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防控知识

新冠病毒防控知识
新冠病毒防控知识

新冠病毒防控知识

一、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1、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如何做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公务采购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8、工间运动如何做

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9、公共区域如何做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10、公务出行如何做

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

11、后勤人员如何做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2、公务来访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

13、传阅文件如何做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4、电话消毒如何做

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

15、空调消毒如何做

(1)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16、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二、个人防护知识

(一)洗手篇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二)口罩篇

1、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预防诺如病毒知识.doc

预防诺如病毒 学校卫生知识普及宣传稿 近期,北京和深圳都发生了诺如病毒疫情,我市疾控中心提醒:目前,正值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发现儿童、学生出现聚集性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居家隔离治疗,以下知识大家一定要弄懂! 诺如病毒虽然听起来名字有点唬人,但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型病毒。感染后 48 小时内,患者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以呕吐症状更多见。冬季又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所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感染性强,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养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爆发。 感染原因主要有: 1、食用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饮料; 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3、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等。 感染性极强: 这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病毒,只需要 10 - 100 个病毒粒子就可以致病。要知道,一次呕吐就可以排出数以亿计的病毒粒子。病毒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弥散,造成聚集性的疫情暴发。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诺如病毒,呕吐或腹泻后,记得按照正确的方法及时对被污染的家具、地板和衣服进行消毒——先洒上比如”84”这样含氯的消毒剂,呕吐物最好用消毒粉覆盖30分钟后,再清理。这时候,医用酒精可是无效的。 抗生素无效: 感染诺如病毒之后,是没有特效药物的。感染诺如病毒之后,会腹泻和呕吐,有时候我们会自行服用抗生素,这是错误的方法,抗生素对诺如病毒是无效的,只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 好在它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和感冒一样。只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即可,如果发烧就退烧,腹泻就止泻。值得注意的是,症状消失后的 3 天以内,身上携带的病毒仍然具有强传播力。所以,痊愈后的 3 天,最好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免造成病毒的再次传播。

寨卡病毒培训试题带答案

遵义市传染病医院寨卡病毒病培训试题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5分) 1、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2、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 3、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4、寨卡病毒病通常症状较轻,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酌情服用解热镇痛药。 5、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 6、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寨卡病毒病的可能传染源。 7、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4分) 1、寨卡病毒病潜伏期可能为(B) A.3-7天 B.3-12天 C.7-12天 D.14天 2、寨卡病毒病疫情高峰多出现在(B) 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 3、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孕导致新生儿(A) A.小头畸形 B.肝损害 C.心脏疾病 D.肾功能异常 4、寨卡病毒病主要与登革热和( A )进行鉴别诊断。 A、基孔肯雅热 B、鼠疫 C、霍乱 D、中东呼吸综合症 5、对急性期病例必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C),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 A、5天 B、3天 C、7天 三、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5分)

1、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我国( BDF )。 A.江西省 B.海南省 C.广西省 D.广东省 E.陕西省 F.云南省 G.湖北省 H.河北省 I. 山西省 2、白纹伊蚊广泛分布于我国(EHI)的广大区域 A.江西省 B.海南省 C.广西省 D.广东省 E.陕西省 F.云南省 G.湖北省 H.河北省 I. 山西省 3、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有(ACDFG) A.发热 B. 流涕 C.皮疹(多为斑丘疹) D.关节痛 E.咳嗽 F.肌肉痛 G.结膜炎 4、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AD )并发症。 A. 神经系统 B.心血管 C.肝脏系统 D.自身免疫系统

