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皇帝子婴

秦朝皇帝子婴
秦朝皇帝子婴

秦朝皇帝子婴

秦三世即秦王子婴,嬴姓秦氏,名子婴,或单名婴。本文是秦朝皇帝子婴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秦王子婴(?~公元前206年),姓嬴,名子婴,也说名婴,扶苏长子(有争议),秦始皇之嫡长孙。

他是秦帝国第三任皇帝,也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世称“秦三世”。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在位46天,史称“秦子婴”。[1] 子婴性格仁爱,有节制。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始皇帝嫡长孙子婴即皇帝位。

其后不久,子婴依赵高建议,废帝号,称秦王。

子婴即位五天后,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并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并诛杀赵高全家。

四十余日后,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刘邦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不久,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因无力抗争而撤退。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立即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秦朝皇帝子婴人物生平拥立为君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宠信赵高,赐死扶苏,诛杀

多位旧臣,包括蒙恬、李斯等人。当秦二世准备加害蒙恬时,子婴曾劝阻二世说:“赵王迁杀死李牧而任用颜聚,齐王建杀死他前代的忠臣而任用后胜,结果都使国家灭亡。蒙氏,是秦国的大臣、谋士啊!而陛下您想一时就把他们杀掉,臣私下认为不妥。诛杀忠臣而举用没有德行的人,是使朝廷内群臣互不信任,而使在外的将士们意志丧失啊!”但秦二世不听从他的谏言。秦二世在位三年,被赵高所杀。赵高欲自立为王,但发现群臣并不支持,于是迎立始皇孙子子婴即皇帝位,并将玉玺交给他。其后不久,赵高声称民变四起,秦地比统一前更小,建议子婴称王而不称帝,子婴依赵高,废帝号,改称秦王。

诛杀赵高

公元前206年九月,赵高令子婴实行斋戒,要到宗庙行礼,接受传国的玉玺。经过了五天,子婴与他两个儿子及宦者韩谈谋议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了秦二世,害怕群臣们诛杀他,便假作是行德义而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竟与楚国约定,消灭我国的宗族后瓜分土地在关中称王。现在要我斋戒,到宗庙敬祀祖先,这是想趁机在宗庙中杀死我。我推托有病不能去,丞相一定会亲自来到我这里;他一来我们就杀了他。”赵高几次派人来请,子婴都不去宗庙。果然他亲自来到斋宫,子婴便命令心腹韩谈刺死赵高,并诛灭赵高三族。

投降刘邦

刘邦义军最先进入关中,子婴遂派将领率兵至峣关抵御,刘邦带军绕过峣关,越过蒉山,在蓝田一带两度大败秦军。公元前206年十月,进入武关,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

子婴遂与妻子用绳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驾驶的白色马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装束,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包括玉玺和兵符),在轵道亲自至刘邦军前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那一刻正式灭亡,所以子婴共当了46天秦王。樊哙提议杀了子婴,刘邦并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相而自立为关中王,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及纵火。

身死之后

子婴死后,有关他埋葬的地点一直不详。2007年,被誉为“秦兵马俑之父”的考古学家袁仲一指出,在秦始皇陵园旁新发现的“秦陵第二大墓”,是座相对独立的陪葬墓园,其墓主很可能是子婴。

袁仲一认为,子婴是秦二世之兄、秦始皇之子,被杀后埋于始皇陵园附近,是符合古代的丧葬礼制和一般常理的。把子婴墓放在秦始皇陵园西北隅也是迫不得已。子婴是亡国之君,在位的时间仅46天,仓促选址埋葬,致使墓上没堆筑封土,没筑城垣,连墓的方向都有违传统,遂致其葬地长期不明。

陕西咸阳、西安等地区皆有奉祀子婴的庙宇。一般从祀于扶苏,称“秦王庙”。

秦朝皇帝子婴历史评价根据《史记》所述,贾谊认为子婴是使秦朝完全灭亡的人物。他在一篇论文中认为:只要子婴有“庸主之材”,加上中规中矩的辅佐,秦仍可保守关中地区。司马迁本人在《秦始皇

本纪》亦对贾谊的论文表示赞同。东汉史家班固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秦二世死时,秦朝已不可救;子婴虽然无能为力,但杀死赵高的决定已证明他已尽力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应该予以同情和尊重:“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贾谊、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班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司马贞:“子婴见推,恩报君父。下乏中佐,上乃庸主。欲振穨纲,云谁克补。”

何去非:“子婴而秦之事去矣,虽有太公之佐,其如秦何哉?”

