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工程课程设计

取水工程课程设计
取水工程课程设计

《取水工程》课程设计

—30000m3/d地下水水源设计计算书

姓名

专业班级

组别

指导教师

日期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题目

30000m3/d地下取水水源设计计算

2、目的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水文地质和地下水取水工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提高计算、绘图、使用规范、手册和技术资料的基本技能。

3、要求

(1)确定取水型式与构造、取水设备,确定井群布置的方案。

(2)计算书要文字简练,字体端正,计算正确,图表清晰美观。

4、资料

(1)水源地范围

长×宽=1350×1600

(2) 地下水流向及水位

1)自北向南流动

2)静水位:10.00m

(3) 含水层

性质:承压含水层

岩性:粗砂夹砾石

埋深:52~73m(厚度为21m)

渗透系数:K=43.5m/d

影响半径:R=260.5m

水质资料: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4)勘探试验井

井距:L试=54.59m 井径:D试=300mm

(5)抽水试验资料

1#、2#孔进行了互阻抽水试验,试验进行了三次稳定降深,试验成果详见表1。

表1 抽水试验资料

抽水次数 1# 2#

单孔互阻单孔互阻

Q(L

/S)

S w

(m

)

单位

涌水

Q

(L/s

·m)

t(

m)

Q(L

/S)

S w

(m

)

单位

涌水

Q

(L/s

·m)

Q(L

/S)

S w

(m

)

单位

涌水

Q

(L/s

·m)

t(

m)

Q(L

/S)

S w

(m

)

单位

涌水

Q

(L/s

·m)

1 17.

557 1.

52

11.5

51

0.

32

16.

082

1.

61

9.98

8

15.

41

1.

72

8.97 0.

52

11.

41

1.

73

6.59

5

2 34.

631 3.

17

10.9

25

0.

78

28.

895

3.

19

9.05

8

29.

62

3.

56

8.32 0.

89

24.

55

3.

58

6.85

8

3 47.

679 4.

68

10.1

88

0.

93

41.

001

4.

72

8.68

7

37.

23

4.

68

7.96 1.

18

29.

62

4.

58

6.46

7

1、取水型式的确定

管井对含水层的适应能力强,施工机械化程度高,用于开采深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300m 以内,最深可达1000m 以上。 2、单井的设计计算 ㈠图解法确定Q-S 曲线

① 对1#井抽水数据做如下处理:

抽水次数 lgSw lgQ 1 0.181844 1.24445 2 0.501059 1.53946 3 0.670246 1.67832

1#试验井lgQ-lgSw拟合曲线图

y = 0.893x + 1.0846

0.20.40.60.811.21.41.61.8

0.2

0.40.60.8

lgSw

l g Q

则Q-S 曲线为幂函数型 m w s n Q = 将两边取对数,得: w s m

n Q lg 1lg lg +

=

A 和b 可由最小二乘法算得,计算公式如下:

122.1038

.6122.23831.1733.03lg lg )lg (lg )lg ()(lg 2

2

=-?-?=

?-

?-=

∑∑∑∑∑Q

s

Q s N s s N m w

w w w

085.13

353

.1122

.11462.4lg 1

lg lg =?-

=

-

=

∑N

s m

Q n w

则16.1210085

.1==n

则有Q —S w 曲线方程:122.116.12w

s Q =

②对2#抽水数据做如下处理: 抽水次

lgSw lgQ (lgSw)*(lgQ)

1 0.235528 1.187803 0.279761

2 0.55145 1.471585 0.811505

3 0.670246 1.570893 1.052884

2#试验井lgQ-lgSw拟合曲线图

y = 0.8847x + 0.9803

0.20.40.60.811.21.41.61.80

0.2

0.40.60.8

lgSw

l g Q

为幂函数型m

w s n Q =

将两边取对数,得: w s m n Q lg 1lg lg +

=

A 和b 可由最小二乘法算得,计算公式如下:

115.1165

.6145.23123.2808.03lg lg )lg (lg )lg ()(lg 2

2

=-?-?=

?-

?-=

∑∑∑∑∑Q

s

Q s N s s N m w

w w w

974.03

457

.1115

.1123.4lg 1

lg lg =?-

=

-

=

∑N

s m

Q n w

则 42.910

974

.0==n

则有Q —Sw 曲线方程:

115.142.9w

s Q =

根据图解法,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安全的Q-S 曲线:

115.142.9w

s Q =

㈡曲度n 值法确定Q-S 曲线

① 对1#井抽水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lgS 1 0.181844 lgQ 1 1.24445 lgS 2 0.501059 lgQ 2 1.539465 lgS 3 0.670246 lgQ 3

1.678327

081

.1244

.1539.1182.0501.0lg lg lg lg 1

2121=--=

--=

Q Q s s n

124

.1244

.1678.1182.0670.0lg 3lg lg lg 1

132=--=

--=

Q Q s s n

216

.1539

.1678.1501.0670.0lg 3lg lg lg 2

233=--=

--=

Q Q s s n

1#试验井Q-S拟合曲线图

y = 12.151x 0.893

1020304050600

1

2

3456

S/(m)

Q /(L /S )

②对2#井抽水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lgS 1 0.235528 lgQ 1 1.187803 lgS 2 0.55145 lgQ 2 1.471585 lgS 3 0.670246 lgQ 3 1.570893 令109

