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7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ຫໍສະໝຸດ Baidu
面 浮
浮 大 无
嗽 而 烦
作 风
浮 大 有
息 肿 力 逆躁 水 力
【辨治要领与思路】
①只有辨证准确才能避免误治。此两条皆为上气 , 一虚一实 , 前后对举 , 相互比较 , 意在明确辨证 , 以免发生虚虚实实之误。 ②推断疾病预后其有重要临床意义。前条为正虚气 脱 , 多见于久病重证 , 是病危之象 ,故预后不良。 后者为邪实气闭 , 多属新病暴发 , 治疗较易 , 故预 后良好。均反映 " 实证易治 , 虚证难疗 " 之规律。
咳:咳逆连连 痰:量多质粘,虽痰出而咳喘不减 喘:但坐不得卧 2.病机:痰浊壅肺,肺气上逆 3.治法: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4.方药:皂荚丸 皂荚—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酥炙,做成蜜丸—调其燥烈之性 枣膏调服—顾护胃气,以免损伤中气
【辨治要领与思路】
1.“咳喘,吐唾浊,但坐不得卧”为本证 辩证要点。痰浊壅塞气道,呼吸困难,若不 速救治,有痰壅气闭之危险,故当急治。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提要
论述了肺痿的成因、肺痿 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
【词解】
▲消渴: 指口渴不已,饮水即消。包括消渴病与消渴症。 ▲快药: 指泻下峻猛之药。 ▲浊唾涎沫: 浊唾指稠痰,涎沫指稀痰。
【提要】
本条论述肺痿的成因、肺痿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
讲 解 1.肺痿(虚热性)的成因:
临床应用
根据异病同治理论, 本方治疗胃脘痛、遗尿、 劳淋、吐血、泄泻、眩晕等 虚寒病证,有一定效果。
咳嗽上气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 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三)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 风水,发汗则愈。(四)
证候分析
论述上气证有虚实两种情况。
上气虚证
上气实证
气 顔 脉 气咳 欲 脉
喘 肩
咳:咳声重浊 痰:痰多,质清稀 喘:不得平卧 鸣:喉中水鸡声 2.病机:寒饮郁肺,肺失宣降 3.治法: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4.方药:射干麻黄汤
方药:射干麻黄汤
射干— 消痰开结 麻黄— 宣肺平喘 半夏、生姜、细辛—温散寒饮 款冬花 紫菀—温肺止咳 五味子—收敛肺气,并制约麻、辛、姜、夏之过燥 大枣—安中扶正,调和诸药
汗出 呕吐 消渴,小便利数
便难,被快药下利
重 全身阴虚,虚火上炎 亡 津 肺脏气阴受损 液
肺气痿弱不振
肺痿
热在上焦 肺气上逆
久咳
寸口脉数
虚 咳嗽 热 肺 痿 浊唾涎沫 主 证
短气
虚热熏灼于肺
热邪熏灼,肺气上逆
浊唾 涎沫
虚热灼肺 肺中虚冷
气不布津
热则耗气
久咳耗气
讲解
肺痿、肺痈的脉症
肺痿
脉――――寸口脉数—(数虚)必数而无力。 证―――-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上(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分温再服。
解析
症状
肺气虚寒, 萎弱不用
吐涎沫
主症
不咳
短气
不渴
兼症
必遗尿,小便数 必眩
成因
1.虚热肺痿失治,久则阴损及阳; 2.素体阳虚,肺可虚冷。
虚寒肺
治法与方义
治法:温肺复气 方药:甘草干姜汤
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 炮 姜——辛温温复肺气
临床应用
本方对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病以咳喘, 喉中痰鸣,咳痰色白为主要特征者, 均有很好疗效。
痰浊壅肺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 荚丸主之。(七)
皂荚丸方: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
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1.证候特点:以“咳、痰、喘”三字概括。
临床应用
本方对支气管哮喘、支气管 炎、肺气肿等病急性发作而见饮 热迫肺证时最为有效。临床根据 具体情况加减应用。
【辨治要领与思路】
1.“其人喘,目如脱状”,是饮热迫肺肺胀的 主症。尤其是“目如脱状“,形象地描述了肺气 胀满,气壅于上,两目胀突的症状。
2.本方麻黄用量大,且配加石膏,既可清热除 烦化饮,又能防麻黄发散太过,是其配伍要点。
寒饮郁肺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六)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 麻黄四两 生 姜四两 细辛、紫苑、款冬花各三两 五 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 (一法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火煮麻黄两沸,去 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证侯解析
1.症状表现:“咳、痰、喘、鸣”四个字概括
7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 治第七
2005年我国居民十大死因分析
肺 的 解 剖
原 文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
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 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 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 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 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 脓血。
肺痈
脉――――反滑数—必数而有力。 证――――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咳
唾脓血.