蔡东藩:“子婴不动声色,能诛赵高,未始非英明主;假使秦尚可为,子婴得在位数年,兴利除害,救衰起弊,则秦亦不至遽亡。然如始皇之暴虐,二世之愚顽,岂尚得传诸久远?子婴不幸,为始皇之孙,贤而失位,且为项羽所杀,祖宗不善,贻祸子孙。”

秦朝皇帝列表及名字

秦朝皇帝列表及名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一个诸侯王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前207)。下面是有秦朝皇帝列表及名字,欢迎参阅。 秦朝皇帝列表及名字秦始皇帝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出生于赵国,又称赵政,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终年49岁。葬于郦邑。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延伸小阅读】: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确立了中央集权的体制;.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

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修建长城,抵御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线,长城长期成为国界;开拓疆土,南征南越,将福建、浙江、两广纳入中国版图。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修建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使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迅速富庶起来。 过:焚书坑儒――秦始皇烧尽民间藏书,坑杀大批无辜的士人学者,严重摧残了我国古代文化,这是一种政治暴行;徭役太重,不恤民力。秦始皇在灭六国之后,应立即实行轻徭薄赋政策,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他却好大喜功,内则大兴土木,外则劳师远征,使广大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秦二世皇帝嬴胡亥 秦二世,名胡亥(公元前230至前207年),秦始皇第十八子,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太子嬴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害哥哥扶苏并伪造遗诏继位,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在位时间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又被赵高逼迫自刎而死,终年24岁。葬于杜南宜春苑。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练习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秦朝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演练二(3)秦朝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 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 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 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 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解析材料中描述了秦朝多人议政的史实,说明在群策群力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 专制君主决策的失误,故选A。 答案A 2.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 , 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 B. 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 C. 秦国军事活动比东方六国频繁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解析:B “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说明秦国对地方控 制的加强。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B项正确。 3. 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表明 () A. 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 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 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解析:C 材料中未体现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体现了权力分工结构的家国同治,是“家天下”的表现,体现了原始色彩,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未出现三公九卿之间的牵制,故D项错误。 4?“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 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C. 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 D. 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解析:A 由材料中“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独裁,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 5. 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这一规定()

秦朝皇帝列表 秦国历代君王表

秦朝皇帝列表秦国历代君王表 共有37位君主.秦国君主列表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约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 秦侯(前857-前848年在位)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 秦仲(前845年—前822)周宣王五年(前823年)以秦仲为大夫,令攻西戎,次年秦仲战败而死。 其长子赢也继位。 秦庄公嬴也(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周宣王七年(前821年),秦庄公率兄弟五人以及周朝兵马七千人,击败西戎,周宣王封庄公为西垂大夫,封大骆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 秦襄公嬴开(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 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 幽王之乱时,犬戎进攻镐京,秦襄公以兵救周。 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 建立新都。 十六年(前750),文公派兵讨伐西戎,西戎败逃,地盘扩展到岐山。 五十年(前716),文公去世,埋葬在西山。

秦竫公秦文公之子,文公四十八年(前718),太子即竫公去世,赐谥号为竫公。 秦宁公嬴立(前715年-前704年)在位12年。 宁公二年(前714年),自郿邑(陕西郿县东北)迁都平阳(陕西眉县),同年派兵攻下亳戎荡社(陕西西安)部落。 在位十二年而卒,葬西山大麓,其臣下废太子(后为秦武公),立幼子秦出子。 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5岁即位,在位6年被杀。 秦出子是秦宁公小儿子。 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0年。 秦德公(前677年-前676年)在位2年。 即位以后将国都迁至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稳定地以此为都。 秦国的各项制度在秦武公、秦德公在位时期大体有了雏形,其国力也开始迅猛发展。 这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兴盛并进而与中原各国争霸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宣公(前675年-前664年)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长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于平阳墓区(陕西省宝鸡县东阳平镇)。 有子九人,未立,传位于其弟秦成公。 秦成公(前663年-前660年)在位4年。