.1188

.1472.1236.0551.0lg lg lg lg 1

2121=--=

--=

Q Q s s n

133

.1188.1571.1236.0670.0lg 3lg lg lg 1132=--=

--=

Q Q s s n

202

.1472

.1571.1551.0670.0lg 3lg lg lg 2

233=--=--=

Q Q s s n

2#试验井Q-S拟合曲线图

y = 9.5574x 0.8847

010203040

500

1

2

34

5

6

S/(m)

Q /(L /S )

为了安全稳定供水,取斜率较小的作为Q-S 曲线,

lgQ=0.8847lgSw+0.9803

对上式进行化简,最后可表示115.142.9w

s Q =

综上所述,Q-S 曲线为115

.142

.9w s Q =。

㈢设计降深的确定

考虑供水安全和含水层埋藏条件,取S 设=1.75S max

㈣单井出水量的推求

根据S 设和Q-S 曲线确定设计降深下的单井出水量,但要特别注意,设计井的井

径与试验井的井径不同时,要进行出水量的校正。

ⅰ.设计降深及单井流量的确定

S 设=1.75S max =1.75×4.68=8.19m

单井出水量

d

m s L s Q w /03.5366/107.6242.93

115.1===

选取井径为300mm ,则不需要校正。

㈤井结构设计

① 井径:300mm ② 孔口径:500mm ③井管材料:

井壁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使其能够经受地层和人工填充物的侧压力,并且应尽可能不弯曲,内壁平滑、圆整以利于安装抽水设备和井的清洗、维修。一般情况下,钢管适用范围较广,井深不受限制,但成本较高,易受腐蚀。而铸铁管成本较低,不易受腐蚀,但井深不易超过150m 。

因此,选用铸铁管作为井壁管材料。 ④过滤器

过滤器用以积水和保持填砾与含水层的稳定,应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蚀性,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且能保持人工填砾和含水层的渗透稳定性。在均质含水层中设计过滤器时,其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含水层厚度小于30m 时,宜取含水层厚度或设计动水位以下含水层厚度。

由于含水层岩性为粗砂夹砾石,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因缠丝过滤器、填砾过滤器具有较好的渗水能力,故适合在这里使用。

故此设计使用不锈钢缠丝过滤器、填砾过滤器。 1) 填砾粒径和含水层粒径之比为:

50

50d D =7

式中 50D ——填砾中粒径小于50D 值的砂、砾石占总重量的50%

50

d ——含水层中粒径小于50d 的占重量的50%

允许流速

365K v

f

==228.60m/d

=??=

21

5.014.303536

6.πDl

Q 理162.755m/d

因为

f v Dl

Q ≤π理

所以符合要求。

2) 填砾层厚度为100mm 。

3) 过滤器缠丝间距小于砾石粒径。 4) 填砾层高度超过过滤器顶6m 。

5) 填砾层上方用速凝水泥封闭,封闭高度为44m 。 6) 总填砾层高度为37m 。 7) 过滤器长度为21m 。 ⑤沉淀管

含水层埋深为52~73m (厚度为21m ),且含水层岩性为粗砂夹砾石,故泥沙相对较少,因此沉淀管长度取6m 。 ⑥井深

根据沉淀管和含水层埋深,可得井深为79m

3井群的计算

(1)开采井数的布置

根据单井出水量,并考虑井群间互阻影响和备用井数确定为满足30000m 3/d 水量而布置的开采井数。 则应布置的井数8

45.703

.536675.03000075.0≈=?=

?=

单井

Q Q n

备用井数为2

(2)开采井的布置

开采井的影响半径

000

lg

lg

r R R S S r

R R ??=

式中 R 、R 0——设计井影响半径、试验所得影响半径; S 、S 0——设计、试验时降深; r 、r 0——开采井、试验井半径; 解得R=427.5m

布置开采井的出水量减少系数

互阻时1#井出水量r

R Kmt Q ln

2'

'

1π=

r

R Km

Q t ln

2'

1

'

π=

出水量减少系数115

.11

'

1

111S t -

-

115.12

'

2

211S t -

-=α

则可求得 't (已知K=43.5m/d ,m=21m ,R=260.5m ,r=300mm)

()2

1212211'

1t t s s t s s t t --?

=,()2

1211122'

2

t t s s t s s t t --?

=

由于试验井与设计井的降深和井距不同,t ’要进行降深校正(方法是利用t ’—S 曲线求设计降深下的t ’) 1.对t2’的校正

t2’及S 对应数据如下表:

S-t2'拟合曲线图

y = 0.0336x 2 - 0.0269x + 0.3848

0.20.40.60.811.21.40

2

46

S/(m)

t 2'/(m )

则 S 设=8.19m 时,得t2’=2.418m

2.对α的校正

269

.019

.82.4181111115

.1115.1'

2

=-

-

=-

-=设

试S t α

校正后的α还要进行井距校正:

108.059

.54427.25lg

186.25427.5

lg

269.0lg

lg 1

1=?

=?

=试

试设r R R

x

αα

801.059

.54427.5lg

372.5427.5lg

269.0lg

lg

2

2=?

=?

