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doc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上的一个岛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水产品市场。
本文将对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的发展情况、主要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对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等。
市场规模发展情况海南省水产品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9年,海南省水产品市场规模从100亿元增长至15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6%。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受益于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水产品安全和健康的日益关注。
主要产品销售情况海南省水产品市场销售以海鲜类产品为主。
其中,鱼类、虾类和贝类是最受欢迎的产品。
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这些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出口到国内外。
同时,海南省的渔业养殖也在发展壮大,提供了更多的水产品供应。
影响市场规模的因素海南省水产品市场规模受多种因素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1.海洋生态环境: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海洋生态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水产品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市场供应和销售。
2.政策支持:海南省政府一直重视水产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
3.消费需求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安全和健康,这对市场规模的增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4.外部经济环境:海南省是一个旅游热门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消费。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品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水产品的销售额。
总结海南省水产品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主要得益于海洋经济的发展、政策支持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等因素的积极影响。
未来,随着海南省水产品市场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需求和供应的平衡将成为市场发展的关键。
海南省水产品产业将继续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推动海南省水产品市场规模的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2024年海南省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海南省旅游市场分析报告摘要本报告分析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主要特点以及未来趋势。
通过对海南省旅游资源的概述,本报告指出了海南省作为中国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优势。
同时,本报告还探讨了海南省旅游市场的主要挑战和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1. 引言1.1 背景海南省作为中国的海岛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南省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1.2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海南省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发展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通过对市场分析的研究,为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海南省旅游市场概述2.1 旅游资源概述海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包括美丽的海滩、热带雨林、温泉、古代遗址等。
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2.2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近年来,海南省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海南省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增长。
3. 海南省旅游市场的特点3.1 主要客源地分布海南省的主要客源地主要集中在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国家,其中中国内地的游客占据了绝大部分。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内地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3.2 旅游产品特色海南省的旅游产品以海滩度假、休闲养生和热带风情为主要特色。
此外,海南省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特色,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3.3 旅游季节分布海南省的旅游季节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早春季节,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吸引了大量寻求温暖的旅游者。
在非旅游旺季,海南省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吸引游客。
4. 海南省旅游市场的挑战与风险4.1 自然环境保护问题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压力。
如何合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海南省旅游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海南省会展行业报告

海南省会展行业报告一、海南省会展行业概况。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实施,海南省会展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岛,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和商务人士。
会展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补充和支撑,也在海南迅速发展壮大。
二、海南省会展行业发展现状。
1. 会展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海南省会展规模不断扩大,会展活动数量和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各类展会、论坛、会议等活动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的参展商和观众前来参与。
2. 会展设施完善。
为了适应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海南省加大了会展设施的建设力度。
目前,海南省已经拥有了一批现代化的会展中心和展览馆,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会展活动的需求。
3. 国际化水平提升。
海南省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展会选择在海南举办,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