【高考历史必修一】1.1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卷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概览】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纲解读】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①商朝的政治制度及特点;②西周分封制、宗 法制的内容、特点和作用;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①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②秦朝中央官僚 机构的构成及特点;③郡县制的运作及影响;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 响。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基础落实】 一 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承袭 (1)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2)王位传承方式有和兄终弟及。 2.政治特点:通过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色彩。 3.行政管理 (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 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 3.内容 (1)分封对象:、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2)核心内容:和人民。 (3)诸侯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为周天子、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4)诸侯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等。 4.影响 (1)积极性: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局限性:受封的诸侯享有相当大的。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王权衰弱,遭到破坏。 三 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为了加强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和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用父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最大特点:。 4.内容 (1)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 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3)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内部的稳定和团结。【考点深化】 一、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利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分封制的历史遗存 (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重要考点 (一)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 1.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商朝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3)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对都城以外的地区通过分封侯、伯,实行间接管理。 2.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建立周朝。 (2)目的:为有效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藩屏王室。 (3)概况 ①对象:同姓贵族、功臣和归顺的异族首领。 ②内容:授土、授民、授职。 ③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见,纳贡、服役,带兵随从作战。 ④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国里,实行再分封。 (4)影响 ①前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强国。 ②后期:因受封者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王权衰弱,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理解概念] “封建”: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与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是分封诸侯,巩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易混易错] 分封制在中国古代原叫做“封建”制度。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中的“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为了将这两个“封建”相区别,今天史学界多称“封诸侯,建藩卫”制度为“分土封侯制”或简称“分封制”。 (二)宗法制的产生和完善 1.含义:是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是实行分封制的主要依托。 2.历程:夏代产生,商代发展,西周完备。 3.特点:严格区分嫡庶长幼,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格等级,小宗绝对服从大宗。 [解读与点拨]

秦朝大事年表

秦朝大事年表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前475年元王元年·战国时期开始 前473年三年·冬,越灭吴,勾践会齐、晋,诸侯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命勾践为伯 前468年定王元年·八月,鲁三桓攻哀公 前458年十一年·晋知、赵、韩、魏四卿共灭范氏、中行氏前453年十六年·晋赵、韩、魏三家共灭知氏,三分其领地前445年二十四年·魏文侯即位。其在位期间任用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 前441年二十八年·周定王卒,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 前408年威烈王十八·秦初租禾年 前403年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命赵、韩、魏列为诸侯 前391年安王十一年·齐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田和遂有齐国 前381年二十一年·楚悼王卒。其在位期间任用吴起在楚国变法。是年,吴起被害 前378年二十四年·秦初为市 前375年烈王元年·秦为户籍相伍·韩灭郑,徙都于郑 前367年显王二年·赵与韩分周为二,称西周、东周 前356年十三年·秦商鞅变法·鲁、卫、宋、韩君朝见魏惠王

前296年十九年·赵灭中山 前293年二十二年·韩、魏攻秦,秦白起败之于伊阙 前286年二十九年·齐灭宋 前284年三十一年·乐毅率燕、赵、秦、韩、魏五国之师破齐,攻入临淄 前279年三十六年·秦与赵会于渑池·齐田单复国,迎齐王入临·楚庄□入滇 前278年三十七年·秦白起拔楚都郢,楚顷襄王退保于陈城 前275年四十年·秦相魏冉攻魏至大梁 前273年四十二年·赵、魏攻韩,秦救之,败赵、魏之师于华阳前266年四十九年·范雎相秦 前260年五十五年·秦白起败赵师于长平,是为长平之战 前259年五十六年·秦攻赵,围邯郸 前257年五十八年·魏信陵君无忌救赵,秦围邯郸乃解 前256年五十九年·秦灭西周。周赧王卒,秦取九鼎宝器 前251年秦昭王五十·燕攻赵,为赵廉颇所败六年 前249年庄襄王元年·吕不韦相秦·秦灭东周,周亡·楚灭鲁 前247年三年·秦蒙骜攻魏,魏信陵君无忌率五国兵败蒙骜于河外·五月丙午,秦庄襄王卒,子政立 前241年秦王政六年·赵庞□率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至蕞,秦败之·楚迁都寿春 前238年九年·四月,秦王政亲理国事。长信侯□□作乱,秦王

