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安全规范JGJ80-2016(新老规范对比)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前言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建筑施工安全网。

1总则1.0.1 为提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安全水平,做到防护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高处作业中的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等项作业。

本规范亦适用于其它高处作业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

1.0.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高处作业working at height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1.2 临边作业edge-nearoperation在工作面边沿无围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mm的高处作业,包括楼板边、楼梯段边、屋面边、阳台边、各类坑、沟、槽等边沿的高处作业。

2.1.3 洞口作业openingoperation在地面、楼面、屋面和墙面等有可能使人和物料坠落,其坠落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开口处的高处作业。

2.1.4 攀登作业climbingoperation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

2.1.5 悬空作业hangingoperation在周边无任何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能满足防护要求的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2.1.6 操作平台auxiliaryoperatingplatform由钢管、型钢或脚手架等组装搭设制作的供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和载物的平台,包括移动式、落地式、悬挑式等平台。

2.1.7 移动式操作平台movable auxiliary operatingplatform可在楼地面移动的带脚轮可移动的脚手架操作平台。

2.1.8 落地式操作平台floor typeauxiliaryoperating platform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工作业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B
42
B
43
六、常见的洞口作业及规范规定要点 (二)规范规定要点
(4.2.1条、强条)在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 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②当非竖向洞口短边尺寸为25mm~500mm时,应采用 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 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B
44
六、常见的洞口作业及规范规定要点 (二)规范规定要点
四、案例学习
(二)该问题涉及的相关规定:
2、《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 准》JGJ184-2009第2.0.4条(强制性条文)
2.0.4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作业 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鞋和工作服;应按 作业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在2m及以上 的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悬崖和陡坡作 业时,必须系挂安全带。
(4.2.1条、强条)在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 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③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500mm~1500mm时,应采用 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应固定牢固;
B
45
六、常见的洞口作业及规范规定要点 (二)规范规定要点
规范条文规定:(4.2.1条、强条)在洞口作业时, 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电梯井防护规定的条文不再设置为强制性条文。
4、对“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
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上人孔、天窗、地板门
等”不再进行特指防坠落措施规定,包含进垂直、
非垂直洞口内容中。
B
51
六、常见的洞口作业及规范规定要点——隐患图片
B
52
六、常见的洞口作业及规范规定要点——隐患图片
B
19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第5.2.1条。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of working at heigh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JGJ 80-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205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80-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1、4.2.1、5.2.3、6.4.1、8.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7月9日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〇〇一~二〇〇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4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临边与洞口作业;5.攀登与悬空作业;6.操作平台;7.交叉作业;8.建筑施工安全网。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节;2.将临边和洞口作业中对护栏的要求归纳、整理,统一对其构造进行规定;3.在攀登与悬空作业章节中,增加屋面和外墙作业时的安全防护要求;4.将操作平台和交叉作业章节分开为操作平台和交叉作业两个章节,分别对其提出了要求;5.对移动操作平台、落地式操作平台与悬挑式操作平台分别作出了规定;6.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网章节,并对安全网设置进行了具体规定。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2、高处作业包括哪些?
包括临边作业、洞口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等, 但不局限于以上类别的作业,例如操作平台上的作 业、交叉作业等。
例如:在工作面边沿无围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 800mm的高处作业,包括楼板边、楼梯段边、屋面 边、阳台边、各类坑、沟、槽等边沿的高处作业。
精品课件
二、高处作业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四、案例学习——整改后图片
精品课件
四、案例学习
(二)该问题涉及的相关规定:
1、《安全带》GB6095-2009第7章(强制性条 文)
7.3 产品说明 每条安全带应配有一份说明书,随安全带到达
