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张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内蒙古民族电影认同与国家认同建构整合研究”
(编号:12YJA760096);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与产业并重艺术和市场共赢———内蒙古民
族电影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编号:2011B047)。[收稿日期]
2013-01-20[作者简介]张芸,女,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
院副教授,电影学博士。
2013年5月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May.2013第34卷
第3期
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Vol.34
ɴ.3
内蒙古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
芸
(内蒙古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在电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内蒙古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中国电影文化
产业发展的速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严重脱节。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电影60余年的创作历程,民族文化内涵缺失、创作模式僵化、市场理念匮乏是导致内蒙古电影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发展内蒙古电影文化产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即树立文化产业意识、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内蒙古电影产业的发展、确立内蒙古电影文化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战略。
[关键词]内蒙古电影;文化产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5281(2013)03-0139-04现阶段,为推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大
力扶持电影业的发展。2009年末,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计划》,2010年初,又下发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振兴文化产业、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将发展电影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电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客观分析内蒙古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内蒙古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产业状貌无从谈起,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严重脱节已是不争的事实。
一、内蒙古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内涵缺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电影
事业随之起步。“新中国电影,从一开始就是新中国政治的组成部分,它在为中国百姓提供意识形态
想象的同时,也为中国主流政治塑造审美形象。
”[1](P.1)
基于十七年时期(1949 1966)中国特
定的历史阶段和文化环境,内蒙古电影①文本的首要出发点是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为主流政治塑造审美形象,其次才是文本的民族内容。因此,这一时期内蒙古电影的题材离不开革命战争、阶级斗争,体现民族文化的电影少之又少。如果抽离特定地域和民族风光这两个元素,
内蒙古电影与本时期的非少数民族电影在文化面貌上并无太大的差异。因而,这一时期内蒙古电影的文化面貌可以概括为
“政治诉求+草原景观”。新中国第一部体现内蒙古民族题材的电影《内蒙春光》就是这一文化面貌的典型呈现。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电影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1977 1990年的内蒙古电影虽然衍生出一些新的特质,如对电影本体的关注、对造型细节的强调、对生命意识的表现等,但整体
9
31①
本文中的内蒙古电影主要指内蒙古民族题材电影,即以蒙古
族的历史或现实生活、
文化传统、精神传承、风情习俗等为基本内容的电影。其中,以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及其他影视制作
机构为主要生产方,以内蒙古的电影编创人员为创作主体,以内蒙古民族题材电影为主,也包括其他地区的制片厂、影视制作机构、非蒙古民族、非内蒙古籍人士创作的内蒙古民族题材电影。
文化面貌并没有太大改观,与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严重脱节。电影基本上还是作为“载道”、“教化”的工具发挥着其认知、教育功能。因此,这一时期内蒙古电影的文化特征可以概括为“宣传+教化”,代表影片有《祖国啊,母亲》、《战地黄花》、《蒙根花》、《母亲湖》等。
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政治一体化、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加快,商品经济渗透和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也直接作用、影响着90年代的中国电影。在中国电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倔强姿态跋涉于意识形态与市场的双重背景中时,内蒙古电影才刚刚迎来其民族意识的复苏期。这一时期,内蒙古电影逐渐走出革命文艺作品的窠臼,摆脱了形式的束缚,深层探询民族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呈现其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这一时期的内蒙古电影呈现出“民族文化品格确立”的特征,出现了《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一系列表现蒙古民族英雄的电影。
新世纪内蒙古电影的创作理念、创作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内蒙古电影从抒写政治的浅陋之见过渡到对电影本体的更多关注;从对本土景观的简单描摹到关注本土文化的深层意蕴,尤其关注生命主体,凸显人性、人情的现代性,注重表现蒙古族潜在的生命意识和家国情怀。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电影文化特征表现为生命意识的复苏与家国情怀的彰显,影片《天上草原》、《图雅的婚事》、《长调》、《季风中的马》、《圣地额济纳》、《额吉》等,以悲悯情怀冷静观照世界,以朴素的写实手法讲述了草原生活的厚重和艰难,无论是沉重还是轻松,影片展示的都是蒙古民族温厚与崇高的生命意识和家国情怀。
电影的使命就是以电影这一现代大众传媒为载体,把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化为视觉、听觉符号并传播出去。内蒙古电影文化肩负的使命是表达、传承与坚守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理念,在中国乃至国际电影文化语境中立足,以电影文化的影响力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创作模式僵化
长期以来,内蒙古电影的创作方法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性,重视电影的宣传教育功能,以至形成了刻板、僵化的创作模式,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电影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创作模式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直接导致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的难以为继。内蒙古电影创作模式的僵化表现在创作观念偏执、内容表现单一及电影普世性价值缺失两个方面。
一是内蒙古电影创作观念偏执、内容表现单一。1950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的电影《内蒙春光》,在上映后不久因涉及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遭遇“停映”风波,经过修改,影片突出了民族问题就是阶级问题的主题,并更名为《内蒙人民的胜利》重新上映。《内蒙人民的胜利》在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要求的同时,以“高远的天空、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成群的牛羊”等草原景观作为“蒙古民族题材电影”的注解,很好地完成了宣传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使命。其后,十七年时期的内蒙古电影几乎全部是这一创作模式的翻版,如《草原上的人们》、《草原晨曲》、《鄂尔多斯风暴》等,其核心主题是革命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附加主题是党的民族政策,直接功能是宣传媒介和教育工具。这些影片不乏蓝天白云、绿草牧场、洁白的蒙古包、奔腾的骏马、那达慕大会、蒙古族音乐歌舞、青年男女定情习俗等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但都带有政治隐喻色彩,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美好新生活的歌颂和赞美。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 1976)是我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内蒙古电影创作基本停滞,此不赘述。
1977年至9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文化多元解放的社会语境成就了中国电影之“新”,创作观念、技巧、风格的革新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语境下,电影美学观念不断革新,电影形式种类多样,经典文本不断涌现。但内蒙古电影并没有融入到这样的氛围之中,落于窠臼之作较多,在影片内容、叙事模式上没有突破,蒙古民族文化的内核没有表现出来。出现这种现象固然有多种原因,但电影观念的僵化依然是其主要原因,电影创作依然局限于电影的政治功能。90年代以后,内蒙古电影才从“革命文艺作品”样式的窠臼蜕化出来,开始探索民族电影的独特文化内涵。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电影的数量明显增加,题材趋于多样化,大多作品能够坚守本民族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视角,但在类型、风格方面,雷同之作较多,能够带给观众思考与回味的空间不多。
二是,电影普世价值的缺失。“电影作为文化载体,也即影片本文所呈现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电影都将反映特定时代、国家、民族、地域的社会文化现
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