寨卡病毒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寨卡病毒病诊疗防控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4分) 1.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2.寨卡病毒于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从恒河猴体内被发现。 3.(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该病的可能传染 源。 4.(蚊媒传播)是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 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5.人感染寨卡病毒后,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 痛)、(非化脓性结膜炎)等。感染寨卡病毒后,约80%的人为隐性感染,仅有20%的人出现上述临床症状,一般持续2-7天后自愈,重症和死亡病例少见。 6.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孕妇感染后可 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7.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为(3—12)天。 8.寨卡病毒病最佳预防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 9.寨卡病毒尚无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寨卡病毒 病通常症状较轻,在排除登革热之前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 10.寨卡病毒病患者发病第(一周)内,应当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 二、单选题:(每题10分) 1. 寨卡病毒对以下哪种消毒剂敏感?( E ) A.70%乙醇 B.1%次氯酸钠 C.脂溶剂 D.过氧乙酸等消毒剂 E.以上都是 2.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寨卡病毒病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于( A )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各县(区)内出现首例病例,暂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在( )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A.24 、 2 B.48 、6 C. 12 、 2 D.24 、 4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措施 随着计算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程度日益加深,计算机病毒也在科技的推动之下日益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困扰甚至对用户造成各种损失。因此,采取适当手段防御计算机病毒,减少乃至避免病毒感染对计算机用户造成损失已经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意在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对计算机的信息或系统进行破坏。这种程序通常隐匿于一些可执行程序之中,而非独立存在,具备破坏性、传染性和潜伏性。这种病毒程序对计算机的影响轻则降低运行速度,使之无法正常运行,重则会造成机器瘫痪,这将给用户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就是这种具备破坏作用的程序,人们称之为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一是攻击隐蔽性强。这些计算机病毒往往能够以不易被察觉的形式悄无声息破坏计算机系统,等到被发现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被病毒感染,就会感染其他计算机。三是传染途径广。软盘、有线及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都是病毒传播的有效媒介,病毒就是通过这些媒介自动入侵计算机并四处蔓延。四是潜伏期长。此种病毒在发作前可以长期潜伏于计算机之中,待条件成熟则进行破坏。五是破坏力强、计算机病毒一旦发生作用,轻则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重则通过损坏数据和删除文件等方式致使整个计算机

陷入瘫痪状态。六是针对性强。计算机病毒的效能能加以准确设计以适应各种环境和时机的需求。 3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在不同范畴对计算机病毒类型有着不同的定义,以下就对计算机病毒的分类进行简要介绍:①引导区病毒。引导区病毒即隐藏于硬盘或软盘引导区的病毒,当计算机从被病毒感染的硬盘或软盘启动时,隐藏于引导区的病毒就会发作;②文件型病毒。文件型病毒主要寄存于一些文件之中,往往利用对病毒进行编码加密或者其他技术来伪装自己;③脚本病毒。脚本病毒通过特殊语言脚本发挥作用,与此同时,它需要主软件或者其应用的环境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识别并翻译这种脚本语言中的指令;④ 特洛伊木马程序。特洛伊木马程序较之其他蓄意破坏的软件更为了解计算机用户的心理状态此程序的发明者用于其中的时间和经历应当不亚于他们创作木马的时间。 4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法和措施 4.1防范单机计算机病毒以及未联网的计算机 个体病毒的防范应当从下列方面着手: (1)选择一个合适的计算机病毒查杀软件。这种软件需要具备检测、扫描和消灭病毒并能对计算机进行监控以防病毒入侵的功能,此外,还应当具备及时更新新的病毒信息、识别新产生的病毒并且及时反馈的功能。以防数据丢失,具备数据备份功能是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病毒查杀软件必不可少的。 (2)对计算机进行经常性的病毒清理。这就要求计算机用户及时对计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宣传

诺如病毒防治知识宣传 一、概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 二、临床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主要引起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 及范围广等特点。胃肠炎的症状是恶心、呕吐、腹泻等,部分人主诉有头痛、发热、寒战、肌肉疼痛。症状通常持续1-2天。普遍感到病情严重,一日多次剧烈呕吐。症状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 但是暴露后12小时也可能出现症状。没有证据表明感染者能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但是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检出病毒。 三、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 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四、治疗方法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尚无特殊的治疗手段,以对症治疗为主,病 程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然而不能喝足够多水来补充呕吐、腹泻丢失的水分,可能出现脱水,需要特殊的医学观察的人包括儿童、年老者和不能自理的所有年龄段人。 五、预防措施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保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大小便,对病人的呕吐物及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确保周围环境的清洁;被污染衣物应该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2、注意饮食卫生,以免病从口入” A、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购买街边小店的零食,如:烧烤、串串香、凉

