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前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前景分析
班级:11国贸1班姓名:胡旭霞学号:114172015
摘要:汽车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不同于普通产品,汽车产品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最终产品,需要组织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相关工业产品与之配套。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汽车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4位,但是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与世界汽车工业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汽车工业尚属幼稚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汽车工业必须面对国际与国内广泛领域的挑战。
关键字:汽车制造业取得成绩差距竞争力挑战
正文:汽车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不同于普通产品,汽车产品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最终产品,需要组织专业化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相关工业产品与之配套。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经具备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汽车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4位,但是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与世界汽车工业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汽车工业尚属幼稚产业,国际竞争力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汽车工业必须面对国际与国内广泛领域的挑战。
一.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全年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7.1%.其中轿车产销均突破百万辆,分别达109万辆和112.6万辆,比2001年分别增长55%和56%.商用汽车的增长也很可观。汽车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28.7%;完成销售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利润总额431亿元,同比增长60.94%.汽车消费成为拉动2002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量看,已经居于世界第5位,2004年可能进入第4位。其中,轿车产量居于世界第8位。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第5位的生产规模与世界第1和第2位相差甚远。2001年居于世界第1位的美国汽车产量为1142万辆,居世界第2位的日本汽车产量为977万辆。需要指出的是,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量中以CKD 、SKD 方式组装的汽车在增加。(1)
下面是我国国内汽车行业现状图,从图中科看出我国一些主要车企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率。
随着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正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取得的成绩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量迅速增长,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汽车工业得到很快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布局和产品系列,产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基本上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011年全国汽车产量1841.89万辆,全国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我国汽车产销量居全球第一。
2.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从90年代,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扶持政策明显向重点骨干企业倾斜,特别是《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颁布之后,大部分投资集中于15家重点骨干企业。同时,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迅速扩大,不少骨干企业的生产达到或接近了经济规模,汽车工业组织结构优化,汽车工业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2004年全国15家大企业产量为458.33万辆,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90.4%,已经形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15家企业占领全国绝大部分市场的格局。
3.产业结构趋向合理,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在国家政策的实施与市场竞争推动下,汽车企业逐渐重视产品研发和资金投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了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水平。现在已从过去单纯引进生产技术,转变成同时引进人才和研发技术,并开始与国外联手开发新产品,“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结构不合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正逐步趋于合理化。
4.汽车零部件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汽车零配件业随着汽车工业成长发展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从五十年代初,长春第一汽车厂兴建在全国范围内择优选点安排了86个汽车配件生产厂点进行同步技术改造或新建。利用汽车配件和汽车附近配件厂的基础进行技术改造,自力更生改建成为南京、上海、北京和济南4个汽车制造厂,同时建立了一批汽车零部件厂。到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几百家发展到数万家;汽车配件销售企业就更是数不胜数。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具有广阔的空间,零部件工业利润稳步上升。在国际贸易方面,配件出口金额521.93亿美元。2001-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30%左右;零部件在汽车产品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进口配件金额为3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9.14%;增幅与上年相比,回落27.51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加强,国内零部件产品的国有化率提高。再者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因此,这方面的竞争我国占据一定的优势,所以近年来我国零部件有较大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巨大、有着长远的潜在市场需求,有丰富的资源利用,有能力招聘全球范围的高端专业人才,有培育高端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汽车零配件行业一定有美好的前景。
5.汽车市场消费结构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 汽车一直被作为生产资料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购车比例逐年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加到1497.2万辆,增长17倍,个人汽车保有量占全国保有量的比重则从14.8%上升到55.3%。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私人购车已经达到很高的比例。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0年至今,北京机动车数量以平均年递增15.1%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底已突破182.4万辆。其中私人购车增势迅猛,年递增率高达50%左右,在近几年新增车辆中,
私人购车占70%~80%。
6.汽车零部件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八五”、“九五”、“十五”期间,通过对一些为轿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改造,以及一批零部件合资、独资企业的建立,汽车零部件工业已开始从主要生产载货汽车零部件向主要生产轿车零部件转变,从简单仿制向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等效替代、自行设计和开发转变,从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转变。2004年零部件出口创汇从1990年的0.8亿美元增加到87.84亿美元。
二.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总趋势:
柔性化——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汽车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
灵捷化——使生产推向市场的准备时间缩为最短,使制造加工能灵活转向;
智能化——柔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柔性自动化的新发展和延伸。人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要从繁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
信息化——汽车制造业不再是有物质和能量借助于信息的力量生产出价值,而是由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因此,信息产业和智力产业将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汽车制造业也将是有信息主导的,并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方式的全新的汽车制造业。其重要性表现在他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一个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应根据企业当前的业务和今后的发展,按照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信息设备、通讯网络、数据库及支撑软件等组成的环境。信息设备、通讯网络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扩展中。
三.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