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模拟考试1

质量管理体系模拟考试1
质量管理体系模拟考试1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 1:在本标准中的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15,IDT) 3 术语和定义 GB/T19000-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组织环境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注 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和条件。 注 2:考虑来自于国际、国内、地区或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 注 3:考虑与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有关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由于相关方对组织稳定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有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监视和评审这些相关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要求。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中提及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b)中提及的相关方的要求; 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本标准的全部要求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组织应实施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成文信息,可获得并得到保持。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如果组织确定本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于其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说明理由。 只有当所确定的不适用的要求不影响组织确保其产品和服务合格的能力和责任,对增加顾客满意也不会产生影响时,方可声称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且应: a)确定每个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的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获得;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

ISO9001 :2015标准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 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 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 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 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 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ISO900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15 1.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 能力;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 法规要求,旨在增强xx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于本标准。 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 19000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4.组织的背景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 ;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a). b)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直接xx b)最终使用者 c)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立法机构 e)其他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1

介休市义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质 量 管 理 制 度

二O 一四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令、法规,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工程施工切实把工程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第三条、贯彻建筑企业质量责任制,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落实质量终身制。 第四条、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管理部门应独立履行质量检查、监督、控制、职责。各级人员必须支持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章行使职权。 第五条、制度如有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内容以上级规定为准,各分公司、办事处、项目部依据本制度制定其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章公司各部门的质量责任制 第一条、公司总经理的质量责任: 1、公司总经理是第一质量责任者,对整个企业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负全责。 2、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规。 3、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健全各级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决策、审批公司质量管理方针、制度、各级责任制。 5、完善和加强企业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体系 6、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重视和支持质量否决权。 7、领导、组织、检查企业内的质量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完善持续改进措施。 8、掌握质量动态,协调各部门质量工作关系。 第二条、公司副总经理的质量责任 1、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始终把质量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 2、执行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验收标准、企业标准。 3、制订公司的质量发展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落实制订公司质量责任制,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协调公司 各级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领导和组织公司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 6、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支持和行使质量否决权。 7、掌握工程质量动态,领导质量预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8、对工程质量实行内控,协助总经理行使质量奖罚权。 第三条、总工程师的质量责任 1、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并对企业质量技术工作进行具体组织、指导。 2、负责公司范围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的审批。 3、组织制订创优工程的工程质量计划,并针对目标加以落实,制订具体技术措 施。 4、组织各项目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职能机构使这项活动经常化。 5、制订公司确保工程质量若干规定,并组织实施。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方案1.doc.doc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方案1 质量控制体系方案 为了加强医院整体质量的管理,充分发挥各个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保证我院医疗质量的协调运行。经研究决定,医院成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负责对医院质量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反馈等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得以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一、院科两级质量管理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一)院级质量管理(院级质控) 由院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院级质量管理机构是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的整体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设于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 院级质量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院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对全院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负责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协助各职能部门制定质量管理标准、质量考核奖惩办法等事宜。 2、院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对每月的医院质量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将结果形成文字,以医院政务通报的形式发至全院。同时,院级质控组织每月组织医院质量管理会议,各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医院各质量目标检查结果、整改措施;同时,将医院整体质量的检查情况形成报告,交院长办公会研究讨论,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

3、院级质量管理机构每季度负责组织一次多部门进行医院质量管理联合检查,将联合检查结果汇总、分析,并形成报告,交院长办公会,为每季度开展的专题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提供翔实的资料,并制监督、协助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整改措施。 4、院级质量管理机构每年一次对本年度内的医院质量与安全检查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分析,为“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专题会议提供详实的资料。 5、负责对科级质控组织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做好全面质量评价工作。 (二)科级质量管理 由科级质量管理机构负责,重大问题可在上级的指导下进行。科级质控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担任,质控员由护士长、及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质控小组组长的主要职责: 1、编制本科室的质量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并组织实施。 2、制定和修订本科的质量指标和管理标准。 3、加强对科内的质量环节控制和质量水平评价。 4、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督促活动,做到质量管理有计划、有重点、有记录、有成效,定期对本科室的工作进行考核和控制。 5、定期分析科室在医疗、护理、院感、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第一章到第十章转语音)

