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科诊疗常规

第一节 头 癣

( 3) 消毒:对患者的衣、

帽、毛巾及护发、理发用具等应每周煮沸或用其他方法消毒 外用药:外搽 1%联苯

苄唑霜、

5%水杨酸软膏等,每日 内服药:

(1) 首选灰黄霉素:15〜20mg/Kg.d ,黄癣连服10天,白癣、黑点癣连服

(2)

特比奈芬:体重小于 20Kg 者,每日62.5mg ,共4周;体重20-40Kg 者,每日125mg, 共4周;体重大于40Kg 者,每日250mg 共4周。

(3) 伊曲康唑: 200mg/d ,15-30 天为一疗程。 ( 4) 脓癣的治疗:口服灰黄霉素如前述,早期损害,可以短期合并应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 激素和有效抗生素,外用抗真菌药液或霜剂,避免切开排脓。

【 疗效及出院标准 】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明显改善者可出院继续服药,随访。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真菌镜检及培养阴性。 好转:临床症状 50%以上或全部消失,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 1.

2.

3.

4. 病史采集

发病情况 自觉症状 治疗经过 】 初起有无丘疹、脓疱、黄痂、白色鳞屑,有无断发、化脓及疤痕。 痒感程度。 尤其是抗真菌药疗效的观察。

接触史或流行史 : 托儿所、学校有无头癣患者,家中有无患癣的猫狗等家畜。 体格

检查 】

【 皮肤科情况: 头皮损害:黄癣初为丘疹、脓疱,继为黄癣痂,留下萎缩性疤痕。白癣初为白色鳞屑母斑,

1. 周围继发小的卫星样损害,常并发脓癣。黑点癣为散在的白色鳞屑斑。

2. 头发损害:黄癣发干枯、细黄、弯曲、参差不齐,发际处一般不受侵犯。白癣为片状高位 断发常有

菌鞘。黑点癣为片状低位断发,外观如小黑点。

【 实验室检查 】

1. 直接镜检:黄癣为病发内气泡与真菌菌丝,白癣为病发外密集真菌孢子,黑点癣为病发内 成串关节

孢子。

2. 真菌培养:黄癣为许兰氏黄癣菌,白癣为铁锈色小孢子菌或羊毛状小孢子菌,黑点癣为紫 色毛癣菌

或断发毛癣菌。

3. 滤过紫外线灯:黄癣病发呈暗绿色荧光,白癣病发呈亮绿色荧光,黑点癣无荧光。 【 诊断和鉴别诊

断 】 根据头皮及病发的典型改变,真菌直接镜检及滤过紫外线灯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可疑病例, 真菌

培养阳性,可以做出诊断。

应与石棉状糠疹、头部银屑病、湿疹、脂溢性皮炎等病相鉴别。

【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1) (2)

剃头: 洗头: 每周剃头 1 次,共 8 次,去除带菌的头发。 每日用温水肥皂、 2%酮康唑洗剂、硫

化硒洗剂洗头

2 次,连续 8 周。 2.

膏、 3. 1 次。

2%酮康唑霜、1%特比奈芬霜、3%咪康唑霜、5%^ 10%硫磺软 2 次,共 8 周。 14 天。

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足50%,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

第二节脓疱病

【病史采集】发病年龄:好发于儿童。流行季节:夏秋季。

好发部位:颜面、咽、鼻孔周围、四肢等暴露部位。发病及播散:均较急。

接触史:常有接触史,且有接触传染和自身接种的特点,或先有瘙痒性皮肤病,如痱子、湿疹等。

自觉症状:是否有瘙痒、发热、畏寒等。

【体格检查】皮肤科情况:为成群分布的黄豆大或更大的脓疱,或初起为水疱,迅速浑浊化脓,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壁薄,易破损,破后露出红色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结痂,愈后无疤痕。皮疹附近的近卫淋巴结肿大、压痛。

【实验室检查】轻症病人血象无变化,皮疹广泛,伴有发热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脓液培养可检

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多见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好发于暴露部位,有接触传染和自身接种的特点。损害以脓疱与脓痂为主,再结合各型脓疱的特征,脓液检查发现细菌等,易于诊断。

应与水痘及丘疹性荨麻疹相鉴别。

【治疗原则】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避免搔抓或摩擦,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患儿应隔离,防止接触传染,

己污染的衣服用具应进行消毒处理。

对皮损广泛,伴有发热或淋巴结炎者,可给予磺胺药或抗生素。中医药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可选用五味消毒饮、清暑汤、黄连解毒汤等加减。

局部治疗:

原则为杀菌、消炎、收敛、干燥,防止进一步扩散。可用0.1%雷凡诺尔溶液或0.02 %呋喃西

林溶液清洗或湿敷。并可选用10%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软膏以及红霉素、新霉素软膏等外涂。对

大疱或脓痂应吸干脓液,再用上述药物清洗或湿敷,亦可外搽硫磺炉甘石洗剂、2%龙胆紫溶液等。

对重症新生儿脓疱病,必要时可采用暴露疗法。

【疗效及出院标准】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情况较好者可出院,定期复诊。临床治愈:皮损全部消退,症状消失。

好转: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无变化或变化不大。

【 病史采集 】 水肿性红斑:发病部位、时间,皮损扩大缓急。 患处自觉症状:有无紧张、灼热、疼痛感。 前驱症状:有无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既往史:有无丹毒、营养不良、肾性水肿及酗酒。 治疗经过:尤其是抗菌药物疗效的观察。

【 体格检查 】 系统检查同内科。 皮肤科情况: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表面紧张灼热,损害上有水疱、脓疱、皮肤坏疽、皮肤 损害周边岛屿状蔓延,局部淋巴结肿大,患处附近有无足癣、鼻部感染病灶及外伤等。

【 实验室检查 】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白细胞增多。 皮肤病理:真皮有高度水肿,血管及淋巴管扩大,真皮内有弥漫的以嗜中性白细胞为主的炎 症细胞浸润,且多见于扩张的淋巴管内。

【 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根据发病急骤,境界清楚,表面紧张灼热的水肿性红斑,以及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并有足癣、鼻部感染病灶或局部有外伤,以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诊断不难。对疑诊病例作如下检 查:外周血常规,组织活检,有助诊断。

应与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蜂窝组织炎、外伤感染等相鉴别。

【 治疗原则 】

全身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用药 2〜3天后,体温常能恢复正常,需持续用药 2周左右。磺 胺类药、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亦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局部治疗:治疗患肢,可用 0.1%雷凡诺尔溶液或马齿苋液冷敷。 中医药治疗:以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为治则,一般可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对症处理:发热、头痛可用解热止痛药。

【 疗效及出院标准 】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一般情况较好者可出院,定期复诊。 临床治愈:皮损全部消退,症状全部消失。

好转: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好转。 无效: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无变化或变化不大。

第四节 带状疱疹

病史采集 】

春秋季节,成人多见。 患部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 成簇水疱,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单侧性。

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部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部神经支配区皮肤。 体格检查 】

系统检查同内科。 皮肤科情况:簇集性水疱,疱壁紧张,疱周有红晕,数群水疱沿神经带状分布,各群水疱间 皮肤正常。可因疱壁破溃形成糜烂或继发性化脓感染。患部附近近卫淋巴结常肿大。

第三节 丹毒

【 1. 2. 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