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电源勘察设备功率计算说明

基站电源勘察设备功率计算说明
基站电源勘察设备功率计算说明

基站电源勘察

一、交流屏/箱:

1、记录信息:

外市电引入线径、厂家、型号、输入总开关(A*1个)、三相和两相已用分路(A*个)、三相和两相空余分路(A*个)、新增DC交流引入具体端子位置及容量、新增空调使用端子。

2、勘察要求:

拍照,画端子使用情况示意图

计算采用端子容量:

三相:A=2.5*设备总功率/ 660

两相:A=2.5*设备总功率/两相220

3、外市电容量计算:

容量=[2G机架数×厂家提供功耗+24V蓄电池容量×0.1×24+48V蓄电池容量×0.1×48+3000×空调数量+300(传输)+2000(柜式PTN设备)或+350(盒式PTN 设备)+300(照明)+1500(TD新增)]/0.75(使用效率)

其中蓄电池包含本次新增容量,空调包括本次新增空调。

二、开关电源

1、记录信息:

开关电源类型(+24V,-48V)、开关电源引入线线径,引入电压(220或者380),开关电源厂家、型号,机架总容量,现在配置容量,开关电源模块型号,负载现状。

空开、熔丝剩余状况(一次下电、二次下电分别记录):已经使用熔丝/空开型号、数量,剩余熔丝/空开型号、数量。(2000W:63A*2;500W:32A*2)

3、勘察要求:

画端子(空开,熔丝)排列示意图(包括一次、二次)

4、开关电源容量:

开关电源总容量:为开关电源满配时,所具备的最大电流量。

总容量=单个模块容量*机架满配模块个数

配置容量:单个模块容量*开关电源实际需配置模块数

需配置容量=[(机房所有使用该开关电源设备的总功率数/开关电源电流(24或48))+蓄电池总容量/10]+1

例:假如由上面公式算出的容量为110A,开关电源采用50A的模块,我们要配置的模块数为4。

三、蓄电池组

1、记录信息:

蓄电池电源类型(+24V或-48V)、蓄电池厂家、单组容量(Ah)*组数。安装方式,层数*列数*方式(卧式或者立式)。

2、判别蓄电池容量方式:

看标签,数单体蓄电池数量(一般单体为2V,极少采用12V)。

3、蓄电池后备电容量:

后备电源容量:Q>=(K*I*T)/η(1+α(t-25))

放电时间:T<=(Q*η(1+α(t-25)))/(K*I)

其中,K=1.25 ,t=5,在放电时间为3h时:η=0.75,α=0.008

按3个小时备电时间考虑,公式简化:

Q>=1.984*I*T=5.952*I

其中,T为备电时间,I为机房用电总电流数,一般情况下:

I=机房内使用该蓄电池设备的总功率/电源电压(48)

四、空调

如果需要增加空调的站点,空调端子使用交流箱3相16A端子一个。

五、其他

机房内原有BTS,BBU,传输设备,空调等的型号、数量、功率。如果存在多套开关电源和蓄电池,需要区分各个设备分别接到哪个开关电源上。

六、接地

记录信息:地排剩余端子数,本期需要地排端子数。

注意:现有地排剩余端子要留一个给接下一个地排使用,比如现在地排剩余端子数为3,本期需要地排端子数也为3,则需要增加一块地排,原地排留一个端子用于接新增地排。

注:

1、机房存在多套开关电源和蓄电池的情况,请特别详细核实并记录每套的使

用情况,并现场确定本次使用哪一套,根据这一套的使用情况核实容量。

2、示意图中需要明确所有端子容量、使用状况、空闲。

3、机房拍照要求:拍照—从进门顺时针方向拍起,从宏到微拍------全局局部机架整体机架内部端子占用

附:

电源线径大小与用电负荷的关系

电源线径大小与用电负荷的关系 (2010-08-23 23:06:59) 分类:交流电 标签: it 负荷量: 16A最多供3500W,实际控制在1500W内 20A最多供4500W,实际控制在2000W内 25A最多供5000W,实际控制在2000W内 32A最多供7000W,实际控制在3000W内 40A最多供9000W,实际控制在4500W内 电器的额定电流与导线标称横截面积数据见表2。 表2 电器的额定电流与导线标称横截面积数据 电器的额定电流: A 导线标称横截面积:MM2 ≤6 0.75 >6 -10 1 >10 -16 1.5 >16 -25 2.5

