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海南省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问题、趋势、对策,正文内容就是按这样的顺
序写的)
一、2008年海南企业发展概况(正文内容并不是针对性地写企业发展概况,应是“产业”?)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2008年海南省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
据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全省生产总值1459.23亿元,同比增长9.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7.61亿元,同比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434.40亿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587.22亿元,同比增长13.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7175元,同比增长8.7%。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6.07亿元,同比40.5%。
全年1500万元以上大项目投资共完成467.22亿元,同比增长61.0%,成为投资增长中的重要部分。
全省全口径财政收入317.17亿元,比上年增长35.0%。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33.9%。
全年税收收入总额120.53亿元,同比37%。
按各项税收分,企业所得税比上年增长85.3%,营业税增长35.1%,契税增长29.4%。
据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企业景气监测表明,我省企业景气指数一季度为137.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点;二季度为131.4,比上年同期和比一季度下降11.7点和5.7点,但仍处在高位景气区间;三季度为120.9,比上年同期和二季度下降22.3和10.6点;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经营环境日益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加。
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持续回落,全面走低,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96.5和113.0,比三季度下降23.9和7.9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3.7和26.7点。
(第一段可以考虑配几个图表说明?)
(一)第一产业
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4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全面增长,分别增长5.8%、3.1%、12.7%和9.8%(见图1)。
全年种植粮食42.1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6%;瓜菜21.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水果17.12万公顷,下降0.4%;热带作物58.44万公顷,增长3.0%。
特色优势农业有新的发展,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肉类、水产品、水果、瓜菜等农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支撑农业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
渔业、畜牧业、瓜菜、水果四大优势行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70%。
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78.5%;在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收入占86.5%。
预计全省瓜果菜出岛总量470万吨,水产品出口额4.85亿美元,增长45.7%。
农产品质量抽检总体合格率95.2%,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安排农林水支出57.8亿元,增长148.3%,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合计突破10亿元。
图1: 第一产业行业增加值增长率
1. 农业
全年连逢低温阴雨灾害天气、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得益于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农产品加工深化,年度农民增收幅度较大。
预计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90元,同比增长15.8%,高出全国增幅2.3%。
新增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万亩,供港农产品基地20万亩,认定297个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优质绿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
全省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72家,带动农户54.5万户。
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97家,累计达750家,带动农户21万户。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表1 主要农产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绝对数(万吨)比上年增长%
粮食183.47 3.4
糖蔗497.26 30.5
油料8.69 27.0
瓜菜456.54 5.7
水果247.87 6.2
其中:香蕉151.62 6.6
菠萝28.11 20.3
芒果30.55 -1.5
荔枝9.08 -13.1
龙眼 2.97 11.5
柑桔橙 3.94 30.7
石榴7.02 5.2 橡胶干胶27.74 -1.1
椰子 2.26 -0.6
胡椒 3.70 4.2
槟榔11.65 22.1
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林业
2008年,我省完成向中央申报项目投资11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已到位4980万元,启动项目建设3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如期圆满完成,4个试点县集体林地面积221.6万亩,范围涉及38个乡镇、405个村委会、3045个村民小组、9.3万农户55.8万农村人口。
4个试点县全部通过检查验收,完成勘界面积215.8万亩,确权发证面积202.4万亩,调处林地纠纷186宗、面积1.42万亩,投入林改试点经费2494.7万元,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4个试点县农民自发造林达15.9万亩,大部分是该区域的特色林业;
在面临国际国内诸多不利因素的形势下,林业经济依然稳中有升。
林业产业建设初见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花卉产业规划10万亩,目前已完成花卉种植7.1万亩;2008年7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海口市为“全国花卉鲜切叶生产示范基地”、三亚市为“全国热带兰花生产示范基地”,占地300多亩的海南热带花卉大世界交易市场已在海口初步建成,30多家经销商已入驻交易市场;占地近千亩的海口美兰花卉交易市场也正在积极筹备当中。
成功举办了海南省第七届迎春花市和海南省首届插花大赛活动,为企业和花农搭设市场平台,引导和拉动花卉消费,有效推动了我省花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高标准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公司,建成一批了针对高端休闲度假游客的生态环保休闲度假酒店。
3.畜牧业
2008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经历了多重自然灾害、玉米价格上涨和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件。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以及乙醇汽油生产消耗大量玉米,加上养殖业的旺盛需求,2008年玉米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饲料价格高位运行;2006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导致造成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至2008年上半年仍未根本扭转,且饲料价格大幅上
涨,2008年上半年生猪价格在高位运行,9月以后回落;退耕还草收缩战略的逐步进展导致牛羊肉市场供给不足,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并持续小幅上扬,;9月份前,原料奶供不应求,价格继续保持上涨趋势,9月份后,由于受到三鹿牛奶事件影响,奶牛业受到极大打击。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省畜牧业全年生产持续发展,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提高,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实现同步提升,产业地位稳步提高。
畜牧业产值突破140亿元,在第一产业中比重达21.3%,提升近2个百分点。
生猪、文昌鸡出岛分别达120多万头、2300多万只,分别增长65.3%和27.8%。