从脉象上鉴别诊断 肺痿—阴虚有热—虚热—脉数而虚 肺痈—实热蕴肺—实热—脉数而实
证治
原 文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 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 也。 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 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五) 甘草干姜汤方:
2.皂荚丸为涤痰利窍之峻剂,使用时要 注意其应用方法:酥炙、蜜丸、枣膏调服。
饮热迫肺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 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十三)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证侯解析
1.症状:“咳、喘、胀”三个字概括 脉:浮大有力 浮脉主表,亦主在上 大脉主热,亦主邪实 苔:黄白相间或薄黄苔
2.病机:素有饮邪内停,外感风热,上逆迫 肺,热重于饮(里),水饮夹热邪上逆, 导致肺气胀满。
3.治法:宣肺泄热,化饮降逆
方药解析
麻黄+石膏―― 辛凉发散,宣泄水气, 善清里热
生姜+半夏-- 散饮降逆 甘草+大枣―― 安中补脾
寒饮挟热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八)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 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细辛二两 小麦一升 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 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面 浮
浮 大 无
嗽 而 烦
作 风
浮 大 有
息 肿 力 逆躁 水 力
【辨治要领与思路】
①只有辨证准确才能避免误治。此两条皆为上气 , 一虚一实 , 前后对举 , 相互比较 , 意在明确辨证 , 以免发生虚虚实实之误。 ②推断疾病预后其有重要临床意义。前条为正虚气 脱 , 多见于久病重证 , 是病危之象 ,故预后不良。 后者为邪实气闭 , 多属新病暴发 , 治疗较易 , 故预 后良好。均反映 " 实证易治 , 虚证难疗 " 之规律。
咳:咳逆连连 痰:量多质粘,虽痰出而咳喘不减 喘:但坐不得卧 2.病机:痰浊壅肺,肺气上逆 3.治法: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4.方药:皂荚丸 皂荚—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酥炙,做成蜜丸—调其燥烈之性 枣膏调服—顾护胃气,以免损伤中气
【辨治要领与思路】
1.“咳喘,吐唾浊,但坐不得卧”为本证 辩证要点。痰浊壅塞气道,呼吸困难,若不 速救治,有痰壅气闭之危险,故当急治。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
提要
论述了肺痿的成因、肺痿 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
【词解】
▲消渴: 指口渴不已,饮水即消。包括消渴病与消渴症。 ▲快药: 指泻下峻猛之药。 ▲浊唾涎沫: 浊唾指稠痰,涎沫指稀痰。
【提要】
本条论述肺痿的成因、肺痿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
讲 解 1.肺痿(虚热性)的成因:
临床应用
根据异病同治理论, 本方治疗胃脘痛、遗尿、 劳淋、吐血、泄泻、眩晕等 虚寒病证,有一定效果。
咳嗽上气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 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三)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 风水,发汗则愈。(四)
证候分析
论述上气证有虚实两种情况。
上气虚证
上气实证
气 顔 脉 气咳 欲 脉
喘 肩
咳:咳声重浊 痰:痰多,质清稀 喘:不得平卧 鸣:喉中水鸡声 2.病机:寒饮郁肺,肺失宣降 3.治法: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4.方药:射干麻黄汤
方药:射干麻黄汤
射干— 消痰开结 麻黄— 宣肺平喘 半夏、生姜、细辛—温散寒饮 款冬花 紫菀—温肺止咳 五味子—收敛肺气,并制约麻、辛、姜、夏之过燥 大枣—安中扶正,调和诸药
汗出 呕吐 消渴,小便利数
便难,被快药下利
重 全身阴虚,虚火上炎 亡 津 肺脏气阴受损 液
肺气痿弱不振
肺痿
热在上焦 肺气上逆
久咳
寸口脉数
虚 咳嗽 热 肺 痿 浊唾涎沫 主 证
短气
虚热熏灼于肺
热邪熏灼,肺气上逆
浊唾 涎沫
虚热灼肺 肺中虚冷
气不布津
热则耗气
久咳耗气
讲解
肺痿、肺痈的脉症
肺痿
脉――――寸口脉数—(数虚)必数而无力。 证―――-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上(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分温再服。