=试

试设r R

R

x

α

α

计算井群总的出水量和水量减少系数如下表:

由上表井群在互阻情况下的总出水量为:

∑Q ’=4×(55.399+54.282)=438.724L/s 不发生互阻时,总出水量为:

∑Q=62.107×8=496.856L/s 由于互阻影响,井群出水量共减少:

%7.11%100496.856

438.724

496.856%100'=?-=?-∑∑∑Q

Q Q

总水量减少系数为 11.7% < 25% 设计符合要求。

4 抽水设备的选择

根据计算所得干扰出水量和设计井结构及设计降深,并考虑管路水头损

失和服务水头,确定合理的抽水设备。

Q ’max =55.399×3.6 m 3/h=199.44 m 3/h

所选300RJC220-13.5-7型水泵,出水量为220m 3

/h,总扬程为94.5m ,符合设计要求。

三、井群水位降深的校核

在互阻影响下,各井以所选水泵额定流量220m 3/h 抽水时,水源地中水位降深最大井的降深为:

???

? ???+?+?+?+?='

---5354-34322311033

lg lg lg lg r R lg 73.21r R Q r R Q r R Q r R Q Q Km S

)

5

.3725.427lg

528025

.1865.427lg

52805

.3725.427lg

528025

.1865.427lg

528025

.05.427lg

528021

5.4373.21

++++???=

=8.62m

水跃值m KF

QS S 83.021

5.014.35.438

6.452802.0=?????

==?α

所以降深最大的井降深为m S S S 9.4583.08.623max =+=?+'

= 该降深值小于含水层厚度21m ,因而满足要求。

四、 总结与建议

总结:

1.对照本次课程设计任务书所给的水文地质资料,结合课本中的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各种类型及适用条件,最终选取管井形式。

2.经验公式是建立在水文地质详细勘察和现场抽水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找出符合井的出水量Q和水位降落值S之间的关系方程式。所以要对设计的参考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选择与实际过程尽量接近且相对稳定的资料。最终,对比1#和2#井的资料、计算,确定一个比较安全的Q-S曲线。

3.管井深度应根据需水量,拟开采含水层的深度、厚度、富水性及其出水能力同时结合附近其他同类条件的水井资料等综合因素考虑。

4.在地下水取水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能对给定的井群范围以外的地方产生地下水位的影响,井群本身布置也不宜太紧凑,尽量减少互阻,单井的降深及直径均应当与试验井接近,否则实验参考数据将失去意义。

5.必须指出,引用试验井资料进行设计井互阻影响计算的基本条件是:设计井和试验井建于同一含水层,且设计井和试验井的形式、构造尺寸应基本相同。否则,应对公式中的t’要进行降深校正。

6.在给定水源地范围内布置开采井和备用井时,应本着技术经济的原则。在保证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花费尽量达到最小。

7.计算时注意多次校核,符合设计规范。如,为保持过滤器周围含水层的渗透稳定性,过滤器表面进水速度必须小于或等于允许流速;在互阻影响下,井群总水量减少系数应小于25%;井群水位降深应小于含水层厚度。

建议:

做完课设后,发现课设任务书的设计内容与实际情况结合不够紧密,只是单纯的做管井,而没有考虑地理环境,地形,地质,人口方面对管井的影响的因素。

1.应该指出,在设计计算书中各种理论公式或经验法,只是提供设计计算方法的依据,在设计中还需要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反复调整各种设计参数,如水位降落值、出水量、井数、井距、排列方式等,进行方案比较。此外,计算书中的计算方法是以地下水稳定流为基础,对于地下水储量不大,含水层透水性较差,补给条件不好或取水量很大的地区,还应充分估计到地下水位的变化,必要时应按非稳定流情况考虑。

2.通过对试验井作图分析,可知这类曲线常见于渗透性较好,厚度较大,但补给条件较差的含水层。由于补给条件差,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开采水量不能超过其最大允许开采量,否则会影响管井的使用寿命。

3.井群在布置过程中应考虑施工、运转管理和维护的方便。尽可能考虑防洪及影响地下水水量、水质变化的各种因素。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 题目名称: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 班级:20 13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班 姓名:张雄亮 学号:201340616226 指导教师:张文萍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内容 新塘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水文计算 二、设计资料 2.1 流域概况 新塘水库属湘江支流白水江水系,大坝坝址位于汨罗市川山坪镇清泉村,地理坐标位置东经113°01′11",北纬28°36′01",距清泉村庄约1.3km,距川山坪镇约5.0km,距汨罗市城区约35km。新塘水库集雨面积0.5km2,干流长度0.572km,干流平均坡降为14.2‰。 新塘水库流域未设入库水文站,水库未开展任何水文水情观测;仅有断断续续的水位及雨情观测,并且其观测资料极不完整,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故该水库洪水复核按无资料地区对待。 2.2 气象 新塘水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多为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夏季之交,流域正处在冷暖气流交汇的过渡地带,形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 根据汨罗气象站1957~2006年实测的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9℃,历年最高气温为40.1℃,最低气温为-14.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87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67.2mm,历年最大降雨量为2294.60mm(1998年),最小降雨量为1184.7mm(1972年),最大一日降雨量为208.00 mm。历年最大风速24m/s,风向NNE,历年平均最大风速14.0m/s。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04mm,全年无霜期266天。6~8月气温高,蒸发量也大。多年平均月蒸发量最大在7月份,达214.8mm。 2.3 水文基本资料 新塘水库所在的河流没有水文站,建库后水库管理所也没有开展入库流量观测,为无资料地区,没有实测的水文气象资料,本次洪水复核按湖南省水利厅1984年编制的《湖南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查算设计洪水。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

