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
学科:数学
职务:教师
职称:小一
单位:湖南省衡阳市第十八中学
手机:135****0686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第十八中学
邮编:421006
【摘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数学教学实际活动中的重难点,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把数学和生活相联系,越来越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获取,那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学生问题注意兴趣思维策略
解决问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大难关,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解决问题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还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学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做好解决问题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成为了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绝大多数数学教师都曾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在计算练习或是分析例题时,学生理解掌握的效果较好,可是一旦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各种类型的失误五花八门,错误率居高不下。在测试中,“解决问题”一直是失分的“大户”,学生也因之降低甚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进一步学习受到制约。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缺失一直是数学教学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切实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中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客观规律,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他们自主自愿的学习,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最有效果,而学生对一门攻克的学习兴趣往往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态度,总是在有形和无形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其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学生的知觉特点以适当的方法或方式来开展教学。我们知道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往往喜欢比较直观的事物,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多采用直观教学,特别是要多从他们身边寻找教学素材,多让他们从自己身边发现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就上来了。
2、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解题个性。
定势是指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则不利于解决。思维定势既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它对问题的解决有时是个很大的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会形成某种思维定势,也就是他们往往会根据原来的解题经验,沿着原来的方法和路线来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思维定势有时候有助于解决问题,但它会严重的制约学生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降低思维的灵活性,,阻碍学生学习个性的培养和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让学生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中,并教育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和一些消极的影响,逐渐形成具有他们自
身特色的解题个性。
3、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确定适当的动机强度。
有关问题的丰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丰富经验为问题的成功解决提供着保障,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具备有相关的丰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丰富经验,两者缺一不可。同时,问题作为一种活动,人必须具备相应的需要和动机。问题解决的需要和动机使人对问题的解决保持积极态度,并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如果缺乏这中需要动机或这种需要动机太弱,就会对问题保持冷漠的态度,思维也就不会活跃。在解决一般问题时,要获得最佳效率,动机强弱适中即可;在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时,动机应偏强一些;在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动机强度反而应偏弱一些。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方式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的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可探索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现实情景,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走进情景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数学从生活中来,同时也必将服务于生活。那么,只有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与创造的源泉。老
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敢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3、自主实践、合作交流,应到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老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观察、试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让学生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4、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老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实习作业、小课题研究等活动,向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也可以在校内通过模拟现实,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设计开放性练习,提倡解法多样化,促使学生“用”数学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老师应提倡解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猜测。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其答案就不是,也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没有更好或更差之分,只要是合理的,就应该允许它存在。因此,老师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