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南-中美大学生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大学生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Ivy092
摘要:20XX年大学生人数已达610万,年底到明年的大学生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顺应了“创业型”时代的客观要求,满足了缓减青年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

但是创业的起步时间上,中美两国的起点时间相差了15年。

这短短15年间,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令国内的教育者不免望洋兴叹。

关键字:高校创业教育中美保障支持措施课程体系教育文化环境
The Sino-US University Student University
Undertaking education's parison and inspires
Ivy092
Abstract:in 20XX the university student graduates the population to reach
6,100,000, will be facing more stern employment situation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o next year's university student pared to before. University undertaking educations appeared and developed plied with “the undertaking style” which the time requested, satisfied has lightened and reduced the youth employment pressure the realistic need. But starts an undertaking in the start time, China and US's beginning time has differed last for 15 years. During the short 15 years, are actually the gaps which oversteps with difficulty together, make the domestic pedagogue to feel powerless and frustrated unavoidably.
Key words: The university 、Undertaking education、China and US、
To safeguard support measure、Curriculum system、Education culture environment 一、背景及前言
高等教育向来以研究高深学问的“象牙塔”自居,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和外延的进一步扩展,高等教育正被卷入工业化社会的巨大生产程序中。

世界各地的大学正面临着质量、数量、财政、经营等问题,处于资源分配规则变革和资源分配效率化的漩涡之中。

无论是适应全球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还是应对种种危
机,大学都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逐渐走出与世无争的“象牙塔”,强调企业家精神,重视创业教育。

然而同是创业教育,却在中美两国呈现了截然不同结果。

1
中美创业现状两个比较概况2:
大学生创业的比重比较
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就高达20~23%。

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还不到1%。

创业领域比较:
美国:大学生一般选择高科技领域创业
中国:相当大部分是从事家教、开小店、农业养殖等创业活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应该反思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由于之前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建国后,我们一直都是拿来主义,向苏联,英美,日本等等先进的国家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经验。

近年来,虽不断强调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国家仍有很多方面比我们国家发展的好。

所以我们也应该虚心学习,更何况高校创业教育本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课程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美国创业教育的经验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二、中美大学生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
前言说道,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校内外的环境影响,教育观念体制,课程体系等等方面的内容。

那美国究竟在这些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我国的又是如何的呢?
(一)中美高校创业教育支持保障措施比较
1.校外支持保障措施比较
两国高校都为创业教育的发展而努力,使其获得国家重视,社会支持,也颇具成效。

如提高对创业教育政策法规的关注度,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通过营造有利于创业教育的人文环境,开发相关校企合作项目来拓宽基金支持渠道。

国家也鼓励银行,社会各界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支持。

但总的来说,美国社会重视和支持
1背景部分文字参考《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与政策选择》
2数据来源《中美大学生创业对比调查报告》
使得其创业文化氛围浓厚,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较为齐全,创业教育外部环境良好;而中国社会支持正在逐步形成中、也在努力营造创业氛围,政府目前还没有制定明确的配套支持政策和法规,创业教育外部环境并不十分乐观。

3 2.校内支持保障措施比较
美国高校形成了一个有力的创业教育支撑网络:大学内部有企业发展中心等等,这些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和出谋划策。

每年举办一次以上商业计划大赛以促进创业教育的实践;将创业教育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以开发完整且系统的创业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而中国也不甘示弱,在98 年我国正式引入了创业教育后,创业大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高等学校陆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高等院校相继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和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等。

20XX 年4 月,教育部召开的“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 所大学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4,这一举措是国家重视创业教育的一个佐证,也展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的发展新趋势。

3.具体事例展示简析
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承担,通过创新性教学计划,外延拓展计划以及学术研究来支撑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

而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为本科学生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外延拓展计划包括创业者日,杰出创业家协会,普瑞斯---百森商学院合作计划(一个提高创业教育积极分子和教师教学技能的计划),百森/全国创业教育合作基金会,世界著名的百森商学院考夫曼创业研究基金会以及创业管理计划(快速增长型公司研究计划)。

5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模式在美国是有口皆碑的。

由此,我们也了解到,学校创业教育资源与经验即使缺乏,还是有出路的。

百森商学院就将其承包给了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来做,以一种合作计划形式来展开创业教育。

而事实也见证他的成功。

3参考《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4数据参考《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

