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学选择食用油与人体健康资料

最新科学选择食用油与人体健康资料
最新科学选择食用油与人体健康资料

科学选择食用油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用油主要是甘油和各种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的混合物。生活中很多人习惯性的把油、盐、酱、醋放在同一个范畴之中,把“油” 当作一种调味品或者配料。因此,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食用油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食用油是人体吸收脂肪成分的主要渠道。人体每天所需的脂肪成分大部分来自于食用油。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均与油脂摄入状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油分为植物油(花生油、菜子油、玉米油等)和动物油(猪油、牛油、羊油等)两大类。这两种油最大的区别在于所含的脂肪酸不同:动物油(鱼油除外)含大量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椰子油、棕榈油除外)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

以前,动物类油脂在食用油的使用中占很大比例。但饱和脂肪酸(SFA摄入过多容易形成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动物类油脂退居二线,植物油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食用油。然而,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亚麻油、橄榄油等,它们和人体的健康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老百姓应如何科学的选择食用油,是接下来需要我们探讨的。

一、在了解如何科学的选择食用油之前,首先应掌握不同的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1、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食用油中的脂肪酸按其饱和度,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按所含碳碳双键的数目, 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1.1 饱和脂肪酸(SFA)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中,如猪油、羊油等。植物中的棕榈油、椰子油也属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特征十分明显,即在常温之下会凝固,呈脂状。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是导致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的主要原因,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1.2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根据双键个数的不同,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二种。食物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等,多不

饱和脂肪酸有亚油酸、亚麻酸等。人体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

1.2.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是以含油酸为代表的

3 -9系列不饱和脂肪酸。西方的“橄榄油”和我国的“山茶油”中,都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作为膳食脂肪酸中的一类,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其中的油酸较易在体内氧化被吸收,营养价值高。能降低人体内高血脂,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升高,又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会使体内胆固醇增高, 而高密度脂蛋白能降低胆固醇,高胆固醇和脂肪在体内过多沉积是诱发高血压、心脏病和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生活中适当的摄入橄榄油或者山茶油,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1.2.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是以大豆油、花生油、

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等所含的亚油酸为代表的3 -6 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以深海鱼油、亚麻油、紫苏油等所含a -亚麻酸为代表的3 -3 系列不饱和脂肪酸。

亚油酸是人体内不能合成又必需的一种脂肪酸。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中,3 -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研究发现,胆固醇必须与亚油酸结合后,才能在体内进行正常的运转和代谢。如果缺乏亚油酸,胆固醇就会与一些饱和脂肪酸结合,发生代谢障碍,在血管壁上沉积下来,逐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a -亚麻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体外摄取。亚麻油、紫苏油中3 -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a -亚麻酸具有抗血栓、抗过敏、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有利于体内脂肪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和肝细胞再生。人体一旦缺乏,即会引起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免疫力降低、健忘、疲劳、视力减退、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的发生。a -亚麻酸在体内可转化为DHA EPA等,婴幼儿、青少年如果缺乏亚麻酸,就

会影响其智力及视力正常发育。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在关于居民日常膳食中食用油营养结构方

面提出,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3 -3与3 -6的比值为1 : 4-6比较好。但多数

食用油中含有较多的3 -6系列的脂肪酸,缺少3 -3系列的脂肪酸,比例严重失衡。3-3与3 -6摄取比例不科学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功能损害、过敏性疾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发病因子。因此,膳食中的3-3与3 -6的摄取平衡对于防治现代生活习惯病至关重要。

二、食用油与健康。

1、了解常见的食用油

1.1花生油

花生油,色泽清亮透明,气味芬芳可口。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达80%以上,且易于消化吸收。此外,花生油中还含有磷脂、甾醇、维生素E、麦胚酚、胆碱等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成份。常吃花生油,不仅可以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还可改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花生油中的油酸可降低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而对有益胆固醇没有影响,是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食用油脂。

1.2大豆油大豆油一般色泽较深,有轻微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易产生泡沫。大豆油口感舒适度比不上花生油、葵花籽油,但亚油酸含量丰富,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和大豆磷脂,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而且,大豆油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也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食用油。

1.3菜籽油

菜籽油,深黄色或棕色,吸收率高达99%。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菜籽油是一种芥酸含量特别高的油,芥酸是否会引起心肌脂肪沉积和使心脏受损目前尚有争议,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应当注意少吃。

1.4玉米胚芽油

玉米胚芽油所含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总含量为86%,

其中亚油酸含量为53%。玉米胚芽油含有的亚油酸和谷胱肝肽,对癌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对改善视力、促进儿童骨骼发育有很好的作用;含有的维生素E,具有美容和延缓衰老的作用。玉米胚芽油中植物甾醇含量是其他食用油不能比拟的,具有直接、有效、快速降低胆固醇的功效。玉米油口感好,不易变质,因而深受人们欢迎。在欧美国家,玉米油是高级食用油,享有“健康油” 、“长寿油”的美称。

1.5 橄榄油

橄榄油胜产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膳食结构中的重要食用油品。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 、“植物油皇后”等。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能力强,消化吸收率高。单不饱和脂肪酸除能供给人体热能外,还能增加人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水平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从而能防止人体内胆固醇过量。因此,对于习惯摄食肉类食物而导致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摄入过多的人,选择橄榄油做食用油,便能有效的发挥其降血脂的功能,从而可以防止发生高血脂症、脂肪肝和保护心脏,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等富贵病的发生风险。

1.6 葵花籽油精炼葵花籽油清亮透明,呈青黄或淡黄色,气味芬芳纯正。不同品种的葵花籽提炼出来的油,成分差别较大。市面上常见到的有高亚油酸,低油酸和高油酸,低亚油酸的葵花籽油两种。为了不干扰体内3 -3与3 -6的比例,最好选择高油酸的那种。有研究指出,高油酸的葵花籽油能影响血液中的脂肪,降低LDL-C的水平,效果可媲美橄榄油。所以,葵花籽油也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1.7 亚麻油

