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对策1 (李碧宏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邓正琦重庆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特征和经济结构特征,并从政府机构设置、经济联动机制建立、财政金融政策制定、发展基金创立和意识观念转变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对我国跨省交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界地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对策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以武陵山为中心,习惯上也称武陵山民族地区。

包括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即黔江区、酉阳县、秀山县、彭水县和石柱县)、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贵州省的铜仁地区。

该地区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00万,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32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研究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对解决我国其他跨省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特征
近年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总量获得较大提升,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支出明显增加。

但是,由于起点低,底子薄,与全国及本省市其它地区相比,GDP增速差异较大,人均生产总值仍然偏低,地区发展存在较大的失衡。

GDP迅速提升,但低于本省市平均水平
“十五”以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GDP总额迅速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据统计,渝东南地区2005年共完成亿元,是2000年GDP总额的倍,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达5552元。

恩施自治州2005年生产总值17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7元,相当于2000年的倍。

湘西自治州实现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亿元,到2005年达到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26元,比2000年人均生产总值高出2350元。

铜仁地区200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相当于2000年的倍,
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经济力量整合研究”(项目编号04XJY042)的部分研究成果。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915元。

渝鄂湘黔跨省交界各民族地区GDP总额虽然增长很快,但绝对量偏低,GDP总额在各省市GDP总额中的比重偏少。

2005年渝东南、恩施自治州、湘西自治州、铜仁地区GDP占本省市的比重,分别为%、%、%和%;人均生产总值也都远远低于本省市人均水平(见表1)。

其中,湖北省差距最大,恩施自治州人均生产总值只有本省人均水平的%;贵州省差距最小,铜仁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是本省人均水平的%。

表1 2005年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状况
数据来源:2006年渝鄂湘黔各省市统计年鉴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人均GDP偏低,同时四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其中渝东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最高,为5552元;铜仁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最低,只有3915元(见图1)。

图1 2005年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人均GDP对比图投资规模合理增长,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渝东南地区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亿元,比上年增长%。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中,建设与改造投资达亿元,占%。

这说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据了固定投资的较大比重。

恩施自治州投资总额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全州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1亿元,年均增长%;五年的投资额相当于全州1950年至2000年51年间投资总额186亿元的倍。

湘西自治州截至2005年,五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增幅提高个百分点。

铜仁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加快,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倍,年均增幅达到30%以上。

图2 2005年渝鄂湘黔跨省交界民族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比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发展却不平衡。

其中渝东南地区得益于直辖效应投资增长最为迅速,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亿元,年增长率%,并呈加快趋势。

铜仁地区投资规模最小,2005年为亿元(见图2)。

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但人均水平很低
随着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总支出增长较快。

渝东南地区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亿元,比上年增长14%,比2000年增加亿元,年均增长%。

恩施自治州2005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比2000年增加亿元,年均增长率%。

湘西自治州2005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亿元,比上年增长%,“十五”期间,年均增长%。

铜仁地区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亿元,比2000年增长%,五年间年均增长%。

在城乡消费支出稳定增长的同时,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仍然很低。

从绝对值看,铜仁地区人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最低,仅有804元;渝东南最高,为2421元。

从相对值看,四个地区均低于本省(市)平均水平,其中恩施自治州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3元,仅仅相当于湖北省人均水平的%,差距最大;渝东南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1元,相当于重庆市整体人均水平的%,差距最小(见表2)。

表2 2005年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
数据来源:2006年渝鄂湘黔各省统计年鉴
2.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特征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结构逐渐改善,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收入结构仍然不够合理。

二、三产业比重逐步提升,但产业层次仍然偏低
近年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三次产业呈现出不同的增长速度。

第二、三产业增长较快,第一产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三次产业结构趋向于合理化发展。

渝东南地区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8:30:32调整为2005年的29:33:38,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向“三二一”方向发展。

烤烟、蚕桑、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化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以电力、锰加工、烤烟、绿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生产为代表的特色工业发展较快,少数民族特色风情展示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逐渐升温。

恩施自治州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43:29:28调整为2005年的41:23:36。

全州卷烟、电力、药化、富硒绿色食品、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蓬勃兴起。

湘西自治州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2000年为32:31:37,2005年调整为21:35:44。

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工业引领”的大跨越。

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全州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速名列全省之首。

铜仁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产值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一产业的发展。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九五”末的61:18:21调整为43:24:33。

在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三次产业趋向合理化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的层次仍然不高,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渝鄂湘黔跨省交界各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都落后于本省市产业结构层次,特别是恩施自治州和铜仁地区,2005年它们第一产业比重都高达40%以上,而本省第一产业比重都在20%以下。

四个地区第二产业比重都低于本省市第二产业比重的平均水平,表明工业化层次较低。

可喜的是,湘西自治州的第三产业比重大于本
省第三产业比重水平,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湘西自治州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总体表明,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表3 2005年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状况对比
数据来源:2006年渝鄂湘黔各省统计年鉴
就业结构逐渐改善,但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偏低
2000年以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就业结构呈现出“一减、二三增”的调整特点。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2000年的69∶8∶23调整到2006年的60∶12∶28。

(见表4)
从交界民族地区总体构成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逐年下降,由2000年到2006年共减少了万人,降幅达到%,所占比重由%下降到%,下降个百分点。

随着工业、建筑业的增长,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从2000年的万人扩大到2006年的万人,增长比率达%,所占比重从%增加到%。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持续增长,由2000年的%上升到2006年的%,上升个百分点,就业人数增加万人。