1.0,范围。 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1),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2),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1 ,本标准中的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2 ,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4.0,组织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注1,这些因素可能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注2,考虑来自于国际、国内、地区或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因 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 注3,考虑与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有关的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由于相关方对组织稳定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具有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 A1),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2),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监视和评审这些相关方的信息及其相关要求。 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1),4. 1 中提及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B2),4. 2 中提及的相关方的要求, C3),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本标准的全部要求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组织应实施本标准的全部要求。 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成文信息,可获得并得到保持。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如果组织确定本标准的某些要求不适用于其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说明理由。 只有当所确定的不适用的要求不影响组织确保其产品和服务合格的能力或责任,对增强顾客满意也不会产生影响时,方可声称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且应, A1),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3),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 D4),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其可获得, E5),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 F6),按照6. 1 的要求应对风险和机遇,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引言 0.1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该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a)组织的环境、该环境的变化或与该环境有关的风险; b)组织不断变化的需求; c)组织的具体目标; d)组织所提供的产品; e)组织所采用的过程; f)组织的规模和组织结构。 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 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组织满足顾客要求、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的制定已经考虑了GB/T 19000和GB/T 19004中所阐明的质量管理原则。 0.2过程方法 本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旨在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作行,必须识别确定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过程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理解和满足要求; b)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获得过程绩效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d)在客观测量的基础上,持续改进过程。 图1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图略),所反映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展示了第4章至第8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该图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顾客满意的监视,要求组织对顾客关于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评价对顾客满意的监视要求对象顾客有关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评价。该模式虽覆盖了本标准的所有要求,但却未详细地反映各过程。 注: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 ——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 ——实施:实施过程; C ——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 A ——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绩效。 0.3与GB/T 19004的关系 GB/T 19001和GB/T 19004都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这两项标准相互补充,但也可单独使用。 GB/T 1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GB/T1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GB/T 1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的有效性。 在本标准发布时,GB/T 19004处于修订过程中。修订后的GB/T 19004将作为组织在复杂的、要求更高的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持续成功提供管理指南。与GB/T 19001相比,GB/T 19004关注质量管理的更宽范围;通过系统和持续改进组织的绩效,满足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然而,GB/T 19004不拟用于认证、法律法规和合同的目的。 0.4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为方便使用者,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适当考虑了GB/T 24001-2004的内容,以增强两个标准的相容性。附录A表明了GB/T 19001—2008与GB/T 24001—2004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特定要求,如环境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或风险管理的特定要求。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相结合协调或整合。组织为了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会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 1 范围

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主要内容)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1. 范围 1.1 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 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1.2 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如果进行了删减,而且这些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的要求,同时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方可声称符合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5)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19000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 质量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组织应: a)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见1.2); 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

一体化质量管理系统(IQMS) 什么是质量? 狭义地说,质量是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也就是产品质量。 广义地说,质量就是供应商符合客户的需求,也就是工作质量。 产品质量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要提升质量? 一、提升产品质量的需求首先是来源于内部。 企业为了消除潜在的质量风险或损失从而提升产品品牌形象、产品的竞争力、客户服务水平以及降低成本,那么就需要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 因此,提升企业产品的质量是一条非常有效而且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途 径。 二、提升质量也是外部环境的需求。 1、国家法律法规;

2、消费者的需求; 如何提升产品质量? 一、为什么选择一体化质量管理系统? 一体化质量管理系统和ISO9001体系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具备以下共同特点: 1)质量管理原则相同。 2)都关注过程控制。 3)体系架构类似。一体化质量管理系统吸收了ISO9001用关键要素组 织整个体系的特点。 4)都关注客户的需求。 5) ISO9001的条款在一体化质量管理系统都有相应的内容对应,只是 一体化质量管理系统要求更具体,要求更高并且加入了ISO9001未 作要求的内容。 6)一旦企业程序或标准已经制定,都要求要符合相关程序或标准的要 求。 7)都以PDCA循环为基础并强调持续改善。 8)都认为全员参与是提升质量的关键。 9)都认可和强调领导的作用。

