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农村社会阶级历史变迁(1912-1979)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0 5000 4000
3062.6 3738.7 3346.7 3441.7 2672.1 2780.3 4533 4279.2
3000 2000 1000
2632
2365.6
389
418.7
659 416.5 440.7 485.6 534.2 509.7 554.1
733.1
0
乡镇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万人)
3409.3
622.8 1998.7 419.4 1410.6 203.5
4299.1
772.8 2545.2 520 1754 252.9
5017.3
948.6 2993.7 610.4 2023.5 338.2
年份
私营企业户数(万户) 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阶级变化 ——基于乡镇企业阶层、农村个体从业者阶级数据分析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变化,从单一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我国阶级队伍状况发 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有工人阶级的分化、农民 阶级的分化、干部阶层的分化以及知识分子地位 和构成这四个大的阶级阶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 [5] 变 。
2005年
430.09 5824.1 1109.9 3458.4 721
2006年
498.08 6586.3 1271.7 3954.3 852.9
2007年
551.31 7253.1 1396.5 4581 980
2008年
657.42 7904 1507.4 5124 1066.7
2009年
740.15 8607 1650.6 5544.3 1165
[1]
。
1911年-1949年前后
二、建国初期农村阶级组构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的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 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我国“一化三改”基本完成。其中,农业合作化 是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个体农 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 这个时期社会变革的过程,也称农业集体化。
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近20年间我国城乡个体户数就业人数状况
时期 个体户数(万户) 个体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乡村个体就业人数(万人) 时期 个体户数(万户) 个体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1995年 2528.5 4613.6 1560 3054 2005年 1996年 2703.7 5017.1 1709 3308.3 2006年 1997年 2850.9 5441.9 1919 3522.4 2007年 1998年 3120.2 6114.4 2259 3855.1 2008年 1999年 3160.06 6240.9 2414.2 3826.7 2009年 2000年 2571.4 5070 2136.1 2933.9 2010年 2001年 2433 4760.3 2131.2 2629 2011年 2002年 2377.5 4742.9 2268.8 2474.1 2012年 2003年 2004年 2353.19 2350.49 4636.5 2377 2259.6 2013年 4436.3 9335.7 6142 4587.1 2521.2 2065.9 2014年 4984.06 10584.6 7009.3
..
第一产业人员 所占比重 71.0 71.0 71.8 73.0 73.7 74.8 76.1 76.2 74.2 72.3 70.4 69.3 68.9 68.0 67.4 65.7 65.1 62.4 60.1 69.5 68.1 66.7 65.2 63.8 62.3 60.9 59.5 58.2 57.0 55.7 54.1 53.0 51.7 50.1 48.7 47.4 46.3 45.2 49028 49039 49021 48982 48934 48674 48121 47506 46971 46258 45348 44368 43461 42506 41418 40506 39602 38737 37943 34820 34840 35177 35768 36043 36399 36640 36204 34830 33442 31941 30731 29923 28890 27931 26594 25773 24171 22790
数据资料来源:1998年社会蓝皮书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阶级变化
到1999年,农业劳动者占农村就业人口的比 例为46%-50%,农民工占16%-18%,雇工占16%-17% ,知识分子占2.5%,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户占 7%-8%,私营企业主占0.4%-0.6%,乡镇企业管理 者占1.5%,农村管理者占7%。由于乡镇企业改制 ,雇工人数增长最快,其次是私营企业主,但农 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增长缓慢 [6] ,农村管理者,有增无减 。
1349.3
204.2 750 133.2 599.7 71
1709.1
263.8 973 176 736.5 87.9
2021.5
322.4 1052.6 198.9 968.9 123.5
2406.5
395.3 1267.9 246.9 1138.6 148.5
2713.9
460.8 1526.8 298.8 1187.1 162.1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社会阶级阶层演变
1978年,全国务农人员2.84亿人,占当时全 部就业人员的70.5%。到2001年,务农的农民占全 国就业人员总数的44.4%,虽然是下降趋势,但农 村人口并未减少。1978年,农村人口为79014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82.08%,2001年为79563万人, 占62.34%。23年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下降 20个百分点,但农村人口总数确增加了549万。 2002年,离开农村进城打工者已有9000万人,占 农村劳动力的15%-20%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阶级变化 ——基于乡镇企业阶层、农村个体从业者阶级数据分析
