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学及国学教育的几点粗浅认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国学及国学教育的几点粗浅认知
一、国学的历史脉络
满清末季,中国社会在西方政治军事的强大压力下,“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来势凶猛的西方现代文化,一时间显得张皇无措窘迫不堪。

当一些主张维新的人士要求彻底改革传统,拥抱外来文明的时候,另一批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学人则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必须张扬的国粹,力图在波涛汹涌的西化大潮中保持传统国学的不坠地位。

1910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出版《国故论衡》,详尽阐明国学的精义所在。

1919年,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之际,北京大学成立国学社,刊行《国故月刊》,该刊志在保存国粹,抵制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剥蚀与侵害。

1922年8月1日,在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倡议下,北大国学组成立,由胡适任主任,并在1923年元月创办《国学季刊》,胡适在该刊“发刊词”中写道,他们创办此刊物的目地是“打倒一切成见,为中国学术谋求解放”,这标志着用现代方法研究传授国学传统的新国学运动的开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新的一波国学热潮兴起,其标志是北大创办《国学季刊》和各地传统学术研究机构的成立。

2005年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宣布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引发了国人对国学的大讨论,全国上下掀起了研究与学习国学的热潮。

二、国学的概念界定
我们现今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

由于对“国学”的概念界定不清,有的人仅把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家诗》等古代幼学启蒙读物和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当成国学教育;还有一些人简单地把国学等同于孔子和儒家学说。

诸如此类对国学概念的片面理解和曲解对开展国学教育显然是有害的。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其最大特点,就是一种“多元一体”的文化(费孝通语)。

三、国学教育的当代意义
1、培养人生道德理想。

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

国学经典中蕴涵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有“仁、义、礼、智、信”这些塑造完善人格的要求,又有“厚德载物”、“和为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天下”等人生指南的义理和修身养性的准则。

通过国学经典学习,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

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

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

同时,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验而体验到快乐。

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宣扬极端功利主义思想是截然相反的。

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这些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

而且,国学对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经典古诗文的特点是字词精炼、句式简短,通过诵读,可以感到一种轻松的韵律感和节奏美,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学生通过大量的经典诵读,可以增长古文字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培养良好的写作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就艺术而言,中国的文学戏曲、绘画雕刻和音乐书法等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享有很高的地位,对人类文明有着巨大贡献。

通过国学教育,可以使学生积累
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从而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四、国学教育的方法途径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是在于通过学生诵读经典,使其明确中国传之千古的道德精神,感受中国诗礼传家的特色文化,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把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尽可能烙印在心灵深处,做一个有君子风范和传统文化气息的中国人。

如果对此缺乏深刻认识,只是把国学教育视作机械的教学安排,或者视作一种潮流,自己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已,在这样的思想认识支配下,国学教育就会沦为走走就拉倒的过场,成为一场画饼充饥的春梦。

2、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传授“国学”。

古人说:“学不言而自得”,讲的就是我国古代蒙学、经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感悟”。

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感悟”亦是不可忽视的策略。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音韵美,才能进入文章的内部,才能获得思想的启迪与文化的积淀。

国学的经典文籍,无不文质兼美、含义隽永、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虽然文言典籍中有许多的生僻怪冷的词语,但只要坚持“口耳相授”,学生有范可依,也许背诵、理解会不尽人意,但总的学习效果仍是理想的。

不要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提出过高的期望,要允许遗忘。

遗忘是正常的规律,忘了可以再教,反复之间,负担没了。

教者心态平和,教态可掬;孩子也乐得轻松,终会牢记。

诵读、感悟,可以唤醒文学,陶冶心灵。

当他人之文与我的精神感悟融为一体时,孩子们得到的是心智的进步,思想的升华,
而物态的文章亦会因此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a,+$g
4、教学要规范系统,有一定的规划。

进行教学活动前,要对国学的内涵开展深入的研究,对国学经典进行仔细筛选和系统整理,避免国学教育的零散化、碎片化、随意化。

要让青少年儿童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精深智慧和博大精神,就必须对他们施之以相对系统健全而非零散化、碎片化的国学教育。

所谓系统健全,就是要在教育内容上从横向上精选重点,选择那些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有养份的、相对易懂的文学、文艺类知识和道德修为类主张,从纵向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建构起一定的教育梯度,以此达至既健全又系统,既重点突出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为此,国学教育必须精编教材,通过去芜取精,选择一些最能反映传统学问、先贤智慧和中华精神的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编撰,以使不同学年的学生接受到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基本相称的国学教育。

5、设计合理的教学形式,使经典诵读能够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的思想行为真正达到国学教育的要求。

有的学校只是一味组织学生读诵,形式单调、缺乏具体可感的活动。

有的学校教育形式却非常复杂,吹、拉、弹、唱、诵、舞、写、画样样俱全,结果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压力和负担。

因此过与不及都不好,国学教育应设计合理的教育形式,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突出实效出发,做尽可能合理的安排。

有些学校只让学生诵读文句,却忽视了将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结果学生在课上读着“谦谦君子”,扔下书本
仍然嬉笑顽皮,举止行为看不出经典文化对其有何教化作用。

我们不能满足于国学教育的表面热闹,而要将文句诵读与精神深化相结合,与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如此才能达至国学教育的真正目的。

总之,开展国学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但在具体开展时,必须要以“诵经典、学圣贤、扬新风”为基本理念,以民族精神和情感的全面渗透为主要目的,以经过精心筛选的与现代精神相容的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以学生诵读、教师点拔教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力为主要方法,以课程与活动的丰富和提升为主要手段,以学生、家长、教师的和谐互动与共同成长为归宿。

认真探索改进国学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活动特点和记忆规律特点,坚守“国学教育生活化、经典诵读日常化”的实施原则,努力增强国学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惟有如此,国学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才不会走向肤浅,才能培养出既禀承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和精神的真君子,又具备现代理念和独立人格的新公民,我们的教育也才算得上完善的教育和成功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