>25 -32 4 >32 -40 6 >40 -63 10 多大的电源线径可以负荷最大多少的功率和电流了吧?请分别以0.75、1、1.5、2.5、4、6(平方毫米)的铜芯线 0.75mm2、5A;1mm2、6A;1.5mm2、9A;2.5mm2、15A;4mm2、24A;6mm2、36A。 如何合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功率 如果已知电线的截面积要如何,要如何计算该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或已知所需电功率,如何计算出该使用多少mm2电线. 回复: 我们可以通过查电工手册,得出电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根据公式 功率P=电压U×电流I 计算出的功率就是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例如:在220伏的电源上引出1.5平方毫米导线,最大能接多大功率的电器? 解:查下面手册可知1.5平方毫米导线的载流量为22A 根据:功率P=电压U×电流I=220伏×22安=4840瓦

答:最大能接上4840瓦的电器 反之,已知所需功率,我们根据上面的公式求电流 电流=功率÷电压 得出电流再查手册就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导线。 例如:要接在220伏电源上的10千瓦的电器,要用多大的导线? 解:根据:电流=功率÷电压=10000瓦÷220伏=45.5安 查下面手册可知,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答:要用6平方毫米的导线 500V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工作温度30℃,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 1.5平方毫米――22A 2.5平方毫米――30A 4平方毫米――39A 6平方毫米――51A 10平方毫米――70A 16平方毫米――98A

电线平方数知识及直径的换算方法

电线平方数知识及直径的换算方法 一、电线平方数及直径换算方法知识 电线的规格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美制(AWG)、英制(SWG)和我们的(CWG)。 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 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 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0.7854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股数 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 0.785 ×(0.2 × 0.2)× 48 = 1.5平方 二、常用小规格线缆知识 RVVP: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压300V/300V 2-24芯。主要质量指标:线径(包括芯线和编织丝,并不是越粗越好,用杂质铜的要达到电阻标准而做的很粗)、铜芯纯度、编织密度、绞距。 用途:仪器、仪表、对讲、监控、控制安装。 RG: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接入网电缆用于同轴光纤混合网(HFC)中传输数据模拟信号,此为美国标准,近似等同于国标SYWV系列。主要质量指标:铜芯线径,绝缘厚度,编织材料(市场上多为铝镁丝编织,质量好应该用镀锡铜),编织密度。 UTP:局域网电缆用途:传输电话、计算机数据、防火、防盗保安系统、智能楼宇信息网。常用UTP CAT 5,UTP CAT 5E 带屏蔽型号为 STP KVVP: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电缆用途:电器、仪表、配电装置的信号传输、控制、测量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线径和电流的关系 导线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 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 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 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平方的铜线或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 需特别注意 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径问题,以防止因电流太大引起过热, 而造成意外,下列 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 表。(请注意:线

数据中心与数据中心的变化

什么是数据中心,它是如何变化的? 数据中心是企业用来容纳其关键业务应用程序和信息的物理设施。随着它们的发展,重要的是要长期考虑如何保持它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什么是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通常被称为单个事物,但实际上它们由许多技术元素组成。这些可以分为三类: ?计算:运行应用程序的内存和处理能力,通常由高端服务器提供 ?存储:重要的企业数据通常存放在数据中心,存储在从磁带到固态硬盘的各种介质上,并有多个备份 ?网络:数据中心组件与外界之间的互连,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应用程序交付控制器等 这些是IT需要存储和管理对公司的持续运营至关重要的最关键系统的组件。因此,数据中心的可靠性、效率、安全性和不断发展通常是当务之急。软件和硬件安全措施都是必须的。 除了技术设备,数据中心还需要大量的设施基础设施来保持硬件和软件的正常运行。这包括电源子系统、不间断电源(UPS)、通风和冷却系统、备用发电机和连接到外部网络运营商的电缆。 数据中心架构 任何规模较大的公司都可能拥有多个数据中心,可能分布在多个地区。这使该组织能够灵活地备份信息,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如洪水、风暴和恐怖主义威胁。数据中心的架构可能需要做出一些艰难的决定,因为几乎有无限的选择。一些关键考虑因素包括:

?业务是否需要镜像数据中心? ?需要多大的地理多样性? ?如果发生停机,需要多长时间恢复? ?扩建需要多少空间? ?您应该租用私有数据中心还是使用同一位置/托管服务? ?带宽和功率要求是什么? ?是否有首选供应商? ?需要什么样的物理安全? 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助于确定要构建多少个数据中心以及在哪里构建。例如,曼哈顿的一家金融服务公司可能需要持续运营,因为任何中断都可能导致数百万美元的损失。该公司可能会决定在附近建立两个数据中心,比如一个在新泽西,一个在康涅狄格,彼此镜像。其中一个可能会完全关闭,而不会对运营造成影响,因为公司可能会剥离另一个。 然而,小型专业服务公司可能不需要即时访问信息,可以在其办公室拥有一个主数据中心,并每晚将信息备份到全国各地的备用站点。在发生中断时,它将启动一个恢复信息的过程,但与依赖实时数据以获得竞争优势的业务相比,它的紧迫性将有所不同。 虽然数据中心通常与企业和网络规模的云提供商相关,但实际上任何公司都可以拥有数据中心。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数据中心可能是位于其办公空间中的一个房间。 行业标准

电缆线径计算公式

直流电缆线径计算 直流电缆线径由线路压降决定 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为: S=(If * L)/(r* ΔV) If:导线中最大电流(安); L:导线长度(米),等于距离 的2倍; r: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铜取57,铝取34 ΔV:导线设定压降(伏),-48V时 取3.2V; S:导线截面积(平方毫米)。 因此只要计算出负载电流,测算出所需导线距离,就可计算出所需线径了,然后查电缆规格 表,选择对应电缆。 楼下的谁有常用电缆的规格程式表贴出来吧。 交流电源线选择(交流保护地线) 保护地线(PE)最小截面应根据相线的截面积而定: 1、相线截面积S≤16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S; 2、相线截面积16<S≤35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16mm2; 3、相线截面积S>35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0.5S; 4、当相线截面大于120mm2时,保护地线截面不小于下式计算值: [attach]244[/attach] 式中Sp-----PE线的截面,mm2; I-----流过接地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均方根值,A; K-----计算系数,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取114; t-----保护装置跳闸时间(适合t≤5s)

本节着重介绍根据允许压降选择电力线的计算方法。 1. 直流供电回路电力线的截面计算 根据允许电压降计算选择直流供电回路电力线的截面,一般有三种方法,即电流矩法、固定分配压降法和最小金属用量法。 2. 电流矩法 采用电流矩法计算导体截面,是按容许电压降来选择导线的方法。它以欧姆定律为依据。在直流供电回路中,某段导线通过最大电流I时,根据欧姆定律,该段导线上由于直流电阻造成的压降可按下式计算: ΔU=IR =IρL/S =IL/γS 式中:ΔU──导线上的电压降(V); I──流过导线的电流(A); R──导体的直流电阻(Ω); ρ──导体的电阻率(Ω·mm2/m); L──导线长度(m); S──导体截面面积(mm2) r──导体的电导率(m/Ω·mm2)。

线缆线径功率计算

电线截面积及线径计算方法 电缆大小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如48股(每股线径0.2)1.5平方的线:0.785X(0.2X0.2)X48=1.5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 [关键点]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2.5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 4 mm2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面积S的上下范围: S=[ I /(5~8)]=0.125 I ~0.2 I(mm2) S-----铜导线截面积(mm2) 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 Icosф,其中日

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 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电线截面积与安全载流量的计算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3~5A/mm2。<关键点>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3~5A/mm2。如:2.5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 2.5×8A/mm2=20A4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 推荐值4×8A/mm2=32A

数据中心相关数据计算

数据中心建设数值参数计算 一、机房系统占地面积计算 在机房建设中单台机柜含各种配套面积按照单台3.5~5.5m2/台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A(主机房面积)=F单台占用面积3.5~5.5m2/台(取中间值 4.5)*N机柜总台数 例:50台机柜的主面积=4.5(m2/台)X50=225 m2 二、UPS计算 1.机房内设备的用电量 机房计划安装50台机柜,每个机柜按照4kw功耗计算,机房内机柜设备的耗电将在4kw*50台=200kw。 2.机房内其它设备(消防、监控、应急照明) 监控、应急照明和消防设备耗电大约在10kw左右。 3.UPS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E≥1.2P ?上诉公式中E——UPS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不包含冗余不间断电源设备) ?P——电子信息设备的计算负荷[(kW/kV.A)]。 继续上例P=机柜总耗电+机房内其他设备=200kw+10kw=210KW

