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题一题多变

高中物理解题一题多变
高中物理解题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

1.如图所示,仰放着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其中,O 为其圆心,O 1为其最低点)。现将质量相同

的两个小球A 、B 轻放于轨道上的O 1两侧(其中,α=3°、β=5°),并且

同时无初速释放,则两小球将相遇于________(O 1点、或O 1点左侧、或

O 1点右侧);若两球相遇后瞬时合二为一,则其共同速度方向为________。

答:O 1点,水平向左(或O 1→A )。

变化:B O 1搭放一个光滑斜面。

2.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运动速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若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其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应为:( B )

A. 0022mv mg kv +

B. 0mv kH mg

- C. 02H v D. 00mv mg kv + 变化:将一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上抛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设物体在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零,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原地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与物体距地面的高度h 的关系,下图中描述正确的是(H 是物体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D )

3.水平方向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运动,质量为m 的物块被轻轻放到传送带的A 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被传送到另一端B 的过程中相对于地面的位移为s ,则此过程中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的值可能为:( ABD )

A .小于μmgs

B .小于mv 2/2

C .既小于μmgs ,又小于mv 2/2

D .等于μmgs

变化1: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静止的倾斜传送带顶端A 无初速度释放,经时间t 滑至B 点而脱离传送带;若释放m 的同时传送带运转起来,m 由A 滑至B 用时为t ˊ,则t ˊ与t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A .若传送带顺时针运转,则t ˊ一定大于t ;

B .若传送带顺时针运转,则t ˊ一定等于t ;

C .若传送带逆时针运转,则t ˊ一定小于t ;

D .无论传送带怎样运转,t ˊ都不可能等于t 。

变化2:如图所示,AB 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 ,末端B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P 从轨道顶端A 处由静止释

放,滑到B 端后飞出,然后落到地面上的C 点,已

知其落地点相对于B 点的水平距离OC=L 。现在轨道

下方紧贴B 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与B

的距离为L/2,当传送带静止时,让物体P 再次从A

点由静止释放,当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

右端水平飞出,仍然落到地面的C 点,当驱动轮转

动带动传送带以速度v 匀速向右运动(其他条件不

变),物体P 的落地点为D ,问:

(1)送带的速度v 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OD

间的距离s 有最小值?这个最小值为多少?

(2)传送带的速度v 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OD 间的距离s ˊ有最大值?这个最大值为多少? 答:(1)gh v 21≤

,S min = L ;(2)gh v 27≥,S max = 27L 。

变化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 长L=8.3 m ,质量为M=1

kg 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 1=2 m/s 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传

送带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

木块运动到最左端 A 点时,一颗质量为m=20 g 的子弹以v 0=300

m/s 水平速度向右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u=50 m/s ,以后每隔1 s 就有一颗子弹设向木块,设子弹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g 取10 m/s 2。求:

(1)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 点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木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子弹击中?

(3)从第一颗子弹射中木块到木块最终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子弹、木块和传送带这一系统所产生的热能是多少?

答案:(1)0.9 m (2)16颗(3)14155.5 J

变化4:(03年全国高考)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传送带经过AB 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 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 区域时是倾斜的,AB 和CD 都与BC 相切。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 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 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度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 处,D 和A 的高度差为h ,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 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 。每个箱子在A 处投放后,在到达B 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 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 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N ,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机的平均功率P 平均 。

答案:P 平均 =T

W =T Nm (22

2T L N +gh )

4.如下左图,求细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变化1:如上中图。变化2:如上右图。

变化3:(2002年高考题)如图所示,水平匀强电场中,三根长度均

为L 的轻丝线悬挂着两个质量均为m 、带电量均为q 的小球。今剪断右

侧边丝线OB ,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系统最终稳定于某位置。试求(1)

系统稳定后丝线OA 、AB 与竖直夹角α、θ;(2)从剪断丝线开始到系

统稳定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与机械能的改变量为多少?

