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三级项目报告

微机原理三级项目报告
微机原理三级项目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无刷直流风扇转速测量与调节

一、项目设计要求

1、实现无刷直流电机转速的测量和控制

2、给定转速指令:由PC发送转速值,经单片机控制器,使得电机达到并稳定在指定转速上。

二、硬件设备

1、测量风扇型号:品牌:台达,型号:AFB0712HHB

2、51系列单片机学习板

3、PC

三、方案设计

1、硬件电路

USB提供+5V电源,可以实现PC机与开发板的数据通讯和程序下载。

数码管显示速度和占空比

风扇电路连接:

P1.0口接PWM波输入,P3.2口接测速脉冲输入

风扇输入和输出信号图

1、输出信号----转速输出

每转输出2个脉冲

?OC输出,如上图

2. OC输出的特点

外加集电极电源和负载;

?输出幅值任意;

?注意I CMAX

3. 输入信号---PWM输入

2、程序流程图

说明:

程序应用模块化进行设计,主要有初始化模块、显示模块、测速模块和调速模块。编程次序可按此先后进行。

(1)、初始化模块:T0和T1工作方式、标志位状态、所用单元初值、中断设置以及初始显示等。?(2)、显示模块:显示风扇转速的实测值及其对应的PWM占空比。

(3)测速模块:将0.5s测出的脉冲数即风扇每秒的转速。

(4)调速模块:通过串口通信把风扇转速设定值发给单片机,通过改变脉冲波的占空比和PI调节来控制转速的大小。

3. 占空比与转速关系:

0 0 0.16 0.17 0.18 0.19 0.2 0.22 0.24 0.27 0.29 0.31 占空

011转速

r/s

占空比0.350.38 0.4

0.46 0.51 0.54 0.61 0.7

0.84 0.94 1

转速

r/s

12 819 20 2122

四、设计程序:

1、主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extern unsigned char set_value;?//占空比设定

//主函数

void main()

{

PS=1; ? //串行口中断优先级别设为高

T0_init();??//定时器0初始化

T1_init();?//定时器1初始化

EXT0_init(); //外部中断0初始化

USART_init(); //串口初始化

set_value=22;

?while(1)

?{??

?}

2、初始化子程序

#include <REG52.H>

#include<T_Init.H>

//TC0初始化

//设为定时器、模式2(自动重装)

void T0_init()

{

?EA=1;

?ET0=1;

TMOD |=0x02;

?TH0=TL0 = 0x00;

TR0=1;

//TC1初始化

//设为定时器、模式2(自动重装)

void T1_init()

{

?EA=1;

ET1=0;??//中断关

?TMOD |=0x20;

?TH1=TL1=0xfd;

TR1=1;

}

//EXT0初始化

//负跳变沿有效、INT0(P3.2)输入脉冲void EXT0_init()

{?

IT0=1;

EX0=1;

?EA=1;

//USART初始化

//波特率9600bps

void USART_init()

{

PCON=0x40;

SCON=0x50; ?//模式1,允许接收 ES=1;

}

3、数码管显示子程序

#include

#include <Display.H>

//硬件连接

sbit DAT = P0^2;

sbit SCK = P0^0;

sbit RCK = P0^1;

//数码管驱动

xdata NUM[]={0xf5,0x05,0xb3,0x97,0x47,0xd6,0xf6,0x85,0xf7,0xd7};?//0-9数字

xdata BIT[]={0xdf,0xbf,0x7f,0xef,0xfd,0xfb,0xf7,0xfe}; ??//位选

void dis_bit(unsignedchar pos,unsigned char Data) {

unsigned char i;

pos=BIT[pos-1];

?Data=NUM[Data];

?RCK= 0;

?for(i=0;i<8;i++)

SCK = 0;

??if(pos & 0x80)

?DAT = 1;

??else

?DAT = 0;

??pos <<=1;

?SCK = 1;

delay();

}

for(i=0;i<8;i++)

?{

?SCK= 0;

?if(Data & 0x80)

DAT= 1;

??else

?D AT = 0;

?Data <<=1;

SCK = 1;

?delay();

}

RCK = 1;

// delay();?

//显示数值,两位

//输入: pos:显示首位word:一个两位以下的数值

void dis_word(unsignedchar pos,unsigned char word){

dis_bit(pos++,word/10);

?dis_bit(pos++,word%10);

}

//软件延时

void delay()

{unsigned char i;

?for(i=5;i>0;i--);

}

4、测速、调速子程序

#include <REGX52.H>

#include "IT.H"

#include "Display.H"

//硬件连接

sbit fan =?P1^0;?//风扇脉冲输入

sbit ?h= P0^6; ??//LED,测试

//全局变量

xdata unsigned char f[]={0,0,16,17,18,19,20,22,24,27,29,31,35,38,42,46,51,54,61,74,84,94,100,100,100};??//转速与占空比关系对照表

//INT0参数

volatile unsigned char n; ????//转速

volatile unsigned char p;?//脉冲数

//USART参数

static unsigned char flag; ??//串口相关

unsigned char Usart_buf[2]="00";??//接收缓冲区

//PID参数

unsigned char Kp=5,Ki=1;???//PID参数 (PI)

static unsigned int error,error_re,Sum_e;?//当前偏差,上一次的偏差,积分累加器

//T0参数

static unsigned chartime;???//测速计时器

unsigned char set_value;???//PWM设定值

//TC0中断

void T0IT()interrupt 1 using 1????

{unsigned char temp;?

time++;

if(time>150)???//0.5s,由于中断处理的程序过于庞大,以至于定时的理论值不能精确的算出。

{

??time=0;

?n=p;

p=0;

?flag=0;????//若串口的两位数据不是连续发送,则在下一次接收时全部刷新

??temp=PID();

?}

?if(1) ???????