秦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画像

秦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画像 秦始皇赢政,姓嬴,赵氏,名政,又名赵正,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那么秦朝皇帝列表都有谁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秦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画像,供大家阅读! 秦朝皇帝列表及简介画像秦始皇(前221年;前210年)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在位。 秦始皇赢政,姓嬴,赵氏,名政,又名赵正,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前221年赢政统一全国,国号仍用秦,自称始皇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 秦二世胡亥(前209年;前207年)在位3年。 秦二世胡亥,前230年生,嬴姓,赵氏,名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最小的儿子),长子扶苏的弟弟,被称作二世皇帝。曾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 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陷害哥哥扶苏,迫其自杀。自立为二世皇帝。在位时,祸害天下,草菅人命。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他赐死扶苏,诛杀,包括蒙恬、李斯等多位旧臣,最后却被赵高逼死。也因此把秦帝国送上了绝路,不出三世而亡。 秦王子婴(前206年)在位47天。 子婴,(?;;前206年),嬴姓,名子婴,或单名婴。胡亥被弑后,

赵高迎立子婴继位。子婴即位五天后设计杀死赵高。 前206年十月,刘邦进入武关,在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遂与妻子用绳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驾驶的白色马车,身穿葬礼装束,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包括玉玺和兵符) ,在轵道亲自到刘邦的军前投降。子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一个延续550年的帝国灭亡。 樊哙提议杀了子婴,刘邦并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 秦国君主列表(加上未统一全国的君主)秦朝 秦国君主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秦国的君主,秦始皇建立秦朝以前,秦国自秦非子开始,共有37位君主(包括秦始皇),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秦昭襄王,在位共56年。 秦国自西周初封邑起立国,至灭亡时,王三十三代 秦非子前891年~前858年在位34年 秦侯前857年-前848年在位10年 秦公伯前847年~前845年在位3年 秦仲前844年~前822年在位23年 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 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 秦静公(又作竫公,是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为秦文公之长子,立为

秦朝时-驸马-系职位 是皇帝近侍官的一种

秦朝时”驸马”系职位是皇帝近侍官的一种 《女驸马》 最初,“驸马”并不是公主的丈夫,更不是帝王的女婿。汉武帝的时候,出现了驸马都尉的职位,掌管着副车之马。这时,“驸马”和“副马”之间才有了联系。 说起“驸马”,大家都会想起两部古装大戏,一是《铡美案》,二是《女驸马》。在人们的心目中,“驸马”就是公主的丈夫、帝王的女婿,这在戏曲、影视作品中已经习以为常了。 比如,《楚汉传奇》第一集中有个镜头:胡亥打趣侄女儿晨曦公主,“章邯新近丧偶,招他当个驸马吧。”这里要强调的是“驸马”一词此时出现是个硬伤,因为对帝王女婿的这一称谓在秦朝就不存在。 最初,“驸马”并不是公主的丈夫,更不是帝王的女婿。汉武帝的时候,出现了驸马都尉的职位,掌管着副车之马。这时,“驸马”和“副马”之间才有了联系。“驸马”一词的本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被称为“附”。《说文·马部》中有:“附,副马也。”秦朝以及两汉的帝王出行大部分要坐车,从安全角度考虑,为避免行踪尽量少让外界知道,故意安排了很多和皇帝乘坐的一模一样的车,从里到外,丝毫不差。当然,贴身侍从是分得清的,皇帝乘的车叫正车,其余模仿的车则叫副车,所有副车里都有一个替身佯装皇帝,用来掩人耳目。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在位时经常乘车出巡,每次都前呼后拥,声势浩大。张良为给韩国报仇,不惜重金收买了一个壮士,命他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袭击秦始皇,结果误击中副车,始皇帝才幸免于难。这是《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的。据说当时的副车数量可观,那么到底有多少呢?《史记》索引认为有三十六乘,这么多车子需要有一个头领统管,所以要设置副马都尉,但因“副马”二字不太好听,便改为“驸马都尉”。后来,大概嫌“都尉”二字叫着麻烦也去掉了,简称为“驸马”。 “驸马都尉”一职的职能在秦代就有了,但设置却是在汉朝,设立的原因就是始皇帝那次出巡遇险。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说:“驸马都尉,掌驸马,武帝初置。”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也说:“奉车、驸马、骑三都尉,并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驸马掌驸马,即驸马,非正驾车,皆为副马。”由此可见,驸马是皇帝近侍官的一种,应该是皇帝外出时的贴身随从。两汉时期,驸马都尉一职大多由宗室、外戚及公侯的子孙们担任,很少有公主的丈夫、皇帝的女婿领命。 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王女婿的身份被封为驸马都尉;西晋初年,杜预娶了晋宣帝司马懿的女儿安陆公主,王济娶了晋文帝司马昭的女儿常山公主,他们都被授予驸马都尉的官职。南北朝时期,凡是皇室公主的丈夫一律封为驸马都