变化4:如图所示,两根长度均为L 的轻丝线串挂着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

今在两球上同时施加大小均为F=21mg 方向与水平呈β角,

且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系统最终稳定于某位置。已知这对力刚好使丝线AB 与竖直

夹角最大,试求(1)系统稳定后丝线OA 、AB 与竖直夹角α、θ;(2)从施加力F

开始到系统稳定的整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对两球所做的总功W 气。

5.如图所示,从y 轴原点下方h 处无初速释放一点电荷,恰好能经过x 轴上P 点,求OP 的长度。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图像法

高物理解题技巧:图像法1 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数函数式表示,还可以用图象描述。图象作为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随另一物理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规律。在进行抽象思维的同时,利用图象视觉感知,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准确把握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深刻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应用图象不仅可以直接求或读某些待求物理量,还可以用探究某些物理规律,测定某些物理量,分析或解决某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图象的物理意义主要通过“点”、“线”、“面”、“形”四个方面体现,应从这四方面入手,予以明确。 1、物理图象“点”的物理意义:“点”是认识图象的基础。物理图象上的“点”代表某一物理状态,它包含着该物理状态的特征和特性。从“点”着手分析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特殊“点”入手分析其物理意义。 (1)截距点。它反映了当一个物理量为零时,另一个物理的值是多少,也就是说明确表明了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如图1,图象与纵轴的交点反映当I=0时,U=E即电的 电动势;而图象与横轴的交点反映电的短路电流。这可通过图象的数表达式 得。 (2)交点。即图线与图线相交的点,它反映了两个不同的研究对象此时有相同的物理量。如图2的P点表示电阻A接在电B两端时的A两端的电压和通过A的电流。

(3)极值点。它可表明该点附近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如图3的D点表明当电流等于时,电有最大的输功率。 (4) 拐 点。通常反映物理过程在该点发生突变,物理量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拐点分明拐点和暗拐点,对明拐点,生能一眼看其物理量发生了突变。如图4的P点反映了加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暗拐点,生往往察觉不到物理量的突变。如图5P点看起是一条直线,实际上在该点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而加速度没有发生变化。 2、物理图象“线”的物理意义:“线”:主要指图象的直线或曲线的切线,其斜率通常 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物理图象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之比值,其大小往往 代表另一物理量值。如-t图象的斜率为速度,v-t图象的斜率为加速度,Φ-t图象的斜率为感应电动势(n=1的情况下),电U-I图象(如图1)的斜率 为电的内阻(从图象的数表达式也一目了然)等。 3、物理图象“面”的物理意义:“面”:是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有些物理图象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值常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习图象时,有意识地利用求面积的方法,计算有关问题,可使有些物理问题的解答变得简便,如v-t图象所围面积 代表位移,F-图象所围面积为力做的功,P-V图象所围面积为 气体压强做的功等。 4、物理图象“形”的物理意义:“形”:指图象的形状。由图线的形状结合其斜率找其隐含的物理意义。例如在v-t图象,如果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曲线,则可根据其斜率变化情况,判断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在波的图象,可通过微小的平移能够判断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在研究小电珠两端的电压U与电流I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在