PWM_GENERATER(temp);???//PID调节

?dis_word(1,n);

?dis_word(5,set_value);????//显示占空比

?//dis_word(3,error);

?//dis_word(7,temp);

}

//TC1中断

voidT1IT()interrupt 3 using 1

{??

}

//EXT0中断

void EX0_IT()interrupt 0 using 1

{

?p++;?//脉冲计数

}

//USART中断

void USART_IT()interrupt 4 using 1

{unsigned char temp;

?Usart_buf[flag]=SBUF;

flag++;?

if(flag>1)

?flag=0;

temp=(Usart_buf[0]-48)*10+Usart_buf[1]-48;

if(temp<23)

set_value=f[temp];

?RI=0;

?TI=0;?

}

//PWM生成程序

//输入:?Duty_Cycle:占空比高电平持续值

void PWM_GENERATER(unsigned char Duty_Cycle) {static unsigned char com_value;

?com_value++;

if(com_value

?fan=1;

else if(com_value

?fan=0;

?else

com_value=0;

//PID控制器

//输入:?pidtarget:目标值

//输出:返回占空比(Duty_Cycle)

unsigned charPID()

{xdata unsigned int feedback,proportion,integral;

?error_re=error; ????//上一次的偏差

?if(set_value>f[n])???????//error为正值的情况

{?

error=set_value-f[n];??????//偏差

??Sum_e=Sum_e+error;????//积分

feedback=Kp*error/2+Ki*Sum_e; ??//PID计算}????

else ????//error为负值的情况

{

??error=f[n]-set_value; ?????//偏差

??//积分部分

??if(Sum_e>error)?????//积分为正

?Sum_e=Sum_e-error; ??

?e lse????//积分为负

?Sum_e=0;

proportion=Kp*error/2;????//比例计算

?integral=Ki*Sum_e;?????//积分

?if(integral>proportion) ???//PID计算

feedback=integral-proportion;

else

feedback=0;

?} ??

return(feedback);????//返回结果

}

五、方案总结

本方案基本能完成风扇转速测量与控制,达到了设计任务的要求。通过测试,本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气流和通风条件等环境对运行的影响,比较及时调整PWM 波形。但是,本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由于本程序的中断处理比较复杂,定时的理论值不能精确的算出,以至测

量的转速不是很精确

2.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PID控制模块只完成了PI调节,缺乏了微分调节,

系统的动态性能有所下降。

六、感想

通过该项目的实践,我们加深了对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等模块的理解。但是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我们只是学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实体的单片机并不了解,遇到各种问题,比如缺乏硬件电路的了解,风扇该如何接线如何输出

信号,pwm波如何输出和调节,在调试过程中难以调到稳定速度等问题。后来结合书本,通过摸索,得出了上述程序。尽管时间紧迫、压力大,但是我们还是灵活运用并掌握微机测控装置的经典设计过程,即电路-软件-仿真-实物的设计调试试制过程;通过实践,已经熟悉了主要应用软件,Keil、Proteus、Protel等软件的使用,并已经积累了应用经验;项目实践后,锻炼了硬件设计和调试水平,提高了工程应用的直观经验;对PWM驱动直流电机、电机带动风扇的模型有了感性认识,为后面的课程打下了基础;学习了微机编程的技术,积累了编程和软件调试经验;在集体项目活动中锻炼了组织、分工协调能力。

--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是每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都不可或缺的, 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以前从没有学过关于 汇编语言的知识,起初学起来感觉很有难度。当知道要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心里面感觉有些害怕和担心,担心自己不会或者做不好。但是当真的要做的时候也只好进自己作大的努力去做,做到自己最好的。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感受,我想很多同学都 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那就是感觉汇编语言真的是很神奇,很有意思。我们从开始的担心和害怕渐渐变成了享受,享受着汇编带给我们的快乐。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心里面的感觉真的很好。虽然我们做的东西都还很简单,但是毕竟是我们自己亲手,呵呵,应该是自己亲闹做出来的。很有成就感。 我想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和其他课程设计有共同的地方, 那就是不仅加深和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自己动脑,自己动手的能力。但是我想他也有它的独特指出,那就是让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那就是编程。对于很多学过汇编或者其他的类似程序的同学来说,这不算新奇,但是对于我来说真的新奇,很有趣,也是我有更多的兴趣学习微机原理和其他的汇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任何一个计 算机系统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学习计算机原理是要涉及到整体的每一部分。讨论某一部分原理时又要涉及到其它部分的工作原理。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在短时间内较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而且也很难孤立地理解某一部分的工作原理。所以,在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处于“学会了一些新知识,弄清了一些原来保留的问题,又出现了些新问题”的循环中,直到课程结束时,才把保留的问题基本搞清楚。 学习该门课程知识时,其思维方法也和其它课程不同,

微机原理(存储器)

微机原理(存储器)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静态储存器扩展实验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骆剑平 报告人:罗沛鸿学号:2012130294 班级:电子3班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存储器扩展的方法和存储器的读/写。 2. 掌握CPU 对16 位存储器的访问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PITE 实验装置或 TD-PITC 实验装置一套,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编写实验程序,将0000H~000FH 共16 个数写入SRAM 的从0000H 起始的 一段空间中,然后通过系统命令查看该存储空间,检测写入数据是否正确。 四.实验步骤和代码 1. 实验接线图如图4.4 所示,按图接线。 2. 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 3. 先运行程序,然后再停止程序运行。 4. 通过D 命令查看写入存储器中的数 据:D8000:0000 回车,即可看到存储 器中的数据,应为0001、0002、…、 000F 共16个字。 5. 改变实验程序,按非规则字写存储器,观察实验结果。 6. 改变实验程序,按字节方式写存储器,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编程: SSTACK SEGMENT STACK DW 32 DUP(?) SSTACK ENDS CODE SEGMENT START PROC FAR ASSUME CS:CODE MOV AX,8000H MOV DS,AX

