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里水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 里水概况
1.1 规划背景
1.1.1区域优势,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地缘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了工业化持续发展的奇迹。

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城市的发展是沿着工业化到城市化的前进道路。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里水镇地处我国发展最活跃的经济集聚地之一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广州中心城区,在工业化进程中,里水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成就。

当进入21世纪,随着区域经济的调整,CEPA 的签定,泛珠江三角洲的提出,珠三角地区将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发展周期,在新的宏观环境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对里水镇的发展做出新的定位。

1.1.2 区划整合,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合作在城市各领域中的深度发展,地区间和城市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

广佛都市圈概念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广佛地区经济、空间等方面的融合。

广州的西联战略、大佛山的规划整合, 5+2组团策略的推出,以及南海东西板块的建设,这些都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资源的再次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再次腾飞,同时也为新里水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南海模式”发展道路成就了南海成为广东“四小虎”之一。

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南海区从原来17个镇街合并整合为8个镇街,实现资源的有效融合,强强联合的局面。

里水也从原来75平方公里的镇域面积拓展到148平方公里,镇域面积的扩大,为新里水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里水镇的发展是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们必须跳出里水,从区域的角度寻找适合新里水在新时期的
发展道路。

1.1.3 政策倾斜,促进发展
广东省为落实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提出了走大中小城市与中心镇协调发展的有广东特
图1-1 珠江三角洲空间结构图
图1-2 佛山一环规划图
色城镇化道路,从政策和用地层面上对中心镇的建设进行倾斜和帮扶。

正是在此背景下,里水镇被确定为广东省273个中心镇之一。

里水镇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策上的优势,结合自身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广东省中心镇。

同时,佛山市概念规划中提出规划建设两个100万人口以上、五个30万到50万人口的新城区,以及由多个簇群式节点为发展主体而构成的组团式城市新格局。

新里水正是这些节点中的一个。

里水镇将发展成为南海东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生态维育地。

1.2 本次总体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1.2.1 本次规划的重点
(1)探讨里水在区域中的发展定位,城镇性质以及在区域中所承担的功能,确定城市发展原则;
(2)确定里水镇的发展方向,预测里水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根据里水发展的自身特征合理布局镇域范围内的人口及建设用地;
(3)确定里水镇的产业定位和发展策略,提出适合里水发展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策略;
(4)规划体系的创新,结合中心镇规划的有关要求,提出三区六线管制体系,对镇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分区控制,并提出不同的管制措施。

(5)完善镇区范围内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强化公益性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等的规划控制,改善里水城镇化服务水平。

1.2.2 本此规划的难点
(1)规划里水镇域范围内的道路交通体系,构建里水发展的主要道路框架,协调与区域交通的衔接。

(2)科学布局里水镇各功能区的分布和规模,整合里水现状各类用地,协调里水南北两区可持续发展,科学选择里水新城区的发展方向,使里水镇从粗放型增长走向精明增长道路。

(3)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对村级工业用地的整理,确定发展时序。

1.3 里水概况
1.3.1地理位置
里水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镇域总面积148.3平方公里。

该镇位于广州市、佛山市南海区交界处,北临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南接南海区大沥镇,西与南海区狮山镇相联,东与广州市白云区接壤,是佛山市南海区东北部的门户。

里水镇交通便利,佛山一环、佛山一环北沿线、珠二环、广佛高速、桂和公路在里水镇内形成“日”字型陆路交通网络,使里水镇成为南海区东北部的交通枢纽。

里水镇东部距广州市中心城区仅有17公里;向南距佛山市区10多公里,南海桂城10多公里。

镇内的西江支流横贯而过,距三山集装箱港、平周客运港仅需20分钟的车程,至广州黄埔港仅需25分钟车程。

白云新机场与广州火车北站也近在咫尺,分别距里水二十多公里和十几公里。

1.3.2历史沿革
里水原名郁水,其原因有二:一为佛山市南海区里水
镇境内,北江支流横亘其中,有灌溉之利,且流入里水的
河道多为弯曲,有“九曲十八弯”之说:二是辛亥革命时期,
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杜凤书,原籍佛山市南海
区里水镇甘蕉村。