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如下表:
表2 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绝对数(万吨)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61.15 11.8
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0.12 12.9
禽肉产量19.21 9.9 禽蛋产量 3.11 43.5 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渔业
我省渔业主要包括水产养殖和远洋捕捞。
全年渔业发展趋势为:水产养殖由港内向近海发展,对虾、深水网箱养殖等优势水产品养殖快速发展;海洋捕捞由浅入深,由近海向西、南沙海域扩张。
预计2008年全省渔业总产值144亿元,较上年增长13.3%。
渔业增加值106亿元,较上年增长12.9%。
2008年1-11月份水产品出口量达11.6万吨,出口额4.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18%和38.69%,成为全省农产品出口中最重要的部分。
主要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表3 主要渔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绝对数(万吨)比上年增长%
水产品总产量149.03 12.7
其中:海水产量120.51 11.5
淡水产量28.52 17.8 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我省与远洋捕捞配套的船舶修造业取得了重大进展:
5月12日,临高县重点引进企业海南金牌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船排正式动工开割钢板,该公司主要承接各类钢质渔船等的修理与建造,总投资1.2亿元,分为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投资0.6亿元,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船舶维修区、船舶建造区、综合车间、舾装码头及疏浚主航道等,其中:船舶维修区包括2000吨级船舶平台6座,能同时修理8艘1000
吨级钢质货船、16艘300吨级钢质渔船;船舶建造区能同时建造4艘1000吨级钢质货船、10艘300吨级钢质渔船。
(二)第二产业
2008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贸易萎缩,上半年原油、钢材、煤电价格高涨,压缩工业企业利润空间,下半年主要工业产品需求不足,价格大幅回落,多数行业企业发展减缓。
第二产业增加值434.40亿元,同比增长7.0%。
10月份,全省5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或总产值下降幅度较大的有20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
1-11月份,全省发电量107.57亿千瓦时,累计增长8.2%,增速同比回落8.9个百分点。
1.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321.18亿元,比上年增长 5.8%。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7.61亿元,增长6.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28.87亿元,增长6.8%;轻工业完成增加值68.75亿元,增长5.6%。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4.82亿元,增长0.7%;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0.45亿元,下降9.2%;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0.32亿元,增长1.7%;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95.39亿元,下降0.4%;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增加值149.37亿元,增长10.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完成增加值7.26亿元,增长4.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64.25亿元,下降21.9%。
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由于金融风暴的冲击,我省工业企业2008年受到很大影响。
据省统计局最新工业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245.2%,比2007年同期的273.7%下降28.5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速减缓。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增能力不足的影响,工业生产明显减缓,工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列入统计监测的42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5.2%,比上年下降28.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7.61亿元,同比减少61.7%。
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适应市场需求的一批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表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铁矿石(原矿量)万吨457.83 -5.3 原油加工量万吨651.52 -1.5 钢材万吨9.25 16.7 水泥万吨619.16 15.4 人造板万M3 15.99 -14.6 汽车万辆8.51 -30.6 精甲醇万吨60.05 13.9 塑料制品万吨 2.81 29.3 化学纤维万吨 4.67 -20.4 平板玻璃(重量箱)万箱601.35 304.0 配混合饲料万吨92.33 -1.9 糖万吨47.46 19.6 原盐万吨11.26 -34.6 卷烟万箱77.16 7.9 罐头万吨15.36 -7.5 无酒精饮料万吨31.34 5.2 饮料酒万吨18.24 3.5 机制纸及纸板万吨17.72 665.3 油漆吨3703 -17.3 氮肥万吨65.11 9.5 聚酯切片万吨22.10 -19.3 天然原油万吨12.05 13.1 天然气万M3 23186 14.0 纸浆万吨123.19 2.6 液化石油气万吨49.0 -6.5 数据来源:《2008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完成增加值11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33.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5.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03.22万平方米,增长5.8%。
(热点问题,可以考虑增加更多数据和内容)(三)第三产业
全省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8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增速创1994年以来的新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5.2%,成为支撑整体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其中,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两位数增长,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等保持增长,旅游业呈较快发展势头。
1.航空业
2008年,由于金融风暴冲击导致需求锐减,且美元大幅贬值、油价高涨导致航油成本上涨,据国际航空业协会统计,在国际航协注册的230多家全球各地的航空公司全年净亏损高达85亿美元。
国内上市的五大航空公司2008年全年亏损总额高达305.79亿元,占全球民航业亏损约53%。
而我省航空业状况要明显优于同行。
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三大航空公司仍然是亏损的大头。
2008年南方航空公司亏损48.29亿元,东方航空亏损139.28亿元,是中国民航史上的最大亏损额,连续7年盈利的国际航空也首次陷入亏损,亏损额达91.49亿元。
仅三大航亏损额就高达279.06亿元。
2008年上半年,在旅游、会展等行业的带动下,我省航空业企业发展势头较好。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中期实现业务收入68.79亿元,实现利润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下半年业绩恶化,第三季度实现业务收入102.87亿元,利润总额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7%;2008年末期实现业务收入15.36亿元, 净利润为-14.24亿元,同比下降了327.22%(见表5)。
表5 海南航空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比较
指标(单位:万元) 2009一季 2008末期 2008三季 2008中期
利润总额 3385.10 -153621.00 3410.30 32406.00
净利润 3182.00 -142434.80 5018.90 31095.10
2008一季 2007末期 2007三季 2007中期利润总额36756.52 71334.40 46726.16 20632.13
净利润28668.07 65138.70 41862.04 18971.48
数据来源:《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年度报告》。
2.通信业
上半年,中国移动海南分公司和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两家公司主营业务共实现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