AAO: MOV SI, 0000H MOV CX,0010H MOV AX,0000H AA1: MOV[SI],AX INC AX INC SI INC SI LOOP AA1 NOP HERE: JMP HERE START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 五.实验结果:

机电液控制技术学习报告

2014 机电液控制技术学习报告 授课教师:熊瑞平 谢雅旭1143021197 机制14班 四川大学 |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机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概述 通过阅读教材和在知网上查阅相关的综述文章,我了解到,液压控制与传动技术的应用有着很长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时代的水钟,十九世纪初,随着油作为工作介质和通过电力驱动的控制阀的产生,机电液控制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由于军事需求的刺激,机电液控制技术的发展加快,出现了两级电液伺服阀、喷嘴挡板元件以及反馈装置等液压元件。随后,电液伺服阀控制技术在航空航天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雷达驱动、导弹的飞行控制、飞机飞行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增强等。 在非军事工业上,机电液控制主要是应用于机床工业,例如仿形机床和早期数控机床;其次是工程机械,例如自动化采煤中广泛应用的液压支架。在之后的几十年中,电液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又进一步扩展到了工业机器人控制、塑料加工、地质探测、可移动设备的自动化等领域。60、70年代以来,比例阀以及电液比例控制技术的发明、基于集成电路的控制器件在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使得机电液控制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二、现代机电液控制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机电液控制技术取得的发展,并不只得益于液压元件制造技术的提高,而是控制理论、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技术综合应用于机电液控制的缘故。 谈到控制理论,由于机电液系统的本质是非线性和不确定的,同时市场对机电液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PID控制已不能很好的满足快速性和稳定性的双重要求。现代控制技术的应用,例如:将执行器件的速度和加速度进行反馈的状态反馈控制;自动识别时变系统参数并相应地改变控制作用的自适应控制;能够变更控制器结构的变结构控制;不依赖于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逻辑控制;以及模仿人类感官细胞和神经细胞工作的神经网络控制,在各方面改善或解决了传统控制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 此外,计算机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省去了一些控制器件;同时也提高了信息处理的灵活性,并使得一些先进的控制理论得以实现,

微机原理三级项目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三级项目 ----汽车玻璃总成工装控制系统设计 班级:12级轧钢二班 姓名:贾闯 学号:120101020023 指导教师:李艳文 完成时间:2015年 05 月

前言 微机原理主要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8088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设计以及微型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介绍等内容。微机原理接口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不但要求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求有实际的动手能力。这次项目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包括提高汇编语言都的编程能力,在进行项目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自己分析解决问题,从而系统地掌握微机原理的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项目设计使用星研集成环境软件和STAR ES598PCI试验仪进行真,包括程序输入、调试、运行,最后进行结果分析,验证程序的正确性。该项目的实验题目为某生产线控制系统计,实验过程中用到了8255及8155芯片,LED灯和LED数码管及开关,直流电机及异步电机等。通过该实验要了解8255及8155的工作原理,熟悉8255及8155内部结构和与8088的接口逻辑及其应用,学会初始化编程方法以及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技巧。

摘要: (3) 一.项目要求 (3) 三.设计流程图 (4) 四.硬件及插口连线图 (5) 4.1 连线说明 (5) 4.2 原理图 (5) 五.程序端口设置 (7) 六.程序代码 (7) 七.调试与结果分析 (12) 7.1程序调试 (12) 7.2运行结果 (12) 7.3运行结果分析 (13) 八.心得体会 (13) 九.参考文献 (13)

摘要: 该项目的主要内容为在某工位上装配玻璃插片,并记录每班生产件数。经过项目分析,方案转换及确定,编写出相关程序,经实验台布线,调试,测试试验结果并最终得出正确结果达到项目要求。项目用到了8255及8155,实验过程中要了解8255及8155的工作原理,熟悉8255及8155内部结构。 一.项目要求 汽车玻璃总成工装控制系统设计:某生产线生产汽车玻璃,需要在某工步中装配两个插片,装配插片时需要一种自动化装置,要采用三个定位点检测,两个粘接动作和一个计数装置记录每班生产件数。 二.项目分析 ○1直流电机模拟传送带的运转 ○2用三个开关模拟三点定位 ○3 ○4