这一阶段我国农村阶级总体可划分为11个部 分:农村干部、集体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 个体劳动者、智力型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农 [7] 业劳动者、雇工、外聘工人、无职业者等 。
乡村人口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人口数 85085 84177 83153 82038 80837 79563 78241 76851 75705 74544 73160 71496 70399 68938 67113 65656 64222 62961 6变化
根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 察办公室1992年对全国29个省(市、区)312个固 定观察点的调查:这一阶段持农业户口的人口中 ,农业劳动者占63.4%,农民工(乡镇企业工人和 外出农民)占12.2%,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占0.9% ,个体或合伙工商劳动者和经营者占6.5%,私营 企业经营者0.8%,受雇劳动者占3.0%,乡村干部 占0.6%,科教文卫工作者占1.1%,家务劳动者占 8.1%,其他劳动者占3.3%。
1949年到1956 年加入互助组织行 列的农户占全国总 农户比重的情况如 下[2] : 1950 年为10.7% , 1951 年为19.2% , 1952 年为40.4 % ,
1953 年为39. 5 % , 1954 年为60. 3 % , 1955 年为64. 9 % , 1956 年为96. 3 %。 并且,在1956 年87. 8 %的农户加入了高 级社,8. 5 %入了初 级社。至此,农民经 济分层几乎不存在了。
1956年到1966年概况 1958年,在“一大二公”的极“左”意识形态 的影响下, 农村各地掀起了从高级社迈向人民公 社、一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随着人民 公社制度的确立,农业生产实行了“三级所有 , 队为基础 ”的集体经营方式。农村社会结构的关 系维度主要是农民— 集体—国家 ,在利益分配上 ,存在着农民与集体、农民与国家、集体与国家的 三种关系,而在农户之间,则通过集体实行平均分 配。所以,人民公社制进一步消除了农民阶级内部 的阶层差别,农村出现了高度的平均主义化的倾向 [3] 。
7320
23 7297 11829 883 10946
20805
650 20155 615 104 411
35.3
0.1 35.2 57 4.3 53.6
87.5
2.7 84.8 2.6 0.9 1.7
4.公私合营
5.私营
26
367
346
2
0.1
1.8
1.5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注:本文数据资料若未注明出处,则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下同
一、中国近代农村阶级组构成
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前 后,农民在全国总人口 中约占80%,我国农村 阶级主要为地主富农及 土豪劣绅、中农、贫下 雇农,人数之比比例大 约为1:2:7。建国前后, 国家统计局对土改前土 地占有状况的统计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
贫雇农占户数的57.44%, 占人口的52.31%,中农 占户数的29.20%,占人口 的33.19%,富农占户数 的2.08%,占人口的 4.66%,地主占户数的 3.79%,占人口的4.75%, 其他占户数的6.49%,占 人口的5.09%
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乡村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956
134 485 78.4 470.6 55.6
1171.1
170.5 620 105.5 551.1 64.9
汇报内容
1
中国近代农村阶级组构成 建国初期农村阶级组构成
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社会阶级阶层演变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阶级变化
4
中国农村社会阶级变迁演变的总体特点
5
阶层与阶级
阶级是指由于社会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 的不同而分成的社会集团。 阶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阶层,是 指对特定社会生产关系或特定的社会群体进行分析 区分,或对某一方面如经济收入进行专门考察来区 别社会群体。
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乡村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2365.6
389
2632
418.7
2672.1
416.5
2780.3
440.7
3062.6
485.6
3346.7
534.2
3441.7
509.7
3738.7
554.1
4279.2
659
4533
733.1
近10年我国乡村私营企业就业、投资人数
2010年
845.52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967.68 1085.72 1253.9 1546.37
9417.6 10353.6 11296.1 12521.6 14390.4 1794 6070.9 1259.8 1985.7 6912 1476.1 2200.1 7557 1646 2485.7 8242 1826.8 2963.1 9857.4 2229.9
乡村就业 占总人 人员数 第一产业 口比重
近20年间我国城乡私营企业就业、投资人数
年份 私营企业户数(万户) 1995年 65.5 1996年 81.9 1997年 96.1 1998年 120.1 1999年 150.89 2000年 176.2 2001年 202.9 2002年 243.5 2003年 300.55 2004年 365.07
数据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06年4月
中国劳动力变化趋势
数据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说明我国农业人口已经不在单纯的开展 务农生产,而开始转向其他行业发展了
阶级分化总体概况 •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表现得最为显 著。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农民的阶层分化从整 个社会来看也是速度最快、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大 批农民从单纯的务农中分离出来开始从事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等各种产业。这阶段其主要特点[4] : 1、其数量明显减少; 2、职业分化最明显;(分化为5大部分) A、私营企业主阶层; B、生产劳动工人阶层; C、土地承包者; D、农业劳动者阶层; E、农村专业户阶层;
1949年到1956年
建国初期按所有制划分的社会劳动者构成(单位:万人、%)
社会劳动者合计 1.全民所有制职工 1952年 20729 1187 1957年 23771 2003 1952年 100 5.8 1957年 100 6.7