亚麻油又被称作“陆地上的鱼油”。现代营养学对油脂的营养生理功能分析表明,其中的3 -3系列的a -亚麻酸是维系人类脑进化的生命核心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它是维系人体进化,保持身体健康的人体必须脂肪酸。在体内参与磷脂的合成、代谢、转化为人体必需的生命活性因子DHA口EPA a -亚麻酸具有很强的增长智力,保护视力,降低血脂、胆固醇,延缓衰老,抗过敏,抑制癌症的发生和转移的功效。然而,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体外摄取。人体一旦长期缺乏a -亚麻酸,将会导致脑器官、视觉器官的功能衰退和老年性痴呆症发生,并会引起高血压、癌症等现代病的发生率上升。目前,含3 -3系列脂肪酸的食用油是目前家庭中最缺乏的,这和它的认知度、高昂的价格有着直接的关系。

1.8 调和油

调和油主要是根据使用的需要,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油脂按比例调

配制成的食用油。我们生活中一些极为常见的调和油多半是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技术调和之后而成。虽然调和油的营养价值依原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大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且价格合理,比较适宜普通人家日常炒菜使用。但是一些价格异常偏低的劣质调和油也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有些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在调和油里添加的是低价油、劣质油。而且,目前大多数的调和油使用的原料是转基因的菜子和大豆,对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一直以来未有定论。因此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吃含转基因产品的食用油。

2、科学选择食用油

2.1定期更换食用油种类

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推荐,中国居民成人膳食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至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摄入比例应接近,三种脂肪酸比例大概在1:1:1左右。但在自然界没有任何一种植物油能够达到这个比例,要靠油脂企业合理调配不同品种的调和油,或是消费者搭配食用不同品种的油脂,才能保持脂肪摄入量的平衡。从这个角度讲,消费者吃油的品种应该尽可能多元化,不能“太专一” ,不要长期食用同一种食用油。因为各种油里脂肪酸的构成、胆固醇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均不相同,只有定期更换食用油种类,才能使营养吸收更为均衡。

2.2根据烹饪方法选择合适的食用油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问道:“到底哪种食用油最健康?”其实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因为,以上提到的食用油,不管是哪一种,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食用油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关键要看你如何使用他们。比如,被称为“陆地鱼油”的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十分的不耐高温,只适合凉拌;一般的热炒可用烟点相对较高的花生油、精练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等;在进行煎炸时,则考虑使用棕榈油、猪油等热稳定性较好的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大部分家庭里常备的食用油种类不超过2种。也就是说,更多的人在凉拌、热调、炒菜、

煎炸的时候选用的几乎是同一种油。而常备的两种食用油中又很少会有橄榄油和亚麻油。这会造成人体内脂肪酸的比例不平衡,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备几种食用油,以满足人体对不同油脂和烹饪方法的需求。

2.3根据身体情况选择食用油许多居民选择食用油受到了电视广告或者个人味觉喜好的影响较大。而家庭食用油的选择,最好是根据身体的健康状况来决定,不同的身体素质应该选择不一样的食用油品种。动物性食用油含饱和脂肪酸的量比较大,摄入过多会增加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假如家中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选择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橄榄油和山茶油;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比较适合孩子和老人来食用,对孩子智力和视力发育有良好的功效,在预防老年痴呆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食用油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油脂与人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正确的认识食用油的作用和影响,做到根据身体的情况和烹饪的方法科学的选用,做到用油“不专一”,合理科学膳食,才能充分发挥食用油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使人们拥有健康的体魄。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三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说课稿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预备”、“教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1、课程分析 本课让学生对水和食用油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学生将从多个侧面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本课在单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们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观看,去实验。为下面研究水和空气的对比做了专门好铺垫。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一些常见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他们的观看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不强。尽管学生通过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依照已有的生活体会明白了水和食用油的一样特点,但对它们本质的区别认识是模糊的。这些差不多上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锤炼、提高及澄清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得水和油相比,在颜色、气味、粘稠度、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淌、没有固定形状。 2、运用不同感官和实验的方法认真观看比较水和油;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情感态度。 【教学设计】 活动分析: 本课要紧进行五个活动。 一是利用感官直截了当观看比较水和食用油; 二是比较它们的浸润和液滴形状; 三是比较水和油的沉浮情形。 一、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桌子上老师给同学们预备了什么材料? 预设:试管,水,食用油,滴管,面巾纸,试管架。 师:这节课我们就比较水和食用油,关于水和油,同学们想想有哪些不同? 本环节达到的目的:1、认识实验用具。提高小孩们的学习爱好 2、引出本课的主题。(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 二、要紧活动 活动一、利用感官观看比较水和食用油 1.确定方法:比较水和食用油能够用哪些方法呢? 预设1:看,听,摸,闻,尝。 预设2:教师追问:尝的方法合适吗?什么缘故? 策略2:尝是不卫生的,不安全的。不合适。 2.确定记录的方式:维恩图。 3.观看活动。