微机原理学习心得

微机原理学习心得 本学期的微机原理课程即将要结束,以下是关于微机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初学《微机原理》时,感觉摸不着头绪。面对着众多的术语、概念及原理性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在了解课程的特点后,我发现,应该以微机的整机概念为突破口,在如何建立整体概念上下功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通过学习一个模型机的组成和指令执行的过程,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 《微机原理》课程有许多的新名词、新专业术语。透彻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意思,为今后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一个新的名词从首次接触到理解和应用,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而在众多概念中,真正关键的有很多。比如“中断”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如果不懂中断技术,就不能算是搞懂了微机原理。在学习中凡是遇到这种情况,绝对不轻易放过,要力求真正弄懂,搞懂一个重点,将使一大串概念迎刃而解。 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概念很接近,为了更好的掌握,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比如:微机原理中,引入了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这一概念;从中央处理器引出微处理器的定义;在引出微型计算机定义时,强调输入/输出接口的重要性;在引出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定义时,强调计算机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与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在微机中,最基础的语言是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一个最基础最古老的计算机语言。语言总是越基础越重要。在重大的编程项目中应用最广泛。就我的个人理解,汇编是对寄存的地址以及数据单元进行最直接的修改。而在某些时候,这种方法是最有效,最可靠的。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珊瑚虫一案,其软件制作的核心人物就是使用汇编语言来创造闻名遐迩的QQ查IP软件-----珊瑚虫,并成立了有名的珊瑚虫工作室,其威力可见一斑。 然而,事物就是有两面性,有优点自然缺点也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汇编语言很复杂,对某个数据进行修改时,本来很简单的一个操作会用比较复杂的语言来解决,而这些语言本身在执行和操作的过程中,占有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在一些讲求效率的场合,并不可取。 汇编语言对学习其他计算机起到一个比较、对照、参考的促进作用。学习事物总是从最简单的基础开始的。那么学习高级语言也当然应当从汇编开始。学习汇编语言实际上是培养了学习计算机语言的能力和素养。个人认为,学习汇编语言对学习其他语言很有促进作用。 汇编语言在本学期微机学习中有核心地位。本学期微机原理课程内容繁多,我认为在学习中要考虑到“学以致用”,不能过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基本理论的完整性,而应该侧重于基本方法和应用实例。从微机应用系统的应用环境和特点来看,微机系统如何与千变万化的外部设备、外部世界相连,如何与它们交换信息,是微机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所在,培养一定的微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设计能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实验报告1 实验项目名称:I/O地址译码;简单并行接口同组人: 实验时间: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K2-407 指导教师:胡蔷 一、实验目的: 掌握I/O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简单并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预备知识: 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概念,接口芯片的(端口)地址分配原则,了解译码器工作原理及相应逻辑表达式,熟悉所用集成电路的引线位置及各引线用途;74LS245、74LS373的特性及作用。 三、实验内容245输入373输出 使用Protues仿真软件制作如下电路图,使用EMU8086编译软件编译源程序,生成可执行文件(nn . exe),在Protues仿真软件中加载程序并运行,分析结果。 编程实现:读8个开关的状态,根据输入信号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图1-1 245输入373输出 四、程序清单

五、实验结果 六、结果分析 七、思考题: 1、如果用74LS373作输入接口,是否可行?说明原因;用74LS245作输出接口,是否可行?说明原因。

实验报告2 实验项目名称: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可编程并行接口同组人: 实验时间: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K2-407 指导教师:胡蔷 一、实验目的: 掌握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应用方法。掌握8255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预备知识: 8253的结构、引脚、控制字,工作方式及各种方式的初始化编程及应用。 8255的内部结构、引脚、编程控制字,工作方式0、1、2的区别,各种方式的初始化编程及应用。 三、实验内容: ⑴8253输出方波 利用8253的通道0和通道1,设计产生频率为1Hz的方波。设通道0的输入时钟频率为2MHz,8253的端口地址为40H,42H,44H,46H。通道0的输入时钟周期0.5μs,其最大定时时间为:0.5μs×65536 = 32.768ms,要产生频率为1Hz(周期= 1s)的方波,利用;一个通道无法实现。可用多个通道级连的方法,将通道0的输出OUT0作通道1的输入时钟信号。设通道0工作在方式2(频率发生器),输出脉冲周期= 10 ms,则通道0的计数值为20000(16位二进制)。周期为4 ms的脉冲作通道1的输入时钟,要求输出端OUT1输出方波且周期为1s,则通道1工作在方式3(方波发生器),计数值为100(8位;二进制)。硬件连接如图2-1。

微机原理试题集+答案

微机原理试题集+答案 第1章概述 1.电子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部分组成。 2.运算器和控制器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被称作CPU。 3.总线按其功能可分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不同类型的总线。 4.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总线称为系统总线(或通信总线) ; 用于连接微型机系统内各插件板的总线称为系统内总线(板级总线) ; 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为内部总线。 5.迄今为止电子计算机所共同遵循的工作原理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这种原理又称为冯·诺依曼型原理。第3章微处理器及其结构 1.8086/8088 CPU执行指令中所需操作数地址由 EU 计算出16 位偏移量部分送 BIU ,由 BIU 最后形成一个 20 位的内存单元物理地址。

2.8086/8088 CPU在总线周期的T1 时刻,用A19/S6~ A16/S3 输出 20 位地址信息的最高 4 位,而在其他时钟周期,则输出状态信息。 3.8086/8088 CPU复位后,从 0FFFF0H 单元开始读取指令字节,一般这个单元在 ROM 区中,在其中设置一条跳转指令,使CPU对系统进行初始化。 4.8086系统的存储体系结构中,1MB存储体分 2 个库,每个库的容量都是512K字节,其中和数据总线D15~D8相连的库全部由奇地址单元组成,称为高位字节库,并用BHE作为此库的选通信号。 5.8086/8088系统中,可以有 64K 个段起始地址,任意相邻的两个段起始地址相距 16 个存储单元。 6.用段基值及偏移量来指明内存单元地址的方式称为逻辑地址。 7.通常8086/8088 CPU中当EU执行一条占用很多时钟周期的指令时,或者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在交换总线控制时会出现空闲状态。 8.8086 CPU使用 16 根地址线访问I/O端口,最多可访问64K 个字节端口,使用 20 根地址线访问存储单元,最多可访问1M 个字节单元。 9.CPU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它通常包含若干个总线周期,而后者又包含有若干个时钟周期。

汇编与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微机接口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模拟自动门) 指导老师郭兰英 班级2015240204

