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 另辟蹊径——由一节复习课引发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由一节复习课引发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7-01-11T13:21:09.84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作者:张国平
[导读] 本文就简要介绍笔者所设计的部分教学过程以及针对这堂公开课的设计和分析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摘要:2009年5月,笔者上了一堂七年级下册第一章4—7节复习公开课,试着打破这种常规复习模式,尝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本文就简要介绍笔者所设计的部分教学过程以及针对这堂公开课的设计和分析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复习课;反思;教师;学生
案例概述:
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井底之蛙》的故事吗?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来重温一下这个经过整编的新版《井底之蛙》的寓言故事。
分组讨论:你能找出故事中哪几个有关光的知识?画出包含相应知识的语句,看哪一小组找的准、找的多并跟其他小组共享你的发现。
新版“井底之蛙”的故事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不知外面世界。有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口喝水,青蛙奇怪的问:小鸟从你哪里来呀?,小鸟说:“我从天空飞来啊。”青蛙不信,说:“天空就有井口这么大呢!”小鸟说天空其实很大,说完就飞走了。青蛙从小鸟那儿得知天空很大,对井底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一心向往之,终于它抵挡不住小鸟的诱惑,决定出去看看小鸟所说的精彩世界,于是它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爷爷。爷孙俩跳出了长期生活着的枯井,开始了一段美妙的旅程。
当它们跳出井口,第一眼就看见了一个大湖泊,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林笔直地斜射在平静的湖面上,强烈的光线使它们一下睁不开眼睛。当小青蛙适应之后,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是太美丽了:一道七色彩虹正架在不远处的树梢上,远处的山和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几条美丽的小鱼正在“云里”悠闲地穿梭着。透过荷叶上的一滴露珠,小青蛙发现了一条毛毛虫,看起来好大呀,正好给它当了早餐;小青蛙好久没游泳了,这水看起来好像不太深,正好练练自己独创的蛙泳吧!“扑通——”,一个优美的跳水动作,小青蛙钻入水中,它突然发现岸上的小树好象高了许多。待小青蛙从岸上爬上来后,青蛙爷爷拿出带来的相机给孙子拍照留念,先拍了一张半身照,接下来就给可爱的孙子拍了一张全身照。就这样爷孙俩沿途欣赏着风景,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
未完待续…………
学生:分组讨论、寻找、与其他成员共享……
情景一: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林笔直地斜射在平静的湖面上……
思考:你能分析出该情景中涉及的是光的哪个知识点吗?
学生: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举一反三:你还能列举出生活中跟上述知识有关的实例吗?
学生回答: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小孔成像、射击瞄准、排队时………………
情景二:一道七色彩虹正架在不远处的树梢上……
思考:你能分析出该情景中涉及到的是有关光的哪个知识吗?
动手做一做:利用手边的器材(一块小小的玻璃砖),在教室里观察到“彩虹”。
学生分组活动、讨论,并派学生代表演示、分析得出结论。
复习:光的色散以及物体的颜色
情景三:远处的山和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几条美丽的小鱼正在“云里”悠闲地穿梭着。
反问:你还能分析出该情景中涉及的是光的什么知识点?并举例说一说。
学生举例说明,分享所得。
回顾: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一点、二角、三线”
举一反三:1.说说你还能例举出生活中有光光的反射的例证吗?
平面镜成像、潜望镜、水面岸边物体的倒影……
2.从青蛙看到的远山和它们在湖面的美丽倒影,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析、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情景四:小青蛙钻入水中,它突然发现岸上的小树好象高了许多……
思考:为什么在水中的小青蛙看到岸上的小树好象变高了?是小树真的突然长高了吗?
让我来设计:利用手边的器材,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知识点吗?
你能分析出该情景中涉及到的是光的哪些知识点吗?
情景五:青蛙爷爷拿出带来的相机给小孙子拍照留念,先拍了一张半身照,接下来就给可爱的孙子拍了一张全身照……
思考:1.这里你发现了光的哪些知识点?要尽可能的全面哦!
