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食品化学成分及其在保藏中的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乳化的反过程为破乳,破乳不但导致食品感官 乳化:油脂分子中兼有极性和非极性成分,可 品质下降,而且不利于油脂的消耗吸收。 以以微粒分散于水中,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14
四、维生素
维生素的含量是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
之一,可分为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 维生素。如果维生素供给量不足,就会出现营 养缺乏的症状或患某些疾病,食品加工贮藏过 程中,维生素含量会大大降低,所以常常用合 成的维生素去补偿食物中原有维生素的含量
主要是食品成分中的氨基和羰基化合物发 生反应而导致的褐变,由法国化学家美拉 德发现的,因此又称为美拉德反应,是食 品在加热或长期贮存后发生褐变的主要原 因。该反应可以产生很多风味与颜色。
21
(1) 羰氨反应
主要是食品成分中的氨基和羰基化合物发 生反应而导致的褐变,由法国化学家美拉 德发现的,因此又称为美拉德反应,是食 品在加热或长期贮存后发生褐变的主要原 因。该反应可以产生很多风味与颜色。
23
(1) 羰氨反应
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
pH: pH≤6时,褐变反应程度微弱; pH7.8-9.2,褐变速度最快 水分含量:中等水分含量时,食品羰氨反应速度较快; 无机离子:铜、铁离子均能促进褐变反应;
糖的类型:还原糖更易发生羰氨反应
24
(1) 羰氨反应
美拉德反应的抑制
降温 亚硫酸及其盐处理 改变pH 使用不易发生褐变的糖类
R. +R. R-R; R. +ROO. R-O-O-R; ROO. +ROO. R-O-O-R +O2
34
酶作用下的氧化
脂肪在微生物产生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
和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在酶的作用下,进 一步生成具有苦味及臭味的低级酮类,甘油也 被氧化为具有特臭的1,2-丙醚丙醛。酶作用下 的脂肪氧化是导致脂肪酸败的又一大原因。
7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质构、风味、色泽和外表等感官品质是人们取舍 食品的主要依据。食品的感官品质是食品中各种 主要的和次要的组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净结 果。蛋白质对食品感官品质一般具有重要影响。 食品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定义为:在食品加工 、保藏、制备和消费期间影响蛋白质在食品体系 中的性能的那些蛋白质物理和化学性质。
3
食品保藏原理
第二章 食品化学成分及其在
保藏中的变化
4
内容提要
食品的化学成分 食品成分在贮藏中的变化 食品原料在保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5
第一节 食品化学成分
• • • • • • • 食品的化学 • 成分 • • • • 水分 无机成分 矿物质 天然成分 糖类 有机成分 脂类 维生素 其他成分 食品添加剂 非天然成分 加工中不可避免的污染 基本营养成分
8
当干蛋白质粉与相对湿度为90-95%的水蒸 1. 水合性质:通过蛋白质的肽键或有亲水基团的氨基 气达到平衡时,每克蛋白质所结合的水的克 酸侧链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数即为蛋白质结合水的能力 例如,将大豆粉臵于PH 8-9的碱性水溶液中 2. 溶解性:对天然蛋白质的提取、分离提纯及评价蛋 浸提,然后利用等电点沉淀法将PH值调至 白质变性程度非常有用,蛋白质在饮料中的应用也 4.5-4.8,再从提取液中收回大豆蛋白。 与其溶解性有关 分散均匀的细微气泡可以使食品产生稠性、 3. 界面性质:表现为蛋白质的起泡、乳化性质 细腻和松软性,提高分散度性和风味感。 4. 黏度:吸水性和黏度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蛋白质体系的黏度和稠度是流体食品的主要 功能性质,了解蛋白质分散体的流体性质对 于确定加工过程的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37
2. 油脂酸败的影响因素
温度每升高10℃,氧化速度增加2.5-3倍 温度:脂肪自动氧化的速度随温度增加而增高; 光照和放射线辐照:光照和放射线会加速脂肪氧化 光照对于氨基酸类也促进氧化作用,含 氧气分压:氧化速度随氧分压的增加而增加 硫氨基酸在光的作用下,会产生特有的 水分:较高水分或干燥,都会导致较快的酸败速度 表面积大的食品,氧化速度特别快,为阻 氧化臭;食品中的维生素对光也很敏感 止含油食品的氧化,有效的办法是改进食 金属离子:特别是重金属离子,加速油脂的氧化 水分过低时,氧气易进入到脂肪,导致氧 品包装技术,采用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 化;水分过多时,提高催化剂流动性,从 生物体内的金属化合物 或在包装物中用小包除氧剂除去游离氧。 而也加快了脂肪的氧化速度。 脂氧合酶 脂氧合酶在食品中破坏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 四烯酸等必需脂肪酸,使之生成氢过氧化物。
食品保藏:
是指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采取的技术手段。
现代食品保藏学开端于法国尼古拉( Nicolas Appert)的一个罐头。
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 氧化 光照
啮齿动物
食品腐败变质
昆虫/寄生虫
温度 酶类
水分
2
化学-范特荷夫定律: 反应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的速度增加2-4倍。 酶活性 温度提高到80℃后,热处理时间只要几分钟,几乎 所有的酶都会遭到不可逆的破坏。 呼吸作用 是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的生物氧化过程,在一 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加,反 应速度加快,果蔬的呼吸作用加速,加快食品的变 质。 微生物 嗜食菌、嗜温菌、低温菌、嗜冷菌
32
三、脂肪酸败
脂肪氧化是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 自动氧化、酶作用下的氧化和光敏氧化。天 然油脂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的进行氧化作用, 发生酸臭和口味变苦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 脂肪的自动氧化。
33
脂肪的自动氧化链反应机理 自动氧化导致含脂食品产生各种不良风味,一般称为哈 喇味,其自由基链反应机理为: 引发阶段: 传递阶段: R. +O2 终止阶段: ROO. ; ROO. +RH ROOH+R. RH 引发剂 R. + H.
