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量粪胆原又被肠道重吸收入血并通过肝细胞重新随胆汁排泄到 肠道中,即“粪胆原的肠肝循环”;其中小部分粪胆原通过肾脏 随尿排出,称为尿胆原。当溶血程度超过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时,会发生溶血性黄疸。血管外溶血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 症和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入血液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内被破坏,称为 原位溶血或无效性红细胞生成,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骨髓增生 异常综合征等,也属于血管外溶血。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滞血瘀
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或败血、痰湿阻滞,气机不畅,造成肝胆 不疏,胆汁外溢,发为黄疸。气行不畅,血脉瘀滞,或“败血” 淤积,结于胁下,故见癥积。气滞血瘀多见于出现栓塞或伴有肝 脾肿大的患者。
总之,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本虚可见气 血阴阳虚损,标实多为湿、为瘀。脏腑涉 及肝胆和脾肾,肝胆多为实证,脾肾为虚 证。在溶血发作期以邪实(湿热、败血) 为主,非溶血发作期则以正虚(气血、脾 肾)为主。
1.湿热内蕴
胎孕期间母体脏气有湿热邪气熏蒸于胎,或后天感受湿热毒邪,或被药毒所 伤,或饮食劳倦七情所伤,造成湿热毒邪蕴于体内。湿热蒸腾,可见发热; 阻滞脾胃气机,可见恶心呕吐;湿热阻滞经络故见腰背肢体酸痛;湿热熏蒸 肝胆,造成胆汁外溢,泛溢肌肤,下注膀胱,则见身、目、小便俱黄,出现 黄疸;湿热熏蒸营血,造成“血气败”,败血下注膀胱而见尿色呈酱油色, 败血瘀积于胁下而见癥积;湿热内蕴耗伤营血,故见心悸气短等营血亏虚之 象;湿热败血不解,还可出现蒙闭清窍、伤精动血之危候。湿热内蕴多见于 溶血发作期,以黄疸、血虚为特征。
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二)发病机制
正常人体内的红细胞寿命平均为120天, 主要是因衰老而消失。衰老的红细胞,其 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主要被单核-巨噬细 胞系统所识别而被清除。另有极少数红细 胞可因其他因素导致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 或细胞表面性质改变而过早破坏。
溶血性贫血发生的主要机制是红细胞寿命 缩短,易于破坏,不同病因导致的溶血性 贫血红细胞破坏的场所不同。
溶血性贫血
目录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预防与调护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HA)是由于 红细胞的破坏加速、增多,超过造血补偿能力 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 和慢性两型。急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寒战、 高热、腰背肢体酸痛、黄疸,严重者可有休克 和急性肾衰竭。慢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 黄疸、肝脾肿大三大特征。
2.气血两虚
胎儿禀赋虚弱;或后天失养气血生化无源;或湿热毒邪耗伤气血, 造成气虚血弱。气虚则见头晕乏力,血虚则见面色苍白不华。气 血两虚多见于贫血为主伴有轻微黄疸的患者。
3.脾肾两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耗伤,造成脾虚不运,气血 生化无源,肾精亏虚,髓海不充,无以化血,出现营血虚弱;脾 肾亏虚,水湿停聚,阻滞气机,肝胆不疏,胆汁外溢,发为黄疸。 患病日久,阴损及阳,还可出现畏寒肢冷等脾肾阳虚之象。脾肾 两虚多见于贫血为主的阶段,病程较长。
2.红细胞破坏的场所
(1)血管内溶血指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被破坏,释放游离血红蛋 白形成血红蛋白血症。游离血红蛋白能与血浆中的结合珠蛋白结 合,因其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需经肝细胞摄取 并在肝内进行胆红素代谢(同血管外溶血)。
(2)血管外溶血指红细胞被脾脏、肝脏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 破坏。释出的血红蛋白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后者被分解为铁 和卟啉,卟啉逬一步分解为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入血后经肝 细胞摄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 经肠道细菌作用还原为粪胆原并随粪便排出。
【临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溶血过程 的缓急和溶血的主要场所。
本病与中医“血劳”“黄疸”“急黄”相似。 第七届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经过讨论将 HA中医病名定为“血疸”。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溶血性贫血可分为先天性(或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按发 病机制也可分为红细胞内异常和红细胞外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两大类。临床上多按发病机制分类。溶血性贫血的分类见表5-1。
1.红细胞破坏的机制
(1)红细胞膜的异常溶血性贫血很多是由于红细胞膜的缺陷所致。 红细胞膜的异常有以下四种:
①红细胞膜支架异常,使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如遗传性球形细胞或 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这类异形红细胞易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遭到 破坏。
②红细胞膜对阳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红细胞的稳定性发生破坏, 如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有红细胞内K+漏出和Na+渗入增加等。
③红细胞膜吸附有免疫性物质,如凝集抗体、不完全抗体和补体 吸附于红细胞膜,使红细胞易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 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④红细胞膜化学成分的改变,如无β脂蛋白血症,因红细胞胆固 醇含量增加而卵磷脂含量降低,使红细胞成棘状。
(2)血红蛋白的异常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异常(如HbS、 HbC等),使分子间易发生聚集或形成结晶,导致红细胞硬度增 加,无法通过直径比它小的微循环而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吞 噬。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和磷酸戊糖旁路的酶缺陷等,由于氧化作用 破坏血红蛋白,导致海因小体形成。这种含有坚硬珠蛋白变性小 体的红细胞,极易被脾索阻滞而清除。
(3)机械因素如病理性瓣膜(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等)、人工瓣膜 等对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纤维蛋白条索在 微血管内形成,当循环的红细胞被黏附到网状结构的纤维蛋白条 索上后,由于血流不断冲击,引起破裂。如红细胞强行通过纤维 蛋白条索间的网孔时,也可受到机械性损伤而溶血,临床称为微 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3.红系代偿性增生
溶血后会引起骨髓红系代偿性的增生,表现为网织红细胞计数增 加,外周血涂片可见到有核红细胞,骨髓涂片显示骨髓增生活跃, 红系比例增高,以中幼和晚幼红细胞为主,粒系红系比例可倒置。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感 受湿热毒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内伤 七情、痰浊瘀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