学,1921年6月,郁达夫和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时序】--: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双向细目表】 学习水平 学习内容 识记(A) 理解 (B)分析 (C)综合 (D)评鉴 (E)应用 (F)学习方法 字词 头晕目眩、啜泣、纳罕、小心翼翼 训诫、耸立、嶙峋、凝视√√朗读 听写填空 文意 复述课文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h√√速读

结构按事情发展顺序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小组合作主题 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合作研讨 写法 写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 √√√小组合作 拓展延伸说说你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当堂训练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整体把握课文并学会复述课文。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情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 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讲授法等

【学习方法】--朗读、合作、讨论、归纳小结等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激趣: 自学环节 议学环节 悟学 由一个小故事引入: 有一位美国作家,在他65岁的时候,满怀深情地写下 了发生在他8岁时的一件小事,并从文中传递出一个生活哲理。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知道是一件什么事吗? 明确默读要求: 1、注意速度 2、内容:什么危险? 怎么会陷入危境?怎么脱险?传递了一个什么生活哲理? 3、提示默读后要求不看书复述? 出示学生预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点拨与评价 适时点拨 一、感知活动 1、听读课文,了解大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