正确选择食用油的知识

正确选择食用油 摘要:食用油是人体摄入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提供人体热能和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上,油脂类处于塔尖,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的油脂摄入量应为25克,但2006年的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每人每天的油脂摄入量约为40克,超标约60%,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食用油作为摄入油脂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如何正确地选择食用油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食用油正确选择 (一)常见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生活中我们常用的食用油主要有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构成的脂肪酸成分不同:动物油饱和程度高,而植物油不饱和程度高1。衡量油脂的营养价值和健康作用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脂肪酸的比例,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营养价值越高;二是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要符合人体所需摄入量2。动物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必需脂肪酸含量相对不足,而且动物油含有大量胆固醇,若摄入过多可能会引起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肥胖等慢性疾病。与之相比,植物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的量都比动物油高,特别是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而含豆固醇、谷固醇等“植物固醇”,这类植物固醇能阻止人体吸收胆固醇,对于控制血脂、预防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3。因此,从健康的角度讲,植物油优于动物油。在选择食用油时,尽量以植物油为主,少吃动物油,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心血管病患者,更要限制动物油脂的摄入量。 常用食用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食物中脂肪总量的百分比)表 1李莉颖.食用油与健康.[J]《绿色中国》.2007年第06期p18 2阎晓海.如何选择食用油.[N]《市场报》.2000年09月01日第六版 3曹展.食用油的4个提问.[J]《消费指南》.2008年12期p28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练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二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食用油和水的唯一区别是:食用油有颜色,水没有颜色。() 2. (2分)把水和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我们会发现水会浮在食用油上。() 3. (2分)水是一种液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 4. (2分)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落到玻璃上的雨滴才会成为一颗颗小水珠。() 5. (2分)胶头滴管取完了油以后接着取水。 6. (2分)胶头滴管用完了直接放到桌子上。 7. (2分)实验室里用剩下的液体倒回原来的瓶子里。 8. (2分)水和食用油都是没有固定形态,会流动的液体。 9. (2分)用鼻子闻,我们会发现水没有气味,食用油有香味。 10. (2分)闻液体的气味,应该把盛液体的瓶子放到鼻子附近,用手轻轻在瓶口煽动,辨别气味。 二、综合题 (共3题;共9分) 11. (2分)水和食用油的共同点是()

A . 都是固体 B . 都是液体 C . 都是气体 12. (2分)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油和水重量间的关系是()。 A . 油比水重 B . 油比水轻 C . 一样重 13. (5分)比较食用油和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9分) 11-1、 12-1、

运动人体科学进展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 --以抗阻练习为主线 摘要: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广大高校开展,各大高校也是研究运动人体科学的主要阵地,自1998年正式确立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迅速,从各个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主要以体育训练中的抗阻练习为主线,介绍一下抗阻练习在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中的研究成果,主要以运动人体显微形态学方面的部分方向为主,谈谈抗阻练习与它们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抗阻练习对人体的骨、自主神经功能、肥胖和糖尿病的影响。关键词:抗阻练习;骨密度;自主神经功能;肥胖;糖尿病 1前沿 在科学发展的长河中,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分支学科,既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操作性功能,它从运动机体各层次和层次间的相互关系探索生命的奥秘,揭示运动状态下机体变化规律。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研究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对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能更好地促进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深化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改革指明方向。运动人体科学是集医学、体育学和生物学等相关联的学科为一体的学科,主要从人体科学、运动科学的角度出发,培养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研究、运动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我国运动人体科学的历史沿革 研究运动人体科学就得先清楚它的概念,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临床医学基础、中医基础、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3]。它是经过专家酝酿,讨论后于 1997 年在原学科专业目录基础上概括拓宽而形成的专业,于 1998 年由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招生目录之中,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已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一套完整的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这方面的专家人才。 提到运动人体科学这个专业的起源,从体育学和非体育学方面都有它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在发展初期是在医学院校开设的学习专业,体育学、生物学等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反思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作为教师,“知识的超市”需要我们备课,“生命的狂欢”需要我们备学生。 水和空气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两种物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同时也是液体和气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和空气的认知经验,比如水的作用,水的颜色、触感等,这些知识是从生活经验中得到的,是富有趣味的,同时也是零散的。 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对水和空气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总结水和空气有的相同和不同点,了解液体和气体的基本特征。通过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问题——猜测——验证——结论——应用”五个环节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习惯。以达到高效课堂的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水和空气”单元共7课。前四节课探究水,五六节探究空气,第七节课总结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总结提升。通过《水》、《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比较水的多少》四节课从水的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逐步实现认知经验向科学概念的过渡。 本课通过水和食用油的对比探究,学生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等)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以达到高效课堂的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物体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操作但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对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并且能够通过一般的感官观察到水和食用油的一些特点。但部分深层的特点的观察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这些都是要在本节课及今后的教学中予以培养、锻炼及提高。让学生身动、心动、行动,肯学、想学、学会。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教学从学情开始,根据“学情”做出决策,设置环节。经过对学情的把握,将第一个活动过程简化。直接利用看、闻、摸等感官,观察与比较水和食用油,引入生活中品尝食用油的经验(科学实验中不采用尝的方法,故而只引入生活经验,并强调科学实验的安全),完

十大食用油点评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学专家范志红点评十大食用油:茶籽油最健康环保 2011-10-05 11:42:32|分类:营养健康|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学专家范志红点评十大食用油:茶籽油最健康环保 2011-1-12 10:38:06 来源:新浪网作者:admin 人体包含6大营养物质,其中必需脂肪酸总量的70%来自人们膳食结构中的食用油,因此选择好的食用油对健康是大有好处的。一般来说,选择食用油,要少吃动物油,提倡吃植物油。而市面上植物油又是林林总总,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学专家范志红,请她为广大网友逐一点评十大常见食用油。 1、大豆油,小心转基因 大豆油中以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含有少量α-亚麻酸,维生素E较为丰富,淡黄色来自于少量的胡萝卜素。亚油酸对减少心脏病风险作用有限,但α-亚麻酸较为有益。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亚麻酸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不过,由于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亚麻酸尤其怕热,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十分有害。用大豆油做菜并不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大豆油全部是溶剂浸出法制造,精炼后维生素E损失比较大。而且进口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转基因产品。购买时要瞪大眼睛看看,凡是没有写着“不含转基因成分”的大豆油都是转基因产品。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炖煮菜用它挺合适,炒菜的话尽量别冒烟。 2、棕榈油,最便宜的油 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国际市场上价格最便宜的烹调油。棕榈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为40%,含饱和脂肪酸为44%。两者均衡,这在植物油中不多见。棕榈油为深橙黄色,除了维生素E之外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之一。由于饱和程度高,它的耐热性相当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少,是其它植物油不能取代的优点。故而,棕榈油被用在各种煎炸食品当中,包括方便面和炸薯片。它可以分离出熔点高的硬棕榈油,可用来替代黄油制作各种点心。煎炸会破坏其中的大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故用棕榈油制作的食品并无提供维生素E的价值。同时,由于含有太多的16碳饱和脂肪酸,而这种脂肪酸容易升高血脂,日本反对使用这种油脂,很多人对它的健康作用心怀疑虑。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如果你实在放不开煎炸食品的美味,就用棕榈油来炸吧。 3、花生油,就怕黄曲霉毒素 花生油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大概是3:4:3的样子。其中所含的油酸,也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大概是茶籽油的一半数量。它富含维生素E,风味好,耐热性也不错,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在不增加总脂肪的前提下,把牛油、黄油等换成花生油,对预防心脏病危险是有益的。