E≥1.2P=1.2*210KW=252KVA ?但还需考虑UPS运行在60%和70%之间是最佳状态,建议在上面的计算结果除以0.7进行再一次放大。 252KVA/0.7≈360KVA。 根据机型手册选择靠近功率的机型,因此选择2400KVA 的UPS。为了电源端的安全可靠性,建议采用UPS机器配置1+1冗余方案,因此需要两台400KVA的UPS。所以在选型上:选择两台200KVA UPS做1+1并机。 4.电池配置方法 1)根据负载核算出UPS的功率大小; 例:UPS 选用400KVA 2)选定UPS品牌,这里要查一个外接电池电压参数; 例:外接电池电压384V(正负192V) 3)确定后备延时,与客户沟通;例:后备1小时 4)最后一步通过计算方法确定电池组的数量;(注意:这里的 一组是指32只为一组;因为外接电池电压384V,选用U PS电池一般是12V每只,即12×32=384) 5)计算方法:AH=P×T/外接电池电压=400000×1/384=104 2 (虽然400KVA,不能等同于有功功率,这里就不做细算了, 具体情况时可以用400KVA乘功率因数,再进行计算。)

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

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常用方法 绝缘导线载流量估算如下: 导线截面(mm 2 )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是截面倍数9 8 7 6 5 4 3.5 3 2.5 载流量(A)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12.19弱电工程数据中心计算机房内布线

12.19弱电工程数据中心计算机房内布线前言: 一、数据中心计算机房内布线 数据中心计算机房内布线空间包含主配线区,中间配线区(可选),水平配线区,区域配线区和设备配线区。 (1)主配线区(MDA) 主配线区包括主交叉连接(MC)配线设备,它是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中心配线点。当设备直接连接到主配线区时,主配线区可以包括水平交叉连接(HC)的配线设备。主配线区可以在数据中心网络核心的路由器、交换机、存储区域网络交换设备和PBX设备的支持下,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及不同地点的数据中心内部的中间配线区、水平配线区或设备配线区,以及各个数据中心外部的电信间,并为办公区域、操作中心和其它一些外部支持区域提供服务和支持。有时,接入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通信设备(如通信的传输设施)也被放置在该区域,以避免因缆线超出规定传输距离或考虑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及通信设备可直接与安装于进线间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通信业务接入设施实现互通。主配线区位于计算机房内部,为提高其安全性,

主配线区也可以设置在计算机房内的一个专属空间内。每一个数据中心应该至少有一个主配线区。(2)中间配线区(IDA) 可选的中间配线区用于支持中间交叉连接(IC),常见于占据多个建筑物、多个楼层或多个机房的大型数据中心。每间房间、每个楼层甚至每个建筑物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中间配线区,并服务一个或多个水平配线区和设备配线区,以及计算机房以外的一个或多个电信间。 作为第二级主干,交叉的配线设备位于主配线区和水平配线区之间。 中间配线区可包含有源设备。 (3)水平配线区(HDA) 水平配线区用来服务于不直接连接到主配线区的HC 设备。水平配线区主要包括水平配线设备,为终端设备服务的局域网交换机、存储区域网络交换机和KVM 交换机。小型的数据中心可以不设水平配线区,而由主配线区来支持。一个数据中心可以有设置于各个楼层的计算机机房,每一层至少含有一个水平配线区,如果设备配线区的设备水平配线距离超过水平缆线长度限制的要求,可以设置多个水平配线区。