目录 一概述 (1) 1.1 课程设计名称 (1) 1.2 课程设计要求 (1) 1.3 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设计思想 (1) 三实施方案 (2) 3.1 获得传感器和“门”的状态 (2) 3.2 驱动步进电机和点阵模块 (2) 3.3 实现硬件延时 (3) 四硬件原理 (3) 4.1 中断控制器8259 (4) 4.2并行接口8255 (4) 4.3 定时/计数器8254 (5) 4.4 点阵LED显示屏 (5) 4.5 步进电机 (6) 4.6 红外距离传感器 (7) 五软件流程 (8) 六程序运行结果及分析 (11) 6.1 开门状态 (11) 6.2 关门状态 (12) 6.3 关门操作进行时中断到开门操作 (14)

6.4特殊状态 (15) 七个人感想 (16) 八附录 (18)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名称 模拟自动门 1.2课程设计要求 1)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硬件接口功能设计。 2)硬件电路基于80x86微机接口。 3)程序功能包含:步进电机转动、点阵显示开关门、传感器检测是否有人、8254延时。 4)传感器检测有人时开门,门全开后延时几秒关门,若关门时检测到有人,立刻开门。 1.3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让学生对微机系统有一个较面的理解,对典型数字接口电路的应用技术有一个较深入的掌握,并对应用系统进行硬件原理和软件编程进行分析、设计和调试,达到基本掌握简单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提高项目开发能力的目的。要求同学分组完成课题,写出课程设计说明书,画出电路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编写设计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二、设计思想 本程序主要功能是模拟商场等公共场所的自动门,实现有物体靠近并被传感器检测到时发生一系列变化的效果,模拟实现开门关门的功能。 为了尽量模拟真实场景下的自动门状态变化,本程序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当传感器可检测范围内检测到物体,并且“门”为“关”的状态,立即“打开门”,即用一系列的硬件动作模拟自动门打开的动作和状态。 2、当“门”完全打开后一段时间后,传感器范围内检测不到物体时,立即“关闭门”, 用一系列的硬件动作模拟自动门关闭的动作和状态。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最终版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LED16*16点阵实验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组长姓名和学号 学生姓名和学号 指导教师 2015 年 1 月 22 日

目录 1 选题目的、意义及任务 (1) 1.1 选题目的 (1) 1.2 选题意义 (1) 1.3 设计任务 (1) 2 方案设计 (2) 2.1设计思路......................... . (2) 2.2总体设计 (3) 2.3设计论证 (3) 2.4硬件连接 (3) 3 设计流程 (6) 3.1程序流程图 (6) 4 主程序分析 (7) 4.1程序分析 (7) 4.2功能解释 (9) 5 调试结果 (9) 5.1硬件、软件实现 (9) 5.2结果图 (10) 6 团队构成 (10) 7 问题分析 (11) 8 心得体会 (11) 8 附录 (14)

1 选题目的、意义及任务 1.1 选题目的 本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我们组的选题是LED16*16点阵实验。LED点阵通过LED(发光二极管)组成,以灯珠亮灭来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LED点阵常常被用来做点阵屏。点阵屏是各部分组件都模块化的显示器件,通常由显示模块、控制系统及电源系统组成。LED点阵显示系统中各模块的显示方式有静态和动态显示两种,静态显示原理简单、控制方便,但硬件接线复杂,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动态显示方式,动态显示采用扫描的方式工作,由峰值较大的窄脉冲驱动,从上到下逐次不断地对显示屏的各行进行选通,同时又向各列送出表示图形或文字信息的脉冲信号,反复循环以上操作,就可以显示各种图形或文字信息。对于我们的课程设计主要目的如下: ①熟悉8155、8255的功能,了解点阵显示的原理及控制方法; ②学会使用LED点阵,通过编程显示不同字符; 1.2选题意义 LED显示屏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微型化、易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耐冲击、性能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医院、宾馆、银行、证券市场、建筑市场、拍卖行、工业企业管理和其它公共场所。因此16*16LED点阵实验的课程设计对实际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LED16*16点阵实验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微机工作的原理,并更深层次的了解各大芯片的用法以及功能。 1.3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能显示16X16点阵图文LED显示屏,要求能显示文字,文字应稳定、清晰,文字以卷帘形式向上滚动显示“欢迎使用星研实验仪”。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E02

【E02】OLED液晶显示实验实验报告 院系: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实验者姓名:万子昂 学号: 35320172200223 实验时间: 2020 年 5 月 11 日 实验报告完成时间:2020 年 5 月 11 日 指导老师意见: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MSP432微控制器GPIO引脚的使用 2、学会OLED显示屏与微控制器的接口方法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要求: 1、创建工程项目,添加项目文件,配置项目环境等; 2、在OLED屏上显示姓名和学号(字模软件转换汉字) 3、在同一行上显示一段包括中文、英文、数字的内容 三、实验注意事项 1、短路问题:导线、示波器探头、金属笔帽等(断电操作) 2、接插件暴力拔插:顺着接插方向 四、代码: OLED_ShowCHinese(0,0,0); OLED_ShowCHinese(16*1-1,0,1); OLED_ShowCHinese(16*2-1,0,2); OLED_ShowString(0,4,"35320172200223"); {0x80,0x82,0x82,0x82,0xFE,0x82,0x82,0x82,0x82,0x82,0xFE,0x82,0x82,0x82,0x80,0x00}, {0x00,0x80,0x40,0x30,0x0F,0x00,0x00,0x00,0x00,0x00,0xFF,0x00,0x00,0x00,0x00,0x00},/*"开",0*/ {0x00,0x00,0x18,0x16,0x10,0xD0,0xB8,0x97,0x90,0x90,0x90,0x92,0x94,0x10,0x00,0x00}, {0x00,0x20,0x10,0x8C,0x83,0x80,0x41,0x46,0x28,0x10,0x28,0x44,0x43,0x80,0x80,0x00},/*"发",1*/ {0x10,0x10,0xD0,0xFF,0x90,0x10,0x00,0xFC,0x24,0xE4,0x24,0x22,0x23,0xE2,0x00,0x00}, {0x04,0x03,0x00,0xFF,0x00,0x83,0x60,0x1F,0x80,0x41,0x26,0x18,0x26,0x41,0x80,0x00},/*"板",2*/ OLED_ShowString(0,0,"MSP432"); OLED_ShowCHinese(50,0,0); OLED_ShowCHinese(50+16*1-1,0,1); OLED_ShowCHinese(50+16*2-1,0,2); 五、实验结果:

微机原理课程项目(优选.)