佩戴者手中,其内容包括:g)安全带同挂点 的连接方式,包括图示。
精品课件
坠落悬挂安全带示意图
对电梯井防护规定的条文不再设置为强制性条文。
4、对“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 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上人孔、天窗、地板门 等”不再进行特指防坠落措施规定,包含进垂直、 非垂直洞口内容中。
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③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500mm~1500mm时,应采用
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应固定牢固;
精品课件
六、常见的洞口作业及规范规定要点 (二)规范规定要点 规范条文规定:(4.2.1条、强条)在洞口作业时,
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④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
精品课件
(4)使用固定式直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 超过3m时,宜加设护笼;当超过8m时,应设置梯 间平台。 (5)深基坑施工应设置扶梯,入坑踏步及专用载 人设备或斜道等设施。采用斜道时,作业人员严 禁沿坑壁、支撑或乘运土工具上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传递物料时不得抛掷。
③ 施工现场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当进行焊接等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④在雨、霜、雾、雪等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防冻措施,并应及时清除作业面
上的水、冰、雪、霜。 当遇有 6 级以上强风、浓雾、沙尘暴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
空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进行检查。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W
3
目录
Contents
W
4
二、术语
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作业高度面 ●
≥ 2m
坠落基准面 ●
W
5
二、术语
临边作业
在工作面边沿无围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mm的高处作业, 包括楼板边、楼梯段边、屋面边、阳台边、各类坑、沟、槽等 边沿的高处作业。
18
四、临边与洞口作业
洞口作业
1 在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小于 500 ㎜时,应采取封堵措施;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 500 ㎜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 1.2m 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设置挡脚板;
②当非竖向洞口短边尺寸为 25 ㎜ ~500 ㎜时,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 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7 固定式直梯应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1 的规定;梯子内侧净宽应为 400 ㎜~600 ㎜,固定直梯的支撑应采用不小于 L70×6 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应牢 固。直梯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应加设 1.05m~1.5m 高的扶手。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2 术语和符号
2.2 符号
2.2.2 计算指标: E—— 杆件的弹性模量; f—— 杆抗弯强度设计值; fn—— 抗压强度设计值; fz—— 立柱抗弯强度的设计值。 2.2.3 计算系数: [K]——作吊索用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φ—— 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2 术语和符号
2.1.9 悬挑式操作平台 overhanging auxiliary operating platform
以悬挑形式搁置或固定在建筑物结构边沿的操作 平台,形式主要有斜拉式悬挑操作平台和支承式 悬挑操作平台。
2.1.10 交叉作业 cross operation 在施工现场的垂直空间呈贯通状态下,凡有可能
1.0.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高处作业
1 高处作业检查评定应符合: A. 现行国家标准:
《安全网》GB5725-2009、《安全帽》 GB2811-2007、《安全带》GB6095-2009
B. 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 号、3.基本规定、4.临边与洞口作业、5.攀登与悬 空作业、6.操作平台、7.交叉作业、8.建筑施工安 全网 。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 章节;2.将临边和洞口作业中对护栏的要求归纳 、整理,统一对其构造进行规定;3.在攀登与悬 空作业章节中,增加屋面和外墙作业时的安全防 护要求;4.将操作平台和交叉作业章节分开为操 作平台和交叉作业两个章节,方别对其提出了要 求;5.对移动操作平台、落地式操作平台与悬挑 式操作平台分别作出了规定;6.增加了建筑施工 安全网章节,并对安全网设置进行了具体规定。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2.2 符 号……………………………… ………………………………… ………………………………… …2
3 基本规定……
4 临边与洞口作 业………………………………
…………………………………
……………………………5

4.1 临边作
业………………………………
…………………………………
………………………………5
可在楼地面移动的带脚轮可移动的脚手架操作平 台。
2.1.8 落地式操作平台 floor type auxiliary operating platform
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 主要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 工作业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
2 术语和符号
造成人员或物体坠落的,并处于坠落半径范围内 的、上下左右不同层面的立体作业。
2 术语和符号
2.2 符号
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 Fbk——上杆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Fck——次梁上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Fzk——立柱承受的集中荷载标准值; M——上杆最大弯矩设计值; Mc——次梁最大弯矩设计值; My——主梁最大弯矩设计值;
2)安全帽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安全帽不 符合标准
GB2811-2007安全帽国家标准
2.安全网
1)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外侧应采用密目式 安全立网进行封闭
2)安全网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安全网 GB5725-2009
3.安全带
1)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系挂安全带; 2)安全带的系挂应符合规范要求;