电流和线径计算

铜线安全载流量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如果是铝线,线径要取铜线的1.5-2倍。 如果铜线电流小于28A,按每平方毫米10A来取肯定安全。 如果铜线电流大于120A,按每平方毫米5A来取。 导线的截面积所能正常通过的电流可根据其所需要导通的电流总数进行选择,一般可按照如下顺口溜进行确定: 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柒拾玖五两倍半,铜线升级算. 给你解释一下,就是10平方一下的铝线,平方毫米数乘以5就可以了,要是铜线呢,就升一个档,比如2.5平方的铜线,就按4平方计算.一百以上的都是截面积乘以2,二十五平方以下的乘以4,三十五平方以上的乘以3,柒拾和95平方都乘以2.5,这么几句口诀应该很好记吧, 说明:只能作为估算,不是很准确。 另外如果按室内记住电线6平方毫米以下的铜线,每平方电流不超过10A就是安全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可以选择1.5平方的铜线或2.5平方的铝线。 10米内,导线电流密度6A/平方毫米比较合适,10-50米,3A/平方毫米,50-200米,2A/平方毫米,500米以上要小于1A/平方毫米。从这个角度,如果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择4平方铜线或者6平方铝线。 如果真是距离150米供电(不说是不是高楼),一定采用4平方的铜线。 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线径(大约值)(mm2) 铜线温度(摄氏度)60758590 电流(A) 2.520202525 4.025253030 6.030354040 8.040505555

搅拌器功率计算

搅拌器功率计算 搅拌器功率分为运转功率和启动功率,运转功率是指远转时桨叶克服液体的摩擦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启动功率是指在启动时桨叶克服液体静止惯性所消耗的功率。 一、 运转功率计算 以平浆式为例: d n P i m 5 3 ???=ρξ转 式中:ξ m --- 常数项; ρ----- 液体密度,kg/m 3; n----- 桨叶转速,r/min; d i ---- 桨叶直径,mm; 根据对运转功率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采用倾斜桨叶,在改善结构和降低运转功率方面都是有宜的。 2、 在搅拌跟多液体时,应首先考虑增加桨叶数量,而不应增加桨叶长度。 3、 实际运转功率大于理论功率,这是因为还存在其它阻力,因此应在计算功率的基础 上适当增加。 4、 容器内壁粗糙时,运转的实际功率应比计算功率增加10-30%。 5、 容器内有加热蛇管时,应增加2倍。 6、 容器内有挡板时,应增加2-3倍。 二、 惯性功率计算 d n P i b 4 393.1???=ρ阻 令b/ d i =a;b=a d i .则: d n P i a 5 393.1???=ρ阻 令k=1.93a.为常数项,则: d n P i k 5 3 ???=ρ阻 符号意义同上。 三、 总功率 搅拌器的总功率消耗P W 为: P W =P 转 +P 阻=d n i m k 5 3 )(???+ρξ 以此式计算的功率值在1kw 以上时误差叫小,小于1kw 时则与实际功率有较大出入,将以用一下数值对功率作调整:

当负荷功率≥1kw时,P实=(1.1-1.2)P W 当负荷功率≥0.1kw时,P实=(1-4)P W 当负荷功率≤0.1kw时,P实=10P W 当负荷功率≥0.1kw时,P实=(1-4)P W 如果只对功率作粗略估算,P W=(2-3)P转 电动机应选用防潮型、具有接触环的异步电动机,它具有较大的启动转矩,而一般的三相同步电动机是不适应的。 搅拌器形式适应条件 液体单位体积的平均搅拌功率的推荐值

电线线径计算方法

电线线径计算方法 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我一般是这样计算的知道功率就用功率除以电压得到电流,然后用电流除以每平方毫米载流大约4-6A的常数,得到的就是电缆的线径。 给你个最简单快速的算法,1个平方带2个千瓦

数据中心报告

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作为互联网行业的基础服务体系,是承载云计算与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越来越重要,企业对于数据中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企业业务相关数据越来越庞大,新形势下对数据中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数据中心,是一套由计算机及相关配套设备所组成的,以储存、传递、展示、加工处理数据为主要目的的完善系统工程。本文将追溯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阐述当下对数据中心新的要求,从而总结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1.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 图1数据中心发展历程 数据中心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是人类社会进入21 世纪以后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 但是,其短短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仍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数据中心的外包业务时期。在这一阶段,数据中心刚刚产生,业务范围比较狭窄,提供的服务大部分属于场地、电源、带宽等资源的出租服务和维护服务等,服务所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大型的企业和特殊行业 2007年后数据中心进入第二阶段,数据中心的业务范围得到了拓展,除了在基础资源的出租服务和维护服务上,也产生了一些增值业务,数据中心的服务模式也变成了“基础资源出租业务+增值业务”的服务模式。增值业务的种类包括网站托管、服务器托管、应用托管、网络加速、网络安全方案、负载均衡、虚拟专用网等。 第三阶段,数据中心的概念被进一步拓展,功能更加多样化。这一阶段的数据中心,以虚拟化、综合化、大型化为主要特征。目前,数据中心正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渡阶段。 2.大数据行业环境分析 全球流量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以国内为例,三大运营商骨干网从 2009 年以前的 10G 带宽技术、2010 年推广 40G 带宽技术、2012 年实施 100G 骨干波分技术、2015 年测试 400G 技术,宽带增速以倍数级增长。 未来,随着5G铺开,视频业务、物联网、VR、AR 等应用会在未来逐渐落地,流量增长将持续上演,思科的数据显示,到 2020 年,固网和移动数据流量将达目前的 2 倍和 5 倍。