明、清年代,相继出1名进士、4名举
人。

兴建了3间书院——里水的同声社学、丰岗的凤歧书
院、邓岗的崇正书院。

文人学士,多来此讲学,因此,佛
山市南海区里水镇便成为文化鼎盛之乡,取其郁郁葱葱之
意。

现存的里水八角右亭,创建近500年,为南海古亭之
冠,省重点保护文物。

有古庙门联为证:“郁水长流光庙
宇,落霞反照耀乾坤”。

里水镇1949年前后属县二区,1950年属八区,1957
年改里水区,1958年并和顺合建里和公社,次年又分开。

之后经多次改名,1986年建镇。

2005年南海区行政区划
调整,里水镇与和顺镇合并,组建新的里水镇。

1.3.3地形地貌
里水镇处于珠江三角洲高平原地带,高程一般在1.5~4.6米。

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两条山脉贯穿,属丘陵山区,内有三个水库(分别为山口水库、美景水库、天竺水库)。

南部有三列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台地和丘陵,其他地区以平原为主,有若干小丘陵散布其中。

镇域境内的地层时代属中生代白垩纪,新生代第三纪和第四纪。

在山地和残丘上露的幼粗面岩、红色砂面页岩、砂质岩、花岗岩等。

平原区沉积物为西江、北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成陆比较古老,属早期冲积平原。

丘陵台地区自然土壤为赤红壤,平原地区为耕作。

1.3.4政区与人口
里水镇下辖34个村民委员会,2004年,镇域总人口27.35万人。

全镇常住人
口11.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9万人,非农业人口2.53万人;暂住人口15.7万
人。

特点:
1)、暂住人口比重大,2004年全镇域暂住人口占全镇人口的57.4%,暂住人口规模超过常住人口。

所以规划中对暂住人口的诸多问题应密切关注。

2)、里水镇南北两大片区发展不平衡。

2004年,不计暂住人口,里水镇南北两大片区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24.48%和17.07%,南部片区比北部片区高7个百分点。

若计暂住人口,南部片区比北部片区的城市化水平就高的更多,2004年城市化水平为46.44%,南部片区为73.00%。

所以规划中对两大片区的发展应有所侧重,在整个里水镇进一步城市化的过程中,南部片区应更注重城市化质量的提高。

图1-4 里水自然风光1 图1-5 里水自然风光2
图1-3 清代南海地图
1.3.5旅游资源
里水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荟萃。

1自然资源:
镇区西北部山脉中有三个水库,分别为山口水库、美景水库、天竺水库。

这里绿树环绕、鸟语花香、青山绿水,景色优美,并且距离广州、佛山只有20多公里的路程,是发展周末休闲度假游的理想场所。

另外,还可以利用镇区东北部的万顷洋农业示范区发展农业休闲游等旅游项目,丰富旅游者的游览内容,使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感受到田园之趣。

2人文资源:
镇区内人文资源丰富,自明清起,该地就是衣冠鼎盛之乡,名流辈出之地。

这些文人墨客,知名人事为里水镇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其中主要包括南海罕有的属于省级保护文物的明代古亭——北涌亭,宝象林舍利塔——玲珑宝塔,明代的福寿长乔等。

除此之外,里水还保留了几个岭南古村落,如位于镇区南部的千年古村——麻奢、得胜,和位于镇区北部的汤村等。

里水还拥有许多特色美食,如里水禾虫、霸王鸭、麻奢狗肉、里水禾花雀等。

1.3.6 小结
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浓厚的人文历史氛围是里水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

同时里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镇,强大的工业基础,众多的外来人口为里水未来的繁荣带来了契机。