2.小青蛙拍完半身照,然后想要拍张全身照了,他该怎么做好呢?生活中有哪些实例用到这些知识点?请你举例说明之……
两位学生代表上前演示拍照的过程,将体验结果共享。
设问:蛙中也有 “照相机”,你知道它在哪里吗?
让我来介绍:
1.利用你手上的眼球模型,观察你所看到的这个模型,请小组讨论并将眼球的各部分结构名称贴到黑板上相应位置。
2.蛙爷爷是老花眼,而小青蛙是近视眼,它们看东西都很模糊,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贴出他们在未带眼镜之前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请为他们戴上相应的眼镜:
大家一起来探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爱护我们的眼睛,保护好视力?
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对环境的察觉和对信息的获取方面来考虑,你认为将来的“井底之蛙”会是怎么样的呢?
《井底之蛙》之续
自从井底之蛙看见了外面的世界后,从人间听说互联网可以知道大千世界里所有的事物,于是它也买了一台互联网电脑。一天,一只小鸟飞来,嘲笑道:“青蛙,人们都笑你是井底之蛙,你怎么还待在井里不出来呀?”青蛙说:“不,井是我的老家,我的祖先从前就是住在这里的。”小鸟又说:“那有什么好的,一点见识也长不了。让我来考考你吧,你知道天有多宽吗?”青蛙回答:“天无边无际。”小鸟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的?”青蛙说:“因为我有了互联网电脑,就可以知道天下所有的事。”小鸟佩服得五体投地,并且告诉了森林里所有的动物,于是,现在森林里的动物都用上了互联电脑。
分析和反思:
整节课学生都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中完成了复习任务,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消极地听、记、练,而是主动地去设计实验,上台汇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总结这节复习课的得失,发现有不少“亮点”,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之处: 1.围绕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下整堂课以故事引入,并为以这个故事为中心进行延伸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生通过谈论和交流合理的质疑,如:第二小组学生利用手上的器材——一块小小的玻璃砖,提出了疑问,通过玻璃砖看到了光的色散现象,并成功演示这一现象。一个小组利用手头的一杯水和筷子演绎了光的折射这一原理,形象而又真实;一个小组用照相机在课堂上实地感受照相的乐趣,同时也明白了照相机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把一些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转化成学生有兴趣去接受的,形象易懂的实验和体会,避免了教师一味灌输学生一味接受的旧教学模式,让原本乏味枯燥的课堂呈现出活跃的气氛。让教师的讲变成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活动得出结论来归纳、小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2.对于复习课而言,这堂课完全跳出了传统复习课的一般模式“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而是采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引导,这是亮点所在,但是在内容上还不够深度,没有挖掘更深入的东西,只是在表面上大做文章,这是本人觉得最大的一个不足,基于自己是一名参加工作不到三年的新教师,这点就需要笔者在今后的教学、教研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积累,通过教研活动,吸取前辈们优秀的方式方法,也会是笔者以后学习的方向。从这节公开课中笔者体会到,要上好一堂复习课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抓准学生的兴趣,从兴趣着手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一种不竭的动力,它能激发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而乐此不疲。只要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学生就会喜欢,从而产生我要学习的愿望,产生乐于学习的积极因素。复习课基本内容学生都已掌握,就更应该积极寻求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2)找准知识线索,紧密联系实际
学生总是会借助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学习新知识,并把新知识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复习课上,教师不能只是通过重复的教学来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认知结构,而应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创设条件。因此,教学之前要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并且创造各种条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学生认知结构。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找到线索,把知识横成串,竖成链,还要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把知识与生活连在一起,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抓住科学知识、方法之间的密切联系,自主地建构知识结构,便于记忆和提取。
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设置恰当的问题与习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基础训练要针对学生平时学习时多发病而编拟,以求引导学生辩论,消除、模糊的或错误的认识,进一步认清知识的本质。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在基础训练中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应尽最大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引导矫正,力求保持整体学习在这个阶段的同步发展。
(3)注重知识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