二、为什么选择一体化质量管理系统? ISO9001体系解决的主要是符合性的问题,“做你所做,写你所做”是其主旨。 一体化质量管理系统是帮助企业解决什么是对的事情,怎样把对的事情做对。她结合了ISO、GMP等系统的优点和国家法规的要求,所以她比ISO体系要求更具体、要求更高,且与ISO体系不冲突。 更具体来说,一体化质量管理系统具备很多ISO9001所不具备的系统或流程的规范。以下只是部分例子: 1、标准培训和程序培训、岗位考核、技能要求、质量培训的要求和管理,成 品管理和控制要求; 2、生产过程控制要求、微生物管理与控制、害虫控制、预防性维护、清洁卫 生等;

质量管理体系方案

质量管理体系方案1 天津地铁5号线第8合同段盾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质量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质量方针和目标(1) 3.1.1质量方针(1) 3.1.2质量目标(1) 3.1.3机构设置(1) 3.1.4职责和权限(1) 第四章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引用技术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文件和数据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材料和半成品的控制 5.1 物资采购(1)

5.2 材料管理(1) 第六章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6.1 施工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1) 6.2 盾构推进正常段施工(1) 6.3运行过程控制(1) 6.4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1) 6.5检验和试验(1) 6.6不合格品的控制(1) 第七章质量记录的控制(1) 1.工程概况 建昌道道站~思源道站区间隧道自建昌道站开始,沿红星路走向,斜穿天津市轧钢三厂至思源道。区间沿线经过天津天物集团浩英工贸有限公司、天津贝龙热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轧钢三厂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单位,地面建筑多为低层厂房及民用房屋。区间设计里程为左线DK12+359.690~DK12+868.550,短链37.250m,左线区间全长471.61m,右线起止里程为右CK12+359.690~CK12+868.550,短链25.212m,右线区间全长483.648m。本区间线路出建昌道站后,左右线以2‰的坡度下坡,而后以7.2‰(右线7.38‰)的坡度上坡,再以3‰坡度下坡到达设计终点思源道站。区间结构顶部覆土厚度约9.38~10.60m。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一)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一) (总分:2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 1.“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其作用是为了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 )。 ?A.有效性和效率 ?B.科学性 ?C.管理水平 ?D.创造价值能力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2.产品的认证标志中,表示强制认证标志的是( )。 ?A.方圆标志 ?B.PRC 标志 ?C.长城标志 ?D.3C 标志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3.GB/T 19000—2000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之一是( )。 ?A.全过程管理 ?B.系统控制 ?C.全员作用 ?D.全员参与 (分数:1.00)

B. C. D. √ 解析: 4.在GB/T 19000—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中将由组织的顾客或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称为( )审核。 ?A.第一方 ?B.第二方 ?C.顾客 ?D.第三方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 5.衡量一个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总指标是( )。 ?A.工程合格程度 ?B.安全达标程度 ?C.工程返修程度 ?D.顾客满意程度 (分数:1.00) A. B. C. D. √ 解析: 6.下列认证合格标志中,只能用于宣传不能用在具体的产品上的是( )。 ?A.方圆标志 ?B.3C 标志 ?C.长城标志 ?D.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 (分数:1.00)

B. C. D. √ 解析: 7.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如果认证机构对申请单位的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符合规定要求,则认证机构应( )。 ?A.拒绝申请单位的申清 ?B.要求申请单位重新申请 ?C.要求申请单位作必要的补充或修改 ?D.延期对申请单位的认证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 8.表述质量管理体系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术语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 )。 ?A.GB/T 19000—2000 ?B.GB/T 19001—2000 ?C.GB/T 19004—2000 ?D.ISO 19011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 9.对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的质量原则是( )。 ?A.过程方法 ?B.持续改进 ?C.管理的系统方法 ?D.质量体系过程评价 (分数:1.00)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方法1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方法 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基本术语和定义 二、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三、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四、质量管理原则 五、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六、QMS与其他体系的整合 第二部分过程方法 一、过程方法的定义及理解 二、产品的定义及理解 三、管理好过程的两个模式