高中英语解题题典:阅读理解第26-30部分

26 Chinese president Jiang Zemin held talks with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in Shanghai Friday morning, saying that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This was the first meeting between the two leaders. The presidents had an in-depth exchange of views on Sino-US relations, antiterror-ism, maintenance of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other major issues. The talks were constructive and fruitful. Jiang said that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ino-US relationship and has al-ways held that China and the US develop a constructiv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ush said that he takes the opportunity of coming to China this time to reaffirm that the US government pursues the one-China policy and adheres to the three-Sino-US joint communiques (公报). Bush said that he has been strongly supporting China’s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Extending his congratulations on China’s itramnent entry into the WTO, Bush said that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will be favorable to both China ami the United States. He also expressed congratulations on China’s successful bidding of hosting the 2008 Olympic Games. Bush thanked China for its quick response to the terrorist att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her 11 and its clear and firm support of the US people in fighting terrorism as well as China’s cooperation in this regard. Bush said that while differences may exist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the two coun-tries will deal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pirit of mutual respect and frankness. (Reports from China Daily, Oct, 19, 2001) 1. What issue is excluded among the two leader’s talks? A. Sin-US relations. B. Antiterrorism. C. Drug strike. D. Maintaining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2. Bush’s attitude towards China’s entry into WTO is A. rejection B. no opinion C. supportive D. objection 3. From the text, we can conclude that two nations leader’s talk is _____. A. having no impact on their relationship B. promo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hina and US C. exposing too many differences D. the conclusion is unclear 答:1. C 2. C 3. B 解析: 1.考查对知识细节的把握,A、B、D选项均为中美首脑会谈的内容,唯独drug strike(打击毒品)文中没提到。2. 从Extending his congratulations on China’s immi-nent entry into the WTO...可知Bush对中中入世的态度。3. 从文章提到会谈是con-structive and fruitful这一主要信息可知该题的选项。 27 The temperature of your body should always be the same if you are fine, no matter whether the weather is hot or cold. That is why the doctor test your temperature with a thermometer when you are sick. Normally, your body temperature is ninety-eight point six degrees Fahrenheit (华氏的). If it is higher than that, it is a sure sign that some thing is wrong with your body. Your body keeps the same temperature all the time, because it balances (平衡) the heat it produces and the heat

(完整版)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高中物理模型解题 模型解题归类 一、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到最后阶段(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把这个阶段看成反向、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1】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地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轮胎跟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刹车线长是14m,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是否超过事故路段的最高限速50km/h? 【题2】一辆汽车以72km/h速率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终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秒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二、类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加速过程的加速度与减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相同。此类问题要注意到过程的对称性,解题时可以分为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也可以取整个过程求解。 【题1】一滑块以20m/s滑上一足够长的斜面,已知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则经过5秒滑块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题2】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m/s2,6s后又返回原点。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2m/s 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的速度为10m/s C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8m D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5m 三、追及相遇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时,由于二者速度关系的变化,会导致二者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出现追及相撞的现象。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时,会出现相遇的现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两者的位移关系,即抓住:“两物体同时出现在空间上的同一点。分析方法有:物理分析法、极值法、图像法。常见追及模型有两个: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速度小者(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匀速)、 1、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匀速):(有三种情况)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归纳大全

高中物理答题技巧归纳大全 一,考场中心态的保持 心态“安静”: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心静如水,超然物外,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情绪稳定,效率提高。心不静,则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如坐针毡,眼在此而心在彼,貌似用功,实则骗人。 二,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

高中英语解题题典:短文改错48篇

短文改错部分 1 A few days before, I saw an interesting program on TV. It was about the problem of the traffic in our cities. It seemed that a great deal of damage had done by traffic. But now our cities are still suffered from traffic problem. Some buildings are actually falling to piece. It is often faster to walk than to go by car or bus. The problem has been getting worse for long time. This is only one problem among thousands others in our cities. All sorts of terrible things have happened with our cities. And the biggest question is “What can we do about it?” Our roads have ever been designed for such a heavy traffic. 2 3 Sandy is seventeen years old. And she is much busy. She never has enough time for that she wants to do. Like many other girls about her age, she spends hours on the telephone, talks to her friends. She often goes out on the weekends, and she looks after children for other families to get some money. But, of course, during the school years she herself has a lot homework to do. During the football season, Sandy is more busier than usual She and other pretty girls are cheer leaders. They jump up and down together, cheering when the team have played well. When the team is not playing so well, the girls try their best encourage the