寨卡病毒病试题答案(医博士)

医博士2016年寨卡病毒病答案 寨卡病毒病(一)ABAED ? 1.寨卡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20)答案不确定 o A、伊蚊叮咬 o B、母婴传播 o C、血源传播 o D、性传播 o E、空气传播 ? 2.寨卡病毒病的高危易感人群是(20)答案不确定 o A、人群普遍高危易感 o B、孕妇 o C、儿童 o D、老人 o E、婴儿 ? 3.黄病毒的灭活时间是(20)答案不确定 o A、60℃30分钟 o B、50℃30分钟 o C、60℃20分钟 o D、30℃30分钟 o E、60℃100分钟 ? 4.寨卡病毒的形态(20)答案不确定

o A、杆形 o B、梭形 o C、蝌蚪形 o D、椭圆形 o E、球形 ? 5.关于寨卡病毒病传染源的描述错误的是(20)答案不确定 o A、主要传染源是患者、隐性感染者 o B、ZIKV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也是主要的传染源 o C、可能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 o D、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 o E、病毒血症≤10天 寨卡病毒病(二)ADBEC ? 1.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临床表现的说法错误的是(20)答案不确定 o A、约80%的人为显性感染 o B、仅有20%的人出现临床症状 o C、一般持续2-7天后自愈 o D、重症与死亡病例罕见 o E、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 2.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为多少天(20)答案不确定 o A、3-7天 o B、3-9天

o C、7-12天 o D、3-12天 o E、14天 ? 3.以下关于寨卡病毒病的治疗描述错误的是(20)答案不确定 o A、寨卡病毒病通常相对温和,不需要做出特别处理,以对症治疗为主 o B、在登革热被排除之前尽量给予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 o C、高热不退患者可服用解热镇痛药 o D、发病第一周内,实施有效的防蚊隔离措施 o E、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3-4周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 4.寨卡病毒病主要与登革热和()进行鉴别诊断(20)答案不确定 o A、结核病 o B、鼠疫 o C、霍乱 o D、中东呼吸综合征 o E、基孔肯雅热 ? 5.寨卡病毒预防时,如果从寨卡流行区归来,多长时间内避免献血(20)答案不确定 o A、2天 o B、3天 o C、4周 o D、5周 o E、6周 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与防护CAABA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最新】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单选);姓名得分: 注:每题5分,满分100分; 1.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两种论断,经判断___; (1)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在某些条件上激活;A)只有(1)正确B)只有 (2)正确;C)(1)和(2)都正确D)(1)和(2)都不正; 2.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病毒”是指______; A)细菌感染 B)生物病毒感染; C)被损坏的程序 D)特制的具 计算机病毒知识测试题(单选) 姓名得分: 注: 每题5分,满分100分

1.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两种论断,经判断______ (1)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在某些条件上激活,起干扰破坏作用,并能传染到其他程序中去;(2)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磁盘上的数据.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和(2)都正确 D)(1)和(2)都不正确 2.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病毒”是指______ A)细菌感染 B)生物病毒感染 C)被损坏的程序 D)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3.对于已感染了病毒的U盘,最彻底的清除病毒的方法是_____ A)用酒精将U盘消毒 B)放在高压锅里煮 C)将感染病毒的程序删除 D)对U盘进行格式化

4.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是_____ A)使磁盘发霉 B)破坏计算机系统 C)使计算机内存芯片损坏 D)使计算机系统突然掉电 5.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表现在______ A)能造成计算机器件永久性失效 B)影响程序的执行,破坏用户数据与程序 C)不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D)不影响计算机的运算结果,不必采取措施 6.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______ A)只会感染,不会致病 B)会感染致病 C)不会感染 D)会有厄运

