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渗高温油藏乳状液驱油体系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3月严兰等.中低渗高温油藏乳状液驱油体系的研究
中低渗高温油藏乳状液驱油体系的研究
严兰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东营257015)
[摘要]用H LB值及界面张力法筛选出驱油用乳状液所需的C H系列表面活性剂,并对其配制的乳状液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
结果表明,在110℃下,表面活性剂C H8/N X9模拟原油/纯5注入水配制的乳状液转相点含水率为55%,体系抗剪切稀释能力强;含水率为40%~80%时,乳状液体系随着时间变化呈“乳化一破乳一再乳化”动态平衡;物理模拟实验证明,乳状液驱对采收率的贡献大于活性水驱。
[关键词]乳状液高温油藏中低渗转相点采收率
胜利油田自开展聚合物驱及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降水增油效果;但随着化学驱规模扩大,适合三次采油的油藏资源越来越少。
据资料显示,胜利油田中低渗高温油藏资源丰富,储量巨大。
地层温度95~120℃,渗透率(50~100)X10一汕m2,油藏单元地质储量2.3X108t,占全油田储量的14.6%,且采出程度低,基本尚未动用。
对中低渗高温油藏来说,采用常规聚合物作为扩大波及的手段存在注入困难、黏度保留率低等问题,而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新型聚合物目前还尚未取得突破。
实验发现…,乳状液黏度较高(尤其W/O型),产生乳状液后流度比下降,可提高宏观和微观(相邻孔隙和岩心级)波及体积。
如果研制出在地层中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驱替体系,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油藏的驱油效率,并可代替(或部分代替)聚合物。
由于一些表面活性剂的耐温、耐矿化度性能好于聚合物,有可能解决高温低渗油藏的流度控制问题。
本研究对C H系列表面活性剂进行耐老化实验及H LB值计算,以此为依据筛选了乳状液所需表面活性剂,并对以此表面活性剂配制的油水乳状液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考察其在中低渗油藏应用的可行性。
1实验
1.1仪器与原料
旋转滴界面张力仪,T EX A S一500,美国彪马公司;流变仪,Physi ca M C R300,A nt on Paar;烘箱,D H G一9140A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天平,LP620S,Sar t ofi us;螺口样品瓶,20m L,上海安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纯17块N X9模拟原油,黏度5.6m Pa S;纯5注人水,矿化度9652m g/L,C a2++M92+278 m g/L;地层水,矿化度12478m g/L,C a2++M92+ 478m g/L;表面活性剂样品C H系列,阴非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远大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填砂管,尺寸为犯.5cm×30cm,渗透率150×10一岬2。
1.2耐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用纯5注入水配制0.4%C H系列表面活性剂溶液,在110℃烘箱中老化3d,使用TE X A S一500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油水动态界面张力,观察溶液中是否相分离或沉淀生成,测定温度为80℃。
1.3I t L B值的测定及计算
按照文献[2]测定纯17块N X9模拟原油乳化所需H L B值;按照文献[3]计算C H系列表面活性剂的H LB值。
1.4乳状液的配制
称取表面活性剂样品加入螺口样品瓶中,加入一定量纯5注入水,稀释摇匀,再加入适量的模拟原油(70℃烘箱恒温2h),手工摇动200次,使油水混合均匀,置于110℃烘箱中待用。
1.5乳状液稳定性能实验
将装有乳状液的螺口样品瓶放入110℃烘箱中,记录不同时间析出水体积。
以增溶水率评价乳状液的稳定性能,增溶水率工计算公式如下。
收稿日期:2013一01—15。
作者简介:严兰,工程师,从事提高采收率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2008ZX05011)。
2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第14卷第2期
A D V A N C E S I N F I N E P ET R O C H EM I C A LS
/:=(yl一屹)/V l×100%
式中,U为配制乳状液所用水体积,m L;v2
为析出水的体积,m L。
1.6物理模拟驱油实验
将填砂管饱和地层水及N X9模拟原油后,在110℃烘箱中老化12h。
再以0.23m L/m i n的驱替速度将填砂管水驱至含水率94%,注入0.5PV 0.6%C H8表面活性剂驱替溶液,直至含水率达100%,计算水驱后采收率;填充同样条件的填砂管饱和地层水,饱和模拟原油,以相同的速度注入0.1PV乳状液+0.5PV0.6%C H8。
2乳状液驱用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乳状液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利用合适的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将不相溶的油水相乳化成较高黏度的W/O或O/W乳状液,从而起到乳化携带及乳状液调剖作用。
对乳状液驱体系而言,要求表面活性剂乳化能力和降低界面张力二者兼备。
良好的乳化能力有助于驱油体系在地层中波及幅度增加;而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能使油滴在地层中形变拉伸,易流动,通过狭小的岩石孔隙。