JGJ80 —201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1 6 年 12 月 1 日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指导规范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指导规范
落地式操作平台
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 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工作业
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
悬挑式操作平台
以悬挑形式搁置或固定在建筑物结构边沿的操作平台, 形式主要有斜拉式悬挑操作平台和支承式悬挑操 作平台
二、术语
交叉作业
在施工现场的垂直空间呈贯通状态下,凡有可能造成人员或 物体坠落的,并处于坠落半径范围内的、上下左右不同层面 的立体作业。
实施日期2016年 12月1日
珍爱生命 居安思危
目录
Contents
一、总则 二、术语 三、基本规定 四、临边与洞口作业 五、攀登与悬空作业 六、操作平台 七、交叉作业 八、建筑施工安全网
一、总则
1.为提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安全水平,做到防护安全、技术先进、经济 合理,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高处作业中的临边、洞口、攀登、 悬空、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等项作业。本规范亦适用于其它 高处作业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
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外,夜间应设灯光警示。
5 边长不大于 500 ㎜洞口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 1.1kN/㎡的荷
载。
将人与衣着的重量750N,成绩动荷载结合安全系数1.5
6 墙面等处落地的竖向洞口、窗台高度低于 800 ㎜的竖向洞口及框
架结构在浇注完混凝土没有砌筑墙体 时的洞口,应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
三、基本规定
●安全验收和检查
① 防护栏杆立杆、横杆及挡脚板的设置、固定及其连接方式; ② 攀登与悬空作业时的上下通道、防护栏杆等各类设施的搭设; ③ 操作平台及平台防护设施的搭设; ④ 防护棚的搭设; ⑤ 安全网的设置情况; ⑥ 安全防护设施构件、设备的性能与质量; ⑦ 防火设施的配备; ⑦ 各类设施所用的材料、配件的规格及材质; ⑧ 设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程度。

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ocx

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ocx

jgj80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ocx模板一:【文档名称】: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文档编号】:jgj802016【文档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旨在确保施工现场人员在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正文】1. 术语和定义1.1 高处作业:在离地面一定高度的位置进行的施工作业。

1.2 建筑施工:指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包括基础施工、结构施工等。

1.3 安全技术规范:为保障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而制定的作业规范和安全操作措施。

2. 高处作业人员安全要求2.1 高处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如高处作业操作证、安全生产培训证等。

2.2 高处作业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3 高处作业人员应熟悉各类高处作业设备的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3. 高处作业设备安全要求3.1 高处作业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维护。

3.2 高处作业设备的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无故障和损坏。

3.3 高处作业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并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4.1 高处作业前应制定高处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内容、作业部位、作业人员等。

4.2 高处作业现场应设置必要的警示标识和安全警示牌,以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4.3 高处作业现场应配备专职人员对作业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作业规范和安全。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附件列表。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法规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文件。

2. 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和管理要求,为高处作业的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模板二:【文档名称】: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文档编号】:jgj802016【文档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的高处作业,旨在确保施工现场人员在高处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正文】1. 术语和定义1.1 高处作业:在建筑施工中,指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位置进行的作业活动。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6