预防诺如病毒安全常识

预防诺如病毒安全常识 预防诺如病毒安全常识 1、切断传播途径 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工作,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等工作,积极切断疾病的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 已经发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暂停上课,应该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3天后才回校,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同学。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厕所等进行消毒。 3、避免病从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饮用水煮开才喝,不要喝生水。 4、抓好饮食卫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学校周边饮食摊档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5、彻底煮熟食物 避免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毒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海产和贝壳类食物,便可预防。

6、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 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个人性的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 (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4)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 机会。 (5)家中有腹泻病人时,应积极治疗病人,并适当地隔离。 (6)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2016年度寨卡病毒防控相关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6年度寨卡病毒病相关知识考试 姓名:科室:分数: 一、填空题(共60分,每空3分) 1、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自限性急性疾病。 2、寨卡病毒与同为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及西尼罗病毒等存在较强的血清学交叉反应。 3、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寨卡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寨卡病毒病的可能传染源。 4、埃及伊蚊为寨卡病毒病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5、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6、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神经系统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孕妇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 7、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确诊的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8、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9、寨卡病毒病目前主要流行于美洲、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 10、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寨卡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寨卡病毒病潜伏期可能为(B) A.3-7天 B.3-12天 C.7-12天 D.14天 2、寨卡病毒病疫情高峰多出现在(B) A.春夏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 3、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孕导致新生儿(A) A.小头畸形 B.肝损害 C.心脏疾病 D.肾功能异常 4、感染寨卡病毒后,约(B)的人为隐性感染。

A.90% B.80% C.30% D.70% 5、感染寨卡病毒仅有20%的人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持续(C)天后自愈。 A.3-7天 B.5-7天 C.2-7天 D.14天 三、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1、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 AD ) A.埃及伊蚊 B.赫布里底伊蚊 C.盾纹伊蚊 D.白纹伊蚊 2、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我国( BDF )。 A.江西省 B.海南省 C.广西省 D.广东省 E.陕西省 F.云南省 G.湖北 H.河北省 I. 山西省 3、白纹伊蚊广泛分布于我国(EHI)的广大区域 A.江西省 B.海南省 C.广西省 D.广东省 E.陕西省 F.云南省 G.湖北省 H.河北省 I.山西省 4、寨卡病毒病的临床表现有(ACDFG) A.发热 B. 流涕 C.皮疹(多为斑丘疹) D.关节痛 E.咳嗽 F.肌肉痛 G.结膜炎 5、寨卡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少数人出现(AD )并发症。 A. 神经系统 B.心血管 C.肝脏系统 D.自身免疫系统 四、问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 1、寨卡病毒宣传要点包括哪些方面? 答:寨卡病毒病由伊蚊(俗称花斑蚊或花蚊子)叮咬传播;伊蚊在水缸、水盆、轮胎、花盆、花瓶等积水容器中繁殖;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可以预防寨卡病毒病流行;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要穿长袖衣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抹防蚊水、使用驱蚊剂或使用蚊帐、防蚊网等防止蚊虫叮咬。除一般旅行健康提示外,应提醒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确需赴这些国家或地区时,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蚊虫叮咬。 2、媒介伊蚊应急控制要点包括那些方面? 答:做好社区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蚊虫孳生地清理工作;教育群众做好个人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练习题

计算机病毒 1.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两种论断,经判断______ (1)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在某些条件上激活,起干扰破坏作用,并能传染到其他程序中去;(2)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磁盘上的数据. 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和(2)都正确 D)(1)和(2)都不正确 2.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病毒”是指______ A)细菌感染 B)生物病毒感染 C)被损坏的程序 D)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3.对于已感染了病毒的U盘,最彻底的清除病毒的方法是_____ A)用酒精将U盘消毒 B)放在高压锅里煮 C)将感染病毒的程序删除 D)对U盘进行格式化 4.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是_____ A)使磁盘发霉 B)破坏计算机系统 C)使计算机内存芯片损坏 D)使计算机系统突然掉电 5.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表现在______ A)能造成计算机器件永久性失效 B)影响程序的执行,破坏用户数据与程序 C)不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D)不影响计算机的运算结果,不必采取措施 6.计算机病毒对于操作计算机的人,______ A)只会感染,不会致病 B)会感染致病 C)不会感染 D)会有厄运 7.以下措施不能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是_____ A)保持计算机清洁 B)先用杀病毒软件将从别人机器上拷来的文件清查病毒 C)不用来历不明的U盘 D)经常关注防病毒软件的版本升级情况,并尽量取得最高版本的防毒软件 8.下列4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______ A)潜伏性 B)传染性 C)激发性 D)免疫性 9.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______ A)反病毒软件可以查、杀任何种类的病毒