某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三级项目 班级:13级工设(1)班 学号:130110050022 姓名:王志辉 指导教师:王志松赵玉勤张庆玲唐艳华朱学军王鑫 2016年5月17日

目录 1摘要 (3) 2前言 (3) 3正文 (4) 3.1项目要求 (4) 3.2模拟方案 (4) 3.3流程图 (5) 3.4接线图 (5) 3.5程序代码 (7) 3.6实验结果分析 (13) 4 感想 (13) 5 参考文献 (13)

1摘要 在计算机星研调试系统环境下,成功实现了某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及运行调试。通过实验箱上的各部分硬件系统,模拟工程实际中的各个环节:8255和138译码器控制工位(发光管代替)切换和工位启停;1953脉冲及8253准确计时;8155控制数码管显示已完成数和已误工次数;蜂鸣器和逻辑笔发出故障警报;8255控制点阵,显示生产线状态。 2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机械化程度也逐步加深,这不仅为企业,更为社会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为了实现生产要求,现通过微机控制整个流水线作业不仅可以节约人力,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本控制系统设计中,5个发光管代表现实生产中的5个工位,其亮灭表示实际生产中是否工作;八位数码管的低四位显示实际生产中工件完成个数,高四位显示故障发生次数。利用定时芯片8253、并口芯片8155与8255A、1953脉冲、八位数码管、138译码器、发光管、蜂鸣器、逻辑笔及8*8点阵模块实现生产要求。

3正文 3.1项目要求 某生产线用于装配某机械产品,总共有5个工位,分别为A、B、C、D、E 要求使用微机控制,总计45秒完成一个产品的装配。A、B、C、D各需要8秒,E工位需要13秒。其中E工位是关键控制工位,如果在E工位没有按照要求的时间完成就要将A工位暂停,直到E工位完成后给A一个完成信号重新启动A 工位。要求记录完成的工件数和生产线发生故障的次数并显示。 3.2模拟方案 一、考虑用8255作为输入与输出的基本接口,同时,由于需要计时,选用8253作为计时器。五个工位分别用五个灯亮来代替,用8253的一个计数器实现灯持续亮8秒或13秒。 二、为了表示A、B、C、D、E五个工位的运行情况,选用四个别发光二极管来显示,A、B、C、D、E五个工位进行时,分别对应五个灯亮,其他灯均灭(例如,B工位进行时,B灯亮,其他各灯均处于熄灭状态)用8255A的一个端口(A 口或B口)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三、由于按八小时工作制计算,一天最多生产的工件数不多于3位数,所以用数码管的前四位记录工件数,用数码管后四位记录故障数。故可选取8255的A口或B口作为位码或段码的输出接口,并由138译码器的8个输出引脚控制数码管的段码或位码。 四、8255可以通过C口的三个引脚与138译码器相连,来控制138译码器的输出。 五、误工信号的控制可以用一个误工开关和一个误工信号来实现。故障通过由人控制开关的通断来实现开关的状态需通过8255读入计算机,故可以使8255的C口的某一个引脚与开关相连。

微机原理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四 8251可编程串行口与PC机通信实验一、实验要求 利用实验箱内的8251A芯片,实现与PC机的通信。 二、实验目的 1.掌握8251A芯片结构和编程方法; 2.了解实现串行通信的硬件环境,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协议; 3.了解PC机通信的基本要求。 三、实验原理 (一)8251A芯片工作方式配置: 1. 8个数据位; 2.无奇偶校验位; 3.1个停止位; 4.波特率因子设为16; 5. 波特率设为9600。 (二)8251A主要寄存器说明 图4-1 模式字 图4-2 命令字

CO MMAN D I NSTR UCT ION FO RMA T 图4-3 状态字 (三)8251编程 对8251 的编程就是对8251 的寄存器的操作,下面分别给出8251 的几个寄存器的格式。(1)方式控制字 方式控制字用来指定通信方式及其方式下的数据格式,具体各位的定义如图4-4所示。 图4-4 方式控制字说明 (2)命令控制字 命令控制字用于指定8251 进行某种操作(如发送、接收、内部复位和检测同步字符等)或处于某种工作状态,以便接收或发送数据。图4-5 所示的是8251 命令控制字各位的定义。 图4-5命令控制字说明 (3)状态字 CPU 通过状态字来了解8251 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8251 的状态字如 图4-6所示。 图4-6 状态字说明 四、实验电路连接: 1.CS8251接228H,CS8279已固定接至238H; 2.扩展通信口18中的232RXD连8251RXD ,232TXD连8251TXD;

3.计算机的两个RS232通信口,一个连至仿真机通信口,一个连至扩展通信口18(所有通信口均为DB9)。注意:RS232通信口必须在设备断电状态下插拔! 图4-7 连线图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将例程从PDF文档中导入到WMD86软件编辑环境中,调试通过。使用软件自带的示波器,观察Txd管脚的输出,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将结果截图保存,贴入实验报告。 2.剔除例程中冗余部分,实现对例程的精简和优化。将精简内容与相应理由写入实验报告。 3.将自己学号的后三位数字通过RS232端口的Txd管脚输出。使用软件自带的示波器,观察Txd管脚的输出,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将结果截图保存,贴入实验报告。 4.通过读状态寄存器的方法,获得发送移位寄存器是否为空的信息,实现学号后三位数字的循环发送。将结果截图保存,贴入实验报告。 5.给每帧数据间添加固定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为10000个指令周期。将结果截图保存,