同时,海南的会展业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三、海南省会展行业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核心竞争力。
尽管海南省会展业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国际一流会展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 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海南省会展业的服务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会展组织、场馆设施、配套服务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这也制约了海南省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缺乏品牌展会。
相比其他一线城市,海南省缺乏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这也制约了海南省会展业的发展。
四、海南省会展行业发展对策。
1. 提升核心竞争力。
海南省会展业需要加大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力度,加强会展品牌建设,提高会展服务水平,提升国际化水平,争取更多国际知名展会在海南举办。
2.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对会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海南省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3. 推动会展业与旅游业融合。
会展业与旅游业是相辅相成的,海南省会展业可以借助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会展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会展产品。
海南农药批发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017 年第 10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54科研◎农业科学海南农药批发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许邦强农药批发业有称为农药中间商,集合农药产品销售、融资、物流、仓储、服务和信息反馈于一体行业,是联系上游农药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商店的中间桥梁,是构成农药销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海南农药批发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90年代,农药刚放开经营,这个时期是省级批发与县级批发相并存的阶段,批发企业数量不多,以供销系统为主,规模不大,省级的约为三家,县级的十多家。
90年代末期县级批发逐步转为私人承包经营为主,以配送为主要途径。
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省、县级的供销系统企业先后破产解散,海南农药批发企业进入私企的黄金时期。
由于进入门槛低,政府监管弱,造成市场混乱,一些不良的现象也频繁发生,亦是省级与县级农药批发共同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0至2013年后期,省级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年销售5千万至1亿规模的企业有好几家,县级批发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逐步消失。
在这个阶段年销售1千万以下的批发企业生存比较困难,经营好的省批企业基本在年销售3千万至亿元的范围,企业仍是以配送为主。
第三阶段:2013年,海南省政府加强对农药的监管,从证件资源分配上进行改革,且对所有进入海南销售的农药要求必须通过政府审批,只能一证一品,批发企业只保留三家,而且要求注册资本在一亿元以上,所有销售的农药必须贴有这三家的标签才能销售。
海南农药批发企业进入一个奇特的改革阶段,政府允许原从事批发的农药企业挂靠在海垦农资有限公司、海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名下拿标经营。
海垦农资有限公司是一家顺应政府改革而成立的农药公司。
一直以来,海垦农资有限公司都不对外经营批发农药,只对系统内的农场服务。
海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是由海南省供销社与安徽徽农合资,并由徽农控股经营的农资企业。
海南中盛科技有限公司实际上是由中化公司与众和盛公司的十二个股东组成的松散联盟,每一个股东都是一家原从事省级批发的企业,且都是独立运营,只不过名义是海南中盛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个配送中心,贴海南中盛科技有限公司的标签来销售。
海口外贸现状分析报告论文

海口外贸现状分析报告论文引言海口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海口外贸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本篇文章旨在对海口外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及国际竞争力海口外贸市场规模巨大,进出口额逐年攀升。
根据海口海关的数据,2019年海口进出口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
这一数据显示了海口外贸市场的活跃度和潜力。
海口作为自由贸易区的试点城市,享有优质的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驻。
与此同时,海口还积极拓展贸易伙伴,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加深。
这为海口外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然而,海口目前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虽然有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但相比于广州、深圳等地,海口的外贸业务规模还相对较小。
海口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与国际贸易伙伴的合作,以提升海口外贸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及产品特点海口的外贸业务以服务贸易为主导,主要涉及旅游、文化交流、会展等领域。
旅游业是海口的特色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此外,海口还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和农产品出口。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海口外贸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与此同时,海口还亟需拓展优势产业,促进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海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建设加速推进,为各种先进制造业及服务业提供了诸多机会。
海口应该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并提供有利的政策和商业环境,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海口外贸的附加值。
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海口外贸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
首先,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国际贸易摩擦增加,这些因素都对海口外贸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次,海口的港口设施和物流体系有待完善,提高物流效率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海口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整体竞争力。
然而,海口外贸依然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蓝色经济”海南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现状及发展路径

