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美国的门户开放照会,各国作出的 反应有所不同。
• 英国于9月29日最先复照美国,表明赞成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但 英国要求把九龙租借地排除在外。并声明英国的同意“以其他各有关 大国发表同样声明为条件”。 • 第二个作出答复的是法国。但法国在12月6日的复照中仅仅表明法国 愿意在租借地内实行门户开放,而没有提及势力范围。原因在于法国 于1896年的《中法通商章程》中从中国方面获得了在广西云南通商减 税40%的特权。它显然无意放弃这项特权。 • 日本于12月16日答复美国。德国于次年2月19日答复美国,表示接受 门户开放原则。但都声明以各有关国家接受这项原则为条件。日德之 所以同意,原因在于它们认为立刻瓜分中国对它们不利。因为英国占 有长江流域,俄国占有满洲,远远超过德日的势力范围。 • 只有意大利于1900年1月7日复照表示完全赞同美国的政策。因为它 在华既无势力范围,也无租借地,接受门户开放有利无害。
四、“门户开放”政策的评价
学术界对于“门户开放”政策的性质及作用的看法,分歧颇大。 • 美国学界有人称之为美国历史上的“伟大基石之一”;有人则认为它是“过 时”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扩张不利;也有人认为它是“反殖民主义和经济帝 国主义的混合物”。美国学界多数人认为该政策对中国有利。 中国学界分歧也大。主要有两派意见。一派以王熙为代表。他在“略论中美 关系史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79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门户 开放”政策从本质上说是美国谋求保障和扩大其在华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政策。 由于这个政策包含着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利益的相对抗的一面, 它在客观上对抑止或延缓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也起过一定的作用。另一派 以丁名楠、张振鹍为代表。他们在“中美关系史研究:向前推进,还是向后 倒退?——评‘略论中美关系史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79年 第二期)一文中认为,“门户开放”政策完全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政策,抑止 或延缓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帝国主义不敢瓜分中 国,首先是害怕中国人民的反抗,不是什么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其次是因 为担心分赃不均而发生火并”。ຫໍສະໝຸດ 一、“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 景
其次,看看中国的状况及列强在华争夺的情况。 • 中国在列强侵略下,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强,清政府的统 治也越来越腐朽。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空虚的内幕一 下子暴露出来。随后直到1899年,列强纷纷在华强占租借 地、划分势力范围,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到1899 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为势力范围;俄国强租旅顺 大连,划满洲与蒙古为势力范围;法国强租广州湾(湛江 港),划广西、云南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威海卫,强租 九龙半岛以及香港附近的各个岛屿,并把长江流域划为势 力范围;日本把福建划为势力范围。可见,到1899年时, 中国几乎已被列强瓜分完毕。这种形势对美国是极为不利 的。
二、第一次“门户开放”政策照 会
俄国1898年从中国强租旅顺大连后,为了抚慰各国的 反对之声,于1899年8月11日宣布大连为自由港。为了拉 拢美国,俄国还假惺惺地希望美国和它采取一致步骤,保 护中国的独立。俄国的这一表态给美国发表门户开放政策 提供了一个良机。8月24日,海约翰指示柔克义起草一份 关于在中国保持门户开放的照会。8月28日,柔克义将起 草好的照会送交海约翰。这份照会不仅在内容上,甚至在 部分词句上与贺壁理的备忘录几乎相同。海约翰只是对照 会作了一些文字上的修改,便于1899年9月6日至12月9日, 先后通告美国驻英、德、俄、日、意、法大使,要他们分 别向驻在国政府提出内容一致的照会。
一、“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 景
最后,我们看看美国在华利益情况。 • 19世纪8、90年代,美国在华经济利益增长非常迅速。1895-1899 年间,美国对华工业制造品的出口从320万美元增加到1310万美元。 绝大部分运销华北和东北。美国除了对华出口商品外,在甲午战后还 开始向中国输出剩余资本。1895年12月,美国资本家成立美华合兴 公司(American China Development Company),在1898年获得了 粤汉铁路的借款权与修筑权。1898年1月,成立了“美国在华利益委 员会”(Committee on American Interests in China)。6月改组为 “美国亚洲协会”(American Asiatic Association)。该协会组建后, 即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促美国政府采取更加积极的对华政策,以使 他们在华利益得到更大的发展。经济学家Brooks Adams及海军战略 家马汉都主张美国应该积极参与中国事务,特别是参与列强在华经济 竞争。
