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一些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的一些思考
赵晓鹰
关于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不少学者和传承专家可以如数家珍地列举出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实际上,在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和保护传承工作者做出了大量有效的工作。
正因为如此,东巴文化在面临着传承者断代、文化逐渐失去发展土壤以及现代文化观念的冲击等严峻形势下,至今依然能够绽放出自身的光芒。
我们也可以欣慰地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东巴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丽江这个国际著名的旅游品牌的标识之一。
我们很难想象离开了东巴文化后的丽江品牌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意识到,东巴文化的保护传承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让我们深感忧虑的现实。
这种忧虑不是某一个人的忧虑,也不是某一个学术团体的忧虑,而是整个人类社会面对很多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亡后发出的一种共识性的忧虑。
而且,这些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人类历史上曾经流下过深刻划痕的许多灿烂文化都在现代社会中彻底地消失了。
比如玛雅文化、印加文化和古埃及文化。
基于这种忧虑,我们才要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和传承至今依然有生命力的东巴文化。
文化是什么?我们可以有无数条的解释。
可是所有的解释都离不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观照和一种理解。
保护和传承一种文化,并不是为了一个群落、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而是为了我们整个人类面对宇宙和自然的一种态度、一种姿态和一种理性。
如果一个接一个的传统文化都相继消失,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们人类还能够剩下多少自信、多少勇气、多少创造和多少快乐呢?所以,保护和传承一种文化实际上就是在挽回人类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和自信心,是在拯救我们人类。
目前,我们正面临这样的严峻事实:东巴文化危机四伏,传承者日渐减少,这种文化生存的土壤越来越多地被异化,我们的传承努力收效甚微,研究者的队伍已经开始大于文化传承者的队伍。
我们可以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学者,一个又一个的博士。
我们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思考”出一篇又一篇的学术论文。
我们还可以沾沾自喜地拿出一大堆文字成果或是编排几个节目去邀功、去炫耀、去做秀。
我们甚至可以不厌其烦地组织豪华的学术研讨会和盛大的文化节。
但是,我们却很难让我们的传承者队伍逐渐壮大,我们在曾经让这种文化自然生长的土地上埋葬着前辈,并且兴高采烈地将他们遗忘。
问题就是这样出现的。
第一是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第二,我们把重点放在培植一批学者上,还是把重点放在培植一批民间传承者上?第三,当东巴都消失的时候,研究东巴文化的学者还有多
少存在的价值?第四,如何改变一群研究者围绕着一两个民间传承者的尴尬局面?
丽江市政府在设立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内的东巴文化保护传承培训基地举办的这期保护传承培训班,用有效的传承行动回答了一些问题。
一、传承培训的可操作化
这期培训班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可操作的计划,将目的明确地定位为:培训传承者的文化实践能力,培训传承者的传承能力。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强调了动口、动手、动脚。
从经典的诵读到道场的布置,从东巴绘画的训练到东巴舞蹈的排练,都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实践性。
培训结束后,接受培训的传承者能够真实地进行文化实践和文化传承。
一句话,不是培训文化理论研究者和文化知识的介绍者,而是培训文化的实践操作者。
二、培训成果的可持续性
这次培训的学员共80名,他们来自云南、四川两省,古城区、玉龙、宁蒗、香格里拉、木里五县。
其中民间东巴传人30名,学校东巴文化传承人40名,市区文化及旅游部门10人。
当中的许多学员本身就已经是民间的东巴文化传承人,还有一批学员培训后即成为传承者。
因此,培训的成果可以在传承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巩固,传承事业也将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学习过程的互动性
我们的这批学员来自拥有东巴文化土壤的各个地方,每个学员都是东巴文化的实践者,有的本身就是东巴。
他们各自掌握大量的东巴文化实践技能和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的知识。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经常相互交流,彼此介绍不同的实践风格和带有显著地域色彩的文化。
在某种意义上,学员也是教师,教师也是学员。
在某个问题上,你是学生,而在另外一些问题中,你或许就是师傅。
通过这些互动,学员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许多知识,可以扩大知识面,了解各个地区东巴文化的丰富知识和多种实践经验。
这种带有互动性的学习模式和学习过程,非常有利于学员的学习,进步也显得十分明显。
四、传承培训的严格化
由于传承培训集中在设立于学校中的基地内,教学和生活都得以统一安排,使得过程管理得以严格体现。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由于管理者严格要求,传承培训过程不再流于形式,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充实,教学计划完成情况良好,教学目的得到了真正的落实。
这次培训有很多特点,学员到位率相当高,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提升,学员之间形成了相互竞赛的良好学风。
作为基地和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我认为这种传承培训模式是十分可行的。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将文化保护传承的视点下移到了民间的传承者,将传承培训的重点由知识性转换到了实践性,将培训的目的真正落在了可持续发展的层次之中。
如果要高度总结,就是一句话:这次培训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传承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