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线电视的网络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有线电视的网络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摘要阐述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水平与未来发展
规划以及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表现等方面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特征;方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8-0050-02
目前,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在业内外各方人士企盼的眼神中仍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对于有线电视网
络运营商而言,IPTV、OTT、智能电视包括未来的国网公司,都极有可能成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作为传统的频道与节目传输的网络,未来应该根据科技的进步、大众的需求、产业链构建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战略规划。本文将重点探讨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现状及发展
趋势。
1 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水平与未来发展规划
1.1 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水平分析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目前拥有着先进的技术支撑,选择HFC网络模式来推动广播电视的网络数字化发展,使得其在与国际广播电视传播相适应的同时,也能逐步地做到对国际先进技术的运用,使得其得以形成更为科学的有线数字电视
传输标准,提高用户的感官享受,也为有线电视行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润。作为有线电视网络的创新发展内容,城市的有线网络本身有着无尽的发展潜力。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完成了对电视网络的转换。其中,以南方城市的转换速度最快,中部城市稍微慢一筹。截止到现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超过6 000万的用户使用的是有线电视网络来观看电视节目,并且在这部分受众中还有超过一半的用户选择了的双向互动网络,极大地推动了电视服务行业的发展。在这个运营管理过程中,有线网络电视的工作内容囊括了对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生活信息的传递、高清节目的点播以及对日常生活服务内容的补充等。总的来说,电视机的功能性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看电视”俨然成为了过去,电视服务的开展内容显得更为贴心与细致。当然,有线网络电视本身存在网络技术弊端、经营管理模式的不足等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做到有效处理,进而来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水平。
1.2 有线电视网络的未来发展规划。
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展之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本身的开展水平,从基层设施建设情况、技术运用水平以及业务服务能力等方面来看,都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随着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对其的影响不断增强,网络技术的实用性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当“三网
融合”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会让有线电视网络能够有着更为广阔的受众需求。为了更好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做到:首先,加强对基础网络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推动全国范围内的联网模式得以有效实现。直到2001年,全国范围内的有线电网普及率达到了95%。受“三网融合”的影响,数字电视会随着网络支干线建设水平的提高而能够显得更为安全与稳定,以此来争取尽早地完成全面覆盖。其次,有线电视网络的规模化建设,使得中国的构建网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产业链条,促使已经产生的50套专业频道可以产生更大的市场价值。再者,通过对广播信息服务网络的建立,来引导高速媒体数据广播可以有效地接受电视信号,帮助用户享受更为丰富的增值服务,确保收视率与收视满意程度的共同提高。并且,借助于对宽带网络的使用来让一体化的家庭模式有效建立,促使广播、视频、音频得以成为一个整体。最后,推动企业化管理模式。加强对现有企业的转化与改造,使其能够在有线电视网络的影响下,形成自主经营、管理模式,做到政企分开,自负盈亏,以此来提高市场适应力。
2 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表现与研究
2.1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表现。
有线电视网络会选择将应用光缆与电缆结合起来,以此来完成相应的传输需求。在HFC方案中,会选择数字压缩技术来拓展频道容量,让其可以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这样一
来,有线电视网络可以做到视频点播、声频广播传送、数据传输以及网络化项目的使用等。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能够完成750 MHz~1 GHz的传输需求。可以做到对数字信息内容的有效传递,也能让商务活动得以提高自身的商业化与服务性。
2.2 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研究
2.2.1 对编码的有效识别
对编码信号进行安装,让其可以产生发射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得以被有效放大与捕捉,提高对其的辨别能力,增强网络信息传输活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当整个网络路径出现不能识别信号的时候,应当做到自动断电,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2.2.2 HFC网络的改造与完善技术
HFC网络改造与完善,应当对已有资源进行有效运用,采用DOCSIS2.0技术,结合合适的器材内容,让其可以按照860 MHz和1 000 MHz两种类型来完成精加工确保其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2.3 对视频内容的识别技术
将每一个播出信号加上特定标志,在最后一个放大器后面加上控制器,用来识别设定的标志。如果识别失败,就意味着网络存在潜在的危险,信号可能是非法信号,就会自动切断信号。
3 结束语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发展是快速进步的,未来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必定要基于三网融合的环境下,在今后对于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探究创新的研究三网融合环境下有线电视网络的接入方式,实现网络电视能够结合三网融合技术共同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峰.有线电视的网络现状和发展趋势[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7(8):39.
[2]刘向锐,焦鹏飞.对我国目前有线电视的发展状况和对策的思考[J].商,2013(9):239.
[3]杨修凯.浅析有线电视覆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学与财富,2012(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