自动化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HEFEI UNIVERSITY 自动化专业导论 学习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 15级自动化( 2 )班 姓名(学号):祝明亮(155322020) 导师姓名:王庆龙、孟芳芳、李秀娟 完成时间: 2015-12-25

1、对“自动化”专业的理解 自动化这个术语,已广为人知。自动化造福于人类的业绩举不胜举。无论人们从事什么样的职位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自动化的魅力。世界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久负盛名;在我国,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40余年,成就辉煌。仅这两个方面,足使我们相信,自动化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它与其他高科技领域亲密无间、协同进 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该专业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强弱电结合、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

微机原理报告教材

第一部分接口实验 实验一使用ADC0809的A/D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逐次逼近法模数转换器的特征和工作原理,掌握ADC0809的接口方法以及A/D输入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步骤 1、正确连接好实验线路 2、理解实验原理 3、仔细阅读,弄懂实验程序 4、安装软件 三、实验结果 ■打开实验源文件:在文件(FILE)栏目下选择打开(OPEN),在本软件所在的安装目录中8HASM子目录下选择源程序,如选H0809.ASM,屏幕上出现源文件窗口)。 ■编译、连接并装载目标文件:点击调试图标,对当前源文件窗口内的源文件进行编译、连接并装载到实验板的RAM中。目标文件装载起始地址默认为源文件中ORG定义的程序段起始地址。在反汇编窗口内显示刚才装入的程序,并有一红色小箭头指示在起始程序行上。 ■运行程序:点击运行图标,在数码管上应显示“0809-XX”。 ■调节电位器WD1,以改变模拟电压值,显示器上会不断显示新的A/D 转换结果。用ADC0809做A/D转换,其模拟量与数字量对应关系的典型值为+5V -FFH,2.5V-80H,0V-00H。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成功。

实验二使用DAC0832的D/A转换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熟悉DAC0832数模转换器的特性和接口方法,掌握D/A 输出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步骤 1 、根据原理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线路 2 、正确理解实验原理 3 、运行实验程序 用示波器测量DOUT插孔,应有方波输出,方波的周期约为1ms。 三、实验结果 用示波器测量DOUT插孔,应有方波输出,方波的周期约为1ms。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成功。 实验三使用DAC0832的D/A转换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步骤 1、根据原理图正确连接好实验线路。 2、运行实验程序 三、实验结果 用示波器测量DOUT插孔,应有锯齿波输出。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班级:机械1301班 姓名:黄佳清 学号:0801130117 座位号: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实验一单片机仿真开发机操作和MCS-51指令系统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CS-51单片机仿真开发机和开发调试软件的操作使用和调整; 2、学会编写和输入汇编语言源程序、对输入的源程序进行汇编; 3、掌握程序的调试和运行的各种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完成分值:60分) 本实验秩序运行Keil uVersion2程序,设置为keil为纯软件仿真 1.新建工程项目 2.设置工程文件参数 3.编写新程序事例 4.调试程序直至能够运行出结果。 四.实验程序 AJMP MAIN ORG 0030H MAIN: MOV R0,#20H MOV R2,#0FH MOV A,#00H A1: MOV @R0,A INC R0 INC A DJNZ R2,A1 MOV R0,#20H ;暂停,观察并记录! MOV DPTR,#7000H MOV R2,#0FH A2: MOV A,@R0 MOVX @DPTR,A INC R0 INC DPTR DJNZ R2,A2 MOV R0,#030H ;断点,观察并记录! MOV DPTR,#7000H MOV R2,#0FH A3: MOVX A,@DPTR MOVX @R0,A INC R0 INC DPTR DJNZ R2,A3 DO: LJMP DO END ;内部存储器数据块赋值,搬运数据块到外部存储器,再搬运回内部数据存储器。 五、附加题 1.将光标移到想要暂停的地方,MOV R0,#20H所在行,选择“执行到光

数显温度计实验报告

项目编号: 大学生课外开放实验校级普通项目 实验报告 立项时间: 项目名称:数显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完成时间:2014.5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制

0. 引言 单片机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分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产品,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工科院校各专业中已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普遍开设。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项目中会广泛应用到单片机知识,而且,进入社会后也会广泛接触到单片机的工程项目。鉴于此,提高“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实习甚为重要。单片机应用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单片机应用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学项目。为此,我们进行了“单片机的学习与应用”方面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以及协作能力。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电路,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课程的要求,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实践训练的实践学习环节,它包括选择课设任务、软件设计,硬件设计,调试和编写课设报告等实践内容。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实现以下三个目标:第一,让学生初步掌握单片机课程的试验、设计方法,即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性能约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类似的相关题目,并通过元器件的组装调试等实践环节,使最终硬件电路达到题目要求的性能指标;第二,课程设计为后续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毕业设计是系统的工程设计实践,而课程设计的着眼点是让学生开始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渐引向实际运用,从已学过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方法,逐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第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习惯,同时通过设计并制作单片机类产品,使学生能够自己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如在本课设题目中存在智能测温器件DS18B20,就是课堂环节中不曾提及的“新器件”),通过多人的合作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在该方面的自信心及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一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1.设计意义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温度的检测及控制,传统的测温元件有热电偶和热电阻。而热电偶和热电阻测出的一般都是电压,再转换成对应的温度,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其缺点如下: ●硬件电路复杂; 2