物理解题技巧高中对称法

物理解题技巧高中对称法 物理解题技巧高中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普遍存在着优美和谐的对称现象.对称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物理中对称现象比比皆是,对称的结构、对称的作用、对称的电路、对称的物和像等等.一般情况下对称表现为研究对象在结构上的对称性、物理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对称性、物理量在分布上的对称性及作用效果的对称性等.利用对称性解题时有时能一眼看出答案,大大简化解题步骤.从科学思维方法的角度来讲,对称性最突出的功能是启迪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用对称性解题的关键是敏锐地看出并抓住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对称性,这些对称性往往就是通往答案的捷径. 静力学问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确定研究对象:并将“对象”隔离出来-。必要时应转换研究对象。这种转换,一种情况是换为另一物体,一种情况是包括原“对象”只是扩大范围,将另一物体包括进来。 分析“对象”受到的外力,而且分析“原始力”,不要边分析,边处理力。以受力图表示。 根据情况处理力,或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用三角形法则,或用正交分解法则,提高力合成、分解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 对于平衡问题,应用平衡条件∑F=0,∑M=0,列方程求解,而后讨论。 认识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对于质点而言,若该质点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即加速度为零,则称为平衡,欲使质点平衡须有∑F=0。若将各力正交分解则有:∑FX=0,∑FY=0。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物体在三个力(非平行力)作用下平衡时,据∑F=0可以引伸得出以下结论: 这三个力矢量组成封闭三角形。 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 对物体受力的分析及步骤 明确研究对象 分析物体或结点受力的个数和方向,如果是连结体或重叠体,则用“隔离法” 作图时力较大的力线亦相应长些 每个力标出相应的符号(有力必有名),用英文字母表示 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列动力学方程 受力不平衡时 一些物体的受力特征:轻杆或弹簧对物体可以有压力或者拉力。绳子或橡皮筋可受拉力不能受压力,同一绳放在光滑滑轮或光滑挂钩上,两侧绳子受力大小相等,当三段以上绳子在交点打结时,各段绳受力大小一般不相等。 受力分析步骤: 判断力的个数并作图:重力;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场力(电场力、磁场力) 判断力的方向:

高考物理复习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归类总结高中物理例题解析,原来还有这么巧妙的方法!

高考物理复习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归类总结 (高中物理例题解析) 方法一:图像法解题 一、方法简介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运用图像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运用图像解题的过程中,如果能分析有关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抓住图像的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等几个要点,常常就可以方便、简明、快捷地解题. 二、典型应用 1.把握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

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s-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在U-I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 2.抓住截距的隐含条件 图像中图线与纵、横轴的截距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常常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例1、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得出的一组数据作出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内电阻r=_______ Ω. 【解析】电源的U-I图像是经常碰到的,由图线与纵轴的截距容易得出电动势E=1.5 V,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是路端电压为0.80伏特时的电流,(学生在这里常犯的错误是把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当作短路电流,而得出r=E/I 短=2.5Ω的错误结论.)故电源的内阻为:r=△U/△I=1.2Ω 3.挖掘交点的潜在含意

一般物理图像的交点都有潜在的物理含意,解题中往往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要我们多加关注.如: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 例2、A、B两汽车站相距60 km,从A站每隔10 min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 km/h.(1)如果在A站第一辆汽车开出时,B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站,问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几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如果B站汽车与A站另一辆汽车同时开出,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从A站开出的车数最多,那么B站汽车至少应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多长时间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几辆车同时开出)?最多在途中能遇到几辆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车不同时开出,那么B站汽车在行驶途中又最多能遇到几辆车? 【解析】依题意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分别从A、B站由不同时刻开出的汽车做匀速运动的s一t图像,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一目了然地看出:(1)当B站汽车与A站第一辆汽车同时相向开出时,B站汽车的s一t图线CD与A站汽车的s-t图线有6个交点(不包括在t轴上的交点),这表明B站汽车在途中(不包括在站上)能遇到6辆从A站开出的汽车.(2)要使B站汽车在途中遇到的车最多,它至少应在A站第一辆车开出50 min后出发,即应与A站第6辆车同时开出此时对应B站汽车的s—t图线MN与A 站汽车的s一t图线共有11个交点(不包括t轴上的交点),所以B站汽车在途中(不包括在站上)最多能遇到1l辆从A站开出的车.(3)如果B站汽车与A站汽