“蓝色经济”海南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资源现状及发展路径作者:刘郑伊来源:《养生大世界》2020年第11期海南海洋生物资源现状(一)繁多的海洋生物与丰富的生物医药根据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78种海洋生物。
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
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有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有229种。
我国海洋生物种类约占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
南海中有记载的各类海洋生物超过3000种。
其中,鱼类资源1064种,有经济价值的40多种,约占全国150多种的26.7%;经济虾类17种,主要品种有斑节对虾、短沟对虾、日本对虾、红斑对虾、中国龙虾、墨吉对虾等。
海参类有梅花参、赤瓜参、白尼参、黑尼参和白参等。
爬行动物主要是海龟(西沙特产,可重达200多公斤)、玳瑁及海蛇。
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方面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医药资源,为众多医药产品的研发上市提供了必要的資源基础;另一方面生物的多样性也保障了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丰富的贝类与明显的药用价值海南省的近海和外海贝类的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达700多种,仅西沙群岛的贝类就有250种以上。
经济贝类150多种,主要品种有鲍鱼、文蛤、泥蚶、大珠母贝、珠母贝、马氏珠母贝、企鹅珠母贝等;价值较高的有鲍、牡蛎、珍珠贝、白蝶贝、大珠母贝、马蹄螺、夜光蝾螺、蝶螺、凤螺、虎斑宝贝等。
贝类资源既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滋阴清热、安神定志、止咳化痰、利尿通淋等,也具备较强的观赏价值和商业价值,能够制作成优美的观赏艺术品、培育出南海珍珠。
(三)藻类资源分布广泛与医用价值巨大海南省近海和外海的主要经济藻类有162种,其中以麒麟菜、江蓠、马尾藻等10多种藻类的经济价值最高。
在西沙、中沙群岛珊瑚礁礁盘上生长的藻类约有400种,麒麟菜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麒麟菜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南及西沙群岛等海域,仅西沙群岛每年的产量就高达300多吨。
海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海南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郑钶锜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7期摘要: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端,属于我国华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我国经典的岛屿经济代表地区之一。
目前海南省属我国经济发展的落后省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为其经济结构的大幅失衡导致的。
而旅游业(旅游服务贸易)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的一项,对其目前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对策对海南省的第三产业来说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海南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关键词:海南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一、海南旅游收入整体发展趋势海南省旅游收入呈不断上涨趋势,每年平均增长17%左右,因国民经济2013、2015年经济下行趋势较大海南省的旅游收入形式不乐观,约同比增长13%左右,为海南省旅游收入的最低点,其余年份均保持17%-18%左右的增长额,在2017年创造历史新高达到21%左右。
但是海南省的最低年份收入与最高年份收入同比增长差距较大,缺少相对稳定性,海南省应发挥出国际旅游岛的品牌效应,提高竞争力保持旅游收入同比的稳定增长。
(一)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外国市场前景广阔海南省旅游人数总体呈上涨趋势,国外游客除2013年外均有小幅的减少外其余年份虽变化不大但是都呈上涨趋势,外国游客人数稳定在65%左右,建设国际旅游岛前的2009年仅有五十万人次的入境游客,2010年后的游客数量逐步稳定在八十万人次左右,可见海南省的旅游资源在国际旅游岛的大力宣传下有较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但是,近些年的数据显示主要的海外游客集中在亚洲地区的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泰国等,欧美国家的游客呈上涨趋势但增长幅度不明显。
反映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宣传在欧美地区力度不大,知名度较低。
(二)海南省内部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海南省内部资源不平均的现状愈发明显,主要的客流量集中在海口和三亚两座城市,是过境旅游的游客超过十万人次的两座城市。
新兴的旅游城市如:文昌、万宁、琼海等具备旅游资源的地方游客数量有一定增长,但是许多资源并未得到合理开发也没能取得旅游消费者的青睐,可见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的支撑。
海南省产业结构变化

中国、世界、海南对比
海南与中国、世界 产业结构的对比 年份) 海南与中国、世界GDP产业结构的对比(2001年份) 产业结构的对比( 年份
行 业 构 成(%)
海 南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中 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世 界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35.6 23.3 41.1 15.2 51.2 33.6 6.5 31.6 61.9
海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张翔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海南产业结构演变过程
演变趋势分析
• (1)很长一段时间里,海南都是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 产业比例很小,由于基础薄弱,区位劣势和政策等原因, 二三产业严重滞后,长期以来经济居全国后列。改革开放 以后特别是在建省以来,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 构发生两次重大改变: (2)1992年起,海南大三产业跃居三次产业的主导地位, 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 “一三二”变为“三一二”。 (3)2010年海南三大产业比重为26.3:27.6:46.1,实现 了“二产超一产”的历史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三 一二”变为“三二一”。
农、林、牧、渔业 采掘业 制造业 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地质堪查业、水利管理业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其他行业
• 而应该加强制造业等行业发展,降低市场泡沫化风险和突 破发展瓶颈 • (2)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外资及人才。不仅仅要为 旅游业储备人才,更要培养创新性人才;不但要提高本地 教育水平,还要创造优越条件吸收内地人才;不仅要抓好 “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政策,还要鼓励各地私人创 业,加强环境监督而不是凡中小企业均加以拒绝。
海南省产业发展及结构协调效益实证分析

20 0 6年 6月 第2 4卷 第 2期
海 南 大 学 学 报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版 Hu nt s& S ca ce c sJ un fHan n vri ma ie i o ilS in e o r a o ia U iest l n y
一
《 ) 业结 构发 展规 律 一 产
产业结 构是 指各 产业 的组 成 和各组 成 部 分 间 的经 济 联 系 与数 量 对 比关 系 。三 次 产业 是 根 据 社 会 生 产活 动历史 发展 顺序 对产 业结 构 的划分 。三 次产 业部 门发 展 的实质 是 生产 要 素部 门间 的转 移 , 如果 以投