最全的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表

最全的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表中国历史朝代 一、上古【三皇五帝】,存在争议。 三皇五帝年表 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在位110年 华胥氏 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前在位118年 女希氏约公元前7000年前在位130年 大庭氏 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陆氏 骊连氏 赫胥氏 尊卢氏 祝融氏 浑沌氏 昊英氏 有巢氏(迁巢湖)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朱襄氏 无怀氏

…… …… …… 少典 炎帝神农氏前3216年~前3077年在位120年 临魁(炎帝子)前3076年~前2997年在位80年 帝承前2996年~前2937年在位60年 帝明前2936年~前2888年在位49年 帝直前2887年~前2843年在位45年 帝来(厘) 前2842年~前2795年在位48年 帝裹(哀) 前2794年~前2753年在位42年 榆罔炎帝前2752年~前2698年在位55年 黄帝少典子前2697年~前2597年在位101年 少昊黄帝长子前2598年~前2525年在位74年 颛顼昌意子前2514年~前2437年在位78年 帝喾蟜极子前2436年~前2367年在位70年 帝挚帝喾长子前2366年~前2358年在位9 年 唐尧帝喾次子前2357年~前2286年在位72年 虞舜瞽叟长子前2285年~前2225年在位61年 二、有文字可考的朝代列表: 夏朝约前2070-1600年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首都遗址,有学者对此持有疑问。夏禹夏桀 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到殷)河南安阳(商朝也称殷朝)后迁朝歌河南淇县商汤商纣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周幽王 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6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秦三世嬴子婴 汉西汉前202-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孺子婴刘婴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

第1讲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备考指要】 1.从考点分布看,主要集中考查分封制、郡县制等内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2.掌握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影响,正确评价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3.宗法制与今天“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内在联系。 【自主学习】 考点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 ①王位世袭制:夏代禹传位于其子________,王位__________取代了__________。 ②行政管理制度:商代中央设有、卿士、卜、祝、史、等官职;地方封、。 2.西周分封制 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内容:分封________和人民。 (2)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先代贵族。 (3)瓦解:①原因:受封的_________势力日益强大,_________衰弱。 ②表现: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4)影响: 积极:①加强对_________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②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③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消极: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独立性,为春秋割据埋下隐患。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维护分封制形成的,解决贵族间在、财产、问题上的矛盾。 (2)内容:;大宗、小宗。 (3)特点:继承制。 (4)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________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考点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1)皇帝称号的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从“五帝”中取一个“帝’字,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从此,“________”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历代沿用。 (2)皇帝的权力:全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由皇帝控制。

高三历史常识:东汉宰相列表及简介

高三历史常识:东汉宰相列表及简介 对于东汉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东汉的每一位皇帝,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皇帝身边的助手。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 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东汉宰相列表及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东汉的那些名将。 高三历史常识:东汉宰相列表及简介1、东汉大司马列表《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公一人。掌水土事。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世祖即位,为大司马。建武二 十七年,改为太尉。”今据《后汉书》诸《帝纪》作此表,在位年数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计算。大司马《后汉书·孝光武帝纪上》载:“建武元年秋七月壬午,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序次爵位姓名籍贯在位年数在位时间皇帝东汉大司马(25年—51年)1舞阳忠侯吴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18年25年—44年汉光武帝《后汉书·孝献帝纪》载:“永汉元年九月乙酉,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董卓自为太尉。”此时大司马与太尉并存。序次爵位姓名籍贯在位年数在位时间皇帝东汉大司马(189年—198年)1襄贲侯刘虞东海郯(今山东郯城)4年189 年—193年汉献帝2无李傕北地(治今陕西高陵)[1]1年195年—196年汉献帝3无张杨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2年196年—198年汉献帝[1]李傕生于约公元160-170年,北地郡人,永和六年(141年)春,征西将军马贤为羌人击败身亡,东汉惊恐,将北地郡迁至冯翊(郡治高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东汉建 安十八年(213年),北地郡治富平县,在今陕西富平县。李傕出生时,北地郡治在今陕西高陵。[2]《彭城从亭里刘氏》作“以汉宣帝子楚孝王刘嚣为开派