临边与洞口作业
电梯井口应设置防护门,其高度不应小于 1.5m,防护门底端距地面高度不应 大于 50 mm,并应设置挡脚板。
在进入电梯安装施工工序之前,同时井道内应每隔 10m 且不大于 2 层加设 一道水平安全网。电梯井内的施工层上部,应设置隔离防护设施。(每层一 道硬防护)
防护栏杆
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不低于180mm高的挡脚板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1.2m,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
高处作业的基本规定
➢ 施工作业过程中: 1、对施工作业现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料,应及时拆除或采取固定措施。高处作业所 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 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理干净;拆卸下的物料及余料和废料应及时清理 运走,不得任意放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料时不得抛掷。 2、施工现场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当进行焊接等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接火斗等)。 3、在雨、霜、雾、雪等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应采取防滑、防冻措施,并应及时清 除作业面上的水、冰、雪、霜,恶劣天气严禁高空作业。 4、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应采取能代替原防护设施的可靠措施,作 业后应立即恢复。(危险作业审批)
高处作业的分级
2m-5m, 称为一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3m。 5m-15m, 称为二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4m。 15m-30m, 称为三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5m。 30m以上, 称为特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6m。
高度越高、坠落 半径越大、风险
等级越高
坠落半 径6M
作业高度30m以上
垂直洞口 楼面
非垂直洞口
临边与洞口作业
在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小于 500 mm时,应采取封堵措施;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目录
Contents
一、总则 二、术语 三、基本规定 四、临边与洞口作业 五、攀登与悬空作业 六、操作平台 七、交叉作业 八、建筑施工安全网
二、术语
高处作业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五、攀登与悬空作业
7 固定式直梯应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 4053.1 的规定;梯子内侧净宽应为 400 ㎜~600 ㎜,固定直梯的支撑应采用不小于 L70×6 的角钢,埋设与焊接应牢 固。直梯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应加设 1.05m~1.5m 高的扶手。
目录
Contents
一、总则 二、术语 三、基本规定 四、临边与洞口作业 五、攀登与悬空作业 六、操作平台 七、交叉作业 八、建筑施工安全网
三、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一共是13项,针对施工前、施工时和安全防护措施验收做相关规定
●施工前准备
① 建筑施工中凡涉及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的, 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制定高处作业技术措施。 ② 高处作业施工前,应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作业;验收可分层 或分阶段进行。 ③ 高处作业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并应配备相应防护用品。 ④ 高处作业施工前,应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志、安全设施、工具、仪表、防火设施、电气设施 和设备,确认其完好,方可进行施工。
二、术语
攀登作业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
二、术语
悬空作业
在周边无任何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能满足防护要求的临空 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前言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建筑施工安全网。

1总则1.0.1 为提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安全水平,做到防护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高处作业中的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等项作业。

本规范亦适用于其它高处作业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

1.0.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高处作业working at height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1.2 临边作业edge-nearoperation在工作面边沿无围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mm的高处作业,包括楼板边、楼梯段边、屋面边、阳台边、各类坑、沟、槽等边沿的高处作业。

2.1.3 洞口作业openingoperation在地面、楼面、屋面和墙面等有可能使人和物料坠落,其坠落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开口处的高处作业。

2.1.4 攀登作业climbingoperation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

2.1.5 悬空作业hangingoperation在周边无任何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能满足防护要求的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2.1.6 操作平台auxiliaryoperatingplatform由钢管、型钢或脚手架等组装搭设制作的供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和载物的平台,包括移动式、落地式、悬挑式等平台。

2.1.7 移动式操作平台movable auxiliary operatingplatform可在楼地面移动的带脚轮可移动的脚手架操作平台。

2.1.8 落地式操作平台floor typeauxiliaryoperating platform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工作业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

JGJ80-91与JGJ80-2016内容区别与解读

JGJ80-91与JGJ80-2016内容区别与解读

JGJ80-91与JGJ80-2016内容区别与解读2016年7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公告,此公告声明批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80-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1.1、4.2.1、5.2.3、6.4.1、8.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同时废止。

一、新规范修改的主要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5条强制性条文;4.1.1 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4.2.1 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时,应采取封堵措施;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500㎜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2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25mm~500㎜时,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3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500㎜~1500㎜时,应采用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应固定牢固;4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5.2.3 严禁在未固定、无防护设施的构件及管道上作业或通行。

6.4.1 悬挑式操作平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应设置在稳定的主体结构上,且应可靠连接;2 严禁将操作平台设置在临时设施上;3 操作平台的结构应稳定可靠,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8.1.2 采用平网防护时,严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节;3、将“临边和洞口作业”中对护栏的要求归纳、整理,统一对其构造进行规定;4、在“攀登与悬空作业”章节中,增加屋面和外墙作业时的安全防护要求;5.2.8 屋面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作业,当无外脚手架时,应在屋檐边设置不低于1.5m高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2 在轻质型材等屋面上作业,应搭设临时走道板,不得在轻质型材上行走;安装轻质型材板前,应采取在梁下支设安全平网或搭设脚手架等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前言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建筑施工安全网。