在贮藏、流通期间,食品品质降低主要与微生
物的侵入,食品成分间相互反应、食品成分和
酶之间的纯化学反应、食品组织中原有酶引起 的生化反应等有关。而食品保藏的目的就在于 组织微生物繁殖及酶与非酶反应。
19
第二节 食品成分在贮藏中的变化
一、食品褐变 非酶褐变
羰氨反应
焦糖化作用 抗坏血酸褐变
20
(1) 羰氨反应
22
(1) 羰氨反应
羰氨反应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羰氨反应不利的一面是还原糖同氨基酸或蛋 白质相互作用导致部分氨基酸的损失,特别 控制食品贮藏过程中的发生羰氨反应的程度是 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反应超出一定限度 是必需氨基酸L-赖氨酸所受的影响最大。从 会给食品风味带来不利影响,还因为其降解产 营养角度,美拉德褐变会造成氨基酸与营养 物可能属于有害物质。 成分损失;凡含蛋白质和还原糖的食品,在 保存时,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下短时间加热, 也可引起氨基酸的损失,特别是碱性氨基酸
31
淀粉老化的影响因素与防止
水分含量30-60%较易老化, 水分含量 小于10%或大量水不易老化 老化最适温度2-4℃,大于 温度 60℃或小于-20℃都不会老化 酸碱度 中性环境下易老化,偏酸偏 碱环境不易老化 淀粉的结构 直链淀粉容易引起老化,支 链淀粉不易老化 加入抗老化物质 乳化剂可防止淀粉老化
13
油炸食品时,食品中大量水分进入油脂, 1. 酯解:脂类化合物在酶作用或加热条件下发生 而油脂又处于较高温度条件下,因此,酯 水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的过程称为酯解 解是一个主要反应。 2.氧化产生的风味化合物主要包括酯、醛、醇、 脂类氧化:脂类氧化是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之 酮及烃类。不饱和醛和酮的阈值最低,它是食 一,使含脂肪食品产生各种异味和臭味,这种 用油不希望的氧化风味的主要成分。 现象统称为酸败 3.对于煎炸食品来说,油的加热温度和使用时间 热分解:油脂长时间加热会发生黏度增高、酸 都必须加以控制。 价增高的现象
30
二、淀粉老化
未加工的淀粉通过氢键形成极致密的疏水性微胶 粒构造,即为β-淀粉,热作用下,淀粉分子间的 氢键受破坏,分子水合膨胀,形成糊状,称为 α-淀粉。较高温度下,α-淀粉是稳定的,若温 度接近或低于30℃时,淀粉分子间的氢键便恢复 稳定状态,淀粉分子彼此又通过氢键结合,淀粉 又部分的恢复为β-淀粉状态,即淀粉的老化。
35
光敏氧化
含脂食品中常存在一些天然色素物质,作为光敏 剂,产生单重态氧,导致油脂氧化的发生,其 反应与自动氧化不同: 不产生自由基; 双键的顺式构型改变成反式构型; 与氧浓度无关; 不存在诱导期; 不受抗氧化剂影响。
36
1. 脂肪氧化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脂肪氧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某些氧化产物
可能具有毒性。脂肪自动氧化发生的原因是脂 肪中的不饱和烃链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生成 过氧化物,过氧化物继续分解产生的低级醛和羧 酸,使食品产生令人不快的味道。
12
三、脂类
脂类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的疏水 性物质,呈固态的称为“脂”;呈液态的称为“油 。 脂类是热量来源;提供必需脂肪酸及各种脂溶性 维生素;很重要的热媒介质;提供造型功能;赋予 食品良好的风味和口感。 植物组织中,油脂主要存在于种子或果仁中,根、 茎、叶中含量较少;动物体主要存在于皮下组织、 腹腔、肝和肌肉内的结缔组织中。
古洛糖酸,脱水,脱羧后形成糠醛,聚合
形成褐色素。主要存在于抗坏血酸含量比 较丰富的果汁、果汁浓缩物中。
27
2. 酶促褐变
水果和蔬菜在采收后,当有机械性损伤发生 或处于异常环境时,果蔬中原有的氧化还原 平衡被破坏,导致氧化产物积累,造成果蔬 变色,这类反应的速度非常快,一般需要和 空气接触,由酶催化,因此称为酶促褐变.