取水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城市水资源与取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书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定的原始资料设计某城市新建水源工程的取水泵房。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泵与泵站》、《城市水资源与取水工程》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培养同学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 1、近期设计水量6,8,10万米3/日,要求远期9,12,15万米3/日(不包括水厂自用水)。 2、原水水质符合饮用水规定。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以决定采用固定式泵房由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管从取水头部取水,取水头部采用箱式。取水头部到吸水井的距离为100 米。 3、水源洪水位标高为73.2米(1%频率);估水位标高为65.5米(97%频率);常年平均水位标高为68.2 米。地面标高70.00。 4、净水厂混合井水面标高为95.20米,取水泵房到净水厂管道长380(1000)米。 5、地区气象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6、水厂为双电源进行。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本设计的工作内容由两部分组成: 1、说明说 2、设计图纸 其具体要求如下: 1、说明书 (1)设计任务书 (2)总述 (3)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4)自流管设计计算 (5)水泵设计流量及扬程 (6)水泵机组选择 (7)吸、压水管的设计 (8)机组及管路布置 (9)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 (10)辅助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11)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 (11)泵房平面尺寸确定 (12)取水构筑物总体布置草图(包括取水头部和取水泵站) 2、设计图纸 根据设计计算成果及取水构筑物的布置草图,按工艺初步设计要求绘制取水头部平面图、剖面图;取水泵房平面图、剖面图及机组大样图,图中应绘出各主要设备、管道、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绘制取水工程枢纽图。 泵站建筑部分可示意性表示或省略,在图纸上应列出泵站和取水头部主要设备及管材配件的等材料表。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项目评估

目录 第一章概述 (2) 1.1 本课题的目的、设计内容与要求 (2) 1.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2) 1.2 基础资料 (2) 1.1.1 项目位置及占地面积 (2) 1.1.2 项目服务对象 (3) 第二章市场调研 (3) 2.1 安东板块分析 (3) 第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 3.1 投资估算 (4) 3.1.1 项目总投资 (4) 3.1.2 项目投资分类概况 (5) 3.2 资金筹措 (7) 3.3 销售收入 (8) 3. 3.5 借款还本付息 (9) 4 利润分配 (10) 第四章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11) 4.1 现金流量分析 (11) 4.2 财务平衡分析 (14) 4.3 风险分析 (15) 4.3.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15) 4.3.2 盈亏平衡分析 (16) 第五章结论 (16) 附录 (18)

第一章概述 1.1本课题的目的、设计内容与要求 1.1.1课题设计的目的 工程财务分析在对投资和和资金筹措,成本费用,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等进行估算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现行财务制度及价格体系和项目评估的有关规定,从项目财务角度分析计算项目直接发上的财务费用和效益。对项目预期进行进行可行性分析。从企业或项目角度出发,分析投资效果,判断企业投资所获得的实际利益,分析经济可行性,为决策及企业制定规划,资金筹措,资金使用安排,以及协调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提供依据。 1.1.2课程设计的内容 本课程设计是位于安东新区的某房地产住宅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根据给定的资料数据,综合运用“工程经济学”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方法,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并做出结论。 1.1.3课程设计的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是对调查资料、计算分析及评价结论等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后,所形成的书面材料。课程设计报告的主体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本课题的目的、意义,设计内容与任务要求 2.基本资料及基本数据 3.报表编制、指标计算、风险分析 报表至少包括:投资估算表、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成本费用估算表、营业收入及税金估算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全部资金财务现金流量表、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贷款还本付息估算表、主要指标汇总表等。 指标至少要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等。 风险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1.2基础资料 1.1.1 项目位置及占地面积

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模板

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 设计

水文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工程水文学 题目:陂下水库设计洪水 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专业: 班级: 学号: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1.1 工程概况 (1) 1.2 设计资料 (1) 第2章设计要点 (3) 2.1 设计标准 (3) 2.2 确定流域参数 (3) 2.3 设计暴雨 (3) 2.4 损失参数 (11) 2.5 汇流参数 (11) 2.6 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11) 2.7 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第3章设计成果 (18) 第4章成果合理性分析 (19) 附录 (20)

第1章基本资料 1.1 工程概况 1.1.1 水库概况 陂下水库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与江西省毗邻。坝址位于汀江支流濯田河的小支流陂下河上。濯田河水力资源丰富,经流域规划,提出水力发电四级开发方案,陂下水库为一级龙头水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总库容初估约为5000~6000万m3,属中型水库,装机容量5000kW左右,属小型电站。水工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大坝为砌石坝。 1.1.2 流域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6 km2,流域为山丘区,平均高度500 m,主河长30.4 km,主河道平均比降7.32 ‰。流域内植被良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17.1 mm,主要集中在四~九月,其中四~六月份以锋面雨为主,七~九月份以台风雨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971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632.5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80 mm。 1.2设计资料 1.2.1 资料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流域内也无实测雨量资料。坝

数据库课程设计(自己做的)