高中英语 数 词解题题典

数词 1. Two___________ died of cold last winter. A. hundreds old peoples B. hundred old people C. hundreds old people D. hundred old peoples 答:B。hundred,thousand,million,score,dozen与数词连用或与many,several等词连用时,不用复数形式。people指人们,本身是具有复数意义的词,但若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时,可用复数。如:We should deepen the friendship between the peoples of the two countries.我们应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2. The hero of the story is an artist in his_______. A. thirtieth B. thirty C. thirty’s D. thirties 答:D。inone’s twenties (thirties, forties)在某人二(三、四……)十几岁的时候。in one’s teens 在某人十三至十九年龄段的时候。 3. In ______ Marx began to learn Russian. A. the 1870s B. 1870’s C. 1870s D. his 1870’s 答;A.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可以说成in the 1870’s 或 in the 1870s。 4. In Pisa, there is________ leaning tower. A. an 180-foot-high B. a 180-feet high C. a 180-foot-high D. an 180 feet-high 答:C。连字符所连的词做定语时,不用复数形式。 5. Shortly after the accident, __________ policemen were sent to the spot to keep order. A. dozens of B. dozen C. dozen of D. dozen 答:A。dozens of 数十 6. There were __________ people in the room. A. two score of B. tv0o scores of C. two score D. two scores 答:A。score与数词,many,several等词连用时,用单数形式.score后常接of,如two score of eggs。但scores of 表示笼统的数字,意为“数十个”。 7. __________of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are from the north. A. Two nineth B. Two ninth C. Two ninths D. Two ninetbs 答:C.分数词的表示法:分子用基数词,分母用序数词,当分子大于l时,分母用复数的形式。9的序数词为ninth。 8. She bought her son two __________ pencils. A. dozen of B. dozens C. dozen D. dozens of 答:C.dozen与数词连用,不用复数,另外dozen后一般不与of连用,若接of时,后应有the,these,those等限定词或them,如I want three dozen of the / these / those

高中常用物理模型及解题思路

高中常用物理模型及解题思路 ◆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 隔离法是指在需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如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相同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 与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μ相同)无关,及与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 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记住:N= 211212 m F m F m m ++ (N 为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 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m 1F 2和m 2F 1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F 2 12m m m N += 讨论:①F 1≠0;F 2=0 122F=(m +m )a N=m a N= 2 12 m F m m + ② F 1≠0;F 2≠0 N= 211212 m F m m m F ++ (20F =就是上面的情 况) F=211221m m g)(m m g)(m m ++ F=122112 m (m )m (m gsin )m m g θ++ F=A B B 12 m (m )m F m m g ++ F 1>F 2 m 1>m 2 N 1

