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点滴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科学课程的实施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以及教学策略的采用上进行简要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所以实施有效教学,实现减负增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科学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求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初中科学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简要的探讨,以求与同行共勉。
一、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
目标是方向、动力与效率,明确的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性与针
对性,因此,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有效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全体学生的不同特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或者凭教学经验,或者照抄参考书,新课改以后,三维目标的确定更多的体现“以学为主体”的理念,具有明确的“学什么”“做什么”的理念。
由于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同时初中科学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另外,作为教师在教学中,绝大多数是凭借教材教知识、教学习方法,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依据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照顾个体差异,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力的图示》一节三维目标的确立就是依据课标及教材的重难点,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确定为:知识与技能:①能用事实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
②能用力的三要素解释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
③可以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一个力。
④能根据力的图示,说出某个力的三要素。
⑤了解力的示意图的意义和作用,并会用它来表示具体的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根据力的图示说出力的三要素,尝试简单的归纳,初步学会表示一个力的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初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力的图示的训练,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
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科学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
质疑精神。
教师应以课程资源为媒介,将较为抽象宽泛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同时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策略支持。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创新源于问题,问题出自情境。
在初中科学的教学中,能否创设好科学情境,直接影响到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设有效的科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挑战性,而且还会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情境的创设可采用图片、录像、录音、多媒体教学等,可从实际的生产或生活中,从现实社会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中,从科学史实中选取素材,也可运用科学实验等创设教学情境。
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节时,我采用科学实验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即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每一组分发的实验器具是:一节电池,一只小灯泡,不同粗细、长短、材料的导线。
两个学生合作,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亮。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会惊奇的发现,连接不同的导线,灯泡的亮度是不同的,学生据此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连接不同的导线,灯泡的亮度会有所不同?教师顺势力导,将它转化为科学探究的问题: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并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又将这一问题细化为三个小问题:即①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什么关系?导体长的电阻大,还是导体短的电阻大?通过长导体的电流大,还是通过短导体的电流大?②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有什么
关系?是粗导体的电阻大,还是细导体的电阻大?通过粗导体的电流大,还是通过细导体的电流大?③导体的电阻跟材料有什么关系?是铜的电阻大,还是镍铬合金的电阻大?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大,还是通过镍铬合金导线的电流大?细化这些小的问题后,学生在实验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便有了可操作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也会不断产生新的、更深刻的问题。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作为初中科学的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遵循已知与未知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为主体与教为主导相结合的规律,逐步形成一种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他们求异创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在学习《不断运动的地球》一章中的“地球的自转”部分时,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学生均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这一常识引出经度不同时刻不同,由已知出发,层层递进,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一节时,我将学生分成三部分,即环保局、市长、市民,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环境问题的危害。
学生不仅学得快乐,学有所获,同时也增强了其环保意识。
总之,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课程改革也应追求和谐有效的课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
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采用开放的、民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掌握知识与技能,以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而为未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建利.浅议构建初中科学有效课堂的策略.考试周刊,2010(3).
[2]王正丰.浅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实施.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12).
(作者单位温州市龙湾区海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