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习俗对比研究(原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习俗对比研究
——中日正月节日习俗对比研究
班级: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商务英语,国际商务管理092班
学号:20090301650
序号:42
姓名:陈泳霖
从世界范围上看,节日起源主要有三种:一是迷信、祭祀活动,后发展为宗教节日;二是各国的独立日、革命日和伟人生日等各种重要事件的纪念节日;三则是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后演化为对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的庆祝等。

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上隔海相望,气候相近——两国皆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农业则皆以种植业为主;且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多个世纪里一直以中国为楷模,两国也一直有频繁的文化交流——换句话说,从节日起源上来看,中国和日本有着十分相似的节日起源基础,因此,两国便有了许多相似的民间节日:日本有不少节日起源于中国,并发展出独有的大和特色。

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一样,对于中日两国而言,正月里的节日是在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延续时间最长的民间“节期”。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当春天来临是,民间礼俗活动便多了起来:从年末准备过节到正月末,在长达四十余天的“节期”里,排满了各种节庆活动,几乎每一天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要祭特定的神,要做特定的事,要吃特定的食物,有特定的禁忌。

通过研究中国和日本正月里的民间节日习俗,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和日本在正月前后的节日概述
中国的除旧迎新活动通常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开始[2],经过二十四大扫除、二十五“迎玉帝”以及随后的办年货、准备年饭等预备活动后,节期进入了第一个高潮:除夕夜吃团年饭和初一开年;初一过后便是初二外嫁女归宁日、初三小年朝、初四“抢路头”[3]、初五破五祭财神开商铺、初六送穷神、初七人日、初八祭星、初九玉帝诞辰[3]、初十石头生日老鼠嫁女、十一岳父宴请女婿;过年第二个高潮在元宵,元宵的准备活动从年十二便开始了,十二搭花灯彩棚、十三试灯、十五过节、十六走桥摸钉、十八收灯结束[2];正月尾还有不少意犹未尽的节日,如十九燕九节会神仙、二十天穿节和二十三填仓节等等;此外立春还有特别的民俗庆祝活动[2]。

日本过年活动从腊月十三大扫除迎神开始,女性准备年饭,男性编织年绳,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夜吃过年饭后是听梵钟和守夜,初一初二初三新年伊始,各种参拜神社、相互拜年的活动正式启动;随后是初四僧侣巡回拜年、初七人日、初十船灵除夕、十一船灵元旦农民恢复生产;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日,被称为小正月,当日有食嘉项、驱鸟仪式、劈果树仪式和插秧仪式等等;最后有二月初八古八节,象征着正月的神事正式结束;而立春则是合家团聚的日子[1]。

中国和日本过年食物的对比
独特的食物是节日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除了同样丰盛的年夜饭外,中国和日本还有不少一样的过年食品。

首先是年糕。

年糕在日本的过年食谱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日本的年糕分为年糕分为“切糕”和“圆年糕”两种,前者方后者圆。

圆年糕中还有一个品种叫“大福”,里面包有豆馅。

年糕煮法有大酱汤煮和清汤煮两种,日本人有从初一到初三连食三日年糕汤的习惯。

捣过的年糕可分制为许多小年糕作正月零食;小年糕也被称为“年五”,是年神赠送给大家的礼物:每逢正月十一,青年男女会在村里巡绕讨小年糕,讨得两枚后用一枚交换,据说吃了这种年糕可以防病;此外,每逢一月四日,主妇会为家里每个人做一块叫“灵魂”的小粘糕。

年糕除了用来吃,还用来祭神:日本人通常把两块白色的圆年糕重叠在一起,作为年神的神座,如同佛的莲花座一般[1]。

中国的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一些年糕更加入八宝、蔬菜等夹心,做法有煎、炸、蒸、汤煮等。

中国年糕也叫“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一年高于一年,也寓意着小孩快高长大[4]。

