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运动规律

(一)人体基本运动规律

——人体动态变化的规律及要点、动作顺序和幅度,拟从“重心”、“三程序”、“三轴线”、“三轨迹”加以阐释。

(1)、重心的位置

人体重心是人体重力垂直向下指向地心的作用点,是头、上肢、下肢、躯干、等重力的合力作用点。人体正位重心位于正中矢状面和通过ke前上棘或ke后上棘水平面交线的中点。

人体重心略低于人体体积中心(耻骨联合处),重心位置随人体姿势变化而移动,而人体体积中心位置是固定的。人体由许多肢体连接而成的杠杆系统,形态变化万千,因此重心位置也随之变化。

1.人体在两侧对称正位时重心位于正中矢状面。

2.当上肢上举,重心升高。

3.人体下蹲时,重心下降。

4.当人体一侧下肢侧伸时,重心就移到一侧去了

5.人体前屈时,重心前移。

6.当人体后伸,重心后移。

7.重心位置有六个移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其中前移范围最大,上移最小。

(2)、三程序

三程序反映人体施力于他物系列动作中,肢体的起动、带领、跟随的顺序过程。即先由髋部的一侧向受力一方转动,再由髋部带动胸部向受力一方作最大转动,随后由胸部带动上肢作摆动,形成“工作距离”最终产生“爆发力”,完成施力他物的动作目的。换言之“力发于腰”。

例——投掷标枪:

1.左腿登伸,使又髋部受地面反作用力,向投掷方向旋转,并通过记住挺胸,

2.髋部旋转力量传递到胸部,随即右胸及右肩向投掷方向旋转,

3.右肩旋转力推动上肢并屈体,使右上肢摆动形成最大“工作距离”,

4.标枪沿手臂运动的圆周轨迹的切线方向投出,由于惯性,身体前倾。

背视图:

顶视图:

这一过程充分贯彻“髋——胸——上肢”的“三程序”顺序性规律。

(3)、三轴线

三轴线即人体头、胸、髋三部分各自的左右(水平)、上下(垂直)、前后(矢状面)轴线,并分别通过头部、上半身、人体重心。亦是从人体头、胸、髋中轴线的正、侧、斜的幅度来体现人体动态造型规律的。此间,可把“三轴线”理解成空间坐标相互垂直的“三轴向”。

1.髋部的三轴线是通过人体重心的上下、前后、左右轴。

图(1)黄粗线是髋部上下轴,人体以此为轴作回旋动作。动作幅度大小在前后、左右轴及包含这两轴水平面的旋转度上得到反映。

图(2)黄粗线是髋部左右轴,人体围绕左右轴前屈后伸,动作幅度大小在上下、前后轴的反映。

图(3)黄粗线是髋部前后轴,人体围绕前后轴左右侧屈,动作幅度大小在上下、左右轴的反映。

2.三轴线与骨骼结构:头部左右轴在颅内,起止两侧耳轮脚;胸部左右轴在胸廓内,起止于两侧第六肋骨中点;髋部左右轴起止位于两侧股骨大转子格前棘水平处

2.三轴线与形体结构:头、胸、髋的前后起止都位于人体的正、背面的正中线上,在人

体横切面形体结构中。

(4)、三轨迹

三轨迹指重心、腕关节、踝关节轨迹。是分析人体在空间位移过程中,肢体各自的功能、动作幅度和相互协调的规律。三轨迹线的形体显示人体在空间位移时动作的连续性和发展特征。

例——扑到射击

扑到动作是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扑到的三轨迹线形体以人体重心轨迹为移动主干,上肢腕关节和下肢踝关节轨迹相互呼应。

正视图

侧视分解图

在造型人体在空间位移形象时,三轨迹的规律启示我们如何去安排躯干、下肢、上肢在画面中的位置。这些位置很好的符合三轨迹时,人物动态形象则更具真实感、生动感。

(二)、人体基本运动形式

(1)上肢基本运动形式

1.推:

在克服阻力时,由屈曲状态变为伸展状态的动作过程称为上肢推的基本运动形式。

3.拉:

在克服阻力时,上肢由伸展状态变为屈曲状态的动作过程称为拉的基本运动形式。

4.鞭打:

在克服阻力或自体位移的过程中,上肢诸环节依次加速和制动,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称鞭打动作。

(2)下肢基本运动形式

1.缓冲动作。

2.蹬伸动作。

3.鞭打动作。

(3)全身基本运动形式

1.摆动。

2.躯干扭转。

(三)、人体基本运动原理

(1)杠杆原理:

单个环节活动时,可用杠杆模型说明其原理。

(2)复杠杆原理:

大、小腿或上、前臂两个环节,当膝关节、肘关节角很大时,其伸展活动符合末端载荷复杠杆原理

(3)关节活动顺序性原理

1.大关节首先产生活动原理。

2.活动顺序性原理的实际意义。

3.小关节活动的重要性。

(1)小关节是人体支撑点。

(2)影响动作时间。

4.关节活动顺序性的专项特点。

(4)鞭打动作原理

(5)缓冲与蹬伸动作原理

(6)摆动动作

1.摆动动作的运动学特征。

2.摆动动作的合理配合形式。

3.摆动动作的作用。

(1)提高重心相对高度。

(2)增加起跳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