诺如病毒知识及预防

病毒简介 显微镜下的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疾控专家称,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诺如病毒的各种传播途径,如牲畜等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2、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传播。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3、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4、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分析与防范 1.计算机病毒的引入 1983 年11 月3 日,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 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该程序能够导致UNIX系统死机)伦·艾德勒曼(Len Adleman) 将它命名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es),并在每周一次的计算机安全讨论会上正式提出。 2.计算机病毒发展史 1987年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户几乎同时发现了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病毒,如大麻、IBM圣诞树、黑色星期五等等。 1989年全世界的计算机病毒攻击十分猖獗,其中“米开朗基罗”病毒给许多计算机用户造成极大损失。 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第一次将计算机病毒用于实战。 1992年出现针对杀毒软件的“幽灵”病毒,如One-half。 1997年1997年被公认为计算机反病毒界的“宏病毒”年。 1998年出现针对Windows95/98系统的病毒,如CIH(1998年被公认为计算机反病毒界的CIH病毒年)。 1999年Happy99等完全通过Internet传播的病毒的出现标志着Internet病毒将成为病毒新的增长点。 2000年出现了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和恋爱邮件(Love Letter) 这次拒绝服务袭击规模巨大,致使雅虎,亚马逊书店等主要网站服务瘫痪。 2002年多变的混合式病毒求职信(Klez)及FunLove病毒席卷全球。 2003年,冲击波(Blaster)病毒于8月开始爆发。 2004年,MyDoom、网络天空(NetSky)及震荡波(Sasser)病毒出现。3.基础知识——计算机病毒的本质 计算机病毒一词是从生物医学病毒概念中引申而来的。在生物界,病毒(Virus)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只有由蛋白质的外壳和被包裹着的一小段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的比细菌还要小的病原体生物,如大肠杆菌、口蹄疫、狂犬病毒、天花病毒、肺结核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绝大多数的病毒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

诺如病毒预防措施(实用)

