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免疫学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猪圆环病毒的免疫学研究
2. 1 P C V 2 感染对机体免疫的保护作用 [] K e k a r a i n e nT 等 5 用 P C V 2 类病毒粒子 ( v i r u s , ) 和1 - l i k ep a r t i c l e s V L P s 6种 新 的 寡 聚 核 苷 酸 序 ) 在对猪外周血单 列包括 C G 基序列( C G O D N s p p 核细 胞 ( ,P e r i h e r a lb l o o dm o n o n u c l e a rc e l l s B p p 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 b o n em a r r o w d e r i v e d MC) , 中I 、 、 BMD C) F N I F N I L 1 0、 I L 2、 I L 1 2 c e l l s α γ 水平的变化情况 进 行 了 研 究 , 结果表明 C G O D N s p 或V L P s并 不 能 够 诱 导 P BMC s中I L 1 0 的 分 泌。 但 BMD 绝大多数 C C 培 养 试 验 表 明, G O D N s通 p 而 过回 忆 抗 原 使 I F N L 2 分 泌 受 到 抑 制, γ和I V L P s并没有 类 似 的 效 应 。 在 BMD C中P C V 2和 能够通过 抑制 绝大多数 C G O D N s P R V I F N α的 p 分泌 , 有趣的是 C G O D N s的这种抑制 效应被定 位 p 在P C V 2R e P C V 2 具有很强的诱 p 基因上 。 另外 , 导I L 1 2 分泌 功 能 。 因 此 , P C V 2感染后的对免疫 反应的调节作用最终取 决 于 病 毒 D NA 和 宿 主 免 疫 系统的结构蛋白之间的平衡 。 人工感染试验证明 , 由P C V 2 引起 的血清转 换 发生 于 感 染 后 1 。但 也 有 一 些 研 究 表 明, 4d~2 8d 出现临床症状 的 猪 血 清 转 换 发 生 于 P C V 2感染的 ) , 母源抗体在 后期 。 在田间条件下 ( f i e l dc o n d i t i o n s 泌乳期和育成期明 显 下 降 , 接着会出现明显的血清 转换 。 这种血清转换经常发生 于 7 周 龄 ~1 2 周 龄, 抗体可至少持续到 2 8 周龄 。 在田间和试验条件下 , 这可能与母 4 周龄以下的仔 猪 通 常 不 发 生 PMWS, [ 6] 源抗体对 PMWS 的保护性免疫有关 。 然而 , 另外 一项研究 表 明 , 高水平的 P C V 2 母 源 抗 体 对 PM WS 不产生 明 显 的 保 护 效 应 。 虽 然 在 田 间 条 件 下 , 体液免 疫 通 常 发 生 在 2 月 龄 ~3 月 龄 猪 , 但仍有不 同比例的生长和 出 栏 猪 出 现 病 毒 血 症 , 表明 P C V 2
猪圆环病毒 (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 存 在 , 可 引 起断奶仔猪 多系统 衰竭 综合征 ( 、 猪皮 P C V) PMWS) 摘 要 : 炎 肾病综合征 ( ) 和猪呼吸系统疾 病 症 候 群 , 给 养 猪 业 造 成 重 大 经 济 损 失 。 已 有 研 究 表 明 , P D N S P C V 2感 染和免疫刺激作用在 PMWS 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 母源抗体对 PMWS 发生有被动保护作用 , 通过对初产母猪 增加母源性免疫和降低病毒血症的措施可以减少 PMWS 对仔猪 死亡的影 响 。 和经产母猪进行 P C V 2 免疫 , 疫苗对 P P C V 2 疫苗现在已经在商业上应用 , C V 2复制和 P C V D 的诱导增强作用似乎依赖于疫苗佐剂的 类型和疫苗的接种时间 。 因此 , 基于有效的试验 , 在 发 生 过 PMWS 感 染 的 猪 群 , 应该根据 P C V 2感染的时 间有目的地制定免疫接种方案 , 以控制或者减少 PMWS 的发生 。 猪圆环病毒 ; 免疫学 ; 疫苗 关键词 :
奶仔 猪 多 系 统 衰 竭 综 合 征 ( P o s t w e a n i n u l t i s s gm y , 以来 , 在感染猪 的 t e m i cw a s t i n n d r o m e PMWS) gs y 病变组织中有大量的 P 随后 C V 核酸和抗原 被检出 , 从发病 猪 体 内 分 离 鉴 定 出 P C V 2。P C V 2还被认 猪皮炎和肾病综 为与猪的另 一 种 快 速 传 播 的 疾 病 合征 ( P o r c i n ed e r m a t i t i sa n dn e h r o a t h n p p yS y , ) 有关 。 但 P P D N S C V 2是 P D N S 的一个 感 d r o m e 染源的结论仍有待于进一步的证实 。
7 8
动物医学进展 2 总第 1 0 0 9年 第3 0卷 第 4期( 8 9期)
现已证实 , 在患 P C V 2 是 引 发 猪 繁 障 碍 的 病 原 体, 有增生性坏死性肺炎 ( 猪的损伤的肺组织和患 P N P) 流产和死亡综合征 ( ) 的母猪 组织 中 有大 量 的 S AM S P C V 2 抗原 存 在 。P C V 2还与猪呼吸系统疾病症 候群有关 , 在患有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的 牛 的 肺 脏 和 患 先 天性震颤的仔猪的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内 , 发现了一种类 这 种 分 离 株 与 从 PMWS 病 似于 P C V 2 的 分 离 株,
中图分类号 : S 8 5 2. 6 5 9. 2; S 8 5 8. 2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 ) 1 0 0 7 5 0 3 8 2 0 0 9 0 4 0 0 7 7 0 6