[ 关键词 ] 产业结 构 : 协调效益 ; 产出效益 ; 节约效益 ; 海南省 [ 中图分类号 ] 1 13 F 2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4—1 1 (O 6 0 — 1 1 0 10 70 2O ) 0 5 — 6 2
经济体 产业 结构 的发 展具 有一 定 的规 律 性 , 即从 不 合 理 的 产业 结 构 向合 理 的产业 结 构 优 化 , 业 结 产
入 的人力 资源 作 为生产 要 素 的代 表 , 次产 业 各部 门的增加 值 相对 比例与 三次 产业 各部 门 的人力 资源 投 三
y v I ,
人 的相 对 比例可 以 比较 充 分 地 反 映 三 次 产业 转 移 过程 , 指 标 被 称 为 比较 劳 动 生 产 率 , : 该 即 h=
提高。海南 省三次产业发展总体趋势与产业优化过程 基本一致 , 但力 度不 够 ; 构调整 的产 出增加效 益 结 较好 , 但存在质量 问题 ; 产业结构调整的节约效益具有 良好发展趋势 , 但存在劳动力资源 浪费现象 。第 二
2023年海南省房车汽车营地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海南省房车汽车营地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房车汽车营地行业是近年来在中国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行业,也是旅游和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省作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房车汽车营地行业在这里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海南省的房车汽车营地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
根据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海南省已建成或正计划建设的房车汽车营地数量超过30个,总床位数超过2000个。
这些房车汽车营地位于海南省各个重点旅游区域,包括三亚、海口、五指山、陵水等地,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房车汽车营地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三类人群:首先是家庭出游的游客,他们通常选择自驾游的方式前往旅游目的地,会选择入住房车汽车营地作为住宿选择;其次是房车爱好者,他们通常拥有自己的房车,会选择房车营地作为驻扎点,从而进行房车旅行;最后是海南省的大学生和青年人群,他们也越来越喜欢选择房车旅行,在房车汽车营地中度过一段休闲假期。
房车汽车营地行业的市场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变化,自驾游和房车旅行逐渐成为大众出游的新方式,这将进一步推动房车汽车营地行业的发展。
其次,海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也为房车汽车营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目前海南省的房车汽车营地行业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缺乏规划和管理。
目前房车汽车营地的规模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还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构。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一些房车汽车营地的设施和服务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促进房车汽车营地行业的发展,海南省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规划和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监管机构,规范行业秩序。
其次,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房车汽车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服务质量。
最后,鼓励企业创新,推动房车汽车营地与其他旅游服务形式的融合,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摘要】海南省作为我国的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热带水果和海鲜资源,而这些鲜销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正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对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及SWOT分析,揭示了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包括地理位置优势、热带水果品种丰富、冷链物流设施相对薄弱等方面。
而在SWOT 分析中,该地区的优势主要包括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劣势则体现在冷链物流设施不足和市场开发相对滞后等方面。
展望未来,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有望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蓬勃发展,但也需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特点、SWOT分析、优势、劣势、展望未来发展、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健康、安全、新鲜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大。
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热带果岛之一,拥有丰富的热带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由于海南省南海所处的偏远地理位置、物流设施不完善、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等因素,使得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的物流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促进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的物流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需要深入研究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现状、特点和SWOT分析。
通过对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体系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其优势与劣势,为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和优劣势,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为海南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和SWOT分析,以探讨该领域存在的优势、劣势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可行性建议,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措施,促进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物流发展的特点和SWOT分析的深入研究,旨在为农产品物流企业在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时提供参考借鉴,推动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海口酒店行业报告

海口酒店行业报告海口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海口的酒店行业也迅速壮大。
本报告将对海口酒店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行业现状。
1. 酒店数量,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海口市共有星级酒店100余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0家,四星级酒店30余家,三星级酒店60余家,其他特色酒店及客栈等约1000余家。
