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测试判断差异及应对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自2014年以来,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资本市场并购活动频繁。当并购扩张的狂欢褪去,企业产业整合受困、不可忽视的业绩承诺压力、管理内部融合矛盾等问题开始暴露,对溢价并购时形成的巨额商誉的影响逐渐凸显。随着业绩承诺的集中到期,减值测试方法不合理、“洗大澡”式减值乱象彰显了不可忽视的商誉减值风险,引起市场与相关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从会计理论角度来看,商誉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①;从商业角度来看,商誉是企业未来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潜在经济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财政部在2015年就已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资产减值》对其减值进行了细化明确,但由于其相对于其他资产灵活性更强、透明度更低、不便于市场化交易等特点,使得商誉的估值以及会计处理存在更大的灵活性,给予财务人员及审计人员较大的自由空间进行主观判断,在减值测试判断上存在操作性困难。

二、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现状

自财政部2006年发布新会计准则以来,并购热潮产生了巨大的商誉。A股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商誉信息自2007年的564家增加到2018年的2000多家,增幅高达267%。根据Wind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份A股3610家上市公司,除*ST华泽、*ST长生、*ST新亿、*ST毅达、*ST东南等少数公司外,2018年年报基本公布完毕。从图1可见,在已经公布年报的公司中2018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总额达到1.31万亿元,与2017年的几乎持平,仍保持一个较大的商誉规模。其中,商誉规模达到百亿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从总体上看,2009—2013年我国A股商誉基本呈现小幅稳定增长,在2014年起呈现大幅跨越增长。2014—2016年,商誉的年增长率均达到50%。

除了商誉总体的规模金额突出,商誉减值情况也值得我们关注。从图2可见,我国商誉减值

商誉减值测试判断差异及应对研究

厉银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近年来,在政策刺激和市场调动下,上市公司的转型扩张战略使得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持续活跃,并引发了商誉泡沫。随着业绩承诺的到期,高溢价并购产生的巨额商誉带来了巨大的减值风险。以上市公司减值现状为基础,立足商誉减值测试案例,剖析减值测试实务处理中的相关问题,尝试规范商誉减值测试。

【关键词】企业并购;商誉减值测试;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19)06-0142-05

【收稿日期】2019-05-13

①相关内容参见《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作者简介】厉银宇(1995-),女,浙江台州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注册会计师审计。

骳髉髕

DOI:10.19374/ki.14-1145/f.2019.06.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