在区划调整的大环境下,区域中的里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有主动融入广佛都市发展圈,充分利用区域所提供的各类资源,整合提升产业结构,改善城市建设环境,改变原有观念,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南北两区的融合的城镇发展道路,在科学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新区带动新里水的发展,这将为新里水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4.11环境保护规划
4.11.1 环境现状评价
里水镇位于整体环境质量在佛山市南海地区是较好的,但同时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是酸雨频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里水紧邻广州——韶关酸雨带上边缘地区,目前广州地区酸雨持续发展,受外来大气污染影响,酸雨的PH值和PH 值年平均值都在逐年降低;而且,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突出,近年来片区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呈上升的趋势;虽然近年来里水大力整治污染工业的改造,但北部南海水厂对和顺片区的空气污染仍严重,部分村级工业还存在大气排放未能达标的现象。

二是噪声污染问题,目前里水的噪声污染问题还不明显,主要噪声污染来源于汽车噪音;随着佛山一环的建设,汽车噪音的问题将越趋严重。

三是固体废物处理落后,污染环境。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清运和处理方式落后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医院和卫生院的医疗废物大部分未经无害化处理,混入生活垃圾中,病毒病菌对人民健康威胁大。

四是城市生态建设和农业环境污染问题。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偏低,与建成“现代化生态城市”的目标不相适应;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无序发展,城镇建设和工业开发,占用农田、菜地、鱼塘,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农村部分地区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工艺设备落后,治理水平低,造成局部空气和水体污染;化肥过量使用,土壤受到损害,化肥有效利用率低;农药过量使用,污染水体的同时,还造成蔬菜和土壤污染。

目前里水镇特别是北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和社会消费没有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和浪费型消费模式,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低、浪费大,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如全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平低,商业用水、建筑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及供水漏耗浪费严重,高质低用,导致污水排放量增加;工业单产能耗与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工业用地的投入产出效益仅是亚洲中等发达地区的三分之一,农业生产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分别是全国和世界平均消耗水平的5倍和12倍,而且流失严重。

二是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不合理。

人流、物流、交通流过渡松散,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工厂民宅混杂,排污口与吸水点相邻;城市功能组团之间缺乏绿化隔音带。

4.11.2 环境影响预测
里水镇未来招商引资主要项目有:
工业——家电、汽车配件、报业、五金、服装等。

农业——优质花卉良种果菜种植及保鲜技术。

第三产业——房地产开发、酒店、娱乐服务行业、商场和贸易。

高新科技项目。

根据以上产业发展方向,结合里水镇城镇化发展速度,预测未来里水的环境发展趋势如下:
1). 大气环境质量
规划期内里水镇内虽不会引入对大气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但随着里水工业的持续发展以及交通环境改善,汽车尾气排放等问题,未来里水的大气环境质量要维持在二级标准之内需要一定的措施保障。

2). 水环境质量
里水镇域范围内水网密布,主要河涌包括西南涌、水口水道以及东面的珠江水域,随着工业化发展,全镇污水增加,有必要建设较大形的处理厂,使全镇生活废水及工业废水都将得到处理后才排入河涌,保障珠江水域的水质要求。

3). 噪声
镇域主要以交通干线噪声为主,规划期内会随车辆的增加,以及镇域交通性干道的建成而使声污染加重。

工业区的逐步形成,也将加大镇域环境噪声污染。

4). 固体废弃物
随着镇区规模的扩大和工业项目的开发,镇区固体废弃物将会日益增多。

镇区垃圾污染能否控制,主要取决于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

4.11.3 环境保护原则及总目标
1).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城市区域噪声标准》、《工业企业界噪声标准》、《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有关条例为依据进行规划。

2).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三效益”兼顾的原则。

3). 总目标:环境状况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相适应,环境质量保持一定水平:全镇环境污染得到充分控制,农业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生活和生产有优良的水源供应,生活环境清洁优美,清新宁静。

4.11.4 环境保护规划内容
1)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对照《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标准》规划将里水镇划为二类保护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表3-11-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标准
为达到大气环境控制目标,应严格控制大气污染企业数量,各大气污染企业在运输、贮存原、燃料时应做好防尘措施,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须经脱硫、静电除尘器处理,达到二类标准后方可排放。

要提高民用燃料气化率,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2)水环境保护规划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为饮用水源功能区和综合利用水功能区两类。