2.集体所有制劳动者
城镇集体职工 农村集体劳动者 3.个体劳动者 城镇个体 农村个体
3062.6 3738.7 3346.7 3441.7 2672.1 2780.3 4533 4279.2
3000 2000 1000
2632
2365.6
389
418.7
659 416.5 440.7 485.6 534.2 509.7 554.1
733.1
0
乡镇私营企业投资者人数(万人)
3409.3
622.8 1998.7 419.4 1410.6 203.5
4299.1
772.8 2545.2 520 1754 252.9
5017.3
948.6 2993.7 610.4 2023.5 338.2
年份
私营企业户数(万户) 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阶级变化 ——基于乡镇企业阶层、农村个体从业者阶级数据分析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变化,从单一公有制向公有制为主、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我国阶级队伍状况发 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有工人阶级的分化、农民 阶级的分化、干部阶层的分化以及知识分子地位 和构成这四个大的阶级阶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 [5] 变 。
2005年
430.09 5824.1 1109.9 3458.4 721
2006年
498.08 6586.3 1271.7 3954.3 852.9
2007年
551.31 7253.1 1396.5 4581 980
2008年
657.42 7904 1507.4 5124 1066.7
2009年
740.15 8607 1650.6 5544.3 1165
[1]
。
1911年-1949年前后
二、建国初期农村阶级组构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业的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 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我国“一化三改”基本完成。其中,农业合作化 是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个体农 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 这个时期社会变革的过程,也称农业集体化。
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近20年间我国城乡个体户数就业人数状况
时期 个体户数(万户) 个体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乡村个体就业人数(万人) 时期 个体户数(万户) 个体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1995年 2528.5 4613.6 1560 3054 2005年 1996年 2703.7 5017.1 1709 3308.3 2006年 1997年 2850.9 5441.9 1919 3522.4 2007年 1998年 3120.2 6114.4 2259 3855.1 2008年 1999年 3160.06 6240.9 2414.2 3826.7 2009年 2000年 2571.4 5070 2136.1 2933.9 2010年 2001年 2433 4760.3 2131.2 2629 2011年 2002年 2377.5 4742.9 2268.8 2474.1 2012年 2003年 2004年 2353.19 2350.49 4636.5 2377 2259.6 2013年 4436.3 9335.7 6142 4587.1 2521.2 2065.9 2014年 4984.06 10584.6 7009.3
..
第一产业人员 所占比重 71.0 71.0 71.8 73.0 73.7 74.8 76.1 76.2 74.2 72.3 70.4 69.3 68.9 68.0 67.4 65.7 65.1 62.4 60.1 69.5 68.1 66.7 65.2 63.8 62.3 60.9 59.5 58.2 57.0 55.7 54.1 53.0 51.7 50.1 48.7 47.4 46.3 45.2 49028 49039 49021 48982 48934 48674 48121 47506 46971 46258 45348 44368 43461 42506 41418 40506 39602 38737 37943 34820 34840 35177 35768 36043 36399 36640 36204 34830 33442 31941 30731 29923 28890 27931 26594 25773 24171 22790
数据资料来源:1998年社会蓝皮书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阶级变化
到1999年,农业劳动者占农村就业人口的比 例为46%-50%,农民工占16%-18%,雇工占16%-17% ,知识分子占2.5%,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户占 7%-8%,私营企业主占0.4%-0.6%,乡镇企业管理 者占1.5%,农村管理者占7%。由于乡镇企业改制 ,雇工人数增长最快,其次是私营企业主,但农 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增长缓慢 [6] ,农村管理者,有增无减 。
1349.3
204.2 750 133.2 599.7 71
1709.1
263.8 973 176 736.5 87.9
2021.5
322.4 1052.6 198.9 968.9 123.5
2406.5
395.3 1267.9 246.9 1138.6 148.5
2713.9
460.8 1526.8 298.8 1187.1 162.1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社会阶级阶层演变
1978年,全国务农人员2.84亿人,占当时全 部就业人员的70.5%。到2001年,务农的农民占全 国就业人员总数的44.4%,虽然是下降趋势,但农 村人口并未减少。1978年,农村人口为79014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82.08%,2001年为79563万人, 占62.34%。23年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下降 20个百分点,但农村人口总数确增加了549万。 2002年,离开农村进城打工者已有9000万人,占 农村劳动力的15%-20%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阶级变化 ——基于乡镇企业阶层、农村个体从业者阶级数据分析
这一阶段我国农村阶级总体可划分为11个部 分:农村干部、集体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 个体劳动者、智力型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农 [7] 业劳动者、雇工、外聘工人、无职业者等 。
