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们党结合现代经济理论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践,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道路的指导理论。利用马克思哲学原理,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方向,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从整体上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济形态,在重大理论问题上提高认识,从而更积极地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这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尤为突出的一环。

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个不断认识、创新、自我否定、发展的过程

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这些提法,虽然仍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完全排斥市场调节作用的僵化观念,为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来,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这一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思想在经济指导理论领域一直走在了前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化,以及社会经济体系的动态变革不断深化,我们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理论创新,保持了思想的统一性、时代性和前瞻性,既把握了经济发展规律,又富于经济实践的创造,避免思想认识在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形成桎梏,束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脚步,对我国在新的形势下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我国在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在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商品经济”等阶段的实践探索后,认识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

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关于市场经济,在我国理论存在着多种解释,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看法;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共通之处。国内多数[2]学者一般都认为,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构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经济主题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系统中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机制来[3]推动社会经济的运转,从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着很深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它在高度重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问题对我们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领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时代形势变化的本质,才能使我们不被历史长河中的漩涡和逆流所迷惑,才能不断增强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让我们始终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武装大脑,指导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1】曾牧野,李克华,李新家.《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与广东实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二版,三卷。

【3】列宁选集[M],第二版,1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