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医学工程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8-09-18T11:50:49.9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李经东
[导读]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身份证号码:62042119851026xxxx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文就其目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发展;趋势
前言: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

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

1 9 7 7 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 9
8 0 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生物医学工程概述
作为一种新兴的边缘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是在现代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工程学进行结合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学科,其主要的形成与发展模式为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将物理、化学和技术科学中的各种原理与方法应用到医疗行业,并借此来提升医疗装置、材料与器械的研究力度,从而充分满足医疗行业临床诊治的实际需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一些工程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医疗领域之中,并衍生出了诸多医疗产品,为我国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2]。

自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医学影像诊断以及功能成像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的医疗治疗手段也不断涌现,以新材料作为基础部分的辅助医疗设备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按研究目的进行分类,能够直接将生物医学工程分为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医学工程器械、生物医学康复工程以及远程诊疗系统这四个分支。

这也就要求医疗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能够进行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并借此来适应现阶段医疗行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

2生物医学工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发展
2.1 微创技术
“微创技术”始终贯穿于整个医学发展,是医学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

1985年由英国Payne和Wickham等最早提出了“微创操作”的概念。

而“微创外科”的概念是在微创概念的基础上出现的,其本质是腔镜技术。

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实则就是对患者采用最小创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法都归“微创技术”,如介入超声、介入放射、内镜、腔镜及微创化手术等。

而这些微创技术创造、发明,都是在生物学、工程学及医学等多学科的融合下完成的。

2.2 内镜技术
我国内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是纤维内镜。

伴随科学技术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和腔镜技术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进一步发展及完善,诊疗过程也越来简便、微创化,是微创技术发展中最为全面和成熟的,如目前有更轻便的胶囊内镜等,无处不体现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

2.3 腔镜技术
腔镜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自1992年我国荀祖武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之后,腔镜技术在国内发展迅猛,直到今天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外科领域,目前国际及国内更流行的有3D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3 生物医学工程展望
3.1 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多学科合作
微创技术需要永无止境的追求。

个人觉得相比于“能治病”,“会治病”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要要培养一种临床思维模式,这正如我们需要通过“微创”在客观上建立另一种临床思维模式,即微创技术的创新-微创医学的长远发展;在微观上,借国家医改大好政策,展望未来5~10年微创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及普及,如现有各种微创技术的全面、系统提升,以及不同技术间的融合及新技术的创新发展。

但是,微创医学发展到今天仍挑战巨大,特别是学科之间竞争激烈,这些可以在医疗资源及专业主导地位的分配反映出来,故使我们不仅要更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而且要促使基础、临床及预防医学和其他多个学科之间的合作,更进一步加快生物医学工程在医学中创造新方法、制造新设备的步伐,最终使各个学科受益,各个患者、医生受益。

3.2 医疗整合
近些年临床各亚专科、亚专业的进一步细化,国内医学的发展模式也是以“能分则分、能细则细”为主,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疗水平,同时伴随的是医学知识及诊疗实践出现碎片化、机械化的问题。

那么如何可以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以及未来医学到底该如何发展?樊代明、郎景和等多名院士及著名医学专家在2016年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的发言称:实现医学模式转变不仅要进行医学整合,而且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更需要我们为保障人类健康而具备新的临床思维模式和新的医学观念,而不是像目前仅具备的单纯“能看病”。

所谓整合医学,前提必须是以人的整体为基础,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现实将各医学专业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知识和各专科最有效的治疗加以有机整合,使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更符合、更适合的新的医学体系,医疗服务不仅使得心身并举、防治结合,而且要达到医养共进、人病同治的目的。

国民全面健康,医学发展必须要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及预防医学等多学科整合,医学又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所以凡是涉及和人或人类健康有关的学科或科学都应该用来更好的为医学服务,为人类健康服务。

而生物医学工程正是这样一门学科。

同时把各种先进知识、有效实践经验进行合理、不同程度的整合,使其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形成生命医学高度融合的乘法效应。

3.3 精准医疗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5年1月30日在国情咨文演讲,宣布美国正式启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

早在2011年,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国立卫生研究院及美国科学委员会就共同发出了“精准医学”的倡议[11~13]。

其最高规模4大研究机构的联手倡议,为未来的医学指明方向,
代表精准医学就是未来的医学发展方向。

医学发展史上发展的3个里程碑分别是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循证医学。

而过去的研究模式以试验为主导的,这不仅和临床距离大,而且根本无法达到临床需求。

而以临床为主导的新研究模式恰恰是目前所提出的精准医学,精准医疗的发展必然要应用更精准的医疗仪器及设备,而精准设备及仪器的研发恰恰需要生物医学工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展望未来,所有疾病的治疗最终都将走向精准医学,医学的发展一定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同呼吸、共命运”。

结束语
总之,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解决医学上有关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工程技术渗透到生命科学领域、深入到医学中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已成为医学发展日益强大的推动力。

而医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二者之间已构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

所以,要取得科研成果,必须以维修为基础,以科研为主导,走理工医全面发展的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促其巩固和发展,才能占有本身应具有的学术地位,才能促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方式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4,35(1A):1-4.
[2]张磊,刘晓燕,沈晶晶,等.纳米颗粒在抗癌药物可控靶向释放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3,25:1 375-1 382.
[3]曹丰晶,胡玉才,王卓,等.金纳米颗粒在疾病诊断和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31:31-35.
[4]凌萍,张旭光,涂或.纳米金在肿瘤显像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1,35:59-62.
[5]杨威.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02):114-116.
[6]刘献君.创新教育理念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首要的任务[J].中国高教研究,2016(02):4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