对于美国的第二次照会,英德以行动给予了支 持。1900年10月16日,英德签订“扬子协定”。其 持。1900年10月16日,英德签订“扬子协定”。其 第一条重申了机会均等原则,第二条则表示两国政 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 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实际 上就是主张“保全中国”。10月20日,英德两国同 上就是主张“保全中国”。10月20日,英德两国同 时通知各有关政府,希望它们也承认这些原则。俄、 日、法、美都迅速作了答复,表示赞同协定所规定 的原则。
三、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
海约翰于1900年7月3日向有关各国发出 第二次“门户开放”政策照会,主要内容 有: • 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实体(preserve Chinese territorial and administrative entity),即所谓“保全中国”; • “保护由条约和国际法所保证于各友好国 家的一切权利,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各地平 等公平贸易的原则”。
第三章
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一、“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 景
首先看美国本身所发生的一些变化: • 美国内战之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 在19世纪末,美国兴起了一股海外扩张思潮,代 表人物有Alfred Mahan,Theodore Roosevelt, Henry Lodge。 • 美国于1898年发动了对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的战 争。趁战争之机夺取了夏威夷、菲律宾,从而取 得了通往中国市场的一个个跳板。
照会提出三项原则:
• 对于在中国的所谓“利益范围”(Sphere of Interest or Influence)或租借地(Leased Territory)内的通商口岸 或任何既得利益,一概不加干涉; • 中国现行的约定税则,对于所有“势力范围”内的一切口 岸(除“自由港”外)装卸的所有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 为适用,其税款应由中国政府征收; • 各国在其“势力范围”内的任何口岸,对他国船舶所征收 的入港费,不高于对本国船舶所征收的入港费;在各自 “范围”内建筑、管理或经营的铁路,对他国臣民运输的 货物,应与本国臣民运输同样货物、经过同等距离所征收 的铁路运费相等。
对于美国来说,整个中国对美国开放门户最符合美国的利益。当时美国 选择“门户开放”政策有下述原因: 第一,19世纪末,美国已执世界经济之牛耳,资本雄厚,商品 第一,19世纪末,美国已执世界经济之牛耳,资本雄厚,商品 经济发达。它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强大经济实力与列强竞争,夺占中国 市场,没有必要以武力与列强竞争。 第二,美国军事实力弱于列强。 第三,列强在华争霸的均势状态有利于美国推行对华门户开放政 策。
在美国的再三催促下,俄国外交大臣穆拉维约夫于12月30日照 在美国的再三催促下,俄国外交大臣穆拉维约夫于12月30日照 会美国驻俄大使,表示:(1 会美国驻俄大使,表示:(1)俄国把大连辟为自由港,足以证明俄国在 租借地内遵循门户开放政策;(2 租借地内遵循门户开放政策;(2)以后该港与其他地区之间如设置税卡, 对外国货物,不分国籍,将平等课税;(3)中国政府在俄国租借地之外 对外国货物,不分国籍,将平等课税;(3 开辟的商港,由中国政府自行征税,俄国政府不为本国臣民要求优惠。 俄国的答复是最不彻底的和含混不清的。它只提租借地不提势力范围, 对美国照会的第三点只字不提。对关税没有说清外国是否包括俄国,由 中国还是俄国征收。可见,俄国作出的保留最多。

尽管美国拒绝了英国的建议,但在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制定 过程中,有两个英国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位是英国上议院议员贝雷斯福德(Charles Beresford)。他 第一位是英国上议院议员贝雷斯福德(Charles Beresford)。他 是门户开放政策的热心鼓吹者。 第二位是中国海关的英籍职员贺壁理(Alfred Hippisley)。 第二位是中国海关的英籍职员贺壁理(Alfred E. Hippisley)。 1899年 1899年8月17日,贺壁理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寄给柔克义。在这份备忘 17日,贺壁理起草了一份备忘录,寄给柔克义。在这份备忘 录里,他提出了保持各国在华商业机会均等的重要性。而这份备忘录就 成了美国第一个门户开放照会的蓝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