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即兴演讲语体划分和语体转换[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即兴演讲的语体划分和语体转换
社会语言学为了更有效地考察某一具体领域具体集团的语言现象,将具有同样社会分布的一组语言项目称作语言变体。在纷繁复杂的各种语言变体中,从人对语言使用的层面,即语言的功能角度,我们可以划分出口语变体、书面语变体、正式语言变体、亲密语言变体等功能变体。各语体间互有交叉渗透,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演讲语体一般被划分为口语变体的一种,但我认为不太准确,演讲的方式大概有以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前三种在语言学上的表现形式和书面语几乎无异,除去演讲者在体态和表情上的差异,语言学角度上看,都是书面语的一种口头表达形式。而即兴演讲是演讲者在突发情况下进行的针对具体情况的语言表达,演讲者的语言既不同于书面语体也不同于口语体,在不同的场景之下,表现为不同的偏向,而且可以在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之间进行转换,但这种转换需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即兴演讲语体特点的讨论,试图找到其准确的语体归属。
关于语体的论述,伦敦学派最早称之为语域,并且将语域的组成细分为三部分:场景,方式和交际者,三者有任意一个发生改变,语域就会不同。王德春认为任何语体都可能具为两种形式,以公众书卷语体为例,做科学报告是口头形式,发表科学论文是书面形式,因此,必要时我们还可以把语体分为“口头谈话语”,“书面谈话语”,“口头书卷语”和“书面书卷语”。[1]这种划分和其他学者的划分相比更为详细,演讲应该属于口头书卷语,但即兴演讲又有所不同。
目前学界对演讲语体的划分多定为口头语体,因为演讲是一种有声语言,声音一旦发出就无法再进行推敲和修改,集中体现语言的线条性,和书面语可以反复修改不同。另外演讲不光要“讲”,“演”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演讲时所表现出的副语言甚至和语言本身同样重要,这是只有口语表达才具备的功能。而且演讲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便是把演讲稿写得像是报告,报告是给人看的,演讲却是用来听的。另外演讲要求语言使用通俗生动,由于语流是一次性的,以防听众听不清楚听不明白,要尽量避免佶屈聱牙的词汇和句式。从这几点上来说,演讲是一种口语体。以上特点即兴演讲全部具备,同时由于即兴演讲往往是临时根据一定的场景,在演讲者没有准备之下进行的发言,能够最真实的还原演讲者最为熟练的说话方式,这不可能避免一些口语化的语言,比如一些应该属于内心活动的话语在临时状况之下很容易被呈现出来,像是“也没什么准备,不知道说些什么,现在挺紧张的”,再有一些演讲者平时思考时的习惯用语如“那么呢”“这样的话”“是不是”都是比较典型的口语。而且这和演讲者本人的素质有关,如果是具备高深文化修养的演讲者,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演讲语言通俗易懂,如果是具备很少的演讲经验,文化水平不高的演讲者,其即兴演讲的语言将会更加口语化。事实上即兴演讲的语体介于两种语体之间,并不能笼统地进行分类,而且在即兴演讲中书面语和口语混杂的现象十分常见。推而广之,整个演讲体都存在这样的现象,或者说任何一种语体都不是完全封闭的,它具有开放性,可以互相交叉渗透。语体间的交叉渗透
非常常见,比如广告语体通常是应用语体和文艺语体的结合[2]。演讲语体则比较明显地体现了书面语和口语的交叉渗透。即兴演讲的现实情况中,有的演讲者用语更接近口语,有的则更接近书面语,但理论上,无论是何种演讲都是不能与口语或书面语完全划等号的。即兴演讲虽然因其突发性而导致演讲者的用语可能偏向口语化,但演讲的内容和形式又极力在要求其向规范用语靠拢。
既然即兴演讲并不能被简单地规划到某一类语体中,那么它是否会因场合、交际者的变化而发生语体的偏向和转换?转换的条件是什么?关于语体转换现象,其实是属于语码转换的一种,语码转换不仅仅指不同语言间的转换,也包括从一种随便语体转换到正式的语体。拉波夫曾提出“场合语体”,并将语体定义为“讲话人对自己表现所付出的注意力”的差别带来的结果[3] ,即说话人不留意时讲出的话,通常是说话人平时最擅长的一种语言。虽然这种说法并没有被学界普遍认同,但这为后来贝尔提出“听众设计”理论提供了基础。贝尔认为影响说话者语体转换的不仅有直接受话者,也有第三者,包括在场听众和无意听到谈话的人。实际上,决定说话者语体转换的并不一定是受话者或在场听众,还可以是不在场而仅存在于说话者头脑中的一个参照者(referee),即说话者想要与之认同身份的个人或群体。[4]并且把问题的核心放在“为什么这个说话人在这个场景以这种方式说话?”我想着重从演讲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即兴演讲者在被提出演讲的要求时,他对演讲内容的规划绝不仅仅考虑演讲的主题,他还要关注自己所在的场合和听他