酒店数量庞大,竞争激烈。
2. 酒店品质,海口酒店整体品质较高,五星级酒店设施齐全,服务优质,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
四星级酒店也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力争与五星级酒店竞争。
3. 客源情况,海口酒店的客源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和海外游客。
国内游客以省内外游客为主,海外游客主要来自东南亚、日韩等地。
随着海口自贸港政策的实施,预计未来海口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
二、发展趋势。
1. 产业升级,随着海口自贸港政策的实施,海口酒店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海口酒店业将加大对设施和服务的提升,提高整体品质,吸引更多高端客源。
2. 互联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酒店业也在不断探索互联网+模式。
通过互联网平台,酒店可以更好地推广自身,吸引客源,提高经营效益。
3. 特色酒店,未来,海口酒店业将更加注重特色和个性化。
一些具有海南特色的酒店,如温泉酒店、海滨度假酒店等将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
三、市场前景。
1. 国际化,随着海口自贸港政策的实施,海口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酒店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
2. 潜力巨大,海口作为海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旅游资源丰富,酒店业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海口酒店业将成为海南乃至全国乃至全球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3. 竞争加剧,随着酒店数量的增加,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酒店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海口酒店行业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广阔。
酒店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4年海南省医院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海南省医院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海南省作为我国的重要旅游省份,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常驻人口,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本文将对海南省医院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医疗资源分布海南省医疗资源的分布相对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省会和主要城市。
其中,海口市的医院数量最多,医疗设施较为完备,能够提供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其他地区的医院数量较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医疗资源十分匮乏。
2. 医疗服务水平海南省的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高,部分医院具备一流的医疗设备和专业医生团队。
尤其是在传统的中医药领域,海南省的医院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海南省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在高端医疗技术和专科医疗方面。
3. 医疗服务需求随着海南省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盛,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
游客和常驻人口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海南省的医疗服务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
因此,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增加医疗资源的配置,成为海南省医院市场发展的重要课题。
4. 市场竞争状况海南省医院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等方面。
一些知名医院在医疗技术和专科领域具备明显优势,吸引了大量患者。
但是,存在一些医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对医院的口碑和信任度。
因此,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是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5. 发展趋势和政策支持未来,海南省医院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加强医疗资源配置,逐步解决医疗服务不均衡的问题; - 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加大对中医药领域的支持和发展,打造特色医疗品牌;-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
同时,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医院市场发展的政策,包括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补贴、鼓励医院与企业合作等措施,以推动海南省医院市场的健康发展。
海南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策略

海南主导产业选择及其发展策略[提要]海南省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发展自身优势极大的各类低碳产业,将经济发展模式过渡到低碳模式,最终将其建成一个“国际旅游岛”。
本文提出海南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主导产业要以区域经济优势基准、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基准、“国际旅游岛”关联基准等为依据,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建立优势产业群,以实现产业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低碳旅游岛;低碳产业一、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义“低碳”作为一个新词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马上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各行各业纷纷以低碳作为发展的指标。
由此可见,低碳经济在未来必将是经济发展的主题。
海南省在经济建设中,只有发展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才能真正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旅游岛”。
二、海南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三、海南主导产业发展策略(一)实现产业融合,建立优势产业群。
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主导产业发展、演变出了新的趋势,即产业融合趋势。
海南各产业的发展能力相比内地企业较小,其相互之间关联程度也比较弱,远没有形成横向联合。
基于以上提到的区域经济优势基准、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基准、“国际旅游岛”关联基准等产业关联度基准,海南应大力促成产业集群化成长,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升级,实现低碳经济的跨越式大发展。
可以尽快形成与建设“国际旅游岛”关联度大的符合“低碳”标准的产业集群,例如景点观光和休闲娱乐业。
(二)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主导产业的形成和扩张,一般来自于两股力量的推动:一是市场力量;二是政府的力量。