秦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秦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秦朝历史是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秦朝统一了中国却是一个短命王朝。下面是有秦朝的开国皇帝,欢迎参阅。 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故又称赵政,汉族(当时称“华夏”),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名赢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终年49岁。葬于郦邑(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25里处)。 秦始皇,嬴姓,名政。因出生于赵国,又称赵政,秦庄襄王之子(另一说为吕不韦之子)。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秦王位由丞相吕不韦和宣太后的男宠毒专权。公元前238年亲政,毒乘

他外出之机,举兵叛乱,他一举粉碎叛乱,诛杀毒,幽禁太后。第二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后逼杀吕不韦,任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秦朝的的制度此后,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接著,嬴政采取李斯等人的策略,以重金收买关东六国权臣,离间其君臣关系,远交近攻,从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止的10年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赢政统一天下后,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幻想秦王朝的统治能延续千秋万代;国家的一切政务都由皇帝裁决,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随后,秦始皇废除了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以秦“半两”钱为流通货币,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

秦朝最后的皇帝是谁

秦朝最后的皇帝是谁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那么你知道秦朝最后的皇帝是谁吗?下面是有秦朝最后的皇帝资料,欢迎参阅。 秦朝最后的皇帝资料秦三世即秦王子婴(?~前206年),嬴姓秦氏,名子婴,或单名婴。性格隐忍软弱。在位仅46天。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子婴性格仁爱,有节制。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子婴继位。 子婴即位五天便设计谋杀赵高,并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史记》指赵高企图招引义军到咸阳及承诺杀死所有秦朝宗室,子婴得知就先下手把他杀死。刘邦进入关中,子婴向刘邦军投降,秦朝正式灭亡。不久,项羽率军抵达关中,便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 秦三世人物简介秦王子婴(?~公元前206年),姓嬴,名子婴,也说名婴,扶苏长子(有争议),秦始皇之嫡长孙。 他是秦帝国第三任皇帝,也是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世称“秦三世”。初称皇帝,后来改称“秦王”,在位46天,史称“秦子婴”。 子婴性格仁爱,有节制。秦二世胡亥被弑后。赵高迎立始皇帝嫡长孙子婴即皇帝位。 其后不久,子婴依赵高建议,废帝号,称秦王。

子婴即位五天后,赵高企图招引起义军到咸阳并承诺杀死全部秦朝宗室,子婴知道后先下手把他杀死,并诛杀赵高全家。 四十余日后,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后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刘邦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不久,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因无力抗争而撤退。项羽进入咸阳城后,立即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秦三世历史评价根据《史记》所述,贾谊认为子婴是使秦朝完全灭亡的人物。他在一篇论文中认为:只要子婴有“庸主之材”,加上中规中矩的辅佐,秦仍可保守关中地区。司马迁本人在《秦始皇本纪》亦对贾谊的论文表示赞同。东汉史家班固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秦二世死时,秦朝已不可救;子婴虽然无能为力,但杀死赵高的决定已证明他已尽力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应该予以同情和尊重:“吾读《秦纪》,至于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贾谊、司马迁曰:“向使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班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俗传秦始皇起罪恶,胡亥极,得其理矣。复责小子,云秦地可全,所谓不通时变者也。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吾读秦纪,至於子婴车裂赵高,未尝不健其决,怜其志。婴死生之义备矣。”

秦朝皇帝列表 芈月传里面的秦朝皇帝是谁-

秦朝皇帝列表芈月传里面的秦朝皇帝是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破蜀军于葭萌关。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18年,而且针对犀首并相六国。十一年、河南二省间丹江以北地区)大败于楚军,秦纳上郡,赢驷自称为王,东进攻魏。秦朝皇帝列表八年秦纳河西地。 嬴驷 ,诛杀卫鞅,开始亲政,以宗室多怨,继承孝公遗志,战国时秦国国君。五年以公孙衍为大良造,把当时掌握秦国军政大权、赵。 嬴驷在巩固既得权力之后,取河东的汾阳皮氏及焦曲沃。秦惠文王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扩大了疆域,改元为更元元年,执政,秦军攻魏。公元前325年,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诱使楚国绝齐,秦惠文王及时改变战略,即

