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其他: ①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 ②下车:官吏初到任。 ③释褐(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始任官职。
古人“坐姿”知多少
“危坐”:正式场合中最恭敬规矩的姿势,双腿 跪在席上,双膝并拢,把臀部放在自己的脚后跟 上。 “跽坐”:把放在脚后跟的臀部提起来,直立上 身,这样的坐姿比起“危坐”便于随时站起来。 “蹲踞”就是臀部不着地,双腿并齐自然弯曲, 双手抱膝而坐。 “箕踞” 就是如簸箕一样坐着,臀部着地,两条 腿张开,形状像簸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 无礼的坐姿。
吏部: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 户部:掌管土地、户籍、赋税、俸饷。 礼部:掌管祭祀、典礼、科举及外事接待。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 刑部:掌管司法刑狱。 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
谥号、庙号、年号
谥号:根据生前事迹与品德修养,对已故之人追加的称号, 有官谥、私谥两种。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 一定地位的人死后会被追加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 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这类谥号称官谥。官谥有 美谥(褒)、恶谥(贬)、悯谥(同情)三大类。“美谥” 有文、武、景、明、惠、平等,“恶谥”有灵、炀、厉、 幽等,“悯谥”有哀、怀、愍(mǐn)等。比如:周文王 (褒)、隋炀帝(贬)、汉哀帝(同情)。一般文人学士 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 比如:靖节(东晋陶渊明的谥号,就是亲友追赠的,世称 “靖节先生”)。朝廷不会给庶民追赠谥号。
(5)关于降级、免职的:
①贬、谪:因过失而降级。 ②左迁:贬官。(左迁,贬官;右迁,升官。口诀: 左贬右升) ③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 ④革、褫(chǐ):指撤职查办。 (6)表辞去官职的: ①致仕(致政):交还官职,指官员退休或辞职。 ②乞骸骨: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请求辞职还家。 ③乞归养: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 ④请老:官员请求辞职回乡养老。 ⑤悬车:辞官居家。 ⑥解官:辞去官职。 ⑦乞身:古人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故请求退职为 “乞身”。 ⑧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
练习题
文学常识常见考点
古代学校: ①庠(xiáng)序:古代地方学校,主要指殷 商周时期的学校称谓。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 事业。 ②太学,西汉开始设立的中央官学、最高学 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隋代以后 改为国子监,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专门 讲授儒家经典。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 官,而不是什么最高学位。 ③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 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 高学府,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
(2)关于提升职务的:
①升、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升迁。 ②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③进:用于晋升较高职务。 ④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3)关于调动职务的: ①转、移、调、徙、改:指调任、改任。 ②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③出:指出京担任。 (4)关于兼职、代理官职的: ①兼、领:兼任官职。 ②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 ③权、假、署:暂代官职。 ④行、守:代理官职。
(3)官位的尊卑: 秦汉以前,官位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比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 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在古代,贬官称 “左迁”。 (4)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豪右”,贫 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官职变动的专称
(1)表授予官职的: ①授、除、拜:授予官职。 ②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③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 官职。 ④举、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 任以官职。 ⑤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⑥补:由候补而正式被任命。
古代学校
中央官署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 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 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 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 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三省, 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 (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六部,指尚书 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长官均为尚书。
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 《礼记· 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 妣,曰嫔。”《项脊轩志》:“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一至。” 阙:宫门两侧的高台,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 廷,又可指赴京都。 践祚(zuò ):特指皇帝登上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 例如:践阼(zuò )、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等 等。 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源自文库
对“死”的不同称谓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礼记· 曲礼下》: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帝、后死曰崩, 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唐以后为二品以上的 高官)死曰薨”,这种说法也正确。卒
古代的爵位
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 围郑”。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祭祀时所特起的 带“祖”或“宗”的名号。如:汉高祖、唐太宗等。 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 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中国封建时 期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 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称改元。每个 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 个,多则十几个。唐高宗有14个年号。明清皇帝大 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谥号、庙号为死后使用,年号则为生前使用。
特定称谓纪日法
古人用某些特定称谓来表示每个月中的 特殊时日。以下均为农历(或阴历): 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十六称 “既望”,最后一天(农历大月30天、 小月29天)称“晦”。
孟(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姊妹间依长幼排序时,习惯 上以伯(孟)、仲、叔、季为序。一般 来说,“孟(伯)”是老大,“仲”是 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 所以后代常用“伯仲”表示不相上下。
丁忧与服阕 丁忧:也称“丁艰”(丁,遭遇; 忧, 居丧),即遭遇父母丧事。朝廷官员的 父母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 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家守制, 期限一般为三年。守丧期间,要吃、住、 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 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母 亲去世,称“丁内艰”;父亲去世,称 “丁外艰”。 服阕(què ):也称“服除、除服”, 即服丧期满。古代礼制,父母去世后守 孝三年,期满后脱去丧服。(阕:完结。 服阕:穿丧服守孝的期限结束)
革、褫(chǐ):指撤职查办。 移病: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 稔: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rěn,指的是庄稼成熟。
古代的座次尊卑
(1)室内座次的尊卑: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 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 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 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 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 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项王、 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 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2)车座的尊卑: 古代车辆上的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 客称“虚左”。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 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