9
例如,新产品开发时,往往需要使用一些配 料,而其中的某些配料通过形成凝胶提供了 5. 凝胶作用 :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并形成有序的 一种能保持水和其他配料的基本结构,使食 蛋白质网络结构的过程称为凝胶作用 品具有期望的质构和口感。 主要包括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大分子的麦 6. 面团的形成:面筋蛋白是面团形成的主要因素。 谷蛋白与面包的强度有关,它的含量过高会抑 制发酵过程中残留CO2的膨胀,抑制面团的鼓 小麦面粉发酵时,其中的面筋蛋白能捕捉气体形 起;麦醇溶蛋白含量过高会导致过度的膨胀, 成黏弹性面团 产生的面筋膜易破裂和易渗透,面团塌陷 7. 风味结合:蛋白质是很多风味物质的载体,使食 品呈现不同的风味
15
水溶性维生素的功能及来源
16
脂溶性维生素的功能及来源
17
食品中维生素损失的常见原因
果蔬和动物肌肉中留存的酶导致了收获后维 生素含量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预加工导致的维生素损失; 热烫与热处理导致的维生素损失; 加工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和食品其他组分对维
生素的影响
18
第二节 食品成分在贮藏中的变化
污染物质
环境污染
6
一、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它存在于一切活
细胞中,是细胞里最复杂、变化最大的一类 分子。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就 是由组成生物体的无数蛋白质分子活动来体 现的,我们日常饮食摄入的蛋白质主要用来 制造细胞和维持细胞的运作。因此,了解蛋 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在保藏过程中的变化有着 重要的意义。
生物化学方法
适量增加钙盐
25
(2) 焦糖化褐变
糖类在没有含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 到其熔点以上时,也会变为黑褐色的色素物质 的现象。 糖在受强热的情况下,生成两种物质:一是糖 的脱水产物,一是糖的裂解产物。焦糖化作用
控制得当,可以使产品得到悦人的色泽和风味
26
(3) 抗坏血酸褐变
主要是抗坏血酸自动氧化的结果,机理: Vc氧化形成脱氢Vc,水合形成2,3-二酮
10
二、糖
谷类、蔬菜、水果和可供食用的其他植物都含 糖类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量,糖类经 有糖类化合物,淀粉是植物中最普通的糖类化 消化水解成单糖被人体吸收,单糖在经完全水 合物,动物产品所含的糖类化合物较少,主要 解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是肌肉和肝脏中的糖原,其结构和支链淀粉相 似,代谢方式与淀粉代谢相同。 糖类化合物按其组成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
11
多糖的性质
在食品体系中,多糖具有控制水分移动的能 溶解性:多糖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易于水化和溶解 力,同时水分也是影响多糖的物理与功能性 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食品的许多功能性质 黏度与稳定性:多糖具有很高粘度;带一种电荷直 如质构都同多糖和水分有关。 链多糖形成稳定溶液,不带电的直链溶液不稳定 凝胶:多糖能形成海绵状的三维网状凝胶结构,由 高聚物分子通过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形成连结区 水解:食品加工贮藏过程,多糖比蛋白质更易水解 往往添加相对高浓度的食用胶,以免由于水 解导致食品体系粘度下降。
28
酶促褐变作用机理 果蔬切开后,切面和氧气直接接触后,外层潮
湿表面上的抗坏血酸立刻被氧化掉,在多酚氧 化酶作用下,邻苯二酚被氧化成邻苯醌,邻苯 醌进一步氧化形成羟基醌,羟基醌聚合时就出 现了褐色素。
29
防止酶促褐变的措施
1. 通过加热或化学方法来钝化酶的活性 2. 添加抗褐变的物质 3. 隔绝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