另外,界面张力的降低可使岩石由油湿变为水湿,使油滴易剥离岩石,达到驱油目的H J。
同时还要求表面活性剂在油藏温度下性能稳定,不分层、絮凝、堵塞地层,这对高温低渗油藏极为重要,对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也较苛刻。
在110℃下老化3d,考察C H系列10个表面活性剂样品的耐老化性能,结果见表1。
表1C H系列表面活性剂耐老化试验结果
从表1看出,在110℃下多个表面活性剂出现相分离、混浊及沉淀现象,丧失部分或全部的界面活性,仅C H2,C H5,C H8,CH94个样品溶液澄清,界面活性较高,油水界面张力达10~m N/m。
对油水体系来说,要形成性能优良的乳状液,乳化剂的选择是关键。
生产中对乳化剂的选择有多种方法和原则,其中H L B值一直被作为选择乳化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本研究对C H2、C H5、C H8、C H94个耐老化性能较好的表面活性剂样品进行H L B值计算,并与N X9模拟原油乳化所需的最佳H LB值比对,结果见表2。
表面活性剂样品中CH8的H L B值是9.2,与乳化N X9模拟原油所需的最佳H LB值(9.4)最接近。
因此,选用C H8作为乳化剂配制油水乳状液。
表2C It系列表面活性剂H LB值计算结果
项目
C H2
C H5
C H8
C H9
N X9模拟原油
H L B值
10.O
11,5
9.2
6.5
9.4
3乳状液体系性能评价
在三次采油中,乳状液的流变性是其驱油性能好坏的关键。
乳状液的流变性不仅受内相浓度、乳化剂浓度因素的影响,且受热力条件、剪切条件及时间因素的影响,均使乳状液的宏观性质发生变化∞o。
3.1含水率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
配制5%(质量分数,下同)C H8的系列乳状液,在110℃下,考察含水率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见图1。
哮
日
L
{
赵
榱
图1含水率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
从图1看出,N X9模拟原油黏度5.6m Pa s。
含水率为30%时,乳状液黏度为9.2m Pa s,说明该乳状液类型为W/O型;随着含水率增加,乳状液黏度增加,当含水率为55%时,黏度达最高,
2013年3月严兰等.中低渗高温油藏乳状液驱油体系的研究3
为13.3m Pa S;当含水率达60%时,乳状液黏度陡降至3.2m Pa S,再增加含水率,乳状液黏度基本不变。
这是由于含水率超过“转相点”后∞j,乳状液内部结构发生转相,由W/O型转变为o/w型,导致体系黏度急剧下降。
3.2C H8质量分数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配制含水率50%的系列乳状液,考察C H8质量分数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结果见图2。
当C H8质量分数为0.5%时,由于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低,导致乳化效率低,体系黏度仅为2.2m Pa s;当C H8质量分数为1.O%时,体系黏度达8.5m P a s,远高于N X9模拟原油黏度;再增加C H8质量分数,体系黏度增加。
当C H8质量分数大于1.0%时,对纯5注入79/N X9模拟原油体系具有较好的增黏效果。
表面活性剂用量,%
图2C H8质量分数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
3.3乳状液耐温抗剪切性能
用纯5注入水配制含水率50%、C H8质量分数5%的乳状液,考察温度和剪切速率对体系黏度的影响,结果见图3。
随着温度增加,乳状液黏度迅速降低,但当温度大于110℃时,黏度变化不大。
另外,在较低温度时乳状液表观黏度受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大,剪切稀释性明显;而当升至一定温度后,乳状液表观黏度对剪切速率变化不敏感。
温度为70℃时,剪切速率为7.34,30.00,60.00s一时,对应的乳状液黏度依次为128.0,75.0,44.9m Pa s;而当温度升至110℃时,剪切速率为7.34,30.oo,60.00s。
1时,对应的乳状液黏度依次为30.O,20.1,11.7m Pa S,各剪切速率下的表观黏度差异减小;当温度继续升至150oC 时,剪切速率为7.34,30.00,60.00s。
1时,对应的乳状液黏度趋于同一点。
这是因为当温度较低时,油水乳状液呈假塑性流体,由于絮凝效应和液滴变形表现出较强的剪切稀释性,导致各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差异较大;而当温度升至某一值时,乳状液由假塑性流体转变成牛顿流体,其表观黏度基本不随剪切速率而变化…。
图3温度和剪切速率对乳状液黏度的影响
3.4乳状液静态稳定性能
根据热力学理论,乳状液是一种不稳定体系,最终均破乳分层,析出油相或水相,影响产品质量。
110℃下,CH8质量分数5%,考察不同含水率的乳状液体系30d的稳定性能,结果见图4。
当含水率为40%~80%时,乳状液增溶水率处于“升一降一升一降”动态波动状态,即乳状液体系随着时间增加处于“乳化一破乳一再乳化”动态平衡中;而当含水率增加至90%时,乳状液增溶水率基本为零,说明其稳定性差,油水乳化困难,这说明乳状液驱不适合超高含水(含水率≥90%)油藏。
+含水率40%t含水率75%
+含水率50%◆含水率80%
时间,d
图4含水率对乳状液稳定性能的影响
3.5物理模拟驱油试验结果
物理模拟驱油试验是室内评价化学驱配方的
4
O
6
2。
女
∞
胁
∞
∞
∞
O
蛊/蟋褥
4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A D V A N C ES I N FI N E PE T R O C H E M I C A L S
重要环节,通过在实验室模拟地层条件(包括地层实际温度、压力、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对配方的注入浓度、注入量、注入时机等进行筛选,也可对配方进一步优化,制定合适的注入方案。