1总则1.0.1 为提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安全水平,做到防护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高处作业中的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等项作业。

本规范亦适用于其它高处作业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

1.0.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高处作业working at height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2.1.2 临边作业edge-nearoperation在工作面边沿无围护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0mm的高处作业,包括楼板边、楼梯段边、屋面边、阳台边、各类坑、沟、槽等边沿的高处作业。

2.1.3 洞口作业openingoperation在地面、楼面、屋面和墙面等有可能使人和物料坠落,其坠落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开口处的高处作业。

2.1.4 攀登作业climbingoperation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

2.1.5 悬空作业hangingoperation在周边无任何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能满足防护要求的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2.1.6 操作平台auxiliaryoperatingplatform由钢管、型钢或脚手架等组装搭设制作的供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和载物的平台,包括移动式、落地式、悬挑式等平台。

2.1.7 移动式操作平台movable auxiliary operatingplatform可在楼地面移动的带脚轮可移动的脚手架操作平台。

2.1.8 落地式操作平台floor typeauxiliaryoperating platform从地面或楼面搭起、不能移动的操作平台,形式主要有单纯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平台和可进行施工作业与承载物料的接料平台。

高处作业安全规范解读

高处作业安全规范解读

一、新规范修改的主要内容: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5、将原“操作平台和交叉作业”章节拆分为“操作平台”和“交叉作业”两 个章节,其中操作平台分为移动操作平台、落地式操作平台与悬挑式操作平台, 交叉作业分为安全防护棚和安全防护网,并分别作出具体规定;
6、取消了原“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章节,部分相关条款加入“基 本规定”章节;
孔与洞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 2m以上的桩孔、人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上的作业
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 作业
名词 攀登作业
说明 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的高处作业
悬空作业
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操作平台
现场施工中用以站人、载料并可进行操作的平台
7、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网”章节,并对安全网搭设进行了具体规定。
二、解读《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91版规范
2016版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贯彻安 1.0.1 为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
全生产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和 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做到防护安
经济适用,制订本规范。
• 2.1.3 洞口作业:在地面、楼面、屋面和墙面等有可能使人和物料坠落, 其坠落高度大于或等于2m的洞口处的高处作业。
• 2.1.4 攀登作业:借助登高用具或登高设施进行的高处作业。 • 2.1.5 悬空作业:在周边无任何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能满足防护要求的 临空状态下进行的高处作业。
• 2.1.6 操作平台:由钢管、型钢及其他等效性能材料等组装搭设制作的供 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和载物的平台,包括移动式、落地式、悬挑式等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建筑施工安全网 8.1 一般规定
8.2 安全网搭设
附录A 防护栏杆的设计计算
附录B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结构设计计算
附录C 悬挑式操作平台的结构设计计算
附:条文说明
一、新规范修改的主要内容: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5条强制性条文; 4.1.1 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进行临边作业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防护栏杆 ,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 4.2.1 洞口作业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时,应采取封堵措施;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 于或等于500㎜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 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2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25mm~500㎜时,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 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3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500㎜~1500㎜时,应采用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 施,并应固定牢固; 4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 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第二节 悬空作业 共第4.2.8条
第五章 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
第一节 操作平台
共第5.1.6条
