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传感与通讯技术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南京市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传感与通讯技术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中的传感与通讯相关的功能及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数据通讯、信息传输、监视及报告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电梯公共安全领域的监控,其他领域的监控系统也可以参考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T 7024 – 2008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 7588 – 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21240 – 2007 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2887-2002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17799.1-1999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

GB/T 17799.3-2001 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中的发射标准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2008、GB7588–2003、GB21240–2007 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网络 (Elevator public safety monitoring network)

以保障电梯安全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通信、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技术、传感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在城市范围内建立具有信息采集、传输、控制、显示、存储、处理等功能的能够实现电梯故障诊断、故障报警、应急救援、视频监控、语音安抚等的安全监控网络。利用该系统,可对城市范围内的电梯实施有效的安全监控及应急处置,并可为电梯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平台。

3.2 电梯传感装置 elevator sensing equipment

应用于电梯可监测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具有视频信号采集,能建立语音通讯,具有信号采集、处理、信息存储、传输和安全控制功能的装置。

3.3 困人 people trapped

电梯因故障(如门锁回路或安全回路断开),控制系统失灵或误动作、供电系统停电以及人为等原因,使正常行驶的电梯突然停驶,从而将乘客困在轿厢内的现象。

3.4 报警 alarm

对GB7588–2003和GB21240-2007中规定的紧急报警装置操作的监视。

3.5 故障 fault

可能影响和中断设备正常运行的状态。

3.6 设备 installation

一台电梯。

4. 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系统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系统中的设备应符合有关标准和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和成套。

4.2 环境条件

4.2.1 系统中用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环境湿度:-5-40℃;

b) 运行地点的最湿月,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

c) 温度变化率:小于10℃/h,且不得结露;

d) GB/T 2887规定的尘埃、照明、噪声、电磁场干扰和接地的条件。

4.2.2 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系统中用于现场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 环境温度:-20~70℃;

b)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

c) 大气压力:80~106kPa。

4.3供电电源

4.3.1监控系统交流电源

a) 额定电压:380V/220V,允许偏差±7%;

b) 谐波:不大于5%;

c) 频率:50Hz,允许偏差±5%

4.3.2前端设备交流电源

a) 额定电压:220V,允许偏差±10%;

b) 谐波:不大于5%;

c) 频率:50Hz,允许偏差±5%。

4.4电磁兼容性要求

4.4.1设备抗扰度要求

对设备进行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辐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以及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6项抗扰度试验,设备的抗扰度性能应满足GB/T 17799.1- 1999中的表1、表2和表4中规定限制的要求。

4.4.2设备发射要求

设备的辐射和传导发射值应符合GB/T 17799.3-2001中设定限值的要求。

4.4.3监控系统的抗电磁干扰性

应能满足GA/T 367-2001中的要求,传输线路的抗干扰设计应符合GB50348-2004中的规定,系统电磁辐射防护性能应满足GA/T 367-2001中的要求。

4.5安全性要求

4.5.1电源线

电源(A.C)引出线必须使用三芯电源线,其中地线必须与设备的保护接地端连接牢固,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0.5Ω,并能承受19.6N的拉力60s不损伤和脱落。

4.5.2绝缘电阻

电源(A.C)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条件下应≥100MΩ,温热条件下

≥10MΩ。

4.5.3抗电强度

设备电源插头或电源引入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试验电压1.5KV、45Hz~ 65Hz交流电或相当交流峰值的直流电压历时1min的抗电强度试验,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4.5.4泄漏电流

应不大于5mA(A.C峰值)。

4.5.5稳定性要求

设备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工作168h,不应出现电、机械或操作系统的故障。

4.5.6可靠性要求

本规范采用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衡量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设备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小于4000h。

5 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

5.1 功能

5.1.1 网络模型

系统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网络模型

5.1.2 数据采集

电梯传感装置必须能够通过相应传感器采集到包括电梯总接触器状态、运行接触器状态、安全回路状态、运行状态、门状态、轿厢状态、平层状态、上极限状态、下极限状态、报警按钮状态等电梯的状态信号;必须能够及时检测到困人时间;必须能够及时判断包括安全回路短路、轿厢冲顶、蹲底、轿厢开门走梯、运行超时、反复开关门、长时间开门、轿厢在非平层区域停止、轿厢报警按钮动作等故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