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中国工业遗产创新型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工业时代中国工业遗产创新型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当前,世界正在“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工业社会日趋衰退,同时,产生大量的工业遗产。而工业遗产作为人类社会变革时期的历史见证,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我国工业遗产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亟待保护和传承。通过研究探讨和思考后工业时代中国工业遗产创新型开发利用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手法使得废弃土地资源得以高效循环再利用、工业文明得以保存,并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呈现。
标签:后工业时代;工业遗产;开发利用
Abstract:At present,the world is moving “from the industrial age to the information age,from the industrial society to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In this context,the world’s economic structure,as well as urban industrial structure,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thus industrial society is declining;at the same time,a large number of industrial heritage occurs. As a historical witnes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industrial heritage has important historical value,cultural value and social as well as educational value.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and its cultural value is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Based on the research,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mode of China’s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e post-industrial era,the util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rtistic design techniques can effectively recycle and reuse the abandoned land resources and preserve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so that it can be presented in a more perfect manner.
Keywords:post-industrial era;industrial heritage;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1 工业遗产的起源及界定
工业遗产起源于工业革命最早发端的英国。19世纪中期,工业遗产的问题开始引起重视,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就业向郊区迁移、老工业企业逐渐被淘汰或者向郊区迁移。工业废弃地的再利用正式被作为课题开始研究,期间欧洲理事会和1978年成立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对工业遗产再利用及相关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3年6月在俄罗斯召开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正式提出了工业遗产的概念。
我国的工业遗产研究以2006年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及其产生的《无锡建议》主要标志。此次会议上,我国首次公布了中东铁路建筑群等9处工业遗址入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我国工业遗产保护
与开发正式被列入国家政策保护层面。工业文化遗存被定义为:包括工厂车间、磨坊、仓库、店铺等工业建筑物,矿山、相关加工冶炼场地、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
大量的工业遗产经过保护再利用,成为公园、博物馆、创意社区、艺术中心等,同时成为城市新的活力增长点,带动了地区的复兴和发展,成为新的时尚地标。根据国内发展的特点,结合国际发展情况,可以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大概归为如下几类:
2.1 工业博物馆模式
将工业遺产地开辟为博物馆,展示其工业遗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最初的利用方式,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普遍和有效的再利用方式。工业博物馆主要借助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吸引游客到访,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工业遗产资源的原真性保护和文化休闲旅游的展现,激发其社会认同感,从而实现工业遗产地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如德国洪堡变电站改为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柏林分部、英国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工业区改造为博物馆群,再如国内无锡茂新面粉厂改造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等。
2.2 开放空间模式
这种方式适用于周边有大量居住用地,且建筑遗存较少的工业遗址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工业遗产所在地逐渐变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地段,其周边也逐渐被住宅小区所包围。因此工业遗产成为增加周边居民公共游憩场所的重要途径。将工业遗产改造为景观公园、公共休憩场所等,既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又改善了城市居住环境,带动周边地块环境提升。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埃姆舍公园”,原为著名的蒂森钢铁公司,停产后被改建为以煤-铁工业景观为背景的公园,部分厂房和仓库被改造为迪厅和音乐厅,废旧的储气罐改造为潜水俱乐部的训练池,成为居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国内将工业遗产地改造为城市开放空间的典型案例是粤中造船厂旧址改为中山岐江公园。
2.3 综合体发展模式
受“混合使用”理念的影响,一些工业遗产地也被开发为集商店、咖啡厅、餐馆、办公楼、住宅、文化设施等于一体的综合体。如英国伯明翰布林德利工业区的改造,维也纳“煤气储罐新城”改造为功能齐全的综合体等。
2.4 文化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发达国家,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界定,在我国它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