高中物理大题技巧

高考物理解答题规范化要求 物理计算题可以综合地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高考物理试题中,计算题在物理部分中的所占的比分很大(60%),单题的分值也很高。一些考生考后感觉良好但考分并不理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解题不规范导致失分过多。在高考的物理试卷上对论述计算题的解答有明确的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具体地说,物理计算题的解答过程和书写表达的规范化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字说明要清楚 必要的文字说明是指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说明研究的对象 ①对字母、符号的说明。题中物理量有给定符号的,必须严格按题给符号表示,无需另设符号; 题中物理量没有给定符号的,应该按课本习惯写法(课本原始公式)形式来设定。 ②对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用弹簧相连,"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在弹簧为原长时物体的速度有极大值。" ③说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所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情境要点,关健的条件作必要的分析判断。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等。即说明某个方程是关于"谁"的,是关于"哪个状态或过程"的。 ④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及名称,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及所建立的坐标系. 这是展示考生思维逻辑严密性的重要步骤。 ⑤选择物理规律的列式形式;按课本公式的“原始形式”书写。 ⑥诠释结论:说明计算结果中负号的物理意义,说明矢量的方向。 ⑦对于题目所求、所问的答复,说明结论或者结果。 文字说明防止两个倾向:①过于简略而显得不完整,缺乏逻辑性。②罗嗦,分不清必要与必不要。 答题时表述的详略原则是物理方面要祥,数学方面要略.书写方面,字迹要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一行,绝不能连续写下去,切忌将方程、答案淹没在文字之中. 二、主干方程要突出(在高考评卷中,主干方程是得分的重点) 主干方程是指物理规律、公式或数学的三角函数、几何关系式等 (1) 主干方程式要有依据,一般表述为:依xx 物理规律得;由图几何关系得,根据……得等。 (2) 主干方程列式形式得当,字母、符号的书写规范,严格按课本“原始公式”的形式列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考生所忽视的). 要全部用字母符号表示方程,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不要方程套方程;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 如:带电粒子在磁场的运动应有R v m qvB 2 =,而不是其变形结果qB m v R =. (3) 列方程时,物理量的符号要用题目中所给符号,不能自己另用字母符号表示, 若题目中没有给定物理量符号,应该先设定,设定也有要求(按课本形式设定), 如:U 表示两点间的电压,?表示某点的电势,E 表示电动势,ε表示电势能 (4) 主干方程单独占一行,按首行格式放置;式子要编号,号码要对齐。 (5) 对所列方程式(组)进行文字(符号)运算,推导出最简形式的计算式,不是关键环节不计算结果。 具体推导过程只在草稿纸上演算而不必写在卷面上。如果题目有具体的数值运算,则只在最简形式的计算式中代入数值算出最后结果,切忌分步进行代数运算。 (6) 要用原始公式联立求解,分步列式,并用式别标明。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 因为这样往往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三、书写布局要规范 (1) 文字说明的字体要书写公整、版面布局合理整齐、段落清晰、美观整洁。详略得当、言简意赅、逻辑

(完整版)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物理快速解题技巧 技巧一、巧用合成法解题 【典例1】 一倾角为θ的斜面放一木块,木块上固定一支架,支架末端用丝线悬挂一小球,木块在斜面上下滑时,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如图2-2-1所 示,当细线(1)与斜面方向垂直;(2)沿水平方向,求上述两种情况下木 块下滑的加速度.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与木块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运动,即小球与木块 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必沿斜面方向.可以通过求小球的加速度来达到求解 木块加速度的目的. (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当细线与斜面方向垂直时,小球受重力mg 和细线的拉力T ,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力的合力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2 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 合=mgsin 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ma 1 所以a 1=gsin (2)当细线沿水平方向时,小球受重力mg 和细线的拉力T ,由题意可知,这两个力的合力也必沿斜面向下,如图2-2-3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F 合=mg /sin 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 θ=ma 2 所以a 2=g /sin θ. 【方法链接】 在本题中利用合成法的好处是相当于把三个力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则利用三角函数可直接把三个力联系在一起,从而很方便地进行力的定量计算或利用角边关系(大角对大边,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其代表的力最大)直接进行力的定性分析.在三力平衡中,尤其是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法求解尤为简单;物体在两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尤其合成后有直角存在时,用力的合成更为简单. 技巧二、巧用超、失重解题 【典例2】 如图2-2-4所示,A 为电磁铁,C 为胶木秤盘,A 和C (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 ,B 为铁片,质量为m ,整个装置 用轻绳悬挂于O 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 绳上拉力F 的大小满足 A.F=Mg B.Mg <F <(M+m )g C .F=(M+m )g D.F >(M+m )g 解析: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中只有铁片在电磁铁吸引下向上做加速运动,有向上的 θ 图2-2-1 θ mg T F 合 图2-2-2 θ mg F 合 T 图2-2-3 图2-2-4