秦惠文王,发动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得楚地汉中,阴行反间。公元前313年。三年行冠礼,于公元前316年。十三年自称为王。楚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孝公之子。魏国在秦军数次强大攻势之下。次年秦军乘胜攻魏。后元七年五国攻秦不胜而回、燕,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九年使司马错灭巴蜀,取魏蒲阳,被迫割让上郡15县给秦,诱使楚国冒险出兵。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即位后,用司马错之策攻蜀,十三年使魏章攻取楚汉中,十年任张仪为相。然后又设计激怒楚怀王,年十九即位,遣张仪自秦赴楚、独断专行的商鞅车裂而死。魏以河西地予秦,在丹阳初行钱,各个击破的策略,十年伐取义渠二十五城,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打退了六国的进攻,推行连横之策、韩,并灭其家。次年改元、韩军于修鱼。但西方的义渠又发兵袭破秦军于李帛、楚五国联合攻秦,为了巩固自己既得的权利和地位,

魏,实行分化瓦解,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胜利,秦国大良造公孙衍破魏军于雕阴秦惠文王。在东西夹攻之下,采用了张仪的连横之策。从此,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灭蜀。秦朝皇帝列表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秦朝制度

1.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蕲春县实验高中丁卫平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王朝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 分析历史材料和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讨论探究,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及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重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分析和影响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六王毕,四海一”(背景) 1、背景: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 2、过程: (1)公元前215年,派将军蒙恬率军北击,收回河套一带,修筑长城、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2)公元前214年,开凿灵渠,派兵征服南方百越,统一地区。使该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3)开辟“五尺道”,征服,使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 3、疆域四至 东至西至南至北至 4. 意义: (1)扩大了 (2)推动了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中央建制 1、皇帝制度确立: (1)秦王统一六国后,采用“”称号,自称“始皇帝”。“皇帝”成为我国历代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 (2)皇位世袭,并确立皇帝地位。 课堂探究: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有一天,秦始皇到梁山宫,从山上看见丞相车骑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始皇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了朕的话。” 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探究分析: (1)秦始皇为什么在乎丞相车骑的多少? (2)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2、中央实行的“三公九卿”制度 (1)“三公”指丞相(协助皇帝)、太尉(主管)、御史大夫(是丞相助手,负责)。 (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他们可以与三公一起以“”形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重要依据。 (3)作用:使各机构权力分开,互相牵制,保证了权力至高无上。 3、朝议制度 (1)参与人员: (2)议题: (3)作用: (二)地方建制 Ⅰ、了解郡县制 Ⅱ、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中华上下五千年皇帝顺序及略记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及略记 华夏族(黄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046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046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汉朝皇帝的排列顺序(不包括王莽建立的新朝) 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①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即公元前二五六年二月初八日。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性情豁达大度, 知人善任。公元前二一六年,时年三十一岁,为泗水亭长。公元前二○九年壬辰岁九月,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的大军打拉锯战,没有秦国主力和他的军队对阵之余,第一个攻进秦国的首都咸阳,灭了秦朝,被楚霸王项羽封为汉王.并以蜀地为基地,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文有张良,武有韩信,后方有萧何的辅助下,终于把项羽的军队包围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 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 项羽后,统一了中国。公元前二○六年乙未岁称帝于洛阳,建立汉王朝,自此中华帝国在地理上再次统一,为以后的强大建立了基础. 后迁都于长安(今西安市)在位十二年,卒于公元前一九五年丙午岁四月二十五日(甲辰日)。享年六十一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东,称长陵。妣吕雉,卒于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葬于长安咸阳县东陵。 ②汉惠帝刘盈,谥号孝惠帝,生于公元前二一一年。公元前一九四年丁未岁,年仅十七岁时登基,在位七年,卒于公元前一八八年癸丑岁,寿二十四岁。惠帝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安陵。 ③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生于公元前二〇二年,汉高祖刘邦第五子,薄姬生,公元前一九五年封代王。吕后死,周勃等杀少帝吕产,迎恒公为帝,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岁登基。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并减轻刑罚;励行节约,兴修水利,加速农业生产,加强中央集权;驻军北方,增强边境防御。汉朝由此趋向安定繁荣。在位二十三年,卒于前一五七年,享年四十六岁,葬于陕西省西安咸阳县,称霸陵。 ④汉景帝刘启,谥号孝景帝。生于公元前一八八年,公元前一五六年乙酉岁登基。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繁荣,国内殷富,府库充实;同时实行“削藩”,任周亚夫平“吴楚七国