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基本术语和定义 在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确定了十项八十条术语,这里只介绍最基本的18个。 1、质量 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是指本来就有的,尤其中那种永久的特性。 2、能力 capability 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注:GB/T 3358中确定了统计领域中过程能力术语。 3、能力 competence 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注1:在本标准中,所定义的能力的概念是通用的。在ISO其他的文件中,本词汇的使用可能更加具体。 注2:在GB/T 19000族标准中,术语能力(capability)特指组织、体系或过程的“能力”,而能力(competence)则特指人员的“能力”。 4、体系(系统) 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关作用的一组要素 5、管理体系 management 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注: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 6、质量管理体系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7、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注1:通常质量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注2:本标准中提出的质量管理原则可以作为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 8、质量目标 quality objective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注1:质量目标通常依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制定。 注2: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 9、管理 management 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10、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范围 1.1总则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 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 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 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 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理解要点: 1、此处“范围”规定的是ISO9001标准适 用的应用范围,此范围不应当与组织的质 量管理体系范围相混淆。

需要证实其能力是否能稳定地提供满足顾 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二是通过 组织体系的有效应用,可以增强顾客满意。 这说明了2000版ISO9001标准适用范围的 扩大,不仅仅可以用于内部或外部证实组 织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还可以通过体系 的有效应用,达到顾客满意。 3、凡是提到顾客要求时,总与适用的法律 法规相联系,体现了满足产品要求,包括 明确的、隐含的和必须履行的要求。 4、增强顾客满意,还应包括体系的持续改 进过程,而不仅是防止不合格。 1.2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理解要点: 1、本条款说明ISO9001标准是通用的,适合 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但应当承认新标准的全部要求不是对于所有组织都必然相关,因此本条款允许使用者在符合条件时,对标准某些要求进行删减。 2、标准提出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 时,可以考虑对其删减。删减应符合以下的条件: ------ 仅限于ISO9001标准的第七章,即产品实现的有关条款要求; ------不会由于删减,而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能力。 ------不会因为删减,而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责任。

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全集)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GB/T19000族的核心标准之一。 本标准代替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与GB/T19001-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1),采用ISO/IEC导则第1部分ISO补充规定的附件SL中给出的高层结构; 2),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 3),更少的规定性要求; 4),对成文信息的要求更加灵活; 5),提高了服务行业的适用性; 6),更加强调组织环境; 7),增强对领导作用的要求; 8),更加注重实现预期的过程结果以增强顾客满意。 附录A给出了相对于GB/T19001—2008的更加详细的变化说明。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略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略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GB/T 10300.2-1988; 2),GB/T 19001-1992、 3),GB/T 19001-1994、 4),GB/T 19001-2000、 5),GB/T 19001-2008。 引言, 0.1,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组织根据本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潜在益处是: A1),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B2),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 C3),应对与组织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D4),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各方。 实施本标准并非需要: 1),统一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 2),形成与本标准条款结构相一致的文件; 3),在组织内使用本标准的特定术语。 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补充。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程序文件

质量管理文件管理程序 目的:对质量活动进行预防、控制和改进,确保公司所经营诊断试剂安全有效和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地运行,规质量管理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执行、存档等操作程序。 适用围:适用于企业经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操作程序等文件。 责任:质量管理人员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容: 1 文件的起草: 1.1 文件应由主要使用人员依据有关规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填写《文件编制申请及批准表》,提出起草申请,报质量管理人员。 1.2 质量管理人员接到《文件编制申请及批准表》后,应对文件的题目进行审核,并确定文件编号,然后指定有关人员起草。 1.3 文件一般应由主要使用人员起草,如有特殊情况可指定熟悉法律法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和企业实际情况的人员起草。 1.4 文件应有统一的格式:文件名称、编号、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颁发人员、分发人员、目的、依据、适用围和容。 1.5文件编号规则: 1.5.1 形式:企业代码-文件类别代码-顺序号-修订号