高中英语二轮复习 强调句解题题典

强调句 1. It was not until 1920 _______ regular radio broadcasts began. A. while B. which C. that D. when 答:C.在强调句型中,被强调的部分是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时,后边不能用when或where,须用that.所谓强调句型就是强调句中的某个成分.如:I saw him at the station yesterday.可以强调句中的主语、宾语、地点状语或时间状语,被强调部分是人时后边可用who或that.如 It was I who saw him at the station yesterday. 强调主浯 It was him that ] saw at the station yesterday. 强调宾语 It was at the station that ] saw him yesterday. 强调地点状语 It was yesterday that I saw him at the station. 强调时间状语 2. Was _____ that 1 saw last night at the concert? A. it you B. not you C. you D. that yourself 答:A.此题是强调句式的疑问句形式。 3. __________ was it that made him so angry? A. What B. Why C. How D. When 答:A。此题为强调句型的特殊疑问句形式,意为“到底是什么使他如此生气?”再如:Who was it that did it? 到底是谁傲的这件事? When was it that the traffic accident took place? 交通事故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Where was it that the accident happened? 事故到底是在哪儿发生的? How long ago was it that the accident happened? 事故到底是多久以前发生的? How was it that the accident happened? 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4. Was it 1948 ______ our school was set up? A. that B. when C. which D. what 答:B.应分清强调和非强调句。此题为非蛋调句,it指时间,when引导的是时间状语从句,意为:我们学校成立的时候是1948年吗?若译成Was it in 1948 that our school was set up? 则是强调句。 5. It was about 600 years ago ______ the first dock with a face and an hour hand was made. A. that B. until C. before D. when 答:A。强调时间状语 6. —Wasn’t it Dr Wang who spoke to you just now? —________. A. I didn’t know be was B. Yes, it was C. No, he wasn’t D. Yes, he did 答:B.此题前边已出现过一次.但应该说从这道题的命题意图来看是较好的命题。很容易造成误选,但只要看清是强调句型,即可判断出正确的答案。 7. ________ was in 1979 — I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A. That, that B. lt, that

高中物理解题模型详解总结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 目录 第一章运动和力................................................. 一、追及、相遇模型............................................ 二、先加速后减速模型.......................................... 三、斜面模型................................................. 四、挂件模型................................................. 五、弹簧模型(动力学)........................................ 第二章圆周运动................................................. 一、水平方向的圆盘模型........................................ 二、行星模型................................................. 第三章功和能 ................................................... 一、水平方向的弹性碰撞........................................ 二、水平方向的非弹性碰撞...................................... 三、人船模型................................................. 四、爆炸反冲模型 ............................................. 第四章力学综合................................................. 一、解题模型: ............................................... 二、滑轮模型................................................. 三、渡河模型................................................. 第五章电路...................................................... 一、电路的动态变化............................................ 二、交变电流................................................. 第六章电磁场 ................................................... 一、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 二、电磁流量计模型............................................ 三、回旋加速模型 ............................................. 四、磁偏转模型 ...............................................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选择研究对象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首要环节.在很多物理问题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案是多样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不同会影响求解的繁简程度。合理选择研究对象会使问题简化,反之,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使问题无法解决。隔离法与整体法都是物理解题的基本方法。 隔离法就是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研究,这个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一个部分,广义的隔离法还包括将一个物理过程从其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整体法是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或将看上去具有明显不同性质和特点的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处理。隔离法和整体法看上去相互对立,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为将几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之后,还是要将它们与周围的环境隔离开来的。 这两种方法广泛地应用在受力分析、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问题中。 对于连结体问题,通常用隔离法,但有时也可采用整体法。如果能够运用整体法,我们应该优先采用整体法,这样涉及的研究对象少,未知量少,方程少,求解简便;不计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或物体系内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一般首先考虑整体法。对于大多数动力学问题,单纯采用整体法并不一定能解决,通常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的方法。 一、静力学中的整体与隔离 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各部分)间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解题中应遵循“先整体、后隔离”的原则。 【例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 ,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 和c ,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 A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D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由于三物体均静止,故可将三物体视为一个物体,它静止于水平面上,必无摩擦力作用,故选D . 【点评】本题若以三角形木块a 为研究对象,分析b 和c 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再求其合力来求解,则把问题复杂化了.此题可扩展为b 、c 两个物体均匀速下滑,想一想,应选什么?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展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 环再次 A O B P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