, 是目前兽 P o r c i n e c i r c o v i r u s P C V) 猪圆环病毒 ( 医学界发 现 的 最 小 的 无 囊 膜 单 股 D 根据 NA 病 毒 , 抗原 性 及 核苷酸序列 , 将P P C V 的致 病 性 、 C V 分为 P C V 1和 P C V 2 两 个 型, P C V 1对猪为非致病性 的, P C V 2 与猪的 很 多 疾 病 综 合 征 有 关 。 猪 圆 环 病 毒感染由多种 诱 因 共 同 导 致 , 其中肯定包括猪圆环 ) , 但仅有圆环 2 型病毒并不足 以 引 2 型病毒 ( P C V 2 [ 1] 发该病 。 自1 引起断 9 9 6年 报 道 猪 圆 环 病 毒 病 ( P C V D)
动物医学进展 , ( ) : 2 0 0 9, 3 0 4 7 7 8 2 P r o r e s s i nV e t e r i n a r e d i c i n e g yM
猪圆环病毒免疫学研究进展
邓柏林1, 韦海涛1, 姚杰章2, 赵景义1, 于春明1, 王晓清3
(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 , 北京 1 北京市农业局应急工作处 , 北京 1 北京康牧兽药机械中心 , 北京 1 ) 1. 0 0 1 0 7; 2. 0 0 0 2 9; 3. 0 1 1 0 2
[] 例中分 离 出 的 P C V 2基因组有9 9% 的 同 源 性 2 。
I F N L 1 2 的水平 , O R F 1 疫苗提高了 γ 水平和降低I 而O T h 1和 T h 2 水平 , R F 2 则显著提高了体液免疫 和T h 2 相关细胞因子I L 1 0 的表达水平 。
2 0 0 8 1 1 2 3 收稿日期 : 北京市农业科技新星资助项目 基金项目 : 邓柏林 ( , 男, 甘肃天水人 , 博士 , 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究 。 1 9 6 5- ) 作者简介 :
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櫙
: 犃 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 D NA m e t l a t i o n i so n eo f t h em a o r e i e n e t i cm o d i f i c a t i o n s . T h e r ew i l l b e a b n o r m a lD NA m e t h y j p g , l a t i o np a t t e r n sw h e nt h ed o n o r c e l l e n o m e i sm e t h l a t i o nr e r o r a mm e d i n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e m b r o w h i c h y g y p g y m i h tb e t h ep r i m a r e a s o n s f o r i n d u c i n r e m a t u r ed e a t ho f c l o n e de m b r o sa n dd e v e l o m e n t a b n o r m a l i g yr gp y p t i e so f c l o n e da n i m a l s . T h e a r t i c l ed i s c u s s e dD NA m e t l a t i o np a t t e r n s o f s o m a t i c c e l l n u c l e a r t r a n s f e rm a m y , , m a l t h er e a s o n so f i n d u c i n b e r r a n tD NA m e t h l a t i o n i nc l o n e de m b r o a n dt h ee f f e c to f t h ea b n o r m a l ga y y D NA m e t h l a t i o nt on u c l e a rt r a n s f e re m b r od e v e l o m e n t . S t u d i n h ep r e c i s em e c h a n i s mo ft h eD NA y y p y gt m e t h l a t i o nr e r o r a mm i n i l lb eb e n e f i t f o r i m r o v i n h e t e c h n o l o n de f f i c i e n c fs o m a t i cc e l ln u y p g gw p gt g ya yo , c l e a r t r a n s f e r w h i c hw i l lb ee v e n t u a l l l i e d i nt h eb a s i cs t u d n dp r a c t i c e . ya p p ya : ; ; 犓 犲 狅 狉 犱 狊 n u c l e a r t r a n s f e r r e r o r a mm i n D NA m e t h l a t i o n; a b n o r m a l i t p g g y y 狔狑
( 1. 犐 狀 狊 狋 犻 狋 狌 狋 犲 狅 犲 犮 犻 犪 犾犈 犮 狅 狀 狅 犿犮 犲, 犆 犃 犃 犛, 犑 犻 犾 犻 狀, 1 3 2 1 0 9, 犆 犺 犻 狀 犪; 犳犛 狆 2. 犐 狀 狊 狋 犻 狋 狌 狋 犲 狅 狀 犻 犿 犪 犾犛 犮 犻 犲 狀 犮 犲, 犆 犃 犃 犛, 犅 犲 犻 犻 狀 1 0 0 1 9 3, 犆 犺 犻 狀 犪) 犳犃 犼 犵,
犘 狉 狅 狉 犲 狊 狊狅 狀犇 犖 犃犕 犲 狋 犺 犾 犪 狋 犻 狅 狀犚 犲 狉 狅 狉 犪 犿犿 犻 狀 犳 犵 狔 狆 犵 犵狅 犛 狅 犿 犪 狋 犻 犮犆 犲 犾 犾犖 狌 犮 犾 犲 犪 狉犜 狉 犪 狀 狊 犳 犲 狉 犻 狀犕 犪 犿犿 犪 犾
1 1 2 2 2 , , , , S HE NY a n u n YANGF u h e DU W e i h u a Z HU H u a b i n HAO H a i s h e n j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