说话的人群,除此之外,他脑中会有一个参照者,倾听他的演讲并衡量他的演讲是否得体,演讲者要努力使这个参照者认同自己。于是他的注意力不会集中在一点上,要分散给听众的反应,分散给思维来组织语言,分散给自己的副语言,还要分散给脑中的参照者,按照拉波夫的理论,这样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演讲者往往会使用自己平时最擅长,最自然的语言,也就是并不十分规范的口语。
即兴演讲语体转换的典型大概有如下几种情况,演讲者在使用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进行演讲,如果他使用自己的母语发言,那么演讲之前或之后,出于礼貌,往往要用这个国家的语言问好及道谢,如果他使用这个国家的语言发言,那么出于某种原因,也有可能在某一时刻转用自己的母语。比如导演李安在美国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之后,用英语发表感言之后,会用中文说一句“谢谢!”,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感谢和热爱,这是不同语言的语码转用在演讲中的例子。另外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一名学生被要求在班会上进行发言,观众都是他的同学,他可以采用比较随意的方式,甚至开几句玩笑,但当他发现老师进教室来视察班会的时候,他的语言会立刻变得严肃而规范。关于促使说话人选择自己语言变体的因素,社会语言学家罗杰·布朗引入了两个概念:权势量和共聚量,反应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社会关系。权势量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地位差别的大小,地位高的人权势量大,共聚量则侧重交际双方在社会条件上的相似,共聚量大则说明两人之间的社会差距小。然而在即
兴演讲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双方的社会关系,因为演讲不同于谈话,不是一对一进行的。演讲者关注的不仅仅是听众的身份,还有演讲的场合和听众的数量。我们可以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假设一个拥有50人的大家族的家长在家中被要求即兴演讲,和一个拥有50名员工的公司老板在公司被要求即兴演讲,都讲团结的问题,由于共聚量和权势量有差异,他们演讲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再假设同样是老板讲话,同一个老板,同一个演讲主题,在一个部门50名员工面前讲话,和在全公司500名员工面前讲话的心态肯定是不一样的,表现在语言上就会有所不同。这个例子中,共聚量的权势量没有差别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听众人数。最后一个例子,同样是一个老板在一个部门50名员工面前讲同一个主题,在公司里演讲和在庆功酒店里演讲也是不一样的,这里促使语体变化的是场合。因此我认为即兴演讲的语体转换的条件在于听众和演讲者的社会关系、听众人数以及演讲场合。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即兴演讲语体不发生任何转换,由于演讲是一种独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表现行为,演讲者为了获得内心的满足,有可能不愿勉强自己去适应听众,这时听众、人数和场合对演讲均不起作用。
即兴演讲语体或者说演讲体之所以从语言功能的角度被划分出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演讲者可以根据对听众的态度进行语体转换,它表明演讲者心目中的听话人与自己是一种什么关系。[5]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即兴演讲体是一种介于书面语体和口语体之间的语言变体,它比演讲体的其他形式变化更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