考察单一表面活性剂水驱、乳状液/表面活性剂驱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3。
单一表面活性剂驱提高采收率为6.3%;乳状液/表面活性剂驱提高采收率为15.8%,即2’岩心中乳状液驱对采心率的贡献为9.5%。
说明乳状液/表面活性剂驱驱油效果明显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水驱,对采收率的贡献主要是乳状液,通过乳状液的调剖堵水、乳化携带及降低界面张力洗油能力实现驱油效果‘8|。
表3不同注入量和注入方式
对驱油性能的影响
驱油体系驱替方式提高采收率,%
4结论
(1)C H8表面活性剂在110℃下溶液澄清,界面活性高,界面张力达10~m N/m,且C H8理论计算H L B值与N X9模拟原油所需H L B值接
第14卷第2期
近,易用作N x9模拟原油、纯5注入水乳化所需乳化剂。
(2)用C H8、N X9模拟原油及纯5注入水配制的油水乳状液在含水率达55%时发生相转变,由W/O型变成O/W型,黏度迅速下降;温度≥110℃时,各剪切速率下的黏度值差异减小,流体抗剪切能力增强;通过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证实,乳状液对采收率的贡献高于表面活性剂驱。
参考文献
[1]王德民,王刚,天然岩芯化学驱采收率机理的一些认识
[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1,33(2):2—6.
[2]梁梦兰.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制备、性质、应用[M].北
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374—382.
[3]刘程.表面活性剂应用大全(修订版)[M].北京:北京工业
大学出版社,1997:74—81.
[4]叶仲斌.提高采收率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10.
[5]康万利,刘桂范,李金环.油水乳状液流变性研究进展[J].
13用化学工业,2004,34(1):37—39.
[6]刘立伟.渤海油田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研究[J].西南石油大
学学报,2010,32(6):143—145.
[7]罗哲鸣,李传宪.原油流变性及测量[M].北京:石油大学出
版社,1994:25—27.
[8]沈平平.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基础研究[M].北京:石油工
、№出版社.2002:10—13.
R es ear ch on E m ul s i on Fl oodi ng Sys t em s f or U se
i n L ow t o M edi um Per m eabi l i t y H i gh T e m per at ur e R e s er voi r s
Y an L an
(G eol ogi ca l and Scient i fi c R e s ear c h I nst i t u t e of S i nopec She ngl i O i圻el d C om pany,D ongyi ng257015)『A bst r act]A s urf act ant f or us e i n em ul s i on f l ood i ng syst e m w as s el ect ed f r om C H s er i es s ur fact ant s bas ed o n H L B val ue w i t h i nt erf aci al t ens i on m et hod,and t he pe r f or m ance of t he em ul s i on f l ood i ng syst e m pr epar e d w i t h t hi s s urf act ant w as eval uat ed.A cc or di ng t o t he r es ul t s of eva l uat i on,t he w a t er cont e nt at r ever s e pha se poi nt
of t he em ul s i on pr epar ed w i t h s urf aet ant C H8,s i m ul at ed cr ude oi l N X9and t he i nj ect ed w a t e r f r om C hun一5St at i on i s55%at110℃.and t he syst e m i s of hi gh shea f i ng di l ut i on r es i s t ant capaci t y.W hen t he w a t e r cont e nt is40%t o80%,t he em ul s i on syst e m c ha nges i n a dynam i ca l l y ba l ance d pat t er n of ”em ul si f i cat i on—dem ul si f i ca t i on—e m ul si f i cat i o n”over t i m e.A cc or di ng t o t he r es ul t s of phys i cal s i m ul at i on exper i m ent,t he cont r i b ut i on t o r ecov er y ef fi ci en cy of t he em ul si on f l oodi ng syst e m i s l arger t ha n t ha t of s ur f act ant f l oodi ng sys t em.
[K ey w or ds]em ul si on;hi gh t em per at u r e r ese r voi r;l ow t o m edi um per m eabi l i t y;r ever se pha se poi nt;r ecov er y ef fi ci 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