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分行由过去的14间变成了30多间,业务有了长足发展,未来还会有新的发展。

2.境外分支机构不断扩张
建设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在海外分支机构拓展方面一直秉持“做强亚洲、巩固欧非、突破美澳”的战略。

建设银行于1991年在伦敦设立了第一家代表处,随后又于1995年在香港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逐步不断扩张。

截至2009年6月1日,建设银行在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均开设分行,在悉尼设有代表处;同时在香港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建行亚洲和建银国际,在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设立经营性机构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之中,从而实现建行在全球五大洲的经营网络布局。

3.国际化经营业务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
建设银行设在世界各地的机构,经营着当地法律许可的各项银行业务,一方面,各海外机构巩固发展了存贷款、贸易结算、外汇交易等中行传统业务;另一方面,它们又积极借鉴和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先进的经营方式,不断开发新的业务产品和服务项目。

2006年建设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全球贸易融资服务协议》,凭借国际金融公司的信用支持,建设银行可以大力拓展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融资业务,延伸其国际贸易融资范围,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外汇业务整体竞争力。

同时,不断对其业务产品进行创新,在个人理财产品上,在境外推出结构性存款、基金投资、信用卡代理清算等业务;其海外分行将主要从事公司存款、贷款、贸易融资、大宗商品融资与保值等银行业务。

三、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境外资产规模小,分支机构数量少
建设银行资产布局主要集中在国内,其境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远远不能与西方跨国银行相抗衡。

外汇贷款资产占本外币资产总额的比例,除中国银行将达到20%,其他三家银行都达不到4%,而建设银行境外信贷业务比重仅为1.38%。

可见,建设银行持有的外汇贷款资产主要源于境内居民和企业的外汇存款,这种资产布局已经滞后于世界经济开放的步伐。

目前建设银行在外分支机构数量不足,截至2005建行在外分分支机构仅为9个,比1999年增长了12.5%,而中国银行2005年境外分支机构达69个,比1999年增长了72.5%。

这样的现状使得建行大量的国际金融业务必须通过其国外代理行办理,由此造成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其一,通过代理行办理业务难以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其二,通过代理行办理业务无法在境外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直面客户,开拓潜在市场。

其三,通过代理行办理业务需要向代理行支付相应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业务收入。

2.现有发展方式相对单一,发展速度缓慢
前已述及,建设银行在海外的发展仍然主要是通过在国外直接设立分支机构来实现的。

这种方式是根据市场需求,经过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分析后,先在相应的国家或地区设立代表处。

代表处并不开办实际业务,只是起到信息采集和联络作用,为分行开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待条件成熟后,代表处才升格为分行或子银行。

这种发展方式周期较长、见效又慢,一般需要2到3年的时间。

即便分行正式开业,还得经过一段试运营期的过渡与经营摸索,才能适应当地和国际市场。

显而易见,这种发展方式跟不上我国
对外贸易扩展对国际化金融服务的需求,只适合于商业银行在早期尚不熟悉国际资本运作、资本实力较弱,而国家的开放程度不高、对外贸易依存度较低的情况下采用。

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金融业的全面开放,银行客户经营行为的国际化趋势日渐加强,国内企业开始大量向海外展业务,跨国公司也随即兴起,从而要求银行提供更多国际结算、进出口贸易融资、衍生金融产品及其他投资理财服务等全球化、多元化、标准化的国际化银行服务。

而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国际化进程较慢,金融服务的效率低下、工具单一,难以适应对外贸易高速发展的需要,从而制约了其国际化的发展。

3.风险管理经验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即借款企业的违约风险;而一家跨国银行的主要风险则是市场风险,即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而导致的风险。

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无疑增大了风险管理的难度,而我国大部分银行刚刚达到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新巴塞尔协议还未在我国实行。

根据银监会2007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规定,国际业务占比高的大型商业银行应从2010年底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

因此风险管理经验不足将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包括建设银行国际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之一。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是建设银行风险管理的突出问题。

虽然于2005年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并在其帮助下加强了风险管理的技术与工具,风险管理有了起色,但作为一个体系,风险管理必须渗透到银行业务的每个层次和每个员工,同时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与银行
管理的架构有关,当管理架构不合理时,就会出现业务推诿、责任不清、实施不到位的现象。

4.跨国经营能力不足,总行与分支机构管理理念存在差距
我国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际,在实施“走出去”的海外发展战略中,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绝大多数设立在市场经济发达或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建行在海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代表也大多在发达国家和经济发达的地区,目前建行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均开设分行,在伦敦、纽约和悉尼设有代表处等。

这样容易造成总部与下属分支机构的管理理念与行为方式上存在差距,由于分支机构权限的限制,一些业务的开展、突发事件的处理需总行批准,而由于总行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相对不同步,致使分支机构错过很多机会。