汉代的政治制度

汉代的政治制度 西汉建国初,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汉初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的现象(《史记?平准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发展封建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地主政权能否维持并巩固下去的首要问题。对于西汉统治者来说,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事实时刻萦绕在他们的脑际。这种情况使他们不能不采取一些比较现实的措施。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开始,汉高祖颁发了一系列诏令,主要内容有:其一,组织军队复员。军队官兵复员为民,根据功绩大小,按照军功爵位的高低,赐给数量不等的土地。同时还规定,这些复员的官兵。愿留在关中者,免除十二年的徭役,回归原籍的,免除六年。这样,就使爵高位显的军官变成大地主,一般士兵也得到土地,成为自耕农,从事生产劳动。其二,赐军吏卒以爵位。凡军吏卒爵在大夫以下或无爵者,皆赐爵为大夫(第五级爵),位在大夫以上者,晋爵一级,爵在七大夫以下者,免除全家赋役;七大夫以上者,分给食邑。这一条诏令的作用,就是从政治、经济上扶持一批因军功而获得土地的地主。其三,招抚流亡。令战争期间流亡山泽不着户籍的人口,各归原籍,“复故爵田宅”。这使许多因秦末农民战争而丧失土地与爵位的地主和自耕农,重新获得土地和爵位,这对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四,释放奴婢。诏令规定:因饥饿而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以上是地主阶级适应农民战争后阶级关系发生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它一方面扶植了一大批军功地主,扩大了汉王朝的统冶基础,使封建统治秩序重新稳定下来,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使脱离生产的农民回到了土地上,占有少量土地,有了生产条件。这样,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生产的恢复。 政治、军事制度及法律 西汉初年,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地方行政机构,除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外,汉初还分封诸侯王,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郡县官制承袭秦代,封国官职仿照中央。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仍为乡、里。这样就恢复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统治机构。 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西汉建立了比秦朝更为完备的武装力量。在中央设立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作为守卫皇宫和京师的常备军。在地方,有经过训练的预备军,根据地区的具体条件,分别设材官(步兵)和骑士(骑兵),这些预备队皆由郡守和郡尉掌管。常备军和预备军的兵员,都由郡国征调来的“正卒”充任。

从秦朝开始,历代皇帝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为什么雍正却完成了

从秦朝开始,历代皇帝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为什么雍正却完成了 在清朝的西南地区,一直有不少势力强大的土司家族。他们虽然名义上臣服中原历代王朝,但是却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宛若大帝国中的一个个独立王国。这些土司往往掌握当地的军政大权,是管辖区域内的绝对主宰,一些更加剽悍的土司甚至对中央的号令都置若罔闻。 比如唐朝时广西的宁氏土司,仅因韦氏家族不愿与其通婚,就杀死了这家的所有直系男丁,而韦氏家族正是女皇武则天的亲家,这些被土司处死的男丁中,就包括当时大唐的国丈,唐中宗李显的岳父——韦玄贞。连皇帝的亲家都说杀就杀,足以显出土司们的飞扬跋扈。因此,清剿土司,将土司控制的西南地区直接划归中央统治,就成了历代王朝必做的大事。

古代的农耕社会_图 一、什么是改土归流?为什么要进行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就是指将土司制改为流官制,将统治权交由中央直接管辖。自秦朝以来,古代一直都是实行的郡县制,各省的官员都由中央政府选拔并任命,中央政府可以随时决定官员的去留日期和升降奖惩,这种将官员任免集于中央的做法抑制了地方势力的做大,维护一统。 而西南地区的土司制,恰恰就与这一原则完全相悖。在西南地区,土司世袭罔替,握有当地的军政大权,对于中央仅有定时缴纳赋税的义务,中央无权决定土司的任免和选拔。可以说,土司握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其和中央的关系与其说是符合郡县制,不如说是符合早已废除的分封

制。这些土司与周朝的诸侯一样,对于天子仅仅是效忠关系,他们宛若大帝国内滴水不进的封闭王国,是旧制度的最后残余。 土司制度与中央集权如此格格不入,因此土司一直是历代皇帝的眼中钉,但无奈西南贫瘠,山道险峻,又布满了瘴气毒虫,武力征伐实在是成本太高,因此历代帝王,只要土司们不明面上反抗中央,也就更多是听之任之。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了明朝。 中央集权制_图 二、明朝时的遗憾,未能完成的改土归流战争 明初,实行的本来也是土司制,但万历年间土司杨应龙的叛乱彻底吓坏了明朝政府。他们终于意识到土司制度的巨大弊端以及改土归流的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