人体科学结业论文

姓名:李亮亮 学号:2012213917 院系:物理学院

人体健康与疾病 摘要:随着社会越来越快的发展,一方面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另一方面快节奏的生活,越来越大的竞争给予人们越来越多的压力。这都导致了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面临了更多多种多样的疾病的威胁。因此我们要了解身体健康和疾病是什么,如何去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对于人体健康与疾病本身含义的考察不难发现,人体的健康实际上意味着人体正常生存状态的维持;相反,人体对的疾病则意味着人体正常组织状态的破坏。我简单的谈了几个关于人体健康和所相关的疾病,如:生理系统方面的、身体内物质元素方面的、心理因素方面的。 关键词:疾病、健康、身体因素、心理因素 正文: 我们每个人都很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的身体健康与我们人体的各个部分是否正常、良好息息相关。当初选修人体科学这门课,就是希望能够对我们的人体有更多的了解,人体的奥秘像苍穹一样广阔,人类已经对人体有了诸多的了解,不过仍有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并不觉得生病有什么,但一到身体的某些机能发生病变的时候就会觉得身体健康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了解和掌握我们的身体状况,才能更好的保持身体健康良好,预防疾病。 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人体研究最基本内容之一。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疾病?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存在着许多争论。对健康最具有权威的定义还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对于疾病的争论也同样如此,目前对于疾病的定义不下几十种,但没有一种能概括疾病的本质而得到人们的公认,在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上,中医学倒独具特色。按中医学的观点,疾病是人体阴阳双方协调统一关系的破坏。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而且一个人也正是处于不断的健康与矛盾运动中。① 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1.药物疗法,它是临床中使用最多的治疗方法。2.手术疗法,也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它的适应范围主要是器质性病变,如组织器官的损伤修补,组织增生的切除等。3. 针灸按摩疗法,主要是作用于人体信息层次的治疗方法。4.心理(精神)疗法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精神层次的一种治疗法①。 人体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每天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人体生理系统可分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不同生理系统分别完成不同的生理过程。例如,心脏是循环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但同时心脏

19种食用油的调查报告doc

19种食用油的调查报告 食用油也称为“食油”,是指在制作食品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或者植物油脂。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19种食用油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 站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前,看着各种品类的食用油,也许我们知道它们的名字: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油、核桃油……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一头雾水,搞不清有什么区别。 于是,三思之后,往往仍茫然而随意地选一种,把问号留在心里。现在,就让Hers变身解惑帮手,并邀请10位女性读者,悬挂出自己制作美食的油瓶,由营养专家贴心解析。哪种油低脂清淡?哪种油排毒降压?哪种油香味浓郁?哪种油适合煎炒烹炸?……得出答案之后,或许我们再也不用在货架前束手无策喽! 那些时常困扰我们的油惑 Q油里面既有好脂肪,也有坏脂肪吧?怎么“趋好避坏”呢? 傅国翔:其实,只要是天然的食物就没有所谓的好坏,只有食用方法的对错。现今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亚麻酸(Omega-3)和亚油酸(Omega-6)在体内严重失衡,形成1:25的比例(最佳比例1:4),这是许多人出现亚健康与患慢性疾病的根源。建议多补充亚麻酸含量高的优质食用油,如

亚麻籽油,以协助体内的脂肪酸平衡。现在很多人出外就餐,因此摄取到“植物奶油、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坏脂肪的几率大大增加,它们可不是“来自大自然的食物”。氢化油与植物奶油为纯人工制造,可以说是地道的坏脂肪,摄取过多会引起心血管疾病或是癌症。在购买包装食品时一定要注意阅读标签,避免购买含有氢化油与植物奶油的产品。 Q我觉得自己很胖,所以,我想每天吃白水煮青菜,这种无油食谱是不是更能健康瘦身? 傅国翔:油脂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同为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对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饮食中是不可以没有油脂的。相信有许多女性都很关心自身的皮肤状况,常常会补充维生素E来保养皮肤。如果饮食中没有摄取任何油脂的话,吃再多的维生素E身体也无法吸收,因为需要油脂来吸收脂溶性维生素。油脂也是体内生成各类激素所需的重要原料之一,如果体内没有足够的油脂来制造激素,很容易产生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其实只要吃对了油,吃对了量,“吃油减肥”绝对是有可能的。 Q既然每种油的健康成分都有好处,可不可以混合在一起食用? 傅国翔:没错。在市面上不难看到销售调和油的,但是品质参差不齐,消费者不管从标签上或是口感上,都很难了解到每种油中所含成分的比例。所以在家自行制作调和油是