在产业发展的投资期和生长期经常会出现市场失灵,政府应该使用宏观调控手段给予政策支持,引导他们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发展。
在目前的优势产业中,海南除了最重要的产业即热带农业和旅游行业已经开始初具规模外,其他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产业、水产品加工产业、制造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市场竞争力非常薄弱、规模效率也不明显,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十分突出,所以未来的产业组织政策焦点应该以加快各类产业的规模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引导产业整合和聚集的优势、规范市场的经济秩序、尽量消除市场的不正当竞争为重中之重。
海南棕榈藤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分析

2 棕 榈 藤 产业 发 展 现 状
藤制 品享 有工业 美术 的美誉 , 以其美 观 素雅 、 它
轻便 灵巧 、 结实 耐用广 为人们 所喜 爱 , 长期 走销 国际
加工 厂 的主要原 料来 源 。其茎粗 细均 匀 , 韧性 好 , 具 有优 良工 艺特 征 ,市场价 值 高 ,形 成一 定 的商 品市 场 , 有很 大 的发展 潜力 ( 具 许煌烂 ,9 3 。海 南 现有 19 ) 棕榈 藤 资源较集 中分布在 中部 山区热带 原始 天然 林 中, 热带 雨林 、 雨林相 伴 的主要植物 , 是我 国 是 季 也
一
加农 村就 业机会 ,另 一方面对 于提 高农 民家庭经 济
收入 , 进 中部 山区经济 的发展 , 快 山区农 民脱贫 促 加
致 富奔小康 和社 会稳定起 着积极 的作 用 。如陵水藤 竹工 艺品有 限公 司年产值 10 50万元 ,吸纳 3 7 6 人就
62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问题长期以来海南没有对棕榈藤产业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并且现有的林业政策对棕榈藤产业发展起着裹足不前的作用如采收藤要凭采伐许可证运输也要持运输许可证还有一些税费等都是阻碍棕榈藤产业发展的政策政府也没有对棕榈藤产业投入一些发展资金扶持企业农民进行人工栽培棕榈藤这些都是造成海南棕榈藤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竭 , 良棕榈藤 种 濒危 , 致原藤 生产能 力和 品质 1 优 导 3
_■ ’ 。
0 陵 棒堑
热 带 赫 业 o年 月 第3 第 期 2O 6 1 8 2 卷
趋下 降。 目前 ,海 南省 的棕榈藤加 工利用仍 以直接 采收野生 的棕榈藤 资源为 主 , 并且 资源分散 , 品种单
题。
半加 工产 品 出 口,同时把 棕榈 藤列 为长 期优 先研 究 和发展 项 目, 开展 系统研 究 , 棕榈藤 种植业 提供 政 为 策支 持 和技 术 服务 ,实现 棕榈 藤资 源 可持续 发展 目
海南省餐饮行业发展报告

海南省餐饮行业发展报告作者: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来源:《餐饮世界》2020年第07期2019年海南餐饮业状况、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海南餐饮业状况基本经营状况2019年,海南省餐饮业营业额386.11亿元,同比增长9.88%。
对比2018年,增长率降低了4.4个百分点。
(见表1)各类餐饮企业基本状态由于旅游饭店游客处于负增长状态,依托于旅游饭店的餐饮类企业总体运营情况不佳;乡村旅游带来的乡村餐饮消费明显增长;一般餐馆的传统堂食经营模式受到全省整体调整的冲击,但是大部分企业开始引入美团、网络销售、送餐、外带、外卖、零售等新的运行模式,维持了基本运营和盈利状态。
基本发展状态从总体情况看,2019年,海南省餐饮业处于调整期平稳增长状态。
乡村餐饮的增长和一般餐馆与网络相结合的多种运行模式出现,表明消费市场的兴趣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传统餐饮业的产品和经营模式需要全面调整。
海南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海南餐饮的优势和鲜明特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海南省基于生态省的生态食材优势、南药王国的养生优势、地方民俗的餐饮文化特色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从建设世界最大的自贸港的角度看,这些要素对支撑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有重要意义。
虽然全省己从各个角度和各个层次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有一定的调整,采取了行动,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总体看,这些优势和特色还没到得到充分的开发。
餐饮品牌建设工作亟待观念提升和政策支持特色开发成功的标志是成为品牌,品牌产生强大的公信力,从而产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可见建设餐饮业的品牌工作极为重要。
从全省2019年餐饮业发展的情况看,首先是企业经营理念和行业运行观念,还缺少强烈的品牌建设意识,其次,政府行业管理的政策还缺少针对品牌建设工作的激励和扶持。
针对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准备还不充分在海南自贸港的基本定位中,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一个基本特色,这决定了海南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养生功能以支撑世界一流度假休闲消费。
海南省海口市用地现状及问题分析

海南省海口市用地现状及问题分析撰稿人201117020223指导老师:唐常春课程名称:城市规划原理一、概述海口市是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省会城市,是中国经济的南大门和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纽带。
未来将建设成为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贸中心、南海资源开发基地以及热带海岛旅游胜地。
国家现已将发展海南省为国际旅游岛。
对于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及旅游于一身的国际化城市来说,土地利用规划尤为 重要。
因此,海口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 其未来的发展。
对其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将有助于海口市以后更加合理 的规划与发展。
(区域位置分析图,见附1图)二、利用现状根据2005年海口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海口市土地总面积227506公顷,其中农用地1733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2%;建设用地392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2%;其他用地149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
(1)农用地中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共占海口市土地总面积的55.8%,其中耕地701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8%;林地567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0%;园地面积269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9%;牧草地面积112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其他农用地面积80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其中坑塘水农用地, 76%建设用地,17%其他用地, 7%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饼状图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面和养殖水面共计28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