电源线径计算

A.1.1 交流电缆的截面积 A.1.1.1 确认交流电缆的截面积步骤 1.计算每一相交流输入的相电流值。 计算公式为: Iin= Io*Vo η*Cosφ*Vin*3 提示: 该公式为电源系统三相输入时每一相电流的计算公式。当电源系统为单 相输入时,计算输入相电流就不需要除3。 其中: Iin——交流输入的相电流。 Io——电源系统的额定输出电流。 Vo——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一般取电源系统的均充电压值,48 V 电源系统取56.4 V,24V电源系统取28.2 V。 η——电源系统的效率。一般取0.9。 Cosф——电源系统的功率因数。ZXDU3000和ZXDU1500系统一 般取0.92;ZXDU90E系统一般取0.7;其他电源系统一般取0.98, 包括本电源系统。 Vin——交流输入相电压。一般取电源系统额定功率输出时的交流 输入最小电压值。由于各个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最小电压值稍有 差异,在计算时可选取额定值的80%,即220*0.8=176 V作为电源 系统的交流输入最小电压值。 2.确定相线的最终截面积。 (1)计算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计算公式为: S 理论Iin Jec

其中: S理论――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Iin——交流输入的相电流。 Jec――经济电流密度。交流电缆宜采用铜芯线,电缆的截面积应 与负荷相适应。计算电缆截面积时,推荐电缆电流密度为 2.5 A/mm2~4.0 A/mm2。 (2)计算相线的工程截面积。 计算公式为: S 工程S 理论 *K工程富余量 其中: S工程――相线的工程截面积。 S理论――相线的理论截面积。 K工程富余量――工程富余量。在工程设计时,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 运行,还需预留一定的工程富余量。一般取1.2。 (3)根据相线的工程截面积,查阅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确认相线的最终截面积。 相线的最终截面积必须大于或等于相线的工程截面积。常用电缆 截面积等级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 常用电缆截面积等级表 3.确认零线的截面积。 (1)当交流输入电缆选用3+1(3条火线+一条零线)或3+2(3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地线)多芯单根电缆时,零线的截面积不需要选 择。 (2)当交流输入电缆采用单芯多根电缆时,在交流三相输入的情况下,零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相线的截面积的一半。 (3)当交流输入电缆采用单芯多根电缆时,在交流单相输入的情况下,

电线平方数及直径换算方法

【电线平方数及直径换算方法】 【电线平方数及直径换算方法】 电线的规格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美制(AWG)、英制(SWG)和我们的(CWG)。 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 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 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0.7854 ×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股数 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 0.785 ×(0.2 × 0.2)× 48 = 1.5平方(国标1.5平方导体直径1.38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2.5平方导体直径1.78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4平方导体直径2.25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6平方导体直径2.76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10平方导体直径1.33*7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16平方导体直径170*7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国标25平方导体直径210*7 BV 塑铜线## BLV 塑铝线)