微机原理设计报告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 I/O接口卡设计 学院:仪器与电子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指导教师:陈鸿 成员姓名: 设计日期:2015.6.15-2015.6.28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设计要求 1.设计内容 2.设计要求 二.设计总体方案

三.主要元件 1.IBM PC/XT总线简介 2.ISA总线简介 3.8255芯片简介 4.驱动器 5.LED显示器 四.工作原理 五.硬件电路 六.程序设计及流程图 1.流程图 2.程序设计 七.设计心得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及设计要求: 1.设计一块I/O卡,该卡具有3个8位I/O口(A、B、C口),利用该I/O卡控 制该卡控制一个四位的LED显示器,该卡插在PC机的IMB-PC扩展总线插槽上(ISA),选用8255接口芯片 2.设计要求:画出电路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编写利用该接口卡对键盘上键入

的数字进行显示的程序(当回车键按下前,如果键入的数字的次数大于4时显示最后的4位数) 二.设计整体方案 该接口卡的主芯片是8255芯片,将ISA总线上的地址线A0-A19经过译码作为8255的片选信号,IOR、IOW分别作为8255的读写信号。四位LED显示器采用共阴极接法,将8255的A端口的8个引脚经过驱动器与LED的a-h相连,用C端口的低四位来控制那个LED亮,B端口不使用。 三.主要元件 1.IBM PC/XT总线简介 总线在PC/XT机的底板上共有8个插头,称为IMB PC/XT总线。PC/XT 总线在每个插槽(扩展槽)配有62个引脚代表各种不同的信号。IBM PC/XT 总线的62条引线包括20位地址线、8位数据线、21根控制线、2根状态线和11根辅助线及电源线。每一个插槽对应的引脚均有相同的意义,因此所有的接口卡可插于任何一个插槽上。引脚间隔为2.54mm。 2.ISA总线简介 ISA总线是IBM PC/AT机(CPU是80286)所用的系统总线,这是一个16位兼8位的总线标准。如果忽略标准化细节,则可认为16位ISA总线就是PC/AT总线。由于IBM PC/AT与IBM PC、IBM PC/XT机(CPU 都是8088)所用的Pc总线兼容,所以可认为8位ISA总线(16位ISA总的低8位部分)就是PC总线。ISA总线的主插槽与IBM总线的插槽兼容,如下:

燕山大学微机原理项目

饮料生产线生产线自动检测系统的计算机 控制技术的实现 班级:12级机控2班 学号:120101010241 姓名:吴东升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指导教师:李艳文、张庆玲、赵玉勤、王志松 朱学军、王鑫、陈子明

目录 1.摘要 (1) 2.前言 (1) 3.正文 (1) 3.1 项目概要 (2) 3.2 模拟方案 (2) 3.2.1 实验所用硬件 (2) 3.2.2 电路接线图 (2) 3.2.3 端口地址表 (4) 3.2 控制程序 (5) 3.2.1实验流程图 (5) 3.2.2实验程序 (5) 3.3 模拟实验结果 (11) 3.4项目结论 (12) 4.参考文献 (12) 5.感想 (12)

饮料生产线生产线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吴东升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摘要 生产瓶装保健饮品,本实验旨在实现自动化编程设计,运用8255、8155芯片及开关、LED灯、步进电机、数码管等。将开关全部打开,用开关1闭合表示总电源打开。用开关2闭合对应指示灯亮模拟运输空瓶,开关2打开表示空瓶到位;开关3闭合LED灯亮,起动灌装,开关3关闭LED熄灭,灌装完毕;开关4闭合与否检测合不合格,并用数码管显示不合格数,最后将合格或不合格的产品均送走。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生产实践,完成了其自动化编程。 2.前言 本实验要实现复杂控制功能电路的设计与自动化编程,掌握微机在机械设备控制中的应用,目前生产瓶装保健饮品的企业大都采用机电一体化,并且也注重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期实现更好的自动化。 自动化控制不仅生产效率高,并且能以较少的劳动力完成高质量的工作,远离了生产车间,在远处可以操作控制,安全保障提高。因此,自动化是以后生产企业发展的趋势,现在初步接触并设计自动化控制编程,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有关知识,结合生产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打基础。 3.正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是连接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1: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一门实践课程,在课程设计期间我努力将自己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期间能够遵守纪律规章,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一共完成了11个实验,分别是1.制作直通电缆和交叉UTP、2.交换机Console口和Telnet配置、3.交换机端口和常规配置、4.虚拟局域网VLAN配置、5.路由器Console口Telnet 配置方法和接口配置、6.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7单臂路由配置、8.动态路由协议配置、9.PPP协议配置、10路由器访问控制表(ACL)、11.网络地址转换(NAT)。 在制作直通电缆和交换UTP的实验中,我起初不能完全按照要求来剪切电缆,导致连接不通,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终于将实验完成。 在做到单臂路由配置和动态路由协议配置的实验,由于自身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忘掉了一些理论知识,在重新翻阅课本和老师的指导之下,也成功的完成了试验。

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丰富的实践创造,细致的了解了计算机网络连接的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种配置方法,并掌握了利用虚拟环境配置的方法,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完成实验,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学习网络电缆的制作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 课程设计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是对我们所学知识及综合能力的一次考察。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这就要求我们用相应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夯实基础,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贡献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2: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 作为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基础课之一,课程紧密结合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特点,围绕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主题,以Intelx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从而使学生能较清楚地了解微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这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历时两个星期,在整整两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以前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经常强调在写一个程序的时候,一定要事先把程序原理方框图化出来,但是我开始总觉得这样做没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