——货存控制系统 6、1数据库设计概述 ㈠数据库设计的概念:数据库设计就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与处理要求)。在数据库领域内,常常把使用数据库的各类系统统称为数据库应用系统。 ㈡数据库设计的特点 1、数据库建设就是硬件、软件与干件的结合: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基础数据,技术与管理的界面称之为干件。 2、数据库设计过程就是结构设计与行为设计的密切结合:结构设计就是设计数据库结构,行为设计就是设计应用程序、事务处理等。 ㈢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1、手工试凑法:设计质量与设计人员的经验与水平有直接关系,缺乏科学理论与工程方法的支持,工程质量难保证。 2、规范设计法:基本思想就是过程迭代与逐步求精。 ㈣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准备工作:选定参加设计的人员。 ⑴分析员:数据库设计的核心人员,自始至终参与数据库设计,其水平决定了数据库系统的质量。 ⑵用户:主要参加需求分析与数据库的运行维护,用户的积极参与将加速数据库设计,提高数据库设计的质量。 ⑶程序员:在系统实施阶段参与进来,负责编制程序。 ⑷操作员:在系统实施阶段参与进来,准备软硬件环境。 ㈤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六个阶段) 1、需求分析阶段: 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就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就是最困难、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 5、数据库实施阶段: 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与维护阶段: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设计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就是上述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㈥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模式形成: 1、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 2、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E-R图)。

完整word版,取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说明书

取水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已知设计参数和设计要求 1、工程所在地区:忻州 2、河流平、断面 见附图1。 3、河流水位: 最高水位(频率P=1%)73m;最低水位(保证率P=97%)69.5m;常水位71m。 4、河水流量 最大流量630m3/s;最小流量550m3/s。 5、河流流速 最大流速2.40m/s;最小流速1.10m/s。 6、冰冻情况 无冰凌,无冰絮。 7、河流含沙量及漂浮物 最大含沙量0.65kg/m3;最小含沙量0.05kg/m3。 8、河宽 150m。 9、设计水量 8.5万m3/d 10、扬程 17m 11、设计任务 设计一座取水量为8.5m3/d的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二、河床取水构筑物设计计算 1、河床式取水构筑物 由于主流离岸较远,岸边水深不足,选用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用自流管深入河心取水,进水间与泵站合建,采用矩形结构。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示意图见附图2。 2、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1)取水头部形式选择 由于河面较宽,含沙量少,河流为通航河流,选择设计一个箱式取水头部,取水头部上设固定标志,在常水位时通航船只能观察到,以避免船只碰撞。 (2)取水头部进水孔面积计算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进水流速在有冰絮时为:0.1-0.3m/s ,无冰絮时为:0.2-0.6m/s ,所以设计中进水孔流速取0.2m/s 。 227.82 .075.0833.00330.10210m v K K Q F =??== 式中,Q ——设计流量,m3/s 。 K 1——堵塞系数,采用0.75。 K 2——栅条引起的面积减小系数, 833.010 50502=+=+=s b b K b ——栅条间净距,mm 。 s ——栅条厚度,mm 。 v 0——过栅允许流速,m/s 。 进水孔设4个,设在两侧,每个进水孔面积: 20067.24 27.84m F f === 进水孔尺寸采用:21192.112001600m mm mm H B =?=? 格栅尺寸为:mm mm H B 13001700?=? 进水孔总面积为:2 68.792.14m =? 实际进水孔流速为:s m v /215.068 .775.0833.00330.10=??='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半采用0.05m-0.1m ,设计采用0.1m 。 根据航道要求,取水头部上缘距最枯水位深取1.2m ,进水孔下缘距河床底高度取1.0m ,进水箱底部埋入河底下深1.2m 。因此,取水头部设置在河流最小水深为3.70m 处,此处与进水间距离为68m 。 取水头部的形式和尺寸见附图3和附图4。用隔墙分成两格,以便清洗和检修。头部周围抛石,防治河床冲刷。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最新)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网络教育学院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该课程设计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以SQL Server 2008或其他版本为后台数据库,以VB、VC 或其他开发工具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围绕自己选定的某一个具体的系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例如《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其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详见课程离线作业中上传的《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 注意:禁止撰写《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2.要求学生必须按照《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全部课程设计内容,字数要求达到3000字以上。 3.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参考辅导教师在导学资料中上传的

文献资料,有问题可通过课程论坛答疑。 4.2015年春季学期学生提交本课程设计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WORD附件形式(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将完成的课程设计以"离线作业"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中的"离线作业"模块,通过选择已完成的课程设计,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5年9月1日。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课程设计,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5.课程设计批阅 老师会在离线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课程设计,在离线作业截止时间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 本课程设计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

11水取水工程初步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初步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地表水取水工程初步设计 系别: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 专业:11给水排水(卓越) 班级:(1)(2) 2013年12月02日至2013年12月22日共1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2012年9月20日

根据给水排水专业(卓越)初步设计大纲制订本任务书。 2、初步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深入企业和实际工程操作,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取水工程方面的知识,了解取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加强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提高综合运用《水泵与水泵站》以及其它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解决取水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资料完成企业所要求的实际取水工程的方案设计,内容包括:水源地的选择、取水位置的选择、取水点水文计算、取水工程规模的确定、取水构筑物形式(固定式或河床式)的选择与设计计算、取水工程的平面布置与高程设计、取水工程节点详图、工程概算、经济分析等。 二、课程设计题目 1、地表水取水工程初步设计 2、流量要求:根据安排到企业完成的课题决定。 3、构筑物设计:本次设计构筑物可以选择固定式和活动式取水构筑物,具体同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 三、指导教师及设计分组 1、指导教师:刘绍根、黄健、张勇、张华、、杨伟伟、薛莉娉 2、设计分组:

四、课程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 1、起止时间:2012.12.02-2012.12.22 2、进度安排表: 五、设计原始资料 某城市新建水源工程,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用两条(根据设计数据确定直径)管线从江中取水,该江水中含有少量泥沙。水源洪水位标高位27.00 m(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22.20 m(按97%频率),最枯水位为21.80m。一级泵站地面标高为30 m。给水净化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为38.00 m,江中心距泵房集水井全长150 m,泵站到净化厂的输水干管全长3000 m。 六、设计成果(具体要求内容供参考) 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 2、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要求: 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摘要,目录,设计任务和依据概述,取水头部的确定及计算,泵站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与选型说明,泵站平面布置与说明。 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

水利工程经济课程设计_百度文库

水利工程经济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神木县供水工程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班级水文091 学生XX 指导教师XXX 2011~2012年春季学期 目录 一.水利工程经济课程设计指导书 1 二课设目的 1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四.设计资料 1 (一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 1 (二供水工程概括 2 (三评价依据和主要参数 2 (四国民经济评价费用和效益 4

五.国民经济评价 6 六.敏感性分析效益和费用变化范围14 七、主要参考文献23 水利工程经济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目的 1.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更加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 2. 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使学生能够运用本课程的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分析资料,确定经济评价依据和主要参数。 2. 确定国民经济评价费用和效益。 3. 编制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4. 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及经济效益费用比。 5. 根据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 6.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三、设计资料 (一自然地理和经济概况 神木县位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中心地带,地处黄土高原和 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8°12′~39°27′,

东经109°40′~110°30′之间,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南 邻榆林市榆阳区和佳县,东接府谷,隔黄河与山西省兴县相望。 南北最大长度约141km,东西最宽约95km,总面积7635km2, 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神木县不仅是陕西省北部重要的交通要 道,而且还是陕西省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重点县之一。县域内主 要分布有煤炭、天然气、石英砂、铁矿石等20余种矿产资源。神木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窟野河中游右岸,城区面积14.8km2,现有人口约9.71万。县城现有水源地3处,设施总供水能力2万m3/d,最小供水能力0.5万m3/d。 (二供水工程概括 神木县属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和全国百强县之一,近年来,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现有县城供水设施已无法满足目前日益增长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严重制约了神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成为国家实施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为了解决神木县城严重缺水、现有供水设施污染严重、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的问题,神木县人民政府拟建县城应急供水工程。该工程利用已经建成的秃尾河瑶镇水库,通过修建输水隧洞和压力管道,以重力输水方式将秃尾河水应急调入窟野河流域的神木县城,以解决县城现有水源供水不足和水质严重污染的问题。 本工程供水水源为秃尾河瑶镇水库库水,供水对象是神木县城的城镇居民及工业企业。工程由输水隧洞、县城重力供水压力管道、县城新建水厂及配水管网等6部分组成。本工程工艺流程如下: 瑶镇水库库水→ 取水

水文学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一、基本资料 拟在某河上修建蓄水工程。坝址断面水文站内有1960-2006年的洪水流量观测资料,如表1所示。历史洪水洪峰流量调查资料如下:1878年为 Q=14720m3/s, m 1901年为 Q=22100m3/s,为1901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1942年为8400m3/s。 m 1878-1900年间其他洪水未能查清。分析选定的典型洪水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典型洪水过程

二、设计任务 根据以上资料推求百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线。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分别选取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组成计算样本,计算相应频率,绘制P-Ⅲ频率曲线; 2、根据P-Ⅲ频率曲线推求设计洪峰流量和时段洪量; 3、频率计算成果合理性检查; 4、计算放大倍比; 5、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 四、设计要求 1、根据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进行相关计算分析。 2、设计报告层次清楚、语言通顺、用语规范,绘图正确、书写整洁。 3、设计时间:4月22——4月29日。4月29日下午2:00提交设计报告,组织答辩。 五、提交成果 每人提交计算说明书一份,用A4纸打印或手写。

六、成绩考核: 综合成绩=设计报告书60%+设计答辩30%+出勤10%。 出现以下情况者设计成绩不及格: (1)没有完成设计任务; (2)没有按期提交报告; (3)抄袭他人设计报告; (4)答辩成绩为零者。

一、设计洪峰流量的推求 (1)有资料知,实测系列n为46年,调查考证期N=2006-1878+1=129年,1901年和1878年洪水为N年中第一、第二大洪峰流量。用独立样本法计算经验频率,结果见表1。 表1 某坝址断面年最大流量经验频率计算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精心整理《工程经济学》? 课 程 设 计 设计题目:某机械钢配件生产项目经济评价 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学院: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管理2012级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将理论用于实际。 工程经济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要将《工程经济》课程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各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力,还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正好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之在理论分析、设计、计算、查阅资料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能进行一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能策划或领导价值工程方法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降低成本活动等方面的开展和应用。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的题目,是从企业的调研中收集的案例,另一部分将是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的设计,由学生创造或设计新的方案。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分为布置任务、实地调查、分析设计、编写报告、答辩等环节,总时间为1周,进度安排如下: 1.布置任务(确定课题、分组、明确任务及要求等)0.5天 2.实地调查(收集数据、资料)2天 3.分析设计(完成各类报表编制、指标计算、分析、方案设计)6天 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1.5天 三、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工作量和报告质量要求等) (一)设计工作量 1.课程设计的准备 主要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进行:了解课程设计的意义、目的、要求,查阅有关资料,选定课程设计题目,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拟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课程设计的实施 广泛查阅资料,展开调查研究,分析现有产品,改进产品的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的各项内容分析,数据计算,完成各类表格填制,有关图纸的绘制。 3.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根据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的初稿,与老师同学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形成课程设计报告的定稿。 (二)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是对调查分析资料、设计方案及评价结论等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后,所形成的书面材料。 课程设计报告的主体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陂下水库设计洪水工程水文学课程设计