正确选择食用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41410506.html, 正确选择食用油 作者:徐丹包宇俊 来源:《商情》2009年第08期 【摘要】食用油也就是脂肪,是人类生存必需的三大产热营养素之一,在合理的膳食 中,20-30%能量都是由脂肪来供给的,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专 家建议成年人食用油摄入量应控制在25克左右/人/天,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人均用油在44-65克/人/天,食用油的量普遍偏高,所以如何正确选择食用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问题。 【关键词】正确选择食用油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80%的家庭长期使用同一种类别的食用油,如猪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或其它植物油。在这样传统的饮食习惯下,导致我国居民的脂肪、胆固醇摄入量普遍偏高,而各种脂肪酸和微量营养元素的摄入量却严重不足,超重、肥胖人群正在逐渐增多,人体健康存在隐患。 许多家庭主妇把食用油当作一种调味品来看,因此习惯根据口味来选择食用油,“香”成了人们评价食用油的重要标准。而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根据“香不香”来评价食用油的好坏是大错特错。在日常生活中只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而忽视了科学的食用油选择,是对全家健康的极端不负责,无异于全家人向疾病“靠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择合理的食用油。 一、清楚认识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 对于青少年来说,现在的青少年有部分群体挑食、偏食,长期这样很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身材消瘦。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由于家长偏爱孩子,补充了过量的营养,或由于缺乏营养知识没有对食物进行合理的营养搭配,而造成孩子肥胖,引发各种疾病。两种情况都会造成营养失衡,带来不良后果。 对于中年男女来说,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长期缺少运动,造成身体的新陈代谢不佳,如果平常生活中不注重营养均衡就会给各种疾病可乘之机。而且中年也是最容易发胖的年龄阶段,饮食更要注意调节平衡,增强体质,否则在步入更年期后身体会发生多种顽固疾病。

科学选择食用油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科学选择食用油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食用油,发挥食用油对健康的有益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众多食物元素中,油对健康的影响最大,亦是最令人费解的,原因是一些油能够预防疾病,一些却能导致疾病。目前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脂肪中,约50%来自食用油脂,中国营养学会提倡人们每天进食约25?30g的优质食用油[1]。每克油可产生热量9kca1 ,油不仅是机体重要的产能物质,同时提供了人体必需而又无法自身合成的脂肪酸(如亚油酸、 a -亚麻酸),而且还提供了脂溶性维生素,人体缺少这些物质将会产生多种疾病从而危害身体健康。油脂又属于高能量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食用油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存在的营养问题 [2] 。 1 食用油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1.1食用油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 1.1.1食用油是供给人体所需脂肪的重要膳食成份,是人体生命活动重要的组成成分和能源物质之一。日常饮食中,粮谷、蔬菜、鱼、肉等食物虽然都含有脂肪,但远不能满足人体需求,必须添加食用油进行烹调佐食。 1.1.2不同品种的食用油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构成它们的脂肪酸

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它带来了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元素,这是我们自身不能合成的一些营养物质。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是构成人体细胞膜和线粒体的重要成分,还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前提并参与体内胆固醇代谢,此外,必需脂肪酸还参与人体精子形成,维持正常的视力[8] 。它们对人体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阻碍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 1.1.3食用油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必须溶解在食用油中,才能被人体很好的吸收利用,许多天然的食用油脂,如动物肝脏脂肪含丰富的维生素A,麦胚油富含维生素E,膳食缺乏脂肪时,会引起体内脂溶性维生素不足或缺乏[3] 。 1.2 食用油对人体健康的消极作用食用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双键的存在可出现顺反异构体,天然的不饱和脂肪酸几乎都是以不稳定的顺式异构体形式存在。反式脂肪酸不是天然产物,它是氢化脂肪产生的,如人造奶油、人造黄油中就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摄食过多时可使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下降,从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几率[4]。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饱和脂肪酸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膳食中摄入饱和脂肪酸越多,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越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就越高,几乎没有例外。长期过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会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上升和抗氧化酶活性下

营养专家教你正确吃油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学专家范志红,请她为广大网友逐一点评十大常见食用油。 1、大豆油,小心转基因 大豆油中以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含有少量α-亚麻酸,维生素E较为丰富,淡黄色来自于少量的胡萝卜素。亚油酸对减少心脏病风险作用有限,但α-亚麻酸较为有益。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亚麻酸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不过,由于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亚麻酸尤其怕热,煎炸或反复受热之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十分有害。用大豆油做菜并不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大豆油全部是溶剂浸出法制造,精炼后维生素E损失比较大。而且进口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转基因产品。购买时要瞪大眼睛看看,凡是没有写着“不含转基因成分”的大豆油都是转基因产品。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炖煮菜用它挺合适,炒菜的话尽量别冒烟。 2、棕榈油,最便宜的油 仅次于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国际市场上价格最便宜的烹调油。棕榈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为40%,含饱和脂肪酸为44%。两者均衡,这在植物油中不多见。棕榈油为深橙黄色,除了维生素E之外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最丰富的天然来源之一。由于饱和程度高,它的耐热性相当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少,是其它植物油不能取代的优点。故而,棕榈油被用在各种煎炸食品当中,包括方便面和炸薯片。它可以分离出熔点高的硬棕榈油,可用来替代黄油制作各种点心。煎炸会破坏其中的大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故用棕榈油制作的食品并无提供维生素E的价值。同时,由于含有太多的16碳饱和脂肪酸,而这种脂肪酸容易升高血脂,日本反对使用这种油脂,很多人对它的健康作用心怀疑虑。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如果你实在放不开煎炸食品的美味,就用棕榈油来炸吧。 3、花生油,就怕黄曲霉毒素 花生油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大概是3:4:3的样子。其中所含的油酸,也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大概是茶籽油的一半数量。它富含维生素E,风味好,耐热性也不错,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在不增加总脂肪的前提下,把牛油、黄油等换成花生油,对预防心脏病危险是有益的。不过,在医学实验当中,真正起到降低血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效果的还是花生蛋白质和其中的大量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而不是花生里面的油脂。买花生油要优先选压榨油,还要选优质产品,因为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特别容易溶于油脂,毒素量务必要低于国家标准。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最家常也最美味的炒菜油。 4、橄榄油,小心有掺假 是名声最好的油脂。含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有70%以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LDL),升高其中的“好胆固醇”(HDL),所以特别受到世界人民的赞誉。由于它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耐热性比大豆油更好,氧化危险也比较小。所以,它并不像某些人形容的那样完全不能加热。橄榄油用来凉拌固然清香可口,用来炒菜炖菜也完全没有问题。同时,橄榄油还广泛用于各种化妆品和护肤品