西南涌、水口水道、里水河、珠江水域为一级保护区,该区执行国家规定《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Ⅱ类标准。

要加强水源保护: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除水厂设施以外的建筑物,不准建有污染的工厂或畜牧养殖场、度假村、游乐园、疗养院及居住小区等;禁止设立码头、厕所、渗水坑、污水渠道和排污口。

里水镇其余水域划为综合用水区,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的Ⅲ类标准。

要加强污水处理: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如直接向工农业用水区内排放污水,须预先采取污染防治措施,达到标准方可排放。

城市污水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重点建设区域性大型集中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及性质相近的无毒工业废水集中统一处理;工业污水应自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城市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内,原则上不再分散修建小型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站)。

特殊单位(如医疗)污水须自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管进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规划在里水镇域范围内建设4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远期共为20万m3/d,用地面积为:20万平方米。

处理后的污水排到里水河以及西南涌。

3)噪声污染控制规划
里水镇噪声污染控制按五个功能区分区控制,划分标准见下表:
各功能区要严格采取各项措施,限制噪声超标:居民文教区、一类混合区,严格控制新建工厂,严格禁鸣喇叭;镇区建筑物的布局、形状和建筑结构要有利于减弱交通噪声的影响,扩大居民住宅与交通干线的距离,并设置绿化防护带,将非居住性建筑靠近声源一侧;加强各建筑施工区的噪声控制。

工厂应选择低噪声设备,噪音大的设备采取隔离设施。

4)固体废弃物处理规划
规划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化工、医疗卫生部门的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和剧毒废物,应分类妥善处理,防止扩散和转移。

对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规划取消镇内现有的垃圾处理场。

对镇内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前期),远期实现压缩车处理,然后送至区域的垃圾处理场处理。

4.11.5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 农田生态环境
合理确定种植业、养殖业等用地比例,发展生态型农业。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建设农田保护区的有关规定,对已征闲置地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五条执行,收回的闲置土地如无他用,应及时组织耕种。

加强农药管理工作,防止农药化肥污染;
不准在各村分散办工业,村办工业应进入镇办工业园内,控制乡镇工业对农田的污染。

2). 城镇生态环境
A. 绿化指标:规划期内新建镇区绿化用地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10平方米。

新建工厂绿地,精密仪器、电子及洁净程度要求高的工厂绿化率30~40%以上,一般工厂绿化率30%以上,新建城市道路绿地不少于总面积的10~15%,码头区绿地不少于总面积的5%。

B. 绿地及风景旅游区规划:
建设美景水库、万顷洋农业区作为生态旅游区;
充分利用西南涌、里水河打造一河两岸,形成具有里水特色的滨水城镇空间特色。

镇域各组团内均规划一个公园和多处街头绿地,每个中心村设小游园;
设立绿化隔离带,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立卫生防护带,一类工业区10~15米,二类工业区15~20米。

设立沿河绿化带,镇内河涌两旁设置5~10米绿化带。

4.12 给水工程规划
4.12.1 给水现状概况
1.供水工程现状
1)水厂设施:目前里水镇原和顺片用水来自南海市第二水厂,该水厂原水取自北江,原规模25万吨/天,2004年10月扩建为50万吨/天,远期规模为100万吨/天;里水镇原里水片现状用水来自里水镇水厂,规模为15万吨/天,近期将改用南海市第二水厂供水,原里水镇水厂将改为计量站或加压站。

2)现状供水规模:原和顺片历年用水情况为:2000年534万吨,2001年591万吨,2002年656万吨,2003年701万吨,2004年1~11月791万吨,2003年的用水构成为:生活用水59.1万吨/年,工业用水316.5万吨/年,经营服务用水37.8万吨/年,行政事业单位用水34.6万吨/年,特种行业用水12.2万吨/年,农村总表用水:169.3万吨/年。

现状供水普及率达100%,水质100%达国标。

原里水片用水情况为:最高日用水量为15万吨/天。

3)现有供水管网分布:目前原和顺片建有四个计量站,1997年由南海市第二水厂引入DN1200供水管供至各个计量站,站前压力为0.48Mpa,末端压力目前为0.4Mpa左右。