诺如病毒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一、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 二、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 具。 三、预防: 1、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广播、宣传栏、标语等)正面宣传 诺如病毒的防病知识及诺如病毒的发病症状和预防措施等,增强幼儿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引导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 2、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记录,晨检内容包括:了解清楚因病缺勤学生的症状及治疗情况。 到园幼儿中若发现有异常及发热者(包括未到人员)做好登记,通知其家长,立即送医院诊治,并停止入园,第一时间上报疾控中心、及教育局。 3、落实消毒制度。对户外大型玩具、日常用品、门把手、桌面等用消 毒液进行消毒处理,清除卫生死角,经常保持通风换气,做好消毒工作,并有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部位、消毒方式、方法等。 4、落实隔离制度。如果发现有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切断传染源的原 发地,班主任立即通知家长,妥善安排医院就诊,同时上报,并做好患者所在班级其他幼儿的隔离保护,等候防疫部门专家前来检查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复习提纲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C/D )的说法最准确地说明了对用户权限的限制有助于防范木马病毒。 A.如果用户没有删除程序的权限,那么也就无法更改系统的安全设置 B. 如果用户没有删除程序的权限,那么也能删除杀毒软件和反木马病毒软件 C. 如果用户没有安装程序的权限,那么安装木马程序的可能性也将减少 D. 如果用户没有安装程序的权限,那么也就无法安装木马病毒程序 2.和普通病毒相比,蠕虫最重要的特点是( A )。 A. 蠕虫可以传播得更为广泛 B. 和没有生命的病毒相比,蠕虫是一种有繁殖能力的小虫子 C. 蠕虫比病毒更经常删除注册表健值和更改系统文件 D. 蠕虫更有可能损害被感染的系统 4.主要危害系统文件的病毒是( B ) A.文件型 B. 引导型 C. 网络病毒 D. 复合型 5.一般意义上,木马是( D )。 A. 具有破坏力的软件 B. 以伪装善意的面目出现,但具有恶意功能的软件 C. 不断自我复制的软件 D. 窃取用户隐私的软件 6.计算机病毒根据与被感染对象的关系分类,可分为(A )。 A.引导区型、文件型、混合型 B.原码型、外壳型、复合型和网络病毒 C.寄生型、伴随型、独立型 D.良性型、恶性型、原码型和外壳型 7.下面哪种情况可能会成为远程执行代码的高危漏洞()。 A. 原内存块的数据不可以被改写 B. 存在根据原内存块中的数据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程序执行流程的代码 C. 假冒知名网站 D. 浏览器劫持 8.若出现下列现象( C )时,应首先考虑计算机感染了病毒。 A.不能读取光盘 B. 系统报告磁盘已满 C. 程序运行速度明显变慢 D. 开机启动Windows时,先扫描硬盘 9.按照目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下面哪类软件不属于流氓软件( D )。 A.广告软件 B. 间谍软件及行为记录软件 C. 强制安装的恶意共享软件 D. 感染了宏病毒的Word文件 10.以下方法中,不适用于检测计算机病毒的是( C )。 A.特征代码法 B. 校验和法C.加壳 D. 软件模拟法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或不选均无分。 1.木马的网络入侵,从过程上看,包括以下入侵步骤(BD )。 A. 扫描特定漏洞、绑带合法软件 B. 信息反馈、建立连接

诺如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诺如病毒感染防治知识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传播: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⑴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⑵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⑶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预防: ⑴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⑵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⑶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⑷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⑸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寨卡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寨卡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一、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Zika)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寨卡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nm,有包膜,包含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根据基因型别分为非洲型和亚洲型,本次巴西流行的为亚洲型。该病毒可被高锰酸钾、乙醚和60℃以上温度灭活。现目前我国南部发现该病毒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二、哪些蚊子传播寨卡病毒? 埃及伊蚊是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非洲伊蚊、黄头伊蚊等多种伊蚊属蚊虫也可能传播该病毒。 三、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蚊虫叮咬 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而被感染,其后再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2.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母婴传播:曾从孕妇胎盘中检测出寨卡病毒,提示寨卡病毒可通过胎盘由母亲传染给胎儿。此外,有寨卡病毒血症的孕妇,可能会在分娩过程中将寨卡病毒传播给新生儿。 3.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寨卡病毒有可能通过输血或性接触进行传播。 四、哪些人容易被感染? 包括孕妇在内的各类人群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 五、该病的潜伏期和传染期是多久? 潜伏期:目前该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有限资料提示可能为2―12天。 传染期:患者的传染期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患者早期产生病毒血症,并具备传染性。 六、该病的发病季节? 寨卡病毒的发病季节与当地的媒介伊蚊季节消长有关,疫情高峰多出现在夏秋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寨卡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七、感染寨卡病毒病后症状如何?