食用油怎么选

食用油怎么选 在日常饮食中,食用油是我们天天都要用到的食品,无论是 炒菜,凉拌还是炖煮,食用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如今市 面上的食用油从种类到品牌多到数不胜数,如何在玲琅满目价格 不一的食用油中挑选到健康好油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挑 选食用油的小技巧。 食用油不是等级越高越好? 在超市和粮油店购买的食用油,包装上通常标有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这些等级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等级 越高的油品质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食用油的等级是根据精炼 程度来制订的,也就是说食用油的精炼程度越高等级就越高。 经过充分精炼后的食用油,一二级食用油中的有害物质有所降低,不过它们的营养成分也有些损失,比如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等,这种级别的食用油纯度高,杂质少,具有无味,色浅,炒菜油烟 少等特点,一般适用于较高温度的烹饪,比如爆炒,煎炸等。与 一二级食用油相比,三四级食用油油精炼程度低,营养物质保留 得比较好,同时还保留了原料原本的风味。但由于其精炼程度低,所以油质色泽偏深,油烟大,杂质比较多,所以比较适合中低温 度的烹饪。 包装上分辨食用油的优劣 1、看配料表原材料的标注。 食用油配料表主要看其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根据相关规定,转基因食品应在标签,说明书上进行明显、醒目的标示。因为转 基因食品尚未证实对人体没有危害,所以在选购食用油的时候我 们一定要选择非转基因的食用油。 2、看加工工艺的标注。 食用油的加工工艺一般分为两种:压榨和浸出。其中压榨工艺的 成本更高,它使原料中的营养物质保留得更充分,有害物质产生 的更少;浸出工艺的成本低,它在制作过程中高温处理很容易产

生有害物质,所以选购时建议选择压榨工艺的食用油,一般情况下,市面上压榨工艺的食用油要比浸出工艺食用油价格高。 3、看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会标识每100克食用油中所含有多少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等数据,这里我们重点看两组数据即可,一组是脂肪和维生素E含量,这两个含量越高,说明有的营养成分好,品质越高,另一组是看胆固醇和钠含量,这两个含量一定要为零,如果不是,则品质不好,同时不建议年纪大的人食用。 不同的食用油有不同的烹饪方法 不同的食用油有不同的特点和烹饪方法,比如大豆油营养均衡,适合炖菜;花生油耐高温,适合煎炸;橄榄油味道香,适合凉拌和炒菜;茶籽油脂肪含量接近母乳,适合小朋友;菜籽油好消化,适合病号。 日常炒菜适合的食用油: 花生油,菜籽油,茶籽油,大豆油,玉米油。 日常凉拌适合的食用油: 橄榄油,芝麻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日常油炸、烘焙适合的食用油:黄油,牛油,猪油,棕榈油,椰子油。 小小的建议 1、不同类型的食用油它们的脂肪酸种类不一样,所以建议换着吃。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居民每日食用25-35克食用油,每日食用这个用量油比较健康。 3、无论用什么油,尽量降低烹饪的温度,减少烹饪时间。 食用油选购技巧总结:配料表中原料为非转基因+加工工艺为压榨+营养成分表中维生素和脂肪含量越高越好,反之,出现原料为转基因,加工为浸出工艺和胆固醇及钠含量高的3种食用油转身就走,不建议购买。

哪种食用油最好

哪种食用油最好 食用油是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选择食用油,目前市面上的食用油很多,品牌繁杂,我们只从通过品牌的名气选择食用油,其实食用油可以通过很多步骤进行判断,这样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物油并不是最贵的食物,油是最好的。那么,哪种食物油最好? 1、大豆油,警惕转基因 大豆油中亚油酸含量丰富(但其对减少心脏风险的作用有限),少量α-亚麻酸,维生素E较为丰富,淡黄色来自于少量的胡萝卜素。 经过实验证实:高胆固醇、高血压和血管栓塞易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亚麻酸有利于减少高血压和血管栓塞。 但大豆油经煎炸或反复受热后易氧化聚合,对健康有危害。 而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所以大豆油做菜对心脏保护作用有限。而购买进口大豆油就要小心了,凡未表明“不含转基因成分”的大豆油都是转基因产品。 推荐指数:★★ 点评:炖煮菜用大豆油挺合适。 2、棕榈油,最便宜的油 棕榈油被称为继大豆油后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国际市场最便宜的烹调用油。 棕榈油含均衡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酯。50%的饱和脂肪酸,

40%的单不饱和脂肪酸;10%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 棕榈油饱和程度高,拥有其他植物油不可取代的优点:耐热性较好,受热后氧化聚合少。所以各类煎炸食品多用棕榈油,但大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会在煎炸过程中被破坏,同时,其含有太多的棕榈酸(也叫16碳饱和脂肪酸),日本反对使用此油,而这种脂肪酸易升高血脂,大多数人对其健康度存在怀疑。 推荐指数:★★ 3、花生油,就怕黄曲霉毒素 花生油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大概是3:4:3。 其油酸,也就是单不饱和脂肪酸,达到茶籽油的一半,耐热性也不错,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在不增加总脂肪的前提下,把牛油、黄油等换成花生油,对预防心脏病危险是有益的。不过,真正降低血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效果的还是花生蛋白质和其中的大量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并非花生里面的油脂。 若是消费花生油要就优先选压榨油,因为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特易溶于油脂,毒素量务必要低于国家标准。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最家常也最美味的炒菜油。

