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优质教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角3 孝文改革,促统一
•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 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 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 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 汉材族料和一鲜中卑,之崔间存鉴在对着陆民睿族的矛不盾。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 推存行在了什改么汉问姓题、改?语结言合、教改材服P饰3、2通第婚一姻段、文改字制,度等概方括面孝 的文汉帝化采措取施了。哪些改革措施?
• ⑤一些统治者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 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视角2 江南开发,促发展
•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等 • 影响: ①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②推动南方沿海城
市发展; ③促进文化学术中心南移;④一定程度 破坏生态环境(围湖造田)。
• 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是魏晋 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最大特点。
——《三国演义》 请同学们思考:罗贯中的这段话反映了他的一 种怎样的历史观?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种观点?
它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错误的。综
观整历个中史国循古代环史论,‘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分’是支流,历史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学习目标
1.自主梳理并识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 迭与民族交融的历史脉络。
视角1 北民南迁,促交融
• 材料一 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这种 寒冷气候继续下来……到第四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以致 阴历四月降雪……那时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2度。
•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 材料二 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
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 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 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 “五胡”。
视角3 孝文改革,促统一
•
材料三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
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
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
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
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
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
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 以说明。
视角3 孝文改革,促统一
• 观点一: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源于“汉化”政策。(3分) ① 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3分) ② 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3分
) ③ 同时也造成了鲜卑族内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
国力日衰。(3分) • 观点二: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3分) • 孝文帝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3分) • 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3分) • 有利于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
•
5.文本解读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 行为的 文章。 作者选 取了独 特的视 角,将 一些群 居性生 物的行 为与人 类进行 比较, 描述了 它们在 集体行 动中所 表现出 的高度 组织性 、协调 性.
•
6.以及作为群体出现时所表现的巨大 力量和 智慧, 从而得 出这样 的结论 :人类 的社会 行为与 生物的 社会行 为有极 大的共 性,并 非水火 不容, 而是可 以互为 比照的 。
• 要求:用双色笔在教材上标注出朝代更迭的 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并填写学案上年代尺 空缺的部分。(限时:6分钟)
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是这一 时期的显著特征。
多个视角,探寻规律
• 任务二:探究学习——小组合作,集聚智慧 • 要求:各学习小组根据不同探寻视角提供的
材料和要求,完成相关问题,从不同视角认 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探 寻历史发展规律。(限时:25分钟)
•
2.怎能忍受这孤独的馆舍正紧紧关 住的春 寒,特 别在杜 鹃悲啼 不停夕 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暮 之时。
•
3. 辞官归隐田园后融入大自然怀抱里的悠 闲自得 ,忘却 了荣辱 得失, 尽享田 园生活 之恬淡 。
•
4.惜别之情不是很浓烈,更没有悲伤 ,竟被 眼前美 丽的景 观吸引 了,若 非急着 去赴任 ,诗人 定会继 续欣赏 下去, 与大自 然共享 闲暇。
视角3 孝文改革,促统一
• 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 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 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教材P32第一段文字和“史料 阅读”,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
促进了民族交融,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 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定基础(3分)
学习感悟,畅谈认识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结合下面提供的相关材 料,谈谈你对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少数民 族政权封建化和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规律的认 识。
承上启下——奠基一统
北
江
长 期
人 口
人
南
南
开
迁
发
全 新
分
迁
的
裂
徙
胡
人
民 族
内
交
统 一
徙
融
•
1. 满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答语 ,零乱 的落花 已经飘 飞过秋 千去。
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
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
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商业
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在江南开发的过
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中外历史纲要·上》
•
7.很显然,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 其他生 物比人 类更高 明,也 不只是 为我们 提供生 物交流 技术方 面的有 趣知识 ,更是 以一个 医学家 、生物 学家的 睿智和 敏锐的 洞察力.
•
8.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 动物本 能的观 点进行 了反思 ,也对 人类盲 目自大 、不能 充分认 识自身 生存危 机作出 了警示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从“分”“合”中探寻
历史发展的规律
请同学们思考:罗贯中的这段话反映了他的一种怎样的历史观?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这种观点?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 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 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 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2.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史实 ,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3.多角度分析江南开发的原因,概括其表现 并分析影响。
4.用史实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分裂中孕 育着统一的因素。
界定时空,理清脉络
• 任务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8—32, 完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年代尺,并据此 概括这一时期的主要阶段特征。
•
9. 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 个世界 ,但人 类的行 为方式 还具有 和其他 社会性 生物相 类似的 特点, 还需要 联合, 需要团 结,才 能源源 不断地 产生智 慧,克 服自身 发展面 临的种 种困境 ,推动 社会进 步。
•
材料二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
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
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
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视角1 北民南迁,促交融
• 材料一 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这种 寒冷气候继续下来……到第四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以致 阴历四月降雪……那时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2度。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 材料二 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 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魏晋之际,在北方汉族人口锐 减的情况下,胡族内迁形成高潮。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 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为 “五胡”。
视角1 北民南迁,促交融
• 材料三
平城
洛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北民南迁的原因、 表现和影响。
视角1 北民南迁,促交融
• 原因:气候、政局、政策等 • 表现: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孝文帝迁都洛
阳等 • 影响:民族交融、江南开发、少数民族政权
封建化等
视角2 江南开发,促发展
•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江南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视角2 江南开发,促发展
• 原因: • ①中国北方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 ②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 去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
• ③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并具有发展农业的自 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
• ④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