(2)建设用地以城乡建设用地为主,共281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4%,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144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36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0%;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分别为2947公顷和3808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3%和1.7%;其他建设用地面积43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
(3)其他用地总面积1497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含滩涂沼泽)83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自然保留地面积65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现状、问题、趋势、对策,正文内容就是按这样的顺序写的)一、2008年海南企业发展概况(正文内容并不是针对性地写企业发展概况,应是“产业”?)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2008年海南省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
据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全省生产总值1459.23亿元,同比增长9.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7.61亿元,同比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434.40亿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587.22亿元,同比增长13.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7175元,同比增长8.7%。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6.07亿元,同比40.5%。
全年1500万元以上大项目投资共完成467.22亿元,同比增长61.0%,成为投资增长中的重要部分。
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317.17亿元,比上年增长35.0%。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33.9%。
全年税收收入总额120.53亿元,同比37%。
按各项税收分,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85.3%,营业税增长35.1%,契税增长29.4%。
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企业景气监测表明,我省企业景气指数一季度为137.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点;二季度为131.4,比上年同期和比一季度下降11.7点和5.7点,但仍处在高位景气区间;三季度为120.9,比上年同期和二季度下降22.3和10.6点;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经营环境日益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加。
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持续回落,全面走低,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96.5和113.0,比三季度下降23.9和7.9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3.7和26.7点。
(第一段可以考虑配几个图表说明?)(一)第一产业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全面增长,分别增长5.8%、3.1%、12.7%和9.8%(见图1)。
全年种植粮食42.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6%;瓜菜21.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水果17.12万公顷,下降0.4%;热带作物58.44万公顷,增长3.0%。
特色优势农业有新的发展,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肉类、水产品、水果、瓜菜等农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支撑农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渔业、畜牧业、瓜菜、水果四大优势行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70%。
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78.5%;在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收入占86.5%。
预计全省瓜果菜出岛总量470万吨,水产品出口额4.85亿美元,增长45.7%。
农产品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95.2%,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安排农林水支出57.8亿元,增长148.3%,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合计突破10亿元。
图1: 第一产业行业增加值增长率1. 农业全年连逢低温阴雨灾害天气、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得益于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农产品加工深化,年度农民增收幅度较大。
预计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0元,同比增长15.8%,高出全国增幅2.3%。
新增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万亩,供港农产品基地20万亩,认定297个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优质绿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
全省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2家,带动农户54.5万户。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97家,累计达750家,带动农户21万户。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1 主要农产品产品产量产品名称绝对数(万吨)比上年增长%粮食183.47 3.4糖蔗497.26 30.5油料8.69 27.0瓜菜456.54 5.7水果247.87 6.2其中:香蕉151.62 6.6菠萝28.11 20.3芒果30.55 -1.5荔枝9.08 -13.1龙眼 2.97 11.5柑桔橙 3.94 30.7石榴7.02 5.2 橡胶干胶27.74 -1.1椰子 2.26 -0.6胡椒 3.70 4.2槟榔11.65 22.1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林业2008年,我省完成向中央申报项目投资11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已到位4980万元,启动项目建设3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如期圆满完成,4个试点县集体林地面积221.6万亩,范围涉及38个乡镇、405个村委会、3045个村民小组、9.3万农户55.8万农村人口。
4个试点县全部通过检查验收,完成勘界面积215.8万亩,确权发证面积202.4万亩,调处林地纠纷186宗、面积1.42万亩,投入林改试点经费2494.7万元,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4个试点县农民自发造林达15.9万亩,大部分是该区域的特色林业;在面临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的形势下,林业经济依然稳中有升。
林业产业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花卉产业规划10万亩,目前已完成花卉种植7.1万亩;2008年7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海口市为“全国花卉鲜切叶生产示范基地”、三亚市为“全国热带兰花生产示范基地”,占地300多亩的海南热带花卉大世界交易市场已在海口初步建成,30多家经销商已入驻交易市场;占地近千亩的海口美兰花卉交易市场也正在积极筹备当中。