科学饮食——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七种食用油

科学饮食——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七种食用油 目前,常见的食用油多数为植物油,包括橄榄油、大豆油、粟米油、花生油、棕榈油、芥花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米糠油、葡萄籽油等。动物油则包括猪油、牛油、奶油、鱼肝油等。橄榄油似乎是人们固定用来烹调的首选,但是似乎各种类型的食用油看起来又都差不多,到底哪一种食用油更适合用来煎、炒、烘焙或是凉拌呢?这要综合健康和味道来考虑。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7种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食用油: 橄榄油 橄榄油是从刚成熟或熟透的油橄榄鲜果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果汁,味道清香,颜色黄中透绿,炒菜的时候有一种蔬果香味,并且不会破坏蔬菜的颜色。 相比起炒菜,橄榄油更适合用作沙拉酱料。 橄榄油富含单一不饱和油脂,可以降低胆固醇和预防癌症的植物素,以及抗氧化剂,保质期比一般食用油长;可以冷冻(冷冻情况下仍旧可以保存原有的营养)。食用橄榄油也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危险。根据美国《临床心脏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使用橄榄油患冠心病的机率可以减少50%。 橄榄油在受热时会失去原有的味道,这是因为高温加热会蒸发掉一些醇类和脂类。另外,长期食用橄榄油,会对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进而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食用方法: 橄榄油是地中海沿岸国家最常用的食用油,比如意大利面中,橄榄油就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原料。由于初榨橄榄油在高温下会产生一种怪味,一般适合用来做沙拉酱料,精炼橄榄油可用于煎炸食品,此外橄榄油也用于制作蛋糕等食品。 大豆油 大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物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食用大豆可以调节血糖、降低血压、也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还可以延缓衰老,所以向来被人们所喜爱。大豆油作为一种从大豆中提炼出来的植物油,也许是爱屋及乌的缘故,人们对它也钟爱有加。 大豆豆浆也是喜爱健康食品的现代都市人的最爱。 同其它植物油一样,大豆油不含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卵磷脂,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另外,人体对大豆油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8%。 在加工的过程中,大豆油要被氢化以增加它的保质期,在这个过程中,不健康的反式脂肪酸的产生会增加食用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患心脏病的风

品牌食用油价格比较(自编)

品牌食用油分析一、中国十大食用油品牌: 1金龙鱼益海嘉里集团 2福临门中国粮油食品集团 3鲁花山东鲁花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4多力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葵花油)5盛洲厦门中盛粮油 6汇福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7海狮上海粮油海狮油脂 8民康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 9红蜻蜓重庆市油脂公司 10鹰唛中山市鹰唛食品 二、中国玉米油十大品牌 1长寿花邹平三星油脂公司 2西王山东西王沙握拉油脂有限公司 3金龙鱼益海嘉里集团 4福临门中国粮油食品集团 5融氏上海融氏企业有限公司 6海狮上海粮油海狮油脂 7道道全湖南巴陵油脂有限公司 8鹰唛中山市鹰唛食品

9大满贯金光食品(宁波)有限公司10优沃吉林正望油脂有限公司 三、中国花生油品牌 1金龙鱼益海嘉里集团 2福临门中国粮油食品集团 3鲁花山东鲁花粮油集团有限公司4龙大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5喜燕青岛天翔集团 5星河河南星河油脂有限公司 四、橄榄油品牌 1多力橄榄油上海 2欧蕾LAMASIA 西班牙 3品利-亿芭利西班牙 4阿格力斯ARGOLIS 希腊 5阿茜娅青岛 6欧利维亚意大利 7鲁花山东 8田园乐-优尼雅希腊 9金色橄榄油地中海

国内品牌分析益海嘉里集团:

(网络报价) 金龙鱼一级特香花生油5L 4桶/件160元 金龙鱼一级特香花生油4.5L 4桶/件150元 金龙鱼一级特香花生油2.5L 6桶/件100元 金龙鱼一级特香花生油1.8L 6桶/件92元 金龙鱼一级特香花生油1.5L 8桶/件110元 金龙鱼一级特香花生油900ml 15桶/件120元金龙鱼1:1:1调和油5L 4桶/件110元 金龙鱼1:1:1调和油4.5L 4桶/件100元 金龙鱼1:1:1调和油2.5L 6桶/件100元 金龙鱼1:1:1调和油1.8L 6桶/件60元 金龙鱼1:1:1调和油1.5L 8桶/件48元 金龙鱼1:1:1调和油900ml 15桶/件80元 金龙鱼阳光葵花籽油5L 4桶/件100元 金龙鱼阳光葵花籽油4.5L 4桶/件88元 金龙鱼阳光葵花籽油2.5L 6桶/件80元 金龙鱼阳光葵花籽油1.8L 6桶/件60元 金龙鱼阳光葵花籽油1.5L 8桶/件56元 金龙鱼阳光葵花籽油900ml 15桶/件60元