就业结构呈现的这一特点与交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交界地区经济结构日趋优化。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正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非农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导致劳动力逐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总体上看,渝鄂湘黔交界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上升,就业结构趋于完善,但是同四省市其它地区相比,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偏低。

比如,2006年重庆市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为48:19:33,渝东南地区则为71:14:15,渝东
南地区就业结构明显落后于重庆市整体水平。

恩施州、湘西州和铜仁地区同本省市整体水平相比,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这表明,尽管纵向比较渝鄂湘黔交界地区就业结构逐渐完善,但是横向比较可以看出,交界民族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仍然偏低,就业结构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表4 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2000年与2006年就业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根据2001年、2007年渝鄂湘黔各省统计年鉴计算城乡收入结构有所改善,但收入差距仍很显着
近年来,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都有较大提升。

渝东南地区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2021元,比2000年增加了707元,年平均增长率为9%。

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14083元,比2000年增加幅度超过两倍,年均增长17%。

恩施自治州全州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4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3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000年底的888元增加到2005年的2370元。

湘西自治州通过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及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采取减免农业税、粮种补贴等措施,农民收入提高很快。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66元,比上年增长%,“十五”期间年均增长%。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29元,比“九五”期末的4707元增长%,年均增长%。

铜仁地区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19元,比2000年增加1928元,增长%,五年间年均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比2000年增加424元,增长%,五年间年均增长%。

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见表5)。

通过渝鄂湘黔跨省交界四个民族地区对比,2005年恩施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低,只有1043元;渝东南最高,为2021元。

四个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低于本省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说明四个地区在本省市都属于落后地区。

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更是远远高于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其中湖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恩施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倍,对比最为明显;其它三个地区对应比值也都在5倍左右。

说明城乡收入悬殊,农村居民增收速度比较缓慢。

表5 2005年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对比
数据来源:2006年渝鄂湘黔各省统计年鉴
3.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策
遵循区域合作基本原则,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教训,建议从实际出发采取以下措施推动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设置宏观、中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综合性权威机构
国内外经验表明,推进跨行政区经济联动与整合需要有代表各国或各地区经济利益的综合性权威机构,以实现多方面、多层次、深度性的战略合作。

根据我国国情和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区情,建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设置宏观决策、中观管理和微观操作相结合的综合性权威机构,解决区域经济联动与整合中出现的多头管理、效率低下问题。

建立跨省交界民族地区政府经济联动机制
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主体的联动和产业分工,交通、通讯、能源等经济客体的整合,对跨省区域空间开发和综合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跨省交界民族地区政府经济联动机制。

从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政府经济联动机制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完善的合作规则。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和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必要条件。

完善合作规则是规范经济主体行为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

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协调机构。

在各省市县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建立科学规范的跨省交界地区联合行业协会、主管市长联席会议等协调机构,实现相关部门的干部互派、相关部门的联合检查监督,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机构在经济联动与整合中的引导、协调、干预、监督、仲裁、惩戒作用,促进公平而高效的区域竞争秩序的形成。

三是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

出台健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法规,如《区域规划法》或《跨省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若干规定》,对渝鄂湘黔交界地区的地位、性质、功能、体制、发展方向、协调机制、设置机构等给予权威性的约束,以便该地区积极而理性地进行区域经济规划,合理地进行跨省市产业结构布局,最大限度地打破行政壁垒,争取更大市场空间的比较优势。

制定和实施区域性优惠财政政策
在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过程中,区域性财政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实施区域税收优惠政策。

中央政府在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给类似地区一些税收优惠,重点放在该地区较有优势的行业和产业上,比如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工业发展、旅游资源利用等。

二是构建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国家按照实现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的目标,尽快构建以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三是实施区域财政投资政策。

区域财政投资的侧重点应放在解决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培育上。

政府通过区域财政投资,解决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面临的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农业发展等重大基础项目投资不足的问题,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为工业化、城市化创造必要的条件。

制定和实施区域性优惠金融政策
在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过程中,区域性金融政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是建立国家区域性发展银行。

资金来源主要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
同承担。

为确保区域性发展银行的稳定资金来源,除中央和地方财政提供基本的资本金外,还可以考虑将享受国家政策性贴息的邮政储蓄存款等作为国家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

二是实行区域性信贷倾斜政策。

在信贷资金的投向上,重点支持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在信贷资金的投量上,既要注重规模较大的联合企业的信贷投资,更要注重规模较小的小型企业的小额信贷投资;在借贷利率上,应该在国家金融政策倾斜下制定和实行区域性利率优惠政策,提供低息或无息的信贷援助,实现跨省交界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

转变观念,树立区域合作意识
在推进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应该摈弃在长期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肥水不流外人田”、小富即安等封闭旧观念,树立社会化大生产和对外开放新观念,在跨省交界地区形成区域内和区域间资源共享意识,使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不以行政区域配置,而以经济区域配置,从而实现人、财、物资源的优化配置。

应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通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地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加强地区之间分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共创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地区经济发展成本,实现区域内公路、铁路、航道和港口等大交通的衔接和畅通;通过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区域生态环境共同治理,促使渝鄂湘黔交界民族地区经济联动与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

参考文献:
[1]邓涛,李文成.重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2]李皓.转型与跨越——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彭军.中国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4]邓正琦.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5]邓必海.武陵山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6]龙祖坤.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构建[J].吉首大学学报,2003(12).
[7]冷志明.湘鄂渝黔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5).
[8]邓正琦.关于构建渝东南民族经济区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5).
[9]陈国阶.渝鄂湘黔接壤贫困山区商贸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3).
[10]张竞.贫困山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渝鄂湘黔接壤区为例[J].经济纵横,20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