1.5.2 企业代码:由本企业名称的第一个拼音大写代表。 1.5.3 文件类别代码:质量管理制度(代码为ZD);岗位职责(代码为ZZ);操作程序(代码为CX);记录(代码为JL) 1.5.4 顺序号按文件类别分别用2位阿拉伯数字,从“01”开始顺序编号。 1.5.5 修订号由“00”开始编号。 1.6 文件起草时应依据文件的合法性、实用性、合理性、指令性、可操作性、可检查考核性等六个方面进行制定。 2 文件的审核和批准: 2.1 质量管理人员对已经起草的文件进行审核。 2.2 审核的要点: 2.2.1 是否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矛盾。 2.2.2 是否与企业实际相符合。 2.2.3 是否与企业的现行的文件相矛盾。 2.2.4 文件的意思是否表达完整。 2.2.5 文件的语句是否通畅。 2.2.6 文件是否有错别字。 2.3 文件审核结束后,交企业负责人批准签发,并确定生效日期。 2.4 文件签发后,质量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岗位人员学习,并于文件制定的日期统一执行,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指导和监督。 3 文件的印制、发放: 3.1 正式批准执行的文件应由质量管理人员计数。

GB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1范围 1.1总则 本标准为同时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 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应用 本标准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意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进行删减。 除非仅删减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引用标准 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下列标准包含了构成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对版本明确的引用标准,该标准的增补或修订不适用。但时,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00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描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 供方-----组织-----顾客 本标准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ISO9000: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产品”,也可指“服务”。 2000-12-28发布 2001-06-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4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组织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组织应: 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视;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方案1.doc

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方案1 1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1.1质量目标 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争创省级优质工程;施工过程顾客满意率达80%以上,保修期内保修满意率达90%;杜绝重大质量事故。 1.2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本工程质量目标,我方中标后将建立健全针对本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质量体系标准运行,实现和规范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1.2.1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详见“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1.2.2质量管理体系说明 定期进行质量教育,使项目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永恒主题。重点组织专业技术学习和相关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的学习,使项目部职工对工程质量的控制项目和合格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项目部下设质量管理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班设兼职质检员,形成体系完善、责任明确的质量检查体系。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质量检查和质量评比,奖优罚劣。

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科技攻关小组和以及施工队技术主管为组长的创优攻关QC小组,QC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分析质量、安全、工期、环境保护、成本等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对策,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质检部门负责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审。积极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创优目标。 图7.2.2-1 质量管理体系图框 制定试验工作实施细则,并指导各工区试验人员工作,各工区设工地试验室,通过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配合质检工程师、专职质检 员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成立完善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制定有效的制度和超前预防预控措施,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自检体系,随时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和检验,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1.3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由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试验、环保、机械、物资、财务、工程队长等相关人员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本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国家、行业、建设、监理等关于工程质量方针、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和要求的落实,确保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定期对工程质量和创优规划进行检查评比和指导,严格管理,责

质量管理体系试卷 (答案)(1)

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15 标准)审核员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组织应对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 QMS 所需的来自外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进行适当的(B), 并予以保持,防止意外更改。 (A)发放并使用 (B)标识与管理 (C)授权并修改 (D)保持可读性 2、2015 版新标准指出对外部供方的信息,在沟通之前所确定的要求是充分的。其沟通内容 不包括(C)。 (A)所提供的产品、过程和服务 (B)能力,包括所要求人员资质 (C)对外部供方的绩效控制与管理 (D)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 3、组织的知识是指组织从其经验中获得的特定的知识,是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的共享信 息。其中内部来源的知识可以是(B)。 (A)产品标准 (B)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得到的经验教训 (C)学术交流 (D)专业会议 4、2015 版新新标准 7.3 条款特指人员意识,要求组织应确保其控制范围内相关工作人员知 晓(C)。 (A)员工高超技术 (B)员工对企业的贡献 (C)偏离 QMS 要求的后果 (D)企业高质量高效益 5、组织在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 QMS 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 素。可以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C)。 (A)技术和文化 (B)市场和竞争 (C)环境监测能力 (D)知识和绩效 6、2015 版新标准要求,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完整、清楚,是为了(C)。 (A)满足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B)满足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C)满足设计和开发的目的 (D)满足设计和开发的控制 7、组织环境指对组织(C)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结果的组合。 (A)经营和决策 (B)质量管理 (C)建立和实现目标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