成功举办了海南省第七届迎春花市和海南省首届插花大赛活动,为企业和花农搭设市场平台,引导和拉动花卉消费,有效推动了我省花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高标准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公司,建成一批了针对高端休闲度假游客的生态环保休闲度假酒店。
3.畜牧业2008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经历了多重自然灾害、玉米价格上涨和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以及乙醇汽油生产消耗大量玉米,加上养殖业的旺盛需求,2008年玉米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饲料价格高位运行;2006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导致造成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至2008年上半年仍未根本扭转,且饲料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在高位运行,9月以后回落;退耕还草收缩战略的逐步进展导致牛羊肉市场供给不足,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并持续小幅上扬,;9月份前,原料奶供不应求,价格继续保持上涨趋势,9月份后,由于受到三鹿牛奶事件影响,奶牛业受到极大打击。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省畜牧业全年生产持续发展,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提高,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实现同步提升,产业地位稳步提高。
畜牧业产值突破140亿元,在第一产业中比重达21.3%,提升近2个百分点。
生猪、文昌鸡出岛分别达120多万头、2300多万只,分别增长65.3%和27.8%。
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如下表:表2 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绝对数(万吨)比上年增长%肉类总产量61.15 11.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0.12 12.9禽肉产量19.21 9.9 禽蛋产量 3.11 43.5 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渔业我省渔业主要包括水产养殖和远洋捕捞。
全年渔业发展趋势为:水产养殖由港内向近海发展,对虾、深水网箱养殖等优势水产品养殖快速发展;海洋捕捞由浅入深,由近海向西、南沙海域扩张。
预计2008年全省渔业总产值144亿元,较上年增长13.3%。
渔业增加值106亿元,较上年增长12.9%。
2008年1-11月份水产品出口量达11.6万吨,出口额4.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18%和38.69%,成为全省农产品出口中最重要的部分。
主要渔业产品产量如下:表3 主要渔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绝对数(万吨)比上年增长%水产品总产量149.03 12.7其中:海水产量120.51 11.5淡水产量28.52 17.8 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我省与远洋捕捞配套的船舶修造业取得了重大进展:5月12日,临高县重点引进企业海南金牌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船排正式动工开割钢板,该公司主要承接各类钢质渔船等的修理与建造,总投资1.2亿元,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0.6亿元,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船舶维修区、船舶建造区、综合车间、舾装码头及疏浚主航道等,其中:船舶维修区包括2000吨级船舶平台6座,能同时修理8艘1000吨级钢质货船、16艘300吨级钢质渔船;船舶建造区能同时建造4艘1000吨级钢质货船、10艘300吨级钢质渔船。
(二)第二产业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贸易萎缩,上半年原油、钢材、煤电价格高涨,压缩工业企业利润空间,下半年主要工业产品需求不足,价格大幅回落,多数行业企业发展减缓。
第二产业增加值434.40亿元,同比增长7.0%。
10月份,全省5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或总产值下降幅度较大的有20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
1-11月份,全省发电量107.57亿千瓦时,累计增长8.2%,增速同比回落8.9个百分点。
1.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21.18亿元,比上年增长 5.8%。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7.61亿元,增长6.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8.87亿元,增长6.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8.75亿元,增长5.6%。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4.82亿元,增长0.7%;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45亿元,下降9.2%;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0.32亿元,增长1.7%;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95.39亿元,下降0.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增加值149.37亿元,增长10.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7.26亿元,增长4.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64.25亿元,下降21.9%。
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由于金融风暴的冲击,我省工业企业2008年受到很大影响。
据省统计局最新工业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245.2%,比2007年同期的273.7%下降28.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速减缓。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增能力不足的影响,工业生产明显减缓,工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列入统计监测的4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5.2%,比上年下降28.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7.61亿元,同比减少61.7%。
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批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表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铁矿石(原矿量)万吨457.83 -5.3 原油加工量万吨651.52 -1.5 钢材万吨9.25 16.7 水泥万吨619.16 15.4 人造板万M3 15.99 -14.6 汽车万辆8.51 -30.6 精甲醇万吨60.05 13.9 塑料制品万吨 2.81 29.3 化学纤维万吨 4.67 -20.4 平板玻璃(重量箱)万箱601.35 304.0 配混合饲料万吨92.33 -1.9 糖万吨47.46 19.6 原盐万吨11.26 -34.6 卷烟万箱77.16 7.9 罐头万吨15.36 -7.5 无酒精饮料万吨31.34 5.2 饮料酒万吨18.24 3.5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17.72 665.3 油漆吨3703 -17.3 氮肥万吨65.11 9.5 聚酯切片万吨22.10 -19.3 天然原油万吨12.05 13.1 天然气万M3 23186 14.0 纸浆万吨123.19 2.6 液化石油气万吨49.0 -6.5 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