中日两国的年糕均以糯米或米粉制作,虽然吃法、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4]。

除了年糕,中国和日本的“正月民间食谱”中还有一道相同的菜——准确地说,不是菜,而是酒,那就是屠苏。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是这样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可见,屠苏酒是中国古代民间的元日专属饮品。

相传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

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2][3][4]。

日本的屠苏酒配方和中国的一样,但是日本人喜欢把屠苏散包在红绸内,浸入酒中饮用——过去日本人认为红色可以防瘟疫[1]。

和其它酒不同,屠苏酒一般从家中最年幼者喝起。

从药方配料上看,屠苏酒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从喝酒的形式上看,屠苏酒是百姓对远离瘟疫的期盼和对下一代的寄望[1][3][4]。

每逢正月十五时,两国民众各有不同的节庆食品,中国的是元宵,也叫汤圆,象征着团圆,起源于唐代[2]。

时至今日,汤圆已不局限在元宵节食用。

日本一月十五被称为小正月,小正月的前夕即正月十四日,许多日本人家会制作茧形面团子,供第二天挂面团子仪式用。

面团挂起风干后,人们将把面团保存起来,等遇到自然灾害时食用,这种风俗体现了日本人居安思危的岛国性格[1]。

正月时节民间节庆食物繁多,中国的饺子、烙饼,日本的御节、红豆饭,数不胜数,不一一列举[1][2]。

中国和日本过年祭神的对比
中国正月里的祭神活动有很多: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二十五迎玉帝,正月初二祭财神,初四初五迎财神迎灶神,初六送穷神,初九祭玉帝,初十祭石头神,元宵祭太一神、门神、床身和厕神,二十纪念女娲补天,最后是二十三祭仓神[2]。

在日本,新年是迎接和祭祀“年神”的节日,日本人认为,祖先的灵魂在新年时会变成“年神”降临人间,到家家户户去拜访,并把平安和幸福带来,保佑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子孙繁荣。

因此,新年期间的各种庆祝活动也主要是围绕祭祀“年神”展开的。

除此之外,日本船家还会在年十一祭船灵,以保出海平安,一帆风顺[1][4]。

总的来说,中国民间祭神趋于实用主义,所祭的神多与生活必需品有关:财神带来财富,灶王爷和仓神带来粮食,石头神门神床神等保佑日常生活顺顺利利。

祭祀活动也通常在家中进行,如烧香、贴符等。

日本民间祭神则带有更多的宗教色彩,日本人所拜之神不如中国人的繁多,少了“想要什么拜什么”的功利;祭祀活动则多以神社为中心,像除夕夜听一百零
八下钟声,初一初二初三参拜神社等。

中国和日本正月节日的现存状况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先后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发展,一些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节日便逐渐消亡。

在中国“食文化”的影响下,节日庆祝内容逐渐简化得几乎只剩吃:除夕团年饭、元宵吃汤圆,其它庆祝形式只有拜年和压岁钱幸存。

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节日的来由,更不知道碗中食物背后的故事。

烧香祭神只是家中老人的义务,甚至还被打上了封建迷信的记号。

反观日本,年轻人穿上传统服装参加社区里的祭典是稀疏平常的事——民族文化成为了时尚文化的一部分,漫画里的小丸子参拜神社,杰尼斯电视剧里的男主角撒豆避邪,歌手穿着和服在音乐录像带中唱歌……
尽管日本年轻人和中国年轻人一般热衷圣诞节情人节,但是在日本,大量的民族传统元素被保留了下来,这种独特的元素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对大和文化的向往。

我们常为中国五千年文明感到自豪——的确,中国是有灿烂的历史和迷人的文明,然而,倘若这些文化都只能在古书中读到、只能在商业化的旅游景点中看到,倘若现实社会和迷人的、悠久的文化完全脱节,那么中华文化应该如何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呢,我们自豪的资本又将是什么呢?
参考书目:
[1]范作申.日本传统文化[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235-325.
[2]大乔.图说中国节[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52.
[3]纪微.图解中国国俗[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1-70.
[4]百度百科.年糕.屠苏[E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