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

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负责与学生创业有关的事务,学校还设立300 万元的创业基金,对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经评估后进行种子期的融资。

6
我们可以单从字面上的资料看到我国部分大学的关于创业教育的硬件措施做得还是不错的。

资金的投入,学校的重视,创业园的创办等等,反映我国极力想办好创业教育的决心与努力。

而开办创业园在许多大学逐渐流行,创业教育在全国的各大高校都颇受重视。

就我们学校来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云山系列勤工助学体系在华南地区都颇具名气,云山系列中就包括了云山创业园。

有关创业教育的机构以及支持措施逐步得到完善,可令人玩味的是,创业教育在我国的成效似乎不大。

(二)课程专业设置比较
外界环境固然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内部因素也不容忽视。

而我认为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主要还是体现在课程专业设置上。

学过课程与教学论的人都知道,要设置新课程新专业,首先得有个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

1.教育教学目标目的比较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各具特色,主要以为学生多元化职业发展为基点而服务,主要以培养企业家精神为依归,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尤其是创业精神和能力,不以追求眼前的利益及缓解就业压力为目的,而是为未来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体现其非功利性。

而中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目的多是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急需岗位的人才,目光止于眼前,社会企业等亦是藉此挖掘他所需的人才,而非从根本上培养学生主动创业的精神和意识,鼓励其创业,就连高校,也是仅仅把它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途径,更没有上升到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社会活力”的社会使命为己任的高度去育人,功利性相对明显。

从一篇文摘上看到一份调查那是三年前的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计划竞赛中,厦门大学做了一次大型的问卷调查,是关于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目的比较的,调查结果令人唏嘘不已在美国,创业计划大赛往往是优秀学生创业者诞生的摇篮。

在中国:经调查,52.8%---过半的人参加计划竞赛并不是为了创业,目的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和结识工商界精英及为了给找工作时增加筹码。

7
2.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比较
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致可分为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素质类和创业实务操作类等四种类型如下表所列
尽管各校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一般性规律还是存在的,而由于创业教育本由境外传入,所以我国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大部分与国外雷同,总结一下,主要类型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8
由上表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暂且以此代替)的学生的功课也很重,除了要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及电子商务这些专业的学生原本要学的课程之外,还需更深层次的能力素质,实务操作等等课程需要学习。

在我看来,基本知识确实不能少,这些课程是必须的,但创业教育毕竟是一种实践为主的教育活动,原本大学四年,要学完这些课程就有些难度,课程之外的实习指导学习就更少,这容易造成纸上谈兵的后果。

从该专业学生后,依然得靠自己去摸索,去磕碰,去感受创业路上的坑坑洼洼,风风雨雨。

这也固然有他的好
7调查实例来自《中美大学生创业对比调查报告》第二页中间
处。

只是我觉得,这个课程及专业的设置本来的出发点就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兴趣,并予以指导,帮助其创业。

但是大学四年,几乎花费在课程学习上,未免效果不佳,但是在课程不可能删减的情况下,我个人觉得可以实行创业教育专业五年制,腾出一年的时间,让学生走进社会,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去实践,去创业。

在这期间,老师,同学都在其身边,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使得周围的创业氛围更加浓郁,而非总是感慨“创业之路是孤独苦闷的,背后的辛酸是难以与外人道的”。

当然只是个人观点罢了。

3. 师资队伍的建设构成比较
有一点我们不可忽视的,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学生要求之高,可见老师“肚子里的墨水”得装得满满的,而且最好有过成功或失败的创业经历,才能传道授业,毕竟身教总是胜于言传。

在这一点上,美国远远胜于中国。

在美国,老师们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而且一般还是企事业单位的佼佼者或重要人物。

这些人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同时是兼职教师、企业家、成功的创业者、技术创新专家,如Intel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现任董事长Andrew S. Gove从1991年开始就担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兼职讲师, 每年秋季讲授1到2门课程。

9
而我国老师主要是一些曾经承担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他们一般缺乏创业经历,多数为纯职教师,较少会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工作,没有实战经历,让人总觉得他的讲授是空话、套话,难以服众。

在中国大学里,经济学,管理学的教授讲师那可是多如牛毛,但是有点名堂的,稍具名气的都少,一旦有,他就出名了,学校也有面子。

比如说“开老师”,不知道?李开复教授知道了吧?看一下他的简介:
李开复是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