水文学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 工程水文学 _____________ 题目:陂下水库设计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土木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 专业: __________ 水利水电工程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2012级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讫日期:2014.06.23 ~2014.06.27 指导教师:______ 职称:高工 二O 一四年六月

目录 第1章基本资料 (1) 1.1工程概况 (1) 1.2设计资料 (1) 第2章设计要点 (3) 2.1设计标准 (3) 2.2确定流域参数 (3) 2.3设计暴雨 (3) 2.4损失参数 (11) 2.5汇流参数 (11) 2.6设计洪峰流量推求 (11) 2.7设计洪水过程线 (13) 第3章设计成果 (18) 第4章成果合理性分析 (19) 附录20

第1章基本资料 1.1工程概况 1.1.1水库概况 陂下水库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与江西省毗邻。坝址位于汀江支流濯田河的小支流陂下河上。濯田河水力资源丰富,经流域规划,提出水力发电四级开发方案,陂下水库为一级龙头水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总库容初估约为 5000~6000万m3,属中型水库,装机容量5000kW左右,属小型电站。水工建筑物为三级建筑物,大坝为砌石坝。 1.1.2流域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66 km2,流域为山丘区,平均高度500 m,主河长30. 4 km,主河道平均比降7. 82 %。。流域内植被良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流域内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17. 5 mm,主要集中在四~九月,其中四~六月份以锋面雨为主,七~九月份以台风雨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981 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636. 5 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90 mm。 1.2设计资料 1.2.1资料概况 陂下水库坝址处无实测流量资料,流域内也无实测雨量资料。坝址下游约 1 km处有四都雨量站,具有1956~1975年实测降雨系列。陂下河1973年5月31 日发生过一场特大暴雨,四都站实测最大一日雨量332. 5 mm,经调查,重现 期约为80~100年。流域附近有观音桥、官庄、上杭、桃溪、杨家坊水文站及长 汀、新桥、铁长、庵杰、四都、濯田等雨量站。资料情况见表 1 O 其它资料: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手册,福建省水文手册、龙岩地区简易水文手册、龙岩地区水文图集。 1.2.2设计资料 1 .各水文站站有关资料年限统计表,见表 1 O 2.暴雨资料长汀、四都、濯田站实测短历时暴雨资料,见表2o 3.福建省暴雨点~面折算关系,见表3o 4.福建省设计暴雨时程分配,见表4。 5.福建省次暴雨强度i次和损失参数卩关系,见表5。 6.降雨历时等于24小时的径流系数a值表,见表6o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1.8.1数据流程图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本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具备修改功能,能够快速的查询学校所需的住宿信息。 面对目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通过实地调研之后,对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做了一个详细的概述。

《水工程经济》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工程经济》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级给水排水工程) 一、实习教学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水工程经济》课程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课程。为配合《水工程经济》的理论教学,进行一次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践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一般建筑安装工程的清单计价原理,初步掌握清单计价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项目名称、项目计算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等的运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突出强调学生对相关计量规范的掌握及运用,强调学生掌握对每一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的熟练,强调团结协作的必要性,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二、设计资料 1. 本工程为某别墅给水排水工程,(见附图)。 建筑给排水设计总说明 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热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雨水等。 1.生活给水系统:由小区给水管网直接供水;小区给水管网供水压力大于或等于0.35Mpa。 2.生活热水系统:水源接自本小区酒店接来,集中热水横管的敷设坡度应不宜小于0.003。 3.生活污水系统:.本工程污、废水采用合流制。室内+0.000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生活污水排入院内的污水处理池内,再排至市政污水管。 4.雨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87型雨水斗。屋面雨水经雨水斗和室内雨水管排至小区雨水管网。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由室外雨水管汇集,排至小区雨水管网。 5.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火栓SS100/65-1.6一具,地上式做法详见01S201/6. 具体位置由小区统一设计施工。如果本建筑在现有室外消火栓保护范围内可不设室外消火栓。地上消防管刷红色调和漆二遍。各个消防管道上的阀门均需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手提式灭火器按GBJ50140-2005设计。车库中危险级,B类火灾每具为55B,选用磷酸铵盐干粉为药剂,灭火器设置挂于墙上顶部离地小于1.5米,底部离地不小于0.08米。 6管材及接口: ——给水管:给水干管的管道采用PP-R管及管件,立管的连接方式采用弹性密封胶圈连接。 ——排水管: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及管件,连接方式为弹性密封胶圈连接或粘接。 ——排水管道在吊顶内或管井内采用带检修口或检修门的三通或四通。吊顶内都设带检修口的存水弯,洗脸盆存水弯都带检修口。