原里水片目前由原里水镇水厂供水,远期将由原和顺片引入一条DN1000供水管供至各个计量站,同时规划从官窑方向引入一条供水管,水源同样来自南海市第二水厂。

2.现状评价
按照《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总体规划纲要》对里水镇的城镇发展定位,工业用水与居民生活用水等均将有一个较大规模的增加。

现有水厂随着城市发展将不能满足里水镇对用水的需求。

根据南海区有关规划,里水镇将由南海市第二水厂(现状生产能力50万吨/日,规划为100万吨/日,取水水源北江)供水,用水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管网设施需要根据规划需要进行扩建。

4.12.2 规划原则
(1)合理利用与优化运行供水设施,使供水系统运行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确保水质、水量、水压满足供水要求。

(2)统筹考虑现状与规划之间的关系。

合理开发利用已有的河道、水库水资源。

4.12.3 规划目标
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开源与节流并举,建成可靠的取水水源和完善的给水系统,合理分配城市水资源,解决城镇用水供需矛盾,使城镇供水的水量、水质、水压与供水安全达到现代化中心城镇的要求。

建立一个统分结合、点面结合的社会化、现代化供水体系。

4.12.4 给水系统规划
1.用水量预测
1.1预测方法
(1)人均综合指标法
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用水量指标对规划区用水量进行预测。

(2)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规划区用水量进行预测。

根据单位建设用地和用水量指标对
(3)分类用水量预测法
分别对各类用水进行预测,累加后预测目标年需水量。

本规划参考广东省城市用水量规划指标的经验数值。

(4)单位用地面积法
根据单位建设用地的规模,预测出城市用水总量。

1.2用水量指标的采用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参照《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总体规划纲要》与《南海东部组团规划纲要》中对镇区用地性质的分析,参照《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考虑城市节水率、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等因素,确定本规划中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指标定为近期600升/人·天,远期700升/人·天。

1.3用水量预测
(1)按照人均综合指标法预测总用水量
根据对里水镇发展定位与人口规模的预测,到2010年,里水镇总人口为36万,其中外来暂住人口约20万,城市户籍人口约为8万,农业人口约8万。

到2020年,里水镇总人口为45万,其中外来暂住人口约24万,户籍人口约为15万,农业人口约6万。

根据规划的城市性质,取综合用水量为近期600升/人·天,远期800升/人·天。

则2020年规划期末用水量为36万t/d,未预见用水量按以上用水量总和的10%考虑,则2020年规划期末的总的用水量为39.6万t/d。

(2)按照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总用水量
根据对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到2020年里水镇城镇建设用地应为:4427.64公顷。

取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0.8万m3/km2·d,到2020年规划期末用水量为35.42万t/d。

未预见用水量按以上用水量总和的10%考虑,则2020年规划期末的总的用水量为38.96万t/d。

(3)按照分类用水预测总用水量
居民生活用水量:根据已经进入最后审批程序的《广东省用水定额》,2005年全省城镇人均生活用水控制在每天380升以内,至2010年控制在400升以内。

结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综合考虑取居民综合生活用水标准400 L/人·d 计算,暂住人口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按200L/人·d计算,2020年规划期末镇区居民生活用水量为24万×0.2+21×0.4=13.2万t/d。

工业用水量:考虑到本区工业用水量较大,随着工业技术与节水技术的发展,有必要考虑用水量节水的可能性,因此本区工业用水量分别按:一类工业用地100 m3/ha·d、二类工业用地120 m3/ha·d、三类工业用地130 m3/ha·d标准计算,经计算得本区工业用水量为18.43万t/d。

浇洒道路、绿地、市政用水共计4万t/d。

未预见用水量:按以上用水量总和的10%考虑,为3.56万t/d。

本区2020年规划期末的总的用水量:39.19万t/d。

(4)按照单位用地面积法预测总用水量
根据《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市政公用及其他工程设施部分》,考虑城市节水率、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等因素,确定本规划中的用水量指标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