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者的性格特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者的性格特征分析

【摘要】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成分,是一种与社会关联度最高的人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近些年来,我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频发,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主观方面来看,个体的性格因素起了关键作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就主体因素而言,培养公民良好性格是关键。为此,家庭、学校、社会应齐抓共管,达到培养公民良好性格的目的。

【关键词】个人;暴力犯罪;性格特征;认知;情感;意志

6.7厦门公交纵火案,6.22上海枪击案,

7.23广西东兴计生局杀人案,超市砍人等等,短短的几个月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频发。鉴于此,2013年7月25日公安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夏秋治安整治,严惩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对此类犯罪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

我们不禁要问,犯罪者如此残忍的行为,对别人生命的冷漠,对正义的伤害,对道德底线的突破,对自己人性、生命的不尊重,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Lombroso,1835—1909)认为:研究和理解犯罪之前,必须首先了解犯罪人。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发生的类似典型案件的犯罪人分析,认为导致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原因是主体不良因素与主体外不良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主体因素中性格起了决定作用。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等。关于性格的作用,东方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西方有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即“性格决定命运”。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者的诸多不良性格特征,是他们走上不归路的心理原因。现就其性格特征分析如下:

一、性格的认知特征表现为片面与偏狭

性格的认知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是人们认识外界事物,即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人们在接受外界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那么,人们面对成功与失败会表现出怎样的态度呢?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认为,人们干完任何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倾向于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即探讨成败归因问题。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成功或失败会作比较客观的思考和归因。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者的认知特征表现为片面、偏狭。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思维缺乏灵活性与变通性,心胸狭窄,多心、多疑。在成败归因的时候,认为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都是人家造成的,自己的失败、挫折不是自己的原因,都是人家、社会造成的。当他们的欲望不能满足,或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不是客观地分析、解剖自己,而是归罪于他人或社会的阻碍、不公,由此产生不满。如:首都机场爆炸案犯冀某某在机场引爆自制炸弹,缘于多年前在广东受到的治安队殴打;上海枪击案犯范某某最初杀人的原因是“因经济纠纷与同事发生矛盾”,返厂杀人的原因则是“进一步报复”;厦门公交车纵火案犯陈某某曾多次上访无果等等。纵观近来发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其触发的原因、采取的暴力手段等虽不一样。然而,从犯罪心理学角度分析,我们发现:他们的犯罪动机大多是报复。那么,他们的报复之心由何而来?追溯他们的人生经历,这些人要么遭遇过挫折和失败,要么与他人有积怨。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失败后,由于认知的片面、偏狭,加之在分析受挫原因时习惯外归因,往往将矛头指向外界。

二、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为冲动与仇恨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一贯心理特征,具体表现为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四个方面。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有的情绪强烈,不易于控制;有的则情绪微弱,易于控制。在情绪的稳定性方面,有人情绪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大;有人则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在情绪的持久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持续时间长;有的人则情绪持续时间短。在主导心境方面,有的人经常情绪饱满,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有的人则经常郁郁寡欢。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制造者大多出于报复泄愤而犯罪,犯罪类型属于典型的情绪型犯罪。这种人的情绪易燥、易怒,冲动性强。加之,他们性情孤僻,缺少与人交流,缺乏社会支持体系,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排遣而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而现实的挫折又使他们的不良情绪火上浇油。如:2010年长沙“7.30”爆炸案犯刘某某在遇到挫折和失败后,产生怨恨、愤怒等不良情绪,自己做生意不成功则认为是某人从中作梗,从而产生积怨。加之认为自己没有社会地位,没有财富,没有朋友,甚至没有家庭、爱情,于是,对自己前途悲观失望甚至绝望。这种极端冲动与仇恨的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往往出现侵害目标泛化,导致更多的无辜群众受到伤害。如:上海枪击案犯罪人范某某,疑因经济纠纷与同事产生矛盾,持械持枪打死多名同事,并为抢劫枪支打死一名哨兵,行凶过程中还打死一名无出租车执照的司机,造成严重了的人员伤亡。

三、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为薄弱与固执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方面。自觉性是指个体在行动前有明确的目的,并且在行动中能主动克服困难;与之相反的是盲从或独断专行。坚定性是指能采取一定的方法克服困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之相反的是执拗性和动摇性。果断性是指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辨别是非,迅速作出正确的决定;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或武断、冒失。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与之相反的是任性。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我对美国各监狱的16万名成年犯人做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所以

沦落到监狱中,有90%的人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自制,因此,未能把他们的精力用在积极有益的方面。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者大多耐受挫折的能力差,意志薄弱,不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欲望和情绪,易激惹,加之固执己见,不良的刺激或障碍就可能导致其激烈的攻击行为。如福建厦门公交车纵火案,案犯陈某某,一家三口住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破旧房子里,他很想改变自己的家庭状况,却始终无能为力;在外打工,挣不到钱;根据规定办理退养手续,相关部门迟迟不予办理等等。不如意的生活、失败的人生经历使他长期处于消极、颓废甚至绝望的状态中。2013年6月7日,已经失业3个月的陈陈某某拉着一个载有编织袋的手拉车离家,两小时后,他出现在厦门金山站快速公交车站的监控中,来回徘徊后,一辆快速公交车满载乘客驶来,他上了车,点燃了携带的汽油,公交车瞬间着火爆炸,造成47人死亡、34人因伤住院。破案后,警方定性案犯陈某某“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以上几个方面是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者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性格特征,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是他们违法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

要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实施社会和心理综合治理。培养公民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心态,树立健康、理性、平和、辩证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关于性格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故要培养一个人的性格,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如何创造一个融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实施恰当的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家庭;学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在学校,孩子经历了生理、心理上的不成熟到成熟,他们的心理素质在此阶段基本形成,作为学校、老师应该意识到对学生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的重要性。同时,应该净化网络环境、社区环境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对心灵环境的综合治理,让人们多一点平和心态,多一点达观心理,多一点“正向”价值观念,最终达到培养公民良好性格的目的。同时,政府应该努力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规则,限制公权对私权的侵犯;努力构建法治社会,维护司法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切实解决他们的一些合理诉求。从而减少诱发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客观诱因,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玫瑾.犯罪心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113.

[2]周明.如何避免“失意群体”走极端[N].文萃,2010-8-16.

[3]黄左.发改委专家称中国基尼系数超警戒线应按户征税[N].新京报,2010-8-24.

[4]沈晓君.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犯罪研究,2012.1.

[5]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狠[EB/OL].搜狐新闻,2013-07-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