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_韩军涛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 设计指导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所开的实践环节。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课程,而且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旨在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SQL语言的应用、SQL Server 2000/2008数据库环境的使用,并能根据所应用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按照规范化设计的方法解决现实中数据库设计的问题。 选修本课程前应已选修《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并熟练掌握SQL语言,以及数据库设计的规范化等基本方法。 先修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复杂项目从需求到设计直到最后实现的基本方法,并对所设计的数据库进行测试与分析,使学生在数据库设计方面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课前准备)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比较系统的掌握数据库原理的理论知识; (2)学会研究分析具体应用的需求,完成需求分析; (3)初步掌握在需求分析基础上设计数据库的能力; (4)熟练掌握一种数据库设计工具。 2、课程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 (1)问题分析,理解问题,明确做什么,完成需求分析,写出系统的功能框架并给出每一系统功能的详细叙述。 (2)概念设计:在概念结构设计中画出ER图,在ER图中标出主码。可以有分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针对概念设计的结果做出逻辑结构设计并进行规范化,对表进行分解或必需的合并(要写出理由和根据)。对用户进行分类,有必要时可以给用户创建用户子模式(比如视图)并定义权限。 (4)物理设计:设计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包括索引的设计等)。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审批稿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工程经济学》? 课 程 设 计 设计题目:某机械钢配件生产项目经济评价 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学院: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管理2012级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将《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将理论用于实际。

工程经济是一门研究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性学科。要将《工程经济》课程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提高各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力,还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环节,课程设计正好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使之在理论分析、设计、计算、查阅资料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能进行一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能策划或领导价值工程方法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降低成本活动等方面的开展和应用。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的题目,是从企业的调研中收集的案例,另一部分将是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的设计,由学生创造或设计新的方案。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分为布置任务、实地调查、分析设计、编写报告、答辩等环节,总时间为1周,进度安排如下: 1.布置任务(确定课题、分组、明确任务及要求等)0.5天 2.实地调查(收集数据、资料)2天 3.分析设计(完成各类报表编制、指标计算、分析、方案设计)6天 4.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1.5天 三、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工作量和报告质量要求等) (一)设计工作量 1.课程设计的准备 主要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进行:了解课程设计的意义、目的、要求,查阅有关资料,选定课程设计题目,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拟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课程设计的实施 广泛查阅资料,展开调查研究,分析现有产品,改进产品的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的各项内容分析,数据计算,完成各类表格填制,有关图纸的绘制。 3.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 根据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的初稿,与老师同学交流,找出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形成课程设计报告的定稿。 (二)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是对调查分析资料、设计方案及评价结论等进行整理、归纳和汇总后,所形成的书面材料。 课程设计报告的主体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资料及基本数据

《数据库设计》课程设计要求

《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目的: 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数据库技术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数据库技术、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总体要求: 1)2到3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人,小组成员既要有相互合作的 精神,又要分工明确。 2)每个学生都必须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3)从开始的系统需求分析到最后的软件测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文档 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书写。 4)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5)软件界面要友好、安全性高。 6)软件要易于维护、方便升级。 7)后台数据库(DBMS)用SQL Server2008. 8)前台开发工具自选,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该语言较熟 悉,避免把学习语言的时间放在设计期间。 9)每组提交一个课程设计报告和可行的应用软件。 具体设计要求: 结合一个具体任务(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完成一个基于C/S模式或者 B/S模式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正文要包括系统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在逻辑设计中,需要检测是否满足3NF,如果设计为不满足3NF的,要说明原因)、物理 设计(物理设计中,要设置表的索引、完整性、联系等)、测试、安装说明、用户使用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主要应包括如下内容: 1.完成课题任务的需求分析、完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方案。(主控功能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统计报表模块等) 2.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与实现。 3.数据库安全的设计 4.客户端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 5.综合调试方法的掌握。

《取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汇编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设计任务书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定的原始资料设计某城市新建水源工程的取水泵房。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泵与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培养同学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 1、近期设计水量8万米3/日,要求远期12万米3/日(不包括水厂自用水)。 2、原水水质符合饮用水规定。河边无冰冻现象,根据河岸地质地形以决定采用固定式泵房由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管从取水头部取水,取水头部采用箱式。取水头部到吸水井的距离为100 米。 3、水源洪水位标高为73.2米(1%频率);估水位标高为65.5米(97%频率);常年平均水位标高为68.2 米。地面标高70.00。 4、净水厂混合井水面标高为95.20米,取水泵房到净水厂管道长380米。 5、地区气象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由当地气象部门提供。 6、水厂为双电源进行。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扬程的估计。 (1)设计流量Q。 考虑到输水干管漏损和净化场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 近期设计流量为Q=1.05*80000/24=3500m^3/h=0.972m^3/s 远期设计流量为Q=1.05*12000/24=5250 m^3/h=1.458 m^3/s (2)设计扬程 泵的扬程由所需要的静扬程和管道的水头损失。 1,泵的静扬程:由吸水井的水面和净水厂混合井的水面的高程差得到,吸水井的水面高度我们需要知道河水的洪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面高度以及自流管的水头损失来得到。在极端情况下,一条管检修,另外一条管承担75%的流量是时Q`=1.458 m^3/s*0.75=1093.5L/S。自流管的流速V=Q`/D, 我们在Q=1100L/S情况下查得Dg=900,v=1.73,1000i=3.67。壁厚为1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