解析
症状
肺气虚寒, 萎弱不用
吐涎沫
主症
不咳
短气
不渴
兼症
必遗尿,小便数 必眩
成因
1.虚热肺痿失治,久则阴损及阳; 2.素体阳虚,肺可虚冷。
虚寒肺
治法与方义
治法:温肺复气 方药:甘草干姜汤
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 炮 姜——辛温温复肺气
临床应用
本方对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病以咳喘, 喉中痰鸣,咳痰色白为主要特征者, 均有很好疗效。
痰浊壅肺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 荚丸主之。(七)
皂荚丸方: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
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1.证候特点:以“咳、痰、喘”三字概括。
临床应用
本方对支气管哮喘、支气管 炎、肺气肿等病急性发作而见饮 热迫肺证时最为有效。临床根据 具体情况加减应用。
【辨治要领与思路】
1.“其人喘,目如脱状”,是饮热迫肺肺胀的 主症。尤其是“目如脱状“,形象地描述了肺气 胀满,气壅于上,两目胀突的症状。
2.本方麻黄用量大,且配加石膏,既可清热除 烦化饮,又能防麻黄发散太过,是其配伍要点。
寒饮郁肺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六)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 麻黄四两 生 姜四两 细辛、紫苑、款冬花各三两 五 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洗)八枚 (一法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火煮麻黄两沸,去 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证侯解析
1.症状表现:“咳、痰、喘、鸣”四个字概括
7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 治第七
2005年我国居民十大死因分析
肺 的 解 剖
原 文 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
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 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 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 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 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 脓血。
肺痈
脉――――反滑数—必数而有力。 证――――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咳
唾脓血.
从脉象上鉴别诊断 肺痿—阴虚有热—虚热—脉数而虚 肺痈—实热蕴肺—实热—脉数而实
证治
原 文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 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 也。 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 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五) 甘草干姜汤方:
2.皂荚丸为涤痰利窍之峻剂,使用时要 注意其应用方法:酥炙、蜜丸、枣膏调服。
饮热迫肺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 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十三)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证侯解析
1.症状:“咳、喘、胀”三个字概括 脉:浮大有力 浮脉主表,亦主在上 大脉主热,亦主邪实 苔:黄白相间或薄黄苔
2.病机:素有饮邪内停,外感风热,上逆迫 肺,热重于饮(里),水饮夹热邪上逆, 导致肺气胀满。
3.治法:宣肺泄热,化饮降逆
方药解析
麻黄+石膏―― 辛凉发散,宣泄水气, 善清里热
生姜+半夏-- 散饮降逆 甘草+大枣―― 安中补脾
寒饮挟热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八)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五两 麻黄四两 石膏如鸡 子大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两 细辛二两 小麦一升 五味子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 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