这使得总行与分支机构的矛盾凸显出来。

正是由于总行和分支机构的管理理念与行为方式上都存在差距,致使总行对分支机构不知如何管理,导致总行对分支机构的授权界定不清楚,最终导致海外机构案件频发。

银行是为客户服务的。

客户之所以选择我国银行的境外机构办理业务,是需要境外机构提供全球化、多元化、标准化的国际化银行服务,而境外的分支机构要提供这样的服务需要总行能够具有这样的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国际化进程发展迅速,但实际服务能力不足,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国际市场上客户的需求。

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四、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和建议
1.积极推进建设银行建立海外机构
银行推进国际化进程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积极建立海外机构。

由于建设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发展时间较短,并且主要集中在国际金融中心。

对此,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1)建立海外机构的地域选择
建设银行应结合区位优势,在海外机构的地域扩张上有所倾斜:(1)向
国际金融中心倾斜。

在伦敦、纽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等全球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置分支机构,可以更为广泛地同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往来,扩大业务发展的范围,还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国际金融业务和管理方面的信息。

(2)向业务量大的国家或地区倾斜。

如美国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和投资伙伴之一,且中国的外汇资产多以美元为主,因此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是明智的选择。

香港与内地的经贸联系很广泛,且中国同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许多贸易都是通过香港进行转口,因此在香港设立分行比在其他地方设立更有必要。

(3)向华侨集居地倾斜。

美国纽约、旧金山,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等地都是中国华侨聚集的地方,在这些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更容易打开市场。

(2)建立海外机构的战略步骤
根据当前的优势和实际,建设银行国际化进而实现全球化可分三步进行:一是在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

这些地区不仅金融管制宽松,而且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进入成本和运营成本都较低,且能够及
时把握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脉搏。

二是在与我国具有密切经贸关系的国家的主要经济中心和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对于具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框架的国家可以设立分行,在市场发展框架正在建设中的国家
可以设立代表处。

三是独联体、中东、非洲、南美、东欧等政治经济尚不稳定或者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这些地区正处在调整和改革中,短期内建设银行不可能在这些地区广泛扩展银行分支机构,但是,应该选择有利时机,在政治相对稳定、同中国经贸关系密切、转轨过程基本完成的国家或地区的一些经济中心城市设立代表处或分行。

2.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采取何种模式提高国际化的速度,已成为建设银行走向世界,迎接挑战的关键。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发现,以并购等多元化方式加快国际化发展的模式应是建设银行近期的方向。

通过这类方式,建设银行方能尽快取得当地监管与市场认同,引入符合当地社会文化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整合资源,优势
互补,并且能与当地同业在了解市场和客户、防范风险等方面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从而提升分支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利润最大化。

同时,国家为了使各家商业银行尽快提高竞争实力,不断向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各类经济及政策援助。

建行已初步制定了综合化经营战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将采取直接投资、并购等方式经营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信托、保险、基金、租赁和汽车金融等业务,发挥不同业务的协同效应。

建行正在积极筹划信托投资公司,并在探索和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方面的合作。

3.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化,风险随处存在,而发生问题的地方往往就是银行的海外机构。

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目前风险管理存在的各类问题,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自上而下建立起一整套先进科学的风险识别、计量、
监测和控制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体制和问责制,制订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操作程序、操作规程,规范管理,为商业银行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加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针对海外机构建立与国际金融市场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引进和培养国际型的高级风险管理人才,加强海外机构的风险管理。

4.采取跟随、借鉴、创新的策略,提高跨国经营能力
跟随就是跟随客户国际化,即通过服务国际化的客户学习国际化经验。

跟随服务跨国客户的过程,既是一个业务扩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国际业务新知识、新产品、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的过程。

建行服务的客户中既有外国的跨国公司,也有国内跨国发展的企业。

跨国公司因为在世界各地经营,其金融需求最具国际化的特征。

在跟随服务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国际化的人才,又积累了国际化的经验。

借鉴就是借鉴同行业的国际化经验。

竞争是发展的动力,对手是最好的老师。

通过对同业银行国际化经验的全面研究和分析,汲取先进的经营理念,并且善于与各行之间紧密合作。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创新就是要转变观念,结合自己的实际大胆实践。

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跨国经营能力,提升建行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薛求知,杨飞.跨国银行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晓松,李炜.中国金融、“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王向荣. 跨国银行国际化的路径分析——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J]. 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4).
[4]郑良芳.我国商业银行推进国际化战略研究[J]. 新金融, 2007,(02).
[5]周昆平. 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五大策略[J].银行家, 2007,(04).
[6]建设银行.建设银行年报,http: //www. ccb. com, 2008:1-45.
[7]工商银行.工商银行年报,http: //www. icbc. com. 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