正确的食用油吃法

正确的食用油吃法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李志伟教授对食用油的宝贵建议——一样要均衡。 一日三餐食用油的选择至关重要,有非常大的学问。营养学家经过对中国居民膳食结构的研究分析发现,中国人长期、大量的食用单一油种的习惯,并非健康之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欧美国家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居民食用油的消费选择早已开始向均衡合理的健康膳食方向发展。 怎么样吃油远离癌? “油”是人们每日必吃的食物,因此它的用法是否可行是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使用不当,日积月累可能引发癌症。日前,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针对人们在饮食生活中对食用油方面容易造成的一些误区提出了建议。 误区一:高温炒菜 很多人喜欢用高温爆炒,油冒烟了才炒,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高温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陈设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建议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不要等到油冒烟,就是热锅冷油。 误区二:不吃动物油 一味支持植物油,不吃动物园,影响人体健康,在一定剂量下,动物油对人体是有益的。 误区三:长期只吃一种油 长期单吃一种油,一般家庭在炒菜时也做不到炒什么菜用什么油,但我们建议最好还是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或者一段时间换用一种油,使营养均衡,因为很少有一种油可以解决所需的油脂营养问题。 误区四:血脂不正常的人群或体重不正常的人群,用油不区分 不根据人体健康情况用油,对于血脂不正常或者体重不正常的特殊人群来说,我们更强的的是选择植物油中的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在用油的量上,也要有所控制。血脂,体重正常的人总用油量应控制在每天不超过25g,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基本各占一半。而老年人、血脂异常人群,肥胖人群,肥胖相关疾病人群或者有肥胖家族史的人群,每天每人的用量要更低,深圳要降低于20g。 老油条家用榨油机可榨10多种油料,高端机型最多可以榨8种油料,智能程序根据每种油料的含水量、膨化出油温度、硬度、形状等特征,自动调节,精准控温,恒温压榨轻松搞定,实现家用榨油机全自动化。满足您的家庭健康吃油,平衡营养的需求。

小学科学三年级《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比较水和油,知道它们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2、运用不同感官仔细观察,比较水和油,学会用图表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3、培养学生注重事实、细致地观察、尊重他人、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具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感观比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图表的方式记录比较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交流。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 活动一材料:2个烧杯(一杯水,一杯食用油)、2根木棒、科学记录纸1张、1块玻璃、1张报纸、2支滴管、 教师:(油和水各一瓶预备)形状不同的容器3样、天平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两杯液体,这杯是水,这杯是食用油,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它们吗?板书课题: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二、用感官观察水和油 1、说说观察方法 生1:看一看生2:听一听 生3:摸一摸师:老师建议大家摸完后赶紧用纸巾把手擦干净。 生4:闻一闻生5:尝一尝 师:这液体不干净的,你敢尝吗? 生:不敢了。 师这就对了,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不提倡用尝的方法,这样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2、用感官直接观察水和食用油 师:原来有那么多方法可以比较水和油,假如把这样的一杯水和一杯油放在你们的桌上,你们能快速把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都找出来吗? 生:能 师:那就请各组上来领取材料开始观察吧!比一比哪组发现的特点多。 小组观察比较。

3、交流 师:通过我们细致的观察,一定有不少新发现了吧!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师板书在维恩图中) 三、观察、比较不同的液滴 1、导:刚才,我们进行的是一杯水和一杯油的比较,如果从它们中各取一滴分别滴在报纸上或者玻璃上,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你们想知道吗? 2、设计活动方案 师:要想找到水滴和油滴的不同,我们还需要先用这个(出示滴管)取出液滴。师:这个叫什么? 生:不知道 师:这叫滴管(使用滴管时首先要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滴管中部,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上部,再把它浸入液体中慢慢放开,液体就跑到滴管中了,要滴液体时只需轻轻挤压,像这样,不可以太用力哟!) 师:你会用滴管了吗? 生:会了。 师:为了更准确地比出水滴和油滴的不同,我们滴液滴时还要注意什么呢?(1)生:要让水和油一起滴 师:一起滴在什么地方?是不是水滴在纸上,油滴在玻璃上? 生:不是,要一起滴在同一个物体上。(同时滴在同一物体上) 师:你们考虑得很对,呆会儿两位同学可以把水和油同时滴在玻璃上,观察记录后再把它们同时滴在纸上观察。 (2)师:还有要注意的吗? 生:我觉得水和油不能滴的太多(液滴不能太多) 师:你说得对,那你认为滴多少比较合适呢? 生:两三滴吧。 师:你们觉得呢?生:可以。 师:好,呆会我们就滴两滴吧! (3)师:同学们,你们再看,像我这样同时滴行吗? 生:不行,太高了,水和油会溅起来的。 生:不行,液体靠得太拢了,水和油会混到一起的。 师:是的,我们滴的时候要一样高,但不能太高了,而且两滴液体也要隔一定的距离(滴的高度一样,液滴要保持距离) (4)再仔细想想,滴好后我们可以把它们拿起来观察吗? 生:不能。

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人体科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运动人体科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它是适应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而产生的运动与医学交叉的新型学科,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保健康复及运动医学等学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备良好的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运动人体科学方面的教学、科研、竞技运动及康复指导的专门高级人才。 2、研究方向: 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01运动解剖学,02运动生理学,03体育保健学,04运动生物化学,05运动生物力学,06体育统计与测量。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和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所属的实验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为教学、训练、健身等实际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中英文文字及数据处理,网上信息检索、查询及学术交流的能力,初步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 6、课程设置:(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 该学科的必修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外国语、体育学原理、体育教学论(必选)、现代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生理运动学、动技术运技能教学与训练(必选)、应用数理基础(必选)、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运动生理学研究方法(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电生理技术 (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方向必选)、运动创伤及检测方法(运动医学方向)、运动营养学(运动医学方向)、运动系统的生物力学基础(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应用数理基础2(运动生物力学方向必选)、大强度训练基础概论(运动生理学方向必选)、药物滥用及其控制(运动医学方向必选)、健康心理学、细胞生物学、非运动创伤医学(运动医学方法)。 二、就业前景 运动人体科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运动人体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发达国家,这一专业无论是培养人才的机构还是研究领域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并且具有广泛的就业口径。目前在我国从事这一学科研究的专业人才还很少,从1990年至今,拥有该专业的院校全国仅达36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本应越来越大。但从全国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就业率不很乐观。主要是因为目前人们对其了解认识都还不够,但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全民健身必然成为新世纪的一大主题。 近年来,各种大大小小的俱乐部,健身中心也都应运而生。但是,健身者要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还需要根据体质状况和健身目的选取合适的运动内容、形式,而对于多数减肥者来说,还需要一定的饮食指导。另外,随着我国进入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