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必要的规章制度做保证,从我国目前学校管理的发展现状看,正经历着从经验型向科学性的转变。科学性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制定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把定性和定量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佐以经济的激励因素,在不少学校的使用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笔者以为,这仅是管理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上的产物,用发展的眼光看有其不足,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如果把具有思想、情趣、个性的人当作一般的“物”。“见物不见人”过分强调制度的严格,势必造成人的创造欲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教育管理应体现“管是为了不管”,管理制度要人格化、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完成管理从“量化”向“能动”的转变。
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人的工作特点,二是指制度的实施要充分考虑人的个性倾向。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是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和科学依据的。
首先,学校管理不同于工厂、企业和机关,对教师的管理不能不考虑教师的心理和工作特点。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看重人格的尊重,看重精神和价值的承认,鄙视粗野,乐于服理。教师常常是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改作业,其工作方式是个体的、分散的劳动,工作的社会效果不能完全立竿见影;同时,教师的工作又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如果无视这些特点,把教师当作企业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管理,就势必引起反感、抵触,创造热情
丧失,因此,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正是建立在对教师心理、工作特点的充分理解,对人尊重的现实基础上的。
其次,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体现了系统科学的原则。系统科学认为,开放和闭合是一对相互联系作用的范畴。应该在开放中求发展,在闭合中求实效。学校管理制度是一种“闭合”,而“人格化、弹性化”则是一种“开放”,有开无合,教育管理可能失控,偏离学校的总体目标;只闭不开,得不到外界能量、信息的补充支援,系统就会萎缩、退化,有脱离实际的危险,有压抑创造的倾向。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正是寻求一种开与放的动态平衡,创造一种和谐、稳定、有序的教育环境、工作环境。
再次,严格的制度要求是建立宽松的前提和基础,一个要求马虎的集体,必然纪律涣散,劳逸不均,赏罚不明,正气不扬;宽松的环境是实现严格要求的重要条件,一个气氛压抑,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只能是明严暗松,表严实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说,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很好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即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规律。严格与宽松的和谐要通过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来实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格化、弹性化代表着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它的具体实践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的思想觉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考虑现实条件,企求学校管理制度人格化、弹性化一蹴而就,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的。
有效的学校管理应该从学校管理特点出发,有章有情,章情并举,辩证施治。为此,应做好“四个结合”:
一、将有形之章与无形之章结合起来。
有形之章贴在墙上,昭示于众,规范于人;无形之章悬在心中,是有形之章与管理对象之间的感情桥梁。架设这种感情桥梁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任何有形之章都必须通过它,才能被管理对象接纳、内化,并且变为自觉的外化行为。
这是每个管理者所刻意追求的目的。为达此目的,首先要尊重管理对象人格,以诚相待。对待教职工如此,对待学生更应如此。不能以“我管你”的心态傲于管理对象之上。其次是经常进行心灵沟通,化解矛盾,及时排除感情桥梁上的障碍。再次是发扬民主,广开渠道。诸如设立校长信箱,建立党政领导接待日、老干部老教师咨询日、学生合理建议日,等等,如此全方位多层面地架设感情桥梁,将使规章制度畅通无阻地进入管理对象心中,并转化为自觉行为。
二、将章中有情与情中有章结合起来。
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在于爱护人、规范人。这就必须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出发,既要考虑其适度,又要考虑其适情,既不能定得过宽,又不能定得过严。执行规章制度时,既要从“适度”出发,一视同仁,严格执行,又要从“适情”出发,灵活变通。做到既不失规章制度尊严,又不产生逆反心理。生硬地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是一种巧妙的怠工,同样,迁就、姑息、袒护,也是管理者的失职。将章中有情与情中有章结合起来是一种巧妙的控制艺术。这
就要求管理者要把握并协调章与情、情与人的关系,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爱与严的辩证统一。
三、将以章律人与以章律己结合起来。
以章律人是目的,以章律己是实现其目的的必要条件。虽然律己未必能律人,但要律人必须律己。以章律人和以章律己同等重要。如果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但能有效地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而且可体现出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人际关系原则。律己为先,尚可亲身体察其适情适度程度,做到及时修改调整,更好地发挥规章制度的规范作用。如果连自己都难以做到的,就切莫刀尖对外,强加于人。因为这样,不但起不到规范作用,反而会由于“逆反心理”的产生,而导致干群对立,纪律涣散,影响工作,这是管理者的一大忌。
四、将以章责罚与以情疏导结合起来。
一个群体中有个别人作出这样或那样违章行为,在所难免;作为学校管理者对这种人以章责罚,实属理所当然。不责罚,不足以显示规章制度的作用,群体利益也难以维护。但责罚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同样在于教育人,规范人。为达此目的,就必须将以章责罚与以情疏导结合起来。以感情沟通为载体,把疏导信息输送到违章之人感情里,融入其思想认识中,以更新其观念。因此,作为管理者在进行以章责罚时,切莫高举规章制度之剑,不问青红皂白地砍下去,让人产生你不是在执行规章制度规范人,而是在运用规章制度整人;而应采取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节,采取不同的
以情疏导的策略,或以情感化,促其悦纳责罚,汲取教训,或以疏导碰撞,促其更新观念,矫正不良行为。只有如此,以章责罚才能显效。
管理者的职责是领导群众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为此,以规章制度手
段作为调控是非常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如
何处理好“职责”与“手段”的关系不能不说是管理艺术高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