乡村人口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人口数 85085 84177 83153 82038 80837 79563 78241 76851 75705 74544 73160 71496 70399 68938 67113 65656 64222 62961 6变化
根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 察办公室1992年对全国29个省(市、区)312个固 定观察点的调查:这一阶段持农业户口的人口中 ,农业劳动者占63.4%,农民工(乡镇企业工人和 外出农民)占12.2%,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占0.9% ,个体或合伙工商劳动者和经营者占6.5%,私营 企业经营者0.8%,受雇劳动者占3.0%,乡村干部 占0.6%,科教文卫工作者占1.1%,家务劳动者占 8.1%,其他劳动者占3.3%。
1949年到1956 年加入互助组织行 列的农户占全国总 农户比重的情况如 下[2] : 1950 年为10.7% , 1951 年为19.2% , 1952 年为40.4 % ,
1953 年为39. 5 % , 1954 年为60. 3 % , 1955 年为64. 9 % , 1956 年为96. 3 %。 并且,在1956 年87. 8 %的农户加入了高 级社,8. 5 %入了初 级社。至此,农民经 济分层几乎不存在了。
1956年到1966年概况 1958年,在“一大二公”的极“左”意识形态 的影响下, 农村各地掀起了从高级社迈向人民公 社、一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随着人民 公社制度的确立,农业生产实行了“三级所有 , 队为基础 ”的集体经营方式。农村社会结构的关 系维度主要是农民— 集体—国家 ,在利益分配上 ,存在着农民与集体、农民与国家、集体与国家的 三种关系,而在农户之间,则通过集体实行平均分 配。所以,人民公社制进一步消除了农民阶级内部 的阶层差别,农村出现了高度的平均主义化的倾向 [3] 。
7320
23 7297 11829 883 10946
20805
650 20155 615 104 411
35.3
0.1 35.2 57 4.3 53.6
87.5
2.7 84.8 2.6 0.9 1.7
4.公私合营
5.私营
26
367
346
2
0.1
1.8
1.5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年鉴》 注:本文数据资料若未注明出处,则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下同
一、中国近代农村阶级组构成
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前 后,农民在全国总人口 中约占80%,我国农村 阶级主要为地主富农及 土豪劣绅、中农、贫下 雇农,人数之比比例大 约为1:2:7。建国前后, 国家统计局对土改前土 地占有状况的统计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
贫雇农占户数的57.44%, 占人口的52.31%,中农 占户数的29.20%,占人口 的33.19%,富农占户数 的2.08%,占人口的 4.66%,地主占户数的 3.79%,占人口的4.75%, 其他占户数的6.49%,占 人口的5.09%
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城镇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乡村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956
134 485 78.4 470.6 55.6
1171.1
170.5 620 105.5 551.1 64.9
汇报内容
1
中国近代农村阶级组构成 建国初期农村阶级组构成
2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社会阶级阶层演变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我国阶级变化
4
中国农村社会阶级变迁演变的总体特点
5
阶层与阶级
阶级是指由于社会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 的不同而分成的社会集团。 阶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阶层,是 指对特定社会生产关系或特定的社会群体进行分析 区分,或对某一方面如经济收入进行专门考察来区 别社会群体。
乡村私营企业就业人数(万人)
乡村私营企业投资者就业人数(万人)
2365.6
389
2632
418.7
2672.1
416.5
2780.3
440.7
3062.6
485.6
3346.7
534.2
3441.7
509.7
3738.7
554.1
4279.2
659
4533
733.1
近10年我国乡村私营企业就业、投资人数
2010年
845.52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967.68 1085.72 1253.9 1546.37
9417.6 10353.6 11296.1 12521.6 14390.4 1794 6070.9 1259.8 1985.7 6912 1476.1 2200.1 7557 1646 2485.7 8242 1826.8 2963.1 9857.4 2229.9
乡村就业 占总人 人员数 第一产业 口比重
近20年间我国城乡私营企业就业、投资人数
年份 私营企业户数(万户) 1995年 65.5 1996年 81.9 1997年 96.1 1998年 120.1 1999年 150.89 2000年 176.2 2001年 202.9 2002年 243.5 2003年 300.55 2004年 365.07
数据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06年4月
中国劳动力变化趋势
数据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说明我国农业人口已经不在单纯的开展 务农生产,而开始转向其他行业发展了
阶级分化总体概况 •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表现得最为显 著。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农民的阶层分化从整 个社会来看也是速度最快、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大 批农民从单纯的务农中分离出来开始从事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等各种产业。这阶段其主要特点[4] : 1、其数量明显减少; 2、职业分化最明显;(分化为5大部分) A、私营企业主阶层; B、生产劳动工人阶层; C、土地承包者; D、农业劳动者阶层; E、农村专业户阶层;
1949年到1956年
建国初期按所有制划分的社会劳动者构成(单位:万人、%)
社会劳动者合计 1.全民所有制职工 1952年 20729 1187 1957年 23771 2003 1952年 100 5.8 1957年 100 6.7
2.集体所有制劳动者
城镇集体职工 农村集体劳动者 3.个体劳动者 城镇个体 农村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