电线线径计算

其实电线也可以称呼它的直径的,比如1平方的也可称直径1.13mm,1.5平方的也可说是1.37(mm直径)。因为选用电线时主要考虑电线使用时会不会严发热造成事故,电线的(截面积)平方数与通过的电流安培数有直接对应的倍数关系,计算起来很简单方便。比如一平方铜电线流过6A 电流是安全的,不会严重发热。如2.5平方铜电线就是6A*2.5=15A, 就这么简单地算出来这2.5平方通过15A电流是安全的,如用直径计算就麻烦多了 规格里面的1.5/2.5/4/6 是指线的横截面积。单芯的线缆,单芯面积就是规格,多芯的里面还要乘以根数。参照《GB5023-1997》单芯结构;导体直径均为:1 —1.13 、 1.5— 1.38 、2.5 —1.78 、4—2.25 、6 — 2.76 、、 其实大家说线径1.5/2 之类的只是为了方便,是个很常见但是不经常被人纠正的错误。 没想到还迷惑住你了...... 三相电机的口决"容量除以千伏数,商乘系数点七六"(注0.76是取的功率因数0.85效率为0.9时) 由此推导出来的关系就有: 三相二百二电机,千瓦三点五安培。 常用三百八电机,一个千瓦两安培。 低压六百六电机,千瓦一点二安培。 高压三千伏电机,四个千瓦一安培。 高压六千伏电机,八个千瓦一安培。 负荷量: 16A最多供3500W,实际控制在1500W内 20A最多供4500W,实际控制在2000W内 25A最多供5000W,实际控制在2000W内

32A最多供7000W,实际控制在3000W内 40A最多供9000W,实际控制在4500W内 电器的额定电流与导线标称横截面积数据见表2。 表2 电器的额定电流与导线标称横截面积数据 多大的电源线径可以负荷最大多少的功率和电流了吧?请分别以0.75、1、1.5、2.5、4、6(平方毫米)的铜芯线 0.75mm2、5A;1mm2、6A;1.5mm2、9A;2.5mm2、15A;4mm2、24A;6mm2、36A。 如何合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功率 如果已知电线的截面积要如何,要如何计算该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或已知所需电功率,如何计算出该使用多少mm2电线. 回复: 我们可以通过查电工手册,得出电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根据公式 功率P=电压U×电流I 计算出的功率就是电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 例如:在220伏的电源上引出1.5平方毫米导线,最大能接多大功率的电器?

数据中心能耗计算指导方法

数据中心的能耗审计 若想实现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首先需要确定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基本因素。通过系统化的能耗审计能够提供数据中心能耗的实时概况和模型,明确了解数据中心的总体能耗以及能耗的具体分布状况,同时可以建立基线供未来改造规划之用。 能耗的审计可以通过手动计量,也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获取相关数据。在能耗审计过程中,将主要依据以下三类数据开展审计工作: (1) 第一类是电量参数,包括系统和独立设备的工作电流、电压和电流波形等。 (2) 第二类是空气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温升等。 (3) 第三类参数,包括水和气的用量等。 数据采集密度越高,精度就越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也越高。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能耗审计,大中型以上规模的数据中心都装有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系统和分析系统,可以快速地进行能耗分布情况统计和分析。 通过能耗审计,可以明确知道能源的去向。在能耗较高的方面,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工作。我们知道,电力消耗是数据中心最主要的消耗,空调制冷等方面的能耗同样是以电力消耗的形式表现出来。 现有的一些研究数据可以让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目前多数数据中心的电能分布情况。虽然这种分布并非理想,却代表了当今的普遍现状。数据中心输入电力分布如图4-1所示。 图4-1数据中心输入电力分布 从图4-1中可以看出,能耗高是目前数据中心普遍存在的现象。当IT设备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通信等设备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30%时,电能使用效率(PUE)在3左右。其他各系统的具体能耗分布如下: (1) 制冷系统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33%左右。 (2) 空调送风和回风系统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9%左右。 (3) 加湿系统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3%左右。 (4) UPS供电系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18%左右。 (5) PDU系统产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5%左右。 (6) 照明系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1%左右。 (7) 转换开关、线缆及其他系统的能耗约占数据中心机房总能耗的1%左右。 从数据中心电能的流向来看:一是IT设备约占30%;二是空气处理设备约占45%,建筑

怎样计算用多大线径的电线

电线有载流量,设备有功率可以计算出电流量,根据计算的数据找合适的配比。 估算口诀编辑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意思是在穿管敷设两根、三根、四根电线的情况下,其载流量分别是电工口诀计算载流量(单根敷设)的80%、70%、60%。