计算机病毒知识与防治

计算机病毒知识与防治 电脑感染了病毒后常出现的异常表现有以下几种: 感染病毒的异常表现: 1、开机运行几秒后突然黑屏 2、外部设备无法找到 3、硬盘无法找到 4、电脑发出异样声音 硬盘引导区感染病毒的异常表现 1、无法正常启动硬盘 2、引导时出现死机现象 3、执行C盘时显示“Not ready error drive A Abort,Retry,Fail” 操作系统病感染病毒的异常表现: 1、引导系统时间变长 2、计算机处理速度比以前明显减慢 3、系统文件出现莫名其妙的丢失,或字节变长,日期修改等现象 4、系统生成一些特殊的文件 5、驱动程序被修改使得某些外设不能正常工作 6、软驱、光驱丢失 7、计算机经常死机或重新启动 应用程序感染病毒的异常表现 1、启动应用程序出现“非法操作”对话框 2、应用程序文件变大

3、应用程序不能被复制、移动、删除 4、硬盘上出现大量无效文件 5、某些程序运行时载入时间变长 预防电脑病毒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尽量少从别人的电脑中复制资料到自己的电脑中使用,如果必须复制资料到自己的电脑中使用,那么,在使用资料前,请先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确保无病毒后,再进行使用。如果您还没有安装杀毒软件,请尽快安装。 2、提倡使用正版电脑光盘。尽量少使用盗版电脑光盘,在使用盗版电脑光盘前也请先用杀毒软件查病毒,确保无病毒后,再进行使用。 3、在进入互联网前,一定要启动杀毒软件的病毒防火墙,现在的病毒防火墙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病毒防火墙不但可预防感染病毒,而且还可查杀部份黑客程序。 4、经常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并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 5、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 6、不要光顾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有可能就是网络陷阱。 有效地预防病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安装新的计算机系统时,要注意打系统补丁,防止震荡波类的恶性蠕虫病毒传播感染; 2、上网的时候要打开杀毒软件实时监控; 3、安装个人防火墙,隔绝病毒跟外界的联系,防止木马病毒盗窃资料。 4、防邮件病毒,收到邮件时首先要进行病毒扫描,不要随意打开陌生人的附件;

寨卡病毒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考试卷

**县寨卡病毒疫情防控知识培训考试卷 单位:姓名: 一、填空题(5分*10空,共50分) 1、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 )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叮咬传播。 2、寨卡病毒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 )或结膜炎,极少出现死亡。 3、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导致胎儿()甚至死亡。 4、我国有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 5、全球()洲可能有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 6、查病人流行病学史,是指病人发病前()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 7、对寨卡病毒急性期病例必须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蚊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天,且应持续到发热症状消退。 二、选择题(5分*4题,共20分) 1、寨卡病毒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A.蚊媒传播为寨卡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B.母婴传播; C.血液传播; D.和性传播。 2、寨卡病毒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A、目前尚无疫苗进行预防; B、防止蚊虫叮咬,充分灭蚊并减少蚊虫与人的接触机会; C、清除伊蚊滋生地; D、加强个人防护; E、建议准备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地区。

3、当前寨卡病毒病的报告需要注意哪些()。 A、报告的对象包括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 B、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报; C、如为输入性病例须在备注栏注明来源地区,统一格式为“境外输入/X国家或地区”或“境内输入/X省X市X县”; D、各县(区)内出现首例病例,暂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在2小时内上报。 4、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确诊应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复核后予以确认的情形有() A、各省份发现的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的复核确认; B、重症病例、死亡病例以及暴发疫情的指示病例和首发病例标本的复核检测。 三、问答题(20分*1题,共20分) 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

题目: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

摘要 计算机病毒被喻为21世纪计算机犯罪的五大手段之一,并排序为第二。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性,在于它能够破坏各种程序并蔓延于应用领域。目前世界上上亿用户受着计算机病毒的困扰,有些还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事实上人们产生上述不安的原因,在与对计算机病毒的误解,广大计算机用户有必要对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知识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全面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病毒的困扰病毒的误解病毒的认识

