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能减排绿色建筑设计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摘要:在探讨绿色建筑内涵的基础上,描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减排对策。

然后,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从节地、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五个方面论述了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方案,并介绍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

最后,总结了我国在绿色建筑及其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几点不足。

关键字:绿色建筑、节能减排、中新天津生态城
中图分类号:tu2
建筑系统是生物圈中一个重要的能量与物质材料流动的环节。

建筑系统在其全寿命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很多的消极影响。

据数据表明,世界1/6的净水供应给建筑,建筑消耗掉世界1/4的木材,消耗掉全球2/5的材料与能量[1]。

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国家、区域、世界迫切的需要在建筑系统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建筑系统的行为,从而开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之路。

1.绿色建筑内涵
不同的建筑理念催生不同的建筑艺术形式,反映出人们价值追求的建筑理念的变化带来建筑形式表现的变化。

人类的建筑大约经历了几个变化阶段:最初,原始社会阶段,山洞、草堆、树窝等能提供避免野兽伤害的场所便成了人类的栖息之地;工业化以前,受传统人文主义建筑理念的影响,即依山傍水、鸟语花香,体现人们最原始的居住追求和朴素的绿色生态思想,表达出人们对与大自然
亲密接触的生活向往;工业化时期,功利主义思想建筑理念渐入,其建筑物结构简单直接反映功能,建筑材料和建筑过程对环境造成破坏即从此时开始;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筑材料和建筑过程对人类本身和人类居住的环境带来破坏时,逐渐衍生出来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建筑理念,开始寻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且“有利于使用者健康”的建筑,于是绿色建筑就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

可见绿色建筑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和循环生产等几个方面的。

其包含三个主题,即:第一,要以人为本,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第二,关注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第三,达到向自然夺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和融合。

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成本效益比,因地制宜,使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它将给人们带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循环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等益处。

也就是说,最大限度的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

2.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
传统建筑的全过程耗用全球资源中50%的能源、42%的水资源和50%的原材料,导致全球50%的空气污染、42%的温室效应、
50%的水污染,排放48%的固体废物和50%的氟氯化物[3]。

建筑成了最大的人类产品和最大的能耗“黑洞”。

绿色建筑的界定,不在于它是否应用了某种绿色设计的技术方法或材料,而要从以下两个观点考虑它是否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资源的节约方面,要从对能源、土地、水、建筑材料的节约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上考虑;环境保护方面,要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建筑对环境和资源影响的考虑,要从建筑材料及建筑使用功能,对室内、室外,对局地、区域及至全球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加以考虑。

3.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绿色建筑节能减排设计研究
3.1中新天津生态城简介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滨海新区海滨休闲旅游区内,紧邻滨海新区,总面积约为30km,呈规整的菱形,东西长约4.7k m,南北长约10k m,由营城水库及蓟运河故道分隔成南北两片。

预测到2020年人口规模将达到35万,人口密度可达1.17万人/km 。

整个生态城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区内人口规模将达到35万人,规划全部建筑都是绿色建筑,比例将达到100%。

3.2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
3.2.1节地
考虑开发地下空间以缓解城市用地的紧张状况,若向城郊发展,势必会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生态平衡严重破坏,城市化程度加剧;若是向立体空间发展,往往会导致人口密度的增加,空气污染严重,交通也会更加拥挤;如此看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着无法比拟的
优势。

3.2.2节能与能源利用
目前,中新天津生态城还处于建设阶段,中新天津生态城服务中心是生态城中第一幢正式投入使用的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生态节能新材料、新技术,成为生态城首个建成使用的绿色建筑。

生态城服务中心大厅采用的新风系统来净化空气并实现节能,该系统可以使室内外空气全天候的进行交换,通过控制窗上进风口的开合有效地促进空气的流动。

此外,在服务中心的建造过程中采用大量的穿孔铝板,这样自然风就可以通过穿孔铝板上布满的小孔进入服务中心内部,大大增强了通风效果,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服务中心内还使用了土壤源热泵、太阳能光伏电源,热回收装置、雨水回收装置等诸多的节能环保设备。