第二节 交叉作业 共第5.2.6条
第六章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
共第6.0.5条
附录一 防护栏杆的设计计算
附录二 临边作业防护栏杆的计算及构造实例
附:条文说明
规范目次的对比
JGJ80--2016版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4 临边与洞口作业 4.1 临边作业4.2 洞口作业
4.3 防护栏杆构造
5 攀登与悬空作业 5.1 攀登作业5.2 悬空作业
6 操作平台
6.1 一般规定6.2 移动式操
作平台 6.3 落地式操作平台
6.4 悬挑式操作平台
7 交叉作业
7.1 一般规定7.2 安全措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 范>JGJ80-2016解读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宣讲提纲 2016年7月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的公告,此公告声明批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80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1、4.2.1、5.2.3、6.4.1、8.1.2条为强制 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同时废止。
6、取消了原“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章节,部分相关条款加入“基本规定”章节; 7、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网”章节,并对安全网搭设进行了具体规定。
二、解读《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91版规范
2016版规范
核心词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在建筑施工高处作业中,贯彻安全 1.0.1 为提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的安全水平, 制定目的
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 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行的作业”。
第1.0.4条进行高处作业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
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高处作业及安全技术标准的
规定。
新规范的主要内容说明:
1总 则 1.0.1 本条说明制订本规范的目的,在于防止高处作业中发生高处坠落及产生其他危及人 身安全的各种事故。 1.0.2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在整体结构范围以内的特定的高处作业, 包括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台、交叉作业与建筑施工安全网搭设等7个范畴。 其他机械装置和施工设备诸如各种塔式起重机、各类脚手架以及室外电气设施等的安全技 术均在各专业技术规范内分别制订。因室外的施工作业,亦有各种洞、坑、沟、槽等工程, 可形成高处作业,故也将其包括在内。鉴于市政设施范围较广,适用范围以建筑施工现场 为限。 1.0.3 涉及高处作业的工种相当多,有关施工安全的范畴亦相当广,关于人身安全的各种 安全措施,各类工具和设备的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规定等,业已有不少国家标准、规范和 规定,陆续明令公布,均必须遵照执行,本规范不予重复。
本规范亦适用于其他高处作业的各类洞、坑、沟、 台、交叉作业及安全网搭设等项作业。
槽等工程的施工。
本规范亦适用于其它高处作业的各类洞、
第1.0.3条本规范所称的高处作业,应符合国家标 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
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规定的“凡在坠落 1.0.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时,除应符合本规范 相互关系
一、新规范修改的主要内容
二、解读《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一、新规范修改的主要内容:
JGJ80--91版
第一章总则
共第1.0.4条
第二章基本规定
共第2.0.10条
第三章临边与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 Nhomakorabea第一节临边作业
共第3.1.4条
第二节洞口作业
共第3.2.3条
第四章 攀登与悬空作业的安全防护
第一节 攀登作业 共第4.1.10条
5.2.9 外墙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门窗作业时,应有防坠落措施,操作人员在无 安全防护措施时,不得站立在樘子、阳台栏板上作业;2 高处作业不得使用座板式单人吊具, 不得使用自制吊篮。
5、将原“操作平台和交叉作业”章节拆分为“操作平台”和“交叉作业”两个章节,其中 操作平台分为移动操作平台、落地式操作平台与悬挑式操作平台,交叉作业分为安全防护棚和 安全防护网,并分别作出具体规定;
一、新规范修改的主要内容: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5条强制性条文; 5.2.3 严禁在未固定、无防护设施的构件及管道上作业或通行。 6.4.1 悬挑式操作平台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操作平台的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应设置在稳定的主体结构上,且应可靠 连接; 2 严禁将操作平台设置在临时设施上; 3 操作平台的结构应稳定可靠,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8.1.2 采用平网防护时,严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立网代替平网使用。
生产的方针,做到防护要求明确,技术合理和经济 做到防护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定
适用,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及一
般构筑物施工时,高处作业中临边、洞口、攀登、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高 适用范围
悬空、操作平台及交叉等项作业。
处作业中的临边、洞口、攀登、悬空、操作平
一、新规范修改的主要内容:
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节; 3、将“临边和洞口作业”中对护栏的要求归纳、整理,统一对其构造进行规定; 4、在“攀登与悬空作业”章节中,增加屋面和外墙作业时的安全防护要求;
5.2.8 屋面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作业,当无外脚手架 时,应在屋檐边设置不低于1.5m高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2 在轻质 型材等屋面上作业,应搭设临时走道板,不得在轻质型材上行走;安装轻质型材板前,应采 取在梁下支设安全平网或搭设脚手架等安全防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