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习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孔子学当老师》读书心得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开创了我国民间办学的先河,其学习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当中。《论语》是一本语录体的著作,传统观点认为前后内容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同一篇的各章之间缺乏共同主题,因而在研究孔子的学习观时,将散见于《论语》二十篇中的关于学习的论述集中起来,从中归纳、整理出孔子关于学习的观点。
在认知上,孔子把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来就明白的人,所谓的“生而知之”,另一类是通过学习而开窍的人,所谓的“学而知之”(《季氏》)。前一类及其罕见,孔子不谈。后一类是具有普遍性,是孔子关注的对象。这一大类又可以分出三种。一是主动学习的,二是遇到困惑后被动学习的,三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肯学习的。《说苑·建本》中的一则故事中子路就是属于第三种,但经过教育后转变为第一种。孔子认为自己就属于这一种,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好古,喜欢古代。在这里讲的很清楚,他不是那种生来就明白的天才,只不过是一个醉心于古人文献,善于学习的求知者罢了。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够获得认知,这就是学习的必要性。那么,学习的益处又在哪呢?从以下四点可以概括。
第一、打破自我的狭隘局限。孔子说“学则不固。”(《学而》)固,封闭。学习使人眼界开阔,摆脱孤陋寡闻。
第二、破解心中的疑惑。孔子说:“知者不惑。”(《子罕》)知者,有知识、有智慧的人。这样的人能够摆脱迷惑的困扰。
第三、明白道理。《论语》:“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致,达到。君子通过学习深入领悟做人的道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知书达理”。
第四、获得工作和收入。《论语》说:“学而优则仕。”(《子张》)优,宽裕。学习而有宽裕的时间、精力,就去做官。在这里,学习是前提条件。孔子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卫灵公》)。禄,俸禄,现在叫薪水。通过学习取得了官职,有了官职自然就有了收入。
总之,学习有种种益处,人一定要去学习。其学习的必要性对我们来说是一生的追求也是一生所丰富自己内涵和品质所必须实现的重要的途径。我们也只有在学习中找到真正的自己,也只有在学习中才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做到最好的自己,这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实现。
一、孔子的好学、博学
孔子“详于万物”,更“博于《诗》《书》,察于《礼》《乐》”。他在评人论事,言谈之中对《诗》《书》的运用可谓信手拈来,娴熟之至。孔子的博学,使得他声名远播,身边聚集了众多弟子。这些弟子“皆服孔子之化”,衷心佩服与尊重孔子。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孔子正是靠自己的文德,学养与内涵使大家“中心悦而诚服”!
我们还可以从孔子弟子和孔门后学对老师的崇拜中体会到孔子的博学。颜回紧跟孔子,“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称赞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宰我则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认为老师远远超过了作为古代圣王的尧舜;子贡则说孔子就像日月,“无得而逾焉”,他认为孔子是不可企及的,“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在曲阜孔庙大成殿的匾额上有“生民未有”四字,那也是借用孔子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引用有若的话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以孔子为“金声玉振”、“圣集大成”,司马迁也引《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表示自己对孔子的崇敬与向往。孔子自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或“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自然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诲人不倦”自当以博学多才为前提,他“学而不厌”只会使他更加博学。
孔子本人好学、博学,也倡导博学,而博学的结果则是使人不致于离经叛道。在《论语》中,两次记录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家语·儒
行》说:“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大学》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相互对应的。“博学”与“仁德”密切联结,只有“博学深谋”,才能进而“修道立德”。
而对于孔子之“学”的理解,《论语》首篇首章的“学”字说的是十分关键。这一章,应该是人人皆知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传统上的理解并不符合《论语》原意。而学者们在新的理解上可能是更近于实际一点。第一句话是整个意思理解的关键,其中,学,不是动词,而是名词,即学问、学说;时,不是“常常”,而是“时代”;习,不是“复习”,而是“实践”、“使用”。这样全章的意思大体是,孔子认为如果自己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采用,那会令人发自内心地喜悦;如果时代没采用,有赞同自己学说的人从远方而来也很快乐;即使这一点也达不到,所有的人都不理解,自己也不恼怒,这不也是一位具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孔子一心求仕,热心救世,他的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丧家离国。天下谁人能识君,又有几人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抱负呢!这一切自然令孔子感触最深,痛之最切,因此他在言谈之中也会流露出类似情绪。如《论语》记孔子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管怎样,自己博学,有治世的真本领最为重要。孔子弟子认识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孔子后学知道:“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最终,博学的孔子不得不感叹:“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说,人生哪怕已经有了“仁、知、信、直、勇、刚”六大美德,可如果“不好学”,那么也往往会流于“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又说:“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荀子·法行》)强烈的求知求识、寻道寻理欲,支撑着孔子“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的一生:为道而学,为道而教,为道而施。所以,孔子经常认为自己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