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

20XX年7月20日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

20XX年9月4日,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0
9例子来源《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师资比较部分
也许你要问,什么是创新工场?其实创新工场就是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帮助中国打造一批新一代高科技公司。

而李开复本人在20XX年也成功帮助了一名大学生创业。

这样一个从事过不凡事业又具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人,一下子在中国大红大紫,成为大学生的偶像,受到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的崇拜。

而他本人也热衷于帮助大学生创业。

(三)中美创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分析比较
美国的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承担,其模式通过创新性教学计划,外延拓展计划以及学术研究来支撑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

这点上文已经提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为本科学生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创业课程教学大纲。

而外延拓展计划包括创业者日,杰出创业家协会,普瑞斯---百森商学院合作计划(一个提高创业教育积极分子和教师教学技能的计划),百森/全国创业教育合作基金会,世界著名的百森商学院考夫曼创业研究基金会以及创业管理计划(快速增长型公司研究计划)。

11
中国而以复旦大学为例,它以育人为中心形成了一套“在校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生创业指导——创业团队创业过程扶植”的模式,它虽然没有明确的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但是在实践中正逐步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

三、创业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12
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知识分子过剩”的情况下,创业教育越趋得到重视,据调查了解,平均每1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近5个人就业,因此这将会是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有效方法,也突出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而美国的创业教育的显著成效会给我们什么其启示呢?(一)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资金体系,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创业教育政策的推进需要大量资金。

从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的经验看,创业教育资金的来源总体上有两大模式:一类是政府主导的资金投入模式,旨在帮助大学生创业。

另一类为市场主导的资金投入模式,如美国通过个人或基金会模式对创业教育进行资助,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创意大赛奖金、捐助教席
11出处同上《践——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创业教育为例》
等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

我国高校亦可通过这两个去渠道去筹集资金,尽量使资金来源多元化。

(二)构建并完善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创业指导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就现阶段来看,光靠国内培养,这一点恐怕需花费大量的时间。

如果能请到国内成功地创业资深人士来校教学自是最好,若没办法,我认为可以这样做:1.派国内有潜质的老师到国外进修,尝试体会创业的点点滴滴。

2.出资外聘,这是一个颇有效的方法,但是外聘教师恐怕对国内的社会经济环境了解得不够,亦是个大问题,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就得具体分析了。

关于课程部分,教育部文件给了我们明确的指示:
在《关于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教育部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提出将创新创业工作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类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编写适用和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等措施。

13
(三)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创业教育
1.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等别具特色的活动来实施创业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就是应用这种模式。

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拓展训练以及以创业为导向的勤工助学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在大学城的你,也许听过素质拓展训练,它是最近兴起的,简称“素拓”,我所参与的社团,就曾经请过素质拓展训练营的老师过来给我们讲授课程,很遗憾的我因有课没有去成,但是听师弟师妹他们说,是以一种户外活动形式开展各类科技科学知识竞赛,挺有趣的,收获到不少东西。

2.通过各类“创业大赛”,以点带面实施创业教育
利用竞赛作为载体,构建创业教育实训体系。

这个在我国相对还是比较普及,比如说全国性的“挑战杯”创业大赛,又比如说,我们学校的经贸学院的特色项
13文献资料源自《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制度与政策选择》,其又源自教育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有
目《经管之星》等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创业兴趣与潜能。

3.通过各种专业的创业教育平台实施创业教育
建立创业见习基地、实习基地、模拟公司、孵化器、科技园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等让大学生真正地实践,有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才华。

广外的云山系列勤工助学做得就很不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园,以及上文提到李开复老师的“创新工场”都是很好的平台。

(四)制订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创业教育成效如何,还需要一个公正有效可信的质量评价标准。

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可以从创业教育环境、投入、成果、影响力等维度,通过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在学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中,要突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关注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四、结语
与美国相比,我国大学创业教育还只算是在襁褓中的孩子,牙牙学语,严重滞后,从总体而言处于业余、补充地位,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我国创业教育的学科差异问题;创业教育究竟应面向全体还是部分的问题;大学生创业的层次导向问题等等,但是我们也不要过于悲观,应当看到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强劲的内生动力和成长空间,我们应在积极开展大学创业教育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理论经验,加强大学创业教育的交流研讨,从理论高度正确指导大学创业教育实践。

14但是也要注意,任何教育的产生都离不开其社会和文化背景。

因此,不能照搬美国的大学创业教育模式,而应该在借鉴先进的基础上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