目录 1 绪论 (1) 2 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2) 2.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2) 2.2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2) 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4) 3.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分类 (4) 4 计算机病毒防范和清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 (6) 4.1 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概念和原则 (6) 4.2 计算机病毒防范基本技术 (6) 4.3 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6) 4.4 典型计算机病毒的原理、防范和清除 (6) 5 “熊猫烧香”病毒剖析 (10) 总结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1 绪论 入了信息社会,创造了计算机,计算机虽然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效率,然而计算机系统并不安全,计算机病毒就是最不安全的因素之一,它会造成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人们称计算机病毒为“21世纪最大的隐患”,目前由于计算机软件的脆弱性与互联网的开放性,我们将与病毒长期共存。因此,研究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计算机病毒的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但终究万变不离其宗! 2.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一般来讲,只要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或者能够破坏计算机中的资源的 代码,统称为计算机病毒。而在我国也通过条例的形式给计算机病毒下了一 个具有法律性、权威性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 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 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这就是计算机病毒。 2.2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2.2.1 隐藏性与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很高编程技巧、短精悍的可执行程序。它通常内 附在正常的程序中,用户启动程序同时也打开了病毒程序。计算机病毒程序 经运行取得系统控制权,可以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里传染几百个程序。而 且在传染操作成后,计算机系统仍能运行,被感染的程序仍能执行,这就是 计机病毒传染的隐蔽性……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则是指,某些编制巧的计算 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甚至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它系统文件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 2.2.2 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渠道(磁盘、共享目录、邮件)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其他机器上,感染其它用户.在某情况下导致计算机工作失常。 2.2.3 表现性和破坏性 任何计算机病毒都会对机器产生一定程的影响,轻者占用系统资源,导致系统运行速度大幅降低.重者除文件和数据,导致系统崩溃。 2.2.4 可触发性病毒 具有预定的触发条件,可能是时间、日期、文类型或某些特定数据等。一旦满足触发条件,便启动感染或破坏作,使病毒进行感染或攻击;如不满足,继续潜伏。有些病毒针对特定的操作系统或特定的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一)

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一) 摘要: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掌握了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一旦遇到计算机病毒就不会束手无策。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感染后的症状等的介绍,使读者对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防范措施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对于“计算机病毒”这个概念,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做过许多不尽相同的定义。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中明确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计算机程序,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病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对计算机的破坏作用与医学上的“病毒”对生物体的破坏作用极其相似,它与生物医学上的“病毒”同样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因此我们就将生物医学上的“病毒”概念进行引申,从而产生了“计算机病毒”这个名词。但计算机病毒和生物学上的病毒不同的是,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针对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而编制的具有特殊功能(通常是攻击计算机软、硬件)的程序,也就是说它是一段程序。因此,从广义上讲,凡是能够引起计算机故障,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破坏计算机数据的所有程序,统称为“计算机病毒”。 2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源 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探究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用于版权保护这是最初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本原因。在计算机发展初期,由于在法律上对于软件版权保护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完善,因此,很多商业软件被非法复制,软件开发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就在自己发布的产品中加入了一些特别设计的程序,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用户进行非法复制或传播。但是随着信息产业的法制化,用于这种目的的病毒目前已不多见。 2.2显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某些爱好计算机并对计算机技术精通的人士为了炫耀自己的高超技术和智慧,凭借对软硬件的深入了解,编制这些特殊的程序。他们的本意并不是想让这些计算机病毒来对社会产生危害,但不幸的是,这些程序通过某些渠道传播出去后,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2.3产生于个别人的报复心理在所有的计算机病毒中,危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出于报复等心理故意制造的计算机病毒。例如,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的一名程序员被辞退时,决定对公司进行报复,离开前向公司计算机系统中输入了一个病毒程序,“埋伏”在公司计算机系统里。结果这个病毒潜伏了5年多才发作,造成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紊乱,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 2.4用于特殊目的此类计算机病毒通常都是某些组织(如用于军事、政府、秘密研究项目等)或个人为达到特殊目的,对政府机构、单位的特殊系统进行暗中破坏、窃取机密文件或数据。例如倍受网络界关注的中美之间的黑客大战,很有一丝网络战的味道 2.5为了获取利益如今已是木马大行其道的时代,据统计木马在病毒中已占七成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以窃取用户信息、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如窃取用户资料、网银账号密码、网游账号密码、QQ账号密码等。一旦这些信息失窃,将给用户带来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如“熊猫烧香”、“网游大盗”、“网银窃贼”等。 3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