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
蔡 健,杨海平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多重机遇和挑战。“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确定和文化大省的建设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弘扬江苏地方文化特色、走高新技术之路、优化投融资政策体系、建立复合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等五个方面论证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江苏省;文化产业;构想
中图分类号:G12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932(2003)03-0049-07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su's Cultural Industries
CA I J ian,YA N G H ai-p ing
(Nanjing Univer sity,Nanjing210093,China)
进入新世纪,传统的文化事业正越来越接轨国际,向着文化产业的方向转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做出越来越突出的贡献,已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和实践中的工作重点。作为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江苏应该在全国发挥带头作用。
1 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多重机遇和挑战。
1.1 发展机遇
1.1.1 十六大报告指明了文化产业的前进方向
从2001年11月到2002年11月,我国不仅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而且胜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列提出,从理论上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科学论断,并确定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要求和长远目标。这一切为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拼搏壮大并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1.1.2 江苏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
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大力发展江苏文化产业是实现新一届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的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同时,“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提出也为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前进动力。
江苏省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比2000年末党中央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正式确定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早了4年。建设文化大省的领军人物是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同志。2000年5月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将建设文化大省的理念全面完善,并且和“富民强
第18卷 第3期2003年9月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POLYT ECHN IC COLLEGE
V o l.18,N o.3
Sep.,2003
收稿日期:2003-09-10
作者简介:蔡 健(1969-),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编辑;杨海平(1967-),男,江苏大丰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省”的计划相配套。在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中,江苏率先打破文化事业由国家单一经营的格局,鼓励民间和个人与政府进行合作,共同参与;率先提出文化企业可以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进行收购兼并和资本运作;率先提出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江苏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率先提出让一个省形成一种文化流派,并作为品牌进行塑造。
丰厚的人文资源、鲜活的时代源泉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江苏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江苏人杰地灵,自古是中国的文化高地,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吴文化、汉文化孕育在江苏,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渊源。30多万年的历史积淀,在江苏大地上留下了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全省现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南京明孝陵),有南京、苏州、扬州、徐州、镇江、淮安常熟7座历史文化名城,有5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37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和近百种民俗节庆活动,产生了吴门画派、扬州八怪、金陵八大家以及泰州学派、常州学派等艺术学术流派,形成了昆剧、京剧、锡剧、扬剧、淮剧等7个地方剧种(其中昆剧成为百戏之祖,已成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外,江苏还有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森林公园。这些都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其次,江苏文化产业创业环境良好,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省政府明确规定,“十五”期间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1—2个百分点。省财政预算内每年安排的文化专项经费,在“九五”期间每年34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2100万元。同时,在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土地征用、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重点扶持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以及演艺业、文化旅游业,加快形成以文化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允许和鼓励文化品牌、创作和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的,原所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变,财政拨款3年内不减。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参与兴办文化产业的,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一视同仁。帮助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
再次,江苏7438万人民对精神生活、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
在体制建设上,江苏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四大文化产业集团(广电集团、报业集团、出版集团、演艺集团),后来又成立了省文化产业公司,集团化的经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制改革中,“四个权”(主要干部任免权,重大事项决策权,资产控制权,宣传终审权)也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近日,省委副书记任彦申同志到省文化产业公司调研时强调:“思想更解放一些,胆子更大一些,以开放的姿态、合作的精神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形成较大的文化产业运作团队,做大做强江苏文化产业”。
1.2 新的挑战
总的来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后,我国的文化管理政策急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加强。一方面要给予公益性文化事业必要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文化生产、传播、销售单位在规范的体制下进行竞争。
江苏文化事业收入在经济总量中比重偏低,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协调。江苏的GDP位居全国第二,但是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却微不足道。现时的江苏文化,有高地,但缺乏高峰。江苏广电集团的收入在2000年和2001年分别增长了六成和三成,但是,在全国尚未进入第一集团;网络覆盖不可谓不广,但开发度不高,全省尚未组建起进行资本运作、整合各方资源的网络公司;报刊业发达,报刊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然而结构失衡倾向较重,时有恶性竞争出现,以致很难产生全国性的名报大刊;目前,江苏尚无一家文化方面的上市公司。
江苏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效益方面还大有潜力可挖,还须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我们的资源意识、开发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政府包养文化、公款消费文化的弊端亟待加以改观。
历史上,江苏的文化事业在全国一直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江苏现在生产的“传世”精品却凤毛麟角。这种状况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对于文化市场发育不良、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投入与产出比例欠协调等问题,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并尽快拿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
50金 陵 职 业 大 学 学 报第1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