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应用_以_7_23_温州动车事故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人数呈现出爆炸性增长。2011年7月发布的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成为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1]微博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突发事件的传播。“7·23”温州动车事故、江西宜黄拆迁事件等突发事件,无一不是从微博引爆,再迅速扩散到传统媒体,进而传遍千家万户,街头巷尾。201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和舆情网联合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社会舆情研究报告》显示,第三季度近半数社会热点事件在事发数小时内即被曝光。其中,网络新闻稳居第一,微博赶超报纸位列第二。[2]

一、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作用(一)微博对突发事件传播过程的影响

微博出现之前的突发事件报道,是报纸、

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记者赶往现场,为自己的媒体发回报道,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以及时间,相关新闻才能与受众见面。微博基本上采用的是人际传播的模式,不需要采访、编辑、审核、排版等环节。除了文字内容外,微博还提供图片、音频、视频上传功能,新闻现场感极强。

1.传播速度更快

微博的低门槛,使其具备4A 特性(Any -time 、Anywhere 、Anyway 、Anyone

),实现了传播的时空无限性。相对于传统媒体,微博上的信息是“活”的,其“关注与被关注”形式又造就了独特的信息分享与流动模式。只要信息足够有价值,病毒式的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引爆点。尤其是对突发性事件的传播,往往可以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

“7·23”温州动车事故中,20时47分(事发13分钟后)

,D301乘客“羊圈圈羊”发出第一条求救微博:“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

试论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应用

———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

刘海波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微博出现后,在历次突发事件传播中一再证明其威力,无论是传播速度、广度还是议题设置能力、

舆论影响等都超越了传统媒体,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以“7·23”温州动车事故为例,从传播过程、舆论影响、局限性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作用与局限。

关键词:微博;突发事件;传播;作用;局限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46(2012)06-0068-03

收稿日期:2011-11-25

作者简介:刘海波,男,河南睢县人,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与中文系讲师。

2012年第1期总第91期

Journal of Fujian Radio &TV University No.1,2012General ,No.91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68

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10分钟内,这一微博被转发超过3万余次。事故消息第一时间内,广泛到达受众,这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相比的。

2.传播渠道更便捷

微博传播渠道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可以形成多个垂直细分的传播领域。发布门槛低,方便快捷,超过所有传统媒介。相关研究显示,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已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2011年7月的34.0%。[2]微博与手机等新媒体的结合进一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比传统媒体的连线、视频等手段更为迅速、覆盖面更广。

3.传播内容更丰富

相较于传统媒体,微博草根性更强。草根用户虽没有经过专门的新闻职业训练,但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发布现场的具体情况,往往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微博具有强烈的现场感。

“7·23”温州动车事故中,21时35分,网友“摄影师小刀的地盘”便传回来了现场图片,让受众更直观地了解事故情况。

4.传播者更多元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受众对于新闻传播只能是被动接受和认可。微博充分体现了Web2.0时代的信息聚合与共享原则,每个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众,信息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形成一个个自媒体,受众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信息传播不再是传统媒介的单一化新闻形式,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分众化的特征。“任何重大突发事件经过包装后传播的时代结束了”。[4](二)微博对突发事件舆论形成的影响

微博为突发事件信息的快速公开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满足了人们的知情权,在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之处。

1.可以迅速设置议程

微博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微博每日设置热门话题榜,同时设置多种投票和排行榜,邀请用户参与互动,由此不断刺激用户的参与和热情。有突发事件发生时,短时间内就可以成为关注焦点。“7·23”温州动车事故,截止到7月24日23:30,共有二十三万多条记录。微博网络议程设置对用户的吸引程度可见一斑。通过设置话题,微博可以有效地引导受众关注哪些事件。

2.意见领袖力量大

微博虽然让普罗大众有了更广阔的发言平台,开始拥有一定的网络话语权。但种种迹象表明,只有媒体及其从业者和社会名人、权威机构才是微博世界中的话语主导。一般网友虽然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见证者、报道者,但事件要想产生广泛的影响,还需意见领袖们的推波助澜,意见领袖的发布、转发、评论,具有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

微博意见领袖群体有明显的名人效应,他们的话语也容易对突发事件舆论产生影响。如“姚晨”、“任志强”、“李承鹏”等,以及大量媒体从业者,动辄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粉丝。他们所发的信息,因名人效应而广受关注,这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李承鹏一篇关于“7·23”温州动车事故的博客“这是一个奇迹”,被转发65294次,评论7820条。意见领袖们在传播过程中极为活跃,他们不仅传递信息,还传达观点,提供建议。当他们的观点、意见、情绪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引起共鸣,会产生巨大的舆论影响。

3.与传统媒体紧密结合

微博上的海量信息、大量的组织机构、各行精英、专家学者,为新闻从业者获取新闻线索、开展在线采访、约稿组稿、收集新闻资料

2012年第1期刘海波:试论微博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应用

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