搅拌器功率计算

搅拌器功率计算 搅拌器功率分为运转功率和启动功率, 运转功率是指远转时桨叶克服液体的摩擦阻力所 消耗的功率;启 动功率是指在启动时桨叶克服液体静止惯性所消耗的功率。 、 运转功率计算 以平浆式为例: 35 P 转 m n d i 式中:E m ---常数项; P 一 - 液体密度, kg/m 3 n -- 桨叶转速, r/min; d i --- - 桨叶直径, mm; 根据对运转功率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 采用倾斜桨叶,在改善结构和降低运转功率方面都是有宜的。 2、 在搅拌跟多液体时,应首先考虑增加桨叶数量,而不应增加桨叶长度。 上适当增加。 二、 惯性功率计算 令 k=. 为常数项,则: 符号意义同上。 总功率 令 b/ d i =a;b=a d i . 则: p 阻 1.93b 4 d i p 阻 1.93a 5 d i 搅拌器的总功率消耗 P W 为:P/=P 转 + P 阻=( k ) 35 n d i 3、 实际运转功率大于理论功率,这是因为还存在其它阻力, 因此应在计算功率的基础 4、 容器内壁粗糙时,运转的实际功率应比计算功率增加 10-30%。 5、 容器内有加热蛇管时,应增加 2 倍。 6、 容器内有挡板时,应增加 2-3 倍。 3 n d i

以此式计算的功率值在1kw以上时误差叫小,小于1kw时则与实际功率有较大出入,将以用一下数值对功率作调整: ()F W 当负荷功率》1kw时,P 实二 当负荷功率》时,P 实二(1-4 ) F W 当负荷功率w时, F 实=10F W F 实=(1-4 ) F W 当负荷功率》时, (2-3)P转 如果只对功率作粗略估算,P= 电动机应选用防潮型、具有接触环的异步电动机,它具有较大的启动转矩,而一般的三 相同步电动机是不适应的。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docx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 现代信息中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信息中心机房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就非常关键。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加强对云计算运维管理的要点以及相应改进方面措施的研究与探讨,以此不断提高IT运维质量,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这就给运维是否到位提出了严格要求。 1 运维在机房中的地位 在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数据中心生命周期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数据中心运维管理是,为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系统服务,而对与该信息系统服务有关的数据中心各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地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是信息系统服务有关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主要肩负合规性、可用性、经济性、服务性等四大目标。 在信息中心机房配备有运维人员,但大都是“全才”的,即什么都管,尤其是对供电系统大都是由主机运维的人员代管。当电源系统出故障时,此代管人员一问三不知,甚至连配电柜门都没开过。这实际上就是把机房的运维放在了一个次要的地位。 当然也有的地方有所分工,看似重视,实际上也没得到真正地重视。比如说机房设备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这时如果运维人员提出要增添运维方面的测量设备,有的领导就认为多余,很难得到批准。但他不知道机房设备所以长时间一直运行正常,正是由于这些运维人员的细心维护和努力保养所获得的。并不是这些人员每天闲着无事可干,他们的这些工作一般是领导看不见的。比如同样多款的UPS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在某卫星地面站就极少出故障,而在同系统别的地方机房同一家同规格的机器就故障连连。原来是前者的运维人员每天都在细心观察和分析机器面板LCD上显示的数据,一旦发现异常苗头及时采取措施;而后者只限于每天抄写这些数据就算完成任务,使异常苗头不断积累,以致于导致故障。比如断路器在额定闭合状态发现触点处温度高了,就要检查是不是电流过大到超过额定值,如果不是就要检查触点接触是否牢靠,是否需要再紧固一下。这样一来,故障隐患就排除了。如果一直不管不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跳闸而使系统崩溃。这都是一些小的动作,都是在巡查中顺便做的事情。所以同是运维人员在巡查,但前者在做事而后者只是走马观花。这就是数据中心可靠与不可靠的区别。 运维人员就像幼儿园的保育员和老师。孩子交到幼儿园后,起主要作用的就是保育员和老师,这时保育员和老师就是主体。机器就好比是幼儿园的孩子,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机器是否正常运行,除去本身的健康(可靠性质量)状况外,那就是运维人员的责任了。由于云计算的要求弹性、灵活快速扩展、降低运维成本、自动化资源监控、多租户环境等特性,除基于ITIL(IT基础设施库)的常规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理念之外,以下运维管理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 2 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管理的要点 (1)理清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运维对象 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指的是与数据中心信息服务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云计算数据中心运维对象一般可分成5大类: ①机房环境基础设施 这里主要指的是为保障数据中心所管理的设备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网络通信、供配电系统、环境系统、消防系统和安保系统等。这部分设备对于用户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比如大多数用户都不会忽略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制冷。因为这类设备如果发生意外,对依托于该基础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