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社会培养职业技能性人才,加快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高职教育在短短三十的多年里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会认同度低、办学理念模糊、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改革对策
一、引言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形势喜人,但从兴起到目前的繁荣,跨越时间相对较短,这种跨步式发展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一方面,高技能型人才需求严重短缺,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
这种结构性矛盾说明,现阶段的高职教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职院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培养出能适应新形势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是摆在当前高职教育发展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1、社会认同度不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目前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够,大多认为其是低人一等的教育模式。
此外,就高职教育本身而言,各学校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原来就是职业技术学院,另一些是普通高校内的职业技术学院,还有一些中专学校升级后的高职,或成人高校改为高职院校,
或普通专科改为高职院校等等,结果造成高职教育的质量不稳定,在社会上形成种种片面认识。
简言之,就国家社会而言,高职是次等教育;就家长学生而言,高职是无奈的选择;就用人单位而言,高职毕业生是锅“夹生饭”。
一言蔽之,高职在现实中遭遇到认可却不被认同的命运。
既然不被认同,更谈不上重视。
2、办学理念模糊不清
目前,高职学校在办学理念上有三种不良倾向:一是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本层次办学,想尽快升格为本科院校;二是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中不能妥善处理好职业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专业设置的功利主义倾向;三是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教学目的偏重于保少数学生“专升本”上,使高职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普通本科教育的预备生。
3、课程设置不合理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不合理。
以计算机专业为例,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这是不争的事实,虽说开设的有英语课,但效果并不理想,要学习编程语言,英语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计算机专业英语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其简单易学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又能满足编程所需,但可惜的是一些院校并没有开设该门课程。
c语言和c++是计算机专业最基础的编程语言,只要学好这二者之一,其他语言更易学习和理解,但是一些院校开设了c#,php,java等,却没有开设c或c++,这样的课程安排显然是不合理的。
4、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培养应用型的高技术人才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学历都明显提高,要不是研究生,要不就具有中级职称,但是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却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的要求,因为大部分教师只有很少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甚至是没有,而且现有学校在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上资金投入太少,教师很难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5、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自学能力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较低,这也是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生不喜欢听理论,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甚至不提,这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必要的理论学习过程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不重视这个过程的话,学生永远只是机械式地完成,缺乏能力提高的后劲,难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三、高职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
1、重塑科学的高职教育办学理念
首先,注重素质教育。
阶段性教育为终身教育所取代;教师中心让位于学生中心;学科本位发展为能力本位,再进一步上升为素质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
为了构筑新世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蓝图,为了满足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也应该全方位强化素质教育。
其次,突出能力本位思想。
高职教育应根据高职培养目标来建立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相关能力培养体系,开发职
业能力实训模块,加强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
2、积极创新和优化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起点,开发专业项目课程。
以软件开发专业为例,邀请具有软件开发一线工作经验且具备项目管理能力的企业人员与学校相关专业人士共同分析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工作任务,如用户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然后归纳总结并筛选出典型工作任务。
再根据工作任务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形成相应课程安排,并且尽量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完整项目为依托。
这样以某个案例的完成来讲解知识点,学生既能掌握单独的知识,也能对知识的整体性有很深的认识,另一方面,这种教法更能被学生接受,因为每次课的目标明确,学生能有的放矢的去学习。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院校的做法有欠稳妥。
为了满足专业课程的课时,一味缩减公共课课时,并以考证作为主要考核方式,这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考证题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涉及知识的整体性及连贯性较少,那么即使考证成绩优异,也不一定能独立完成某项工作任务。
以计算机基础课为例,学生掌握了单独的word知识点,并不代表其能独立完成个人简历,因为他不一定知道个人简历的制作流程以及如何入手。
3、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应明确给出双师型教师的标准。
据调查,一些院校只是以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作为评判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这种做法有局限
性。
如果企业工作经历跟课程教学相关度不大,那么该经历对教学并无明显帮助。
其次,学校应该提供部分经费送教师去企业学习,了解企业的运营过程,这样教师对课程内容安排及课程深度有了一定的把握。
再者,应充分利用暑假下企业,不要让其成为一个形式,相信只要有机会,教师是很愿意提高自身的职业教育能力的。
最后,应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给学校教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提供了机会。
4、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差,除了基础差、不爱动脑、自觉性差这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学习动力。
一方面,在高中毕业的假期,让学生了解每个专业都有哪些职位可做,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强调学生兴趣,这时做好专业选择,当他们进入大学时便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十足。
另一方面,可在大二时给学生安排一个短暂的实习,让他在工作过程中了解自己应该学什么,回到学校时他们的学习方向更明确,也便有了学习动力,自学能力也会提高。
再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强调知识的学习。
四、总结
高校教育改革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亦会为社会大环境的发展所优胜劣汰。
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既是历史性机遇又是面临巨大挑战的关键时期。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范围将会越来越大,应重新反思和审视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
和发展理念,切实依托自身的办学条件培养出满足新世纪所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燕如.高职教育项目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
育.2011,26(32):30-33.
[2] 王宇苓.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1,26(32):93-95.
[3] 柴福洪.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之思考[j].职教通讯.2011,17:18-23
[4] 安茹.公共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发展[j].教育论坛.2011,8:85.
[5] 龚慧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78-79.
[6] 胡梅荣.论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
育.2011,2:108.
[7] 覃斌.新形势下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0):19-21.
[8] 陈绣瑶.基于cdio模式的高职教育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9:82-83.
[9] 沈文亮.新形势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改革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发.2012,11:2.
[10] 陆云帆,蒋方纯.高职教育改革中生产性实训与课程群建设
联动关系构建研究[j].2011,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