3.2.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中新生态城的节水设计,主要包括铺设植草砖、透水地面砖;地面采用多孔沥青材料、多孔混凝土做透水地面;设立屋面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等。

雨水的收集和污水的处理回收利用是绿色建筑节水的有效措施,通过低技术的建筑处理及后续工种的配合,收集的雨水既可用于浇灌,还可用于景观水景,改善了建筑的生态环境。

污水的回收利用是建筑内的洗漱污水经过有特殊设备的净化处理后,再用于冲厕,或者浇灌等操作。

人工污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的应用,使水资源利用最大化。

绿色建筑生活系统可以长期稳
定运行,并促进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

3.2.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绿色建筑对建材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从此意义上来讲绿色建材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其次,产品环境影响值最低;第三,产品可以循环再生,因为再生材料的环境影响一般都比新材料小;第四,产品寿命长;第五,产品安全、健康,尽可能不使用有毒物质,不得已而使用的情况下要能完全循环再生,不清楚的化学物质,未在科学上查清解除疑团之前不使用;最后,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中新生态城包括天津市原行政区内的塘沽区、汉沽区和大港区的部分土地,其中汉沽区内的土地最多,老汉沽区是盐滩、土壤盐渍化较多的区域,高污染的化工产业较多,其中用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副产品的大量电石废渣堆存成山,至今将近有50年的堆存史,累计堆存量达160万吨,根据现在的产能每年还要新增加16万吨[4]。

经过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对电石废渣的探索,电石废渣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已经研制成功。

目前,利用电石废渣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建筑用标准砖和路基灰土正在为生态城建设添砖加瓦,并为滨海新区的区域发展拓展出大约0.6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

3.2.5室内环境质量
生态城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成为生态城绿色建筑的示范工程。

该工程主体采用钢结构,墙体才有粉煤灰砌块,
吊顶采用以废报纸为原料的石膏板和以废矿棉为原料的矿棉板,内墙采用硅酸钙板。

这些材料都是可循环使用的材料。

整个大楼尽量采用自然光,且使用了全自动外遮阳系统,可根据太阳角度自动调节遮阳百叶和大厅四周玻璃的角度,既可以保证室内光线,又能有效的阻挡太阳辐射热的传入。

建筑的空调系统采用的是土壤源热泵耦合技术,为空调提供冷、热源。

大楼内部的疏散指示、事故照明和室外路灯照明等均使用了太阳能光伏板发电技术,既环保又节能。

3.3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的评价
国际上,经过十余载的探讨与实践,对绿色建筑体系建立了各种评估标准。

各个国家的评估体系原则上是一致的,但侧重点,以及评估所用的方法各有不同。

评估体系的制定一般考虑到本国国情,包括气候、资源、环境,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特点。

目前,国际绿色建筑的主要评价体系有: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加拿大的gbtool,法国的escale,挪威的eco profile,以及荷兰的eco一quantum等[5]。

4. 我国在绿色建筑及其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几点不足
绿色建筑及其体系的提出与广泛研究,不仅对建筑业的远景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大的平台,同时也为我国的低碳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目前,绿色建筑的推广实施还存在着一些困难,阻碍着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概括来讲,大体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开发商与建设单位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不断更改建设用地和
增加建设密度。

②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强行干预控制性规划等种种失控现象的出现给绿色建筑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③绿色建筑的研究还仅仅是停留在理论的拓宽上,贯彻实行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因此,目前当务之急待解决的是消除各种弊端,尽快使建筑设计融入建筑空间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1] 于敬. 建筑的低碳节能与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j].acadeic circle update:85-87.
[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
[3] 程丽君,程诚. 简论绿色生态建筑艺术的发展[j].建设管理,113-114.
[4] 黄城志. 试论生态环境与绿色建筑的多元性-天津中新生态城剖析与思考[d].城市:69-71.
[5]曾思育.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王悦,1983年5月,男,天津人,工作单位:天津海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研究方向:绿色环保建筑技术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