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特性的“变”与“不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特性的“变”与“不变”

——2015年新课标卷一道哲学题引发的思考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物质特性”的介绍出现了两处看似矛盾的说法,“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与“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是意识产生的前提”。在强调“唯一特性”的同时怎么还会出现“反应特性”的说法呢?这一发现让一些对教材研究细心的教师和学生感到困惑,这难道是教材中出现的一大漏洞。关于这一问题,本文以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23题为例,谈一谈如何对它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为了能更好的备战2016年高考作些参考。

例(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23题):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本题②中的观点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决定事物的特性,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可以轻易排除,通过排除法,则答案可以在B、D两个选项中选择。③选项“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强调联系的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即“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本题的选择在①与④两个选项的比较,①选项“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④选项“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与“事物有不同的特性”的说法到底哪个是正确的。“特性”一词很容易让部分学生在做题时联想到教材中出现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既然“特性”是唯一的,那么怎么会有“不同的特性”这个说法呢,所以在选择上出现把④选项排除的结果。

我们先把教材中出现“物质特性”的两处内容进行分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与“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是意识产生的前提”。如果承认物质只有“唯一特性”的说法,那么物质的特性就是“不变”了;反之,如果认为物质还有其他特性,那么说明物质的特性有可能“变”了。物质的特性到底是“不变”还是“变”,这个问题如果要想明确区分的话,首先得理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所讲的“物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来源于具体的事物而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即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其中最本质的规律。作为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它是

与“意识”相对而言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即能把物质和意识区别开来的唯一标志就是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作为哲学概念上的“物质”,其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其本身存在的标志,如果不具有了“客观实在性”,则“物质”也不存在了,但是哲学上的“物质”是不会消灭的,物质不会转变为“意识”,作为物质“唯一特性”的客观实在性,它是“不变”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但我们所接受到的物质都是以具体的形态存在着的,风雨水火、声光热力电、磁场紫外线等就是抽象的“物质”呈现出来的各色形态。作为物质存在方式的具体物质形态,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具体事物的性质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从具体事物的变化状态来看,有“量变”与“质变”之分,“量变”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改变,“质变”则意味着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天气由“晴朗”到“飓风”是质变,磁场中两物由“相吸”到“相斥”也是质变,紫外线超过一定的“度”也会引起质变……也就是说,世界上各种各校的事物,其具体存在的形态是变化万千的;而某一具体的事物,其本身出会出现由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当一事物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的时候,这个事物就发生了“质变”,其“特性”当然也是“变”了。

经过对“物质”概念的分析,区别“物质”与“具体事物”之间的不同,对于“物质的唯一特性”与“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所指向的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概念,即能把物质与意识二者区别开来的标志;而“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指向的则是各式各样的具体事物之间所共用的特征。“特性”一词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特点”或是“性质”,作为物质“唯一特性”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作为具体事物的“特性”则是不断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物质的特性”的分析告诉我们,对于教材中容易记住的知识,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其照搬到解题的思路中,因为知识本身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间看似矛盾的地方其实也有可能是打开另一扇知识大门的钥匙,又如“人不能创造规律”与“人类创造的新联系”!在备战2016年的